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础学科。文章通过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于该课程教学进行改革的意见,旨在达到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在理论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计算机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方法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革命让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大学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大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责任。在新的教育目标指引下,要求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升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1.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差异性。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所以教师在大学期间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差异,向学生进行系统介绍时,既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又要照顾基础好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分配上很难达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2.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的教学基本采用理论授课加机房操作实验的模式,但教学案例教学法很难满足教学案例专业的个性不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不到有效的启发。目前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除了源自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动机弱、课堂秩序差。还在于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起点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在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行的讲授式教学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课程理论与实验内容联系不密切。《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个快速发展和更新的课程。由于它所涵盖的知识点多,速度更新快,导致很多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介绍的都比较笼统,有些技术和应用方法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但在实验环节由于课时、实验设备等原因不能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体现在实验中,导致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存在差异,联系不密切。
三、课程改革模式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理解能力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案例,使同学掌握理解计算机知识。
1.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内容丰富,知识点较为分散,从数值转换到计算机组成原理介绍,从操作系统到计算机网络。因此,教师在讲课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内容力求通俗易懂。教授知识时重视趣味性、应用性,以保证基础差异大的学生群体均可掌握知识要点。例如,在讲授完二进制数编码内容后,出一道思考题。首先问题可驱动引发大家在课堂上思考与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深入讲解,用二进制编号的方式得到最终答案;最后,教师将此题进行升级,通过此例让大家了解二进制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与各个专业紧密联系。在如今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拘泥于传统教材的教与学是落后的方法。教师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知识,整合知识,设计内容,对学生采取多种媒体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将最新的信息以最易被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将学生受益最大化。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有方向性才能够推动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学习知识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是不同的,要保证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分析不同专业的应用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到所举的例子和具體的授课专业学生相关,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知识。例如,介绍物联网技术要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分别介绍其在医学、汽车、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体现当前计算机在该专业的应用科技背景。同时,在保证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基础上,对商学专业学生的授课上要更侧重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将淘宝流量分析技术引入教学,对法律等文科专业学生要更侧重办公软件的讲解,对机械、汽车专业学生要更侧重程序设计讲解。在针对有些教学重点和难点难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进行细化和深入的问题时,教师要先将基础理论知识以动画多媒体等形式傳授给学生,然后再利用实验时间,把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充分了解计算机技术操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四、设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标准。这种考核标准往往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设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增加奖励机制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实践和设计元素,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行无纸化考试模式,利用“万维全自动计算机基础考试平台”,所有题目均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学生登录考试系统完成客观题和实验操作题目的考核。无纸化的考试模式本身既锻炼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又对课堂理论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但是,为学生学习能力考虑,教师应该更加侧重考评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实践学习中增加奖励机制。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给予学生适当的分数奖励。总之,通过奖励制度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性的认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设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进行整体考核,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又能掌握了解学生掌握计算机水平,真正做到学生学有所成,在考核中让学生体会计算机技术的魅力所在。
五、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对学生们今后的工作提供较大的帮助。作为大学计算机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学习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措施,设计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提升学生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思维;教学方法
一、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的技术革命让计算机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大学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大学生普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责任。在新的教育目标指引下,要求我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思考,提升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与能力。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1.学生计算机能力存在差异性。由于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所以教师在大学期间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的差异,向学生进行系统介绍时,既要照顾基础薄弱的学生,又要照顾基础好的学生,在教学内容分配上很难达到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
2.教学效果不理想。现在的教学基本采用理论授课加机房操作实验的模式,但教学案例教学法很难满足教学案例专业的个性不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得不到有效的启发。目前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除了源自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动机弱、课堂秩序差。还在于教学方法没有根据学生的起点水平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在教学对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实行的讲授式教学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课程理论与实验内容联系不密切。《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个快速发展和更新的课程。由于它所涵盖的知识点多,速度更新快,导致很多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介绍的都比较笼统,有些技术和应用方法难以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但在实验环节由于课时、实验设备等原因不能将所有的理论知识都体现在实验中,导致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存在差异,联系不密切。
三、课程改革模式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理解能力选取一些简单易懂的案例,使同学掌握理解计算机知识。
1.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内容丰富,知识点较为分散,从数值转换到计算机组成原理介绍,从操作系统到计算机网络。因此,教师在讲课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内容力求通俗易懂。教授知识时重视趣味性、应用性,以保证基础差异大的学生群体均可掌握知识要点。例如,在讲授完二进制数编码内容后,出一道思考题。首先问题可驱动引发大家在课堂上思考与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深入讲解,用二进制编号的方式得到最终答案;最后,教师将此题进行升级,通过此例让大家了解二进制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与各个专业紧密联系。在如今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拘泥于传统教材的教与学是落后的方法。教师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知识,整合知识,设计内容,对学生采取多种媒体结合教学的方式方法,将最新的信息以最易被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将教学效果最大化,将学生受益最大化。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有方向性才能够推动教学质量和效率,学生的学习知识水平才能有所提升。
不同专业对计算机要求掌握的技能和层次是不同的,要保证计算机基础教育与学生个人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分析不同专业的应用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案例开展课堂教学。教师要做到所举的例子和具體的授课专业学生相关,让学生了解前沿科技知识。例如,介绍物联网技术要根据学生专业不同,分别介绍其在医学、汽车、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应用,体现当前计算机在该专业的应用科技背景。同时,在保证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基础上,对商学专业学生的授课上要更侧重数据统计分析,可以将淘宝流量分析技术引入教学,对法律等文科专业学生要更侧重办公软件的讲解,对机械、汽车专业学生要更侧重程序设计讲解。在针对有些教学重点和难点难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进行细化和深入的问题时,教师要先将基础理论知识以动画多媒体等形式傳授给学生,然后再利用实验时间,把课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明确自身学习的目的,充分了解计算机技术操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四、设定合理的考核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作为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标准。这种考核标准往往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相关知识,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设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增加奖励机制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进行改革。
计算机专业不同于其他理论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注重实践和设计元素,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行无纸化考试模式,利用“万维全自动计算机基础考试平台”,所有题目均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学生登录考试系统完成客观题和实验操作题目的考核。无纸化的考试模式本身既锻炼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又对课堂理论学习成果进行考核。但是,为学生学习能力考虑,教师应该更加侧重考评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实践学习中增加奖励机制。教师根据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创新,给予学生适当的分数奖励。总之,通过奖励制度实现对学生知识掌握性的认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设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成绩进行整体考核,既能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又能掌握了解学生掌握计算机水平,真正做到学生学有所成,在考核中让学生体会计算机技术的魅力所在。
五、总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该门课程的学习能对学生们今后的工作提供较大的帮助。作为大学计算机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学习专业的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时俱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措施,设计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提升学生计算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