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今年的总理讲话,均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及投资教育的决心。这是令人鼓舞和欣慰的。但是,当下中国教育现状堪忧: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理念有问题,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节。这一特点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业升级,需要引起政府及相关机构重视解决。
先来看教育结构不合理。中国目前是、未来仍将是制造业大国的经济地位,决定了现阶段中国需要的是大量的技术工人,而不是大量的白领。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遍地开花,职业教育一是总量萎缩,二是内容与现实脱节、落后,此种现状导致的结果是出现大量希望做白领、而且也只能做白领的学生群体,而技术工人这块一是很少有地方生产、二是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奇缺。这种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错位现象,也是当前毕业生求职难的间接原因。
二是教育理念有问题。中国社会自古至今的教育理念是“学而优则仕”,最好的学生都涌向政府。这与中国千年政治文化也有关系,与目前社会大环境也有关系。这种理念导致社会整体都认为技术工人处于社会底层。而处在世界制造业上游的德国社会则不是如此。在德国,高中毕业以后人才就开始分流,一大部分人选择了去职业教育,另外一部分有志于学术教育的继续上了大学。而去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和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薪水相差无几,至多在职业选择上有所差别。这种理念导致了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着稳定的优秀生源供给,从而保证了一流的技术工人储备。这也是德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胜出中国制造的主要原因。还有,日本早稻田大学依田熹家教授对比中日现代化,指出中国的教育文化是“目的获得型”,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目的达到了,就不需要教育了。而日本的教育是“能力提高型”,认为不管何时都要读书学习,通过学习来普及和提高能力。如此,才能在社会各个群体中提高素养,从而推动所从事工作的提升。日本制造成为世界品牌和质量的保证,除了与日本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系外,与他们独特的教育理念也是有着很大关系。
再次,教育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内容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实践需要,且师资队伍质量日趋下降,这是现实生活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决定的。高等教育内容空泛,大学四年下来,理工科学生可能还好点,文科学生可能记住最多的是英语;专业设置上前两年是到处开花的国际贸易、行政管理、法律等,现在是金融、经济等,每个学校都开设。这样的后果是社会上到处都是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不说,与社会需求对接就是很大问题。而充斥社会中的证书考试,放眼望去,都是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师、会计师、高级口译和语言类的,就是没有与工业生产对接的证书考试。在日本,如果要从事工业生产,必须要参加相应的职业认证考试,社会中也有类似的培训教育。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要从事工业生产,也必须参加此类教育与考试。这样就保证了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厂之前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获取,从而完成理想与社会需求的有序衔接。
其实,短时间内看,虽然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提升,人民币升值,但是中国制造业地位世界暂无其他国家能一力代之。目前金砖四国中没有一个国家能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的现状决定了它长期只能集中于医药和软件产业,巴西集中于资源和农业出口,俄罗斯主要是能源等,所以中国目前是、仍将是世界制造大国。
有契机,也有危机。郎咸平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经济真正的危机是制造业危机,原因不仅指目前的经营环境恶劣,还指中国制造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率太低。要想沿着产业链条向上延伸,就必须在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上下工夫。这就需要有对口的、高质量的技术工人队伍来完成,这就是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的调整问题了。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提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中国制造如果想实现在世界产业链上的位置突破——产业升级,就必须正视和正确解决这三个问题。调整教育结构,理顺教育理念,更新和调整教育内容,三者必不可少,也不可顾此失彼,需要在下一步的规划发展中统筹解决。如此,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才有现实的可能,“中国制造”才有可能成为品牌和质量的象征,发展“中国创造”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先来看教育结构不合理。中国目前是、未来仍将是制造业大国的经济地位,决定了现阶段中国需要的是大量的技术工人,而不是大量的白领。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遍地开花,职业教育一是总量萎缩,二是内容与现实脱节、落后,此种现状导致的结果是出现大量希望做白领、而且也只能做白领的学生群体,而技术工人这块一是很少有地方生产、二是切合实际的职业教育奇缺。这种经济结构与教育结构错位现象,也是当前毕业生求职难的间接原因。
二是教育理念有问题。中国社会自古至今的教育理念是“学而优则仕”,最好的学生都涌向政府。这与中国千年政治文化也有关系,与目前社会大环境也有关系。这种理念导致社会整体都认为技术工人处于社会底层。而处在世界制造业上游的德国社会则不是如此。在德国,高中毕业以后人才就开始分流,一大部分人选择了去职业教育,另外一部分有志于学术教育的继续上了大学。而去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和上大学的学生毕业后薪水相差无几,至多在职业选择上有所差别。这种理念导致了德国的职业教育有着稳定的优秀生源供给,从而保证了一流的技术工人储备。这也是德国制造在世界范围内胜出中国制造的主要原因。还有,日本早稻田大学依田熹家教授对比中日现代化,指出中国的教育文化是“目的获得型”,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目的达到了,就不需要教育了。而日本的教育是“能力提高型”,认为不管何时都要读书学习,通过学习来普及和提高能力。如此,才能在社会各个群体中提高素养,从而推动所从事工作的提升。日本制造成为世界品牌和质量的保证,除了与日本的民族文化传统有关系外,与他们独特的教育理念也是有着很大关系。
再次,教育内容陈旧、与现实脱节,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内容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实践需要,且师资队伍质量日趋下降,这是现实生活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决定的。高等教育内容空泛,大学四年下来,理工科学生可能还好点,文科学生可能记住最多的是英语;专业设置上前两年是到处开花的国际贸易、行政管理、法律等,现在是金融、经济等,每个学校都开设。这样的后果是社会上到处都是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质量良莠不齐不说,与社会需求对接就是很大问题。而充斥社会中的证书考试,放眼望去,都是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师、会计师、高级口译和语言类的,就是没有与工业生产对接的证书考试。在日本,如果要从事工业生产,必须要参加相应的职业认证考试,社会中也有类似的培训教育。就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要从事工业生产,也必须参加此类教育与考试。这样就保证了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厂之前专业技能的学习与获取,从而完成理想与社会需求的有序衔接。
其实,短时间内看,虽然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提升,人民币升值,但是中国制造业地位世界暂无其他国家能一力代之。目前金砖四国中没有一个国家能替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印度的现状决定了它长期只能集中于医药和软件产业,巴西集中于资源和农业出口,俄罗斯主要是能源等,所以中国目前是、仍将是世界制造大国。
有契机,也有危机。郎咸平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经济真正的危机是制造业危机,原因不仅指目前的经营环境恶劣,还指中国制造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低端,利润率太低。要想沿着产业链条向上延伸,就必须在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上下工夫。这就需要有对口的、高质量的技术工人队伍来完成,这就是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的调整问题了。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提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中国制造如果想实现在世界产业链上的位置突破——产业升级,就必须正视和正确解决这三个问题。调整教育结构,理顺教育理念,更新和调整教育内容,三者必不可少,也不可顾此失彼,需要在下一步的规划发展中统筹解决。如此,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才有现实的可能,“中国制造”才有可能成为品牌和质量的象征,发展“中国创造”才会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