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植物新资料(Ⅱ)

来源 :热带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报道了3种海南新记录植物,分别为密毛长柄山蚂蝗[Hylodesmum densum(C. Chen & X. J. Cui)H. Ohashi & R. R. Mill]、通城虎(Aristolochia fordiana Hemsl.)及石生鸡脚参[Orthosiphon marmoritis(Hance)Dunn]。
  关键词 新记录;海南;豆科;马兜铃科;唇形科
  中图分类号 Q94 文献标识码 A
  Additions to the Flora of Hainan, China(Ⅱ)
  ZHENG Xilong1, WANG Jun2, CHEN Yizhang3, LI Rongtao1
  WEI Jianhe1, MA Zilong2, ZHU Ping1 *
  1 Hainan Branch Institute,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Wanning 571533, China
  2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Haikou 571101, China
  3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Abstract Three species are reported as new records of Hainan, China. They are Hylodesmum densum(C. Chen & X. J. Cui)H. Ohashi & R. R. Mill, Aristolochia fordiana Hemsl. and Orthosiphon marmoritis(Hance)Dunn respectively.
  Key words New records; Hainan; Fabaceae; Aristolochiaceae; Lamiaceae
  doi 10.3969/j.issn.1000-2561.2014.04.029
  我国海南岛,长夏无冬,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古老性和富于热带性[1]。海南岛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在4 600多种高等植物中,具有确切药用价值的就有2 000多种,被誉为“天然药库”、“南药之乡”[2]。为摸清海南中药资源的家底,2012年6月海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在进行普查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新记录植物,现整理成文。本文新记录的植物标本均藏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标本馆(IMD)。
  1 密毛长柄山蚂蝗(豆科Fabaceae)
  见(图版I: A-1~A-5)。
  Hylodesmum densum(C. Chen & X. J. Cui)H. Ohashi & R. R. Mill, Edinburgh J. Bot. 57: 176. 2000; Flora of China 10: 281. 2010.[Podocarpium fallax(Schindler)C. Chen & X. J. Cui var. densum C. Chen & X. J. Cui, Acta Bot. Yunnan. 9: 306. 1987.]
  采集地: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仙安石林,生长于石灰岩山谷,海拔650~700m。2013年10月7日,郑希龙、陈沂章2013100701(IMD)。
  分布:广西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生于海拔600~800 m的林中[3]。海南植物分布新记录种。
  密毛长柄山蚂蝗为直立草本,高50~70 cm;花萼裂片较萼筒短;全株密被白色糙伏毛,易于与本属其他种类区分。
  2 通城虎(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见(图版I: B-1~B-3)。
  Aristolochia fordiana Hemsl. in J. Bot. 23: 286. 1885; Flora of China 5: 266. 2003; 中国植物志 24: 231-232. 1988; 广东植物志 1: 48-49. 1987.
  采集地: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吊罗山,生长于路边草坡,海拔700~800 m。2013年8月9日,郑希龙、李榕涛2013080901(IMD)。
  分布:广东、广西[4]。生于山谷林下灌丛或山地石壁下,海拔500~700 m[5]。海南植物分布新记录种。
  通城虎为草质藤本,茎柔弱;叶卵状心形或卵状三角形,基部心形,叶下面网脉上密被锥尖状短茸毛,网眼清晰,可以与本属其他种类区分。
  本种根可供药用,味苦、辛,性温,有小毒。有解毒消肿、祛风镇痛、行气止咳的功效[4]。可用于治疗胃痛、风湿痛、跌打损伤、小儿惊风、毒蛇咬伤等症[6]。广西民间常用来治疗风湿痛及各种疼痛。研究发现通城虎对实验动物模型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作用。但是,由于通城虎具有小毒,而且根含马兜铃酸A,7-羟基马兜铃酸A及木兰花碱,马兜铃总酸性成分含量为0.60%,可引起“马兜铃酸肾病”(AAN),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应证、剂量、疗程等,以防不良反应的发生[7]。
  3 石生鸡脚参(唇形科Lamiaceae)   见(图版I: C-1~C-2)。
  Orthosiphon marmoritis(Hance)Dunn in Notes Roy. Bot. Gard. Edinburgh 8: 154. 1913; Flora of China 17: 298. 1994; 中国植物志 66: 572-573. 1977; 广东植物志 3: 475-476. 1995.[Plectranthus marmoritis Hance, J. Bot. 12: 53. 1874.]
  采集地: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生于石灰岩山地疏林下,海拔600~700 m。2013年10月9日,郑希龙、陈沂章2013100901(IMD)。
  分布: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生于石灰岩山地阴处[8]。海南植物分布新记录种。
  鸡脚参属(Orthosiphon Bentham)约有45种,以热带非洲种类最多,其次为亚洲东南部和澳大利亚[8]。我国有2种,2变种[9],海南已有1变种,即海南深红鸡脚参(O. rubicundus var. hainanensis Sun ex C. Y. Wu),该种叶长圆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2.0~8.5 cm,宽0.5~2.3 cm;叶无柄或近无柄。而石生鸡脚参叶卵形或阔卵形,长2.0~5.0 cm,宽1.2~3.8 cm;叶柄长1.8~2.8 cm,可以区别。
  本种全株可供药用,用于治疗口腔溃疡、毒蛇咬伤等症[6]。
  参考文献
  [1] 邢福武, 周劲松, 王发国, 等. 海南植物物种多样性编目[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2: 3-4.
  [2] 王祝年, 肖邦森. 海南药用植物名录[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1.
  [3] Huang P H, Ohashi H. Hylodesmum[M]// Wu Z Y, Hong D Y, Flora of China, Vol. 10. Beijing: Science Press &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10: 279-283.
  [4] 陈封怀. 广东植物志. 第一卷[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7: 48-49.
  [5] Huang S M, Lawrence M K, Michael G G. Aristolochiaceae [M] // Wu Z Y, Peter H. R, Flora of China, Vol. 5. Beijing: Science Press &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2003: 246-269.
  [6] 江纪武. 药用植物辞典[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68-545.
  [7] 韦健全, 罗 莹, 黄 健, 等. 通城虎镇痛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的实验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0): 3 960-3 962.
  [8] 吴德邻. 广东植物志. 第三卷[M]. 广州: 广东科技出版社, 1995: 475-476.
  [9] Li X W, Hedge I C. Lamiaceae[M]// Wu Z Y, Raven P H, HONG D Y. Flora of China. Vol. 17. Beijing: Science Press &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 1994: 298-299.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甜叶菊茎段为外植体,采用不同低浓度秋水仙素在甜叶菊试管苗茎段再生苗初期进行长时间持续处理,以探讨低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甜叶菊多倍体的优势及适合长时间诱导甜叶菊的秋水仙素浓度,简化甜叶菊离体诱导多倍体技术环节。结果表明:0.025%的秋水仙素浓度适合于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的持续诱变,直至试管苗再生而无需清洗外植体和更换培养基,简化了诱导技术环节,提高了甜叶菊多倍体离体诱导效率;多倍体植株田间农
期刊
评选优秀区县人大代表或批评区县人大代表的主体只能是选民。现行实践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间段内,基于便利性原则,为了更好监督选举产生的代表,選民向人大常委会进行了评优和批评权的委托。  作为直接选举产生的机构,区县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权力机关体系的重要一环。2015年《代表法》修改,对各级人大代表履行代表职务、接受选民或选举单位监督作出规定,推动了各区县人大建立健全人大代表履职规范和履职监督机制的进程,部
期刊
摘 要 在云南省元谋县极端干旱的干热河谷地区,以华南124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茎覆膜、浸水和蜡封对木薯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茎蜡封和浸水有利于提高成活率,蜡封和覆膜有利于提高单株发芽数,蜡封有利于提高收获指数、薯干率和鲜薯淀粉含量。浸水和蜡封的鲜薯产量分别比对照(CK)提高25.0%和21.3%,蜡封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22.6%与35.0%,浸水的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CK提高16.
期刊
摘 要 为了获得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简称Bt)解毒Cr(Ⅵ)的相关基因并进行功能分析,从Bt 407转座子随机突变体库筛选并获得了9株Cr(Ⅵ)还原能力突变株,测定了其转座子插入位点,并研究了表型变化。这些突变株的Cr(Ⅵ)还原能力比野生株极显著提高(p<0.01),其转座子插入位点均为编码假定的肽链内切酶yddH基因。研究结果表明,野生株与突变株的生长
期刊
摘 要 通过本地查找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橡胶菌株全基因组测序数据,获得PalF基因的序列信息。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扩增胶孢炭疽病菌芒果菌株PalF基因,获得片段大小为2 369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该片段含有完整的开放式阅读框,与橡胶炭疽菌PalF基因的序列同源性达100%。用RT-PCR的方法获得PalF基因的cDN
期刊
摘 要 对4个种15个种源班克木幼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叶根形态及其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这些指标与种实性状、原产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种班克木间幼苗生长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间差异较小。香花班克木的地径、根冠比、叶面积、根表面积、根体积均最大,高径比最小;强力班克木苗高和根长最大。班克木生长指标与种实性状和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地径、地下部分干重、根冠比、叶面积和根体积与所有种实形态
期刊
摘 要 为快速、准确地鉴别中粒种与小粒种咖啡,以不同种源的中粒种和小粒种咖啡为试验材料,对514对SSR引物进行中、小粒种咖啡种间特异性引物筛选,最终筛选到1对特异性引物,该引物在小粒种咖啡样本中扩增出90 bp和110 bp双带产物,而在中粒种咖啡样本中只扩增出90 bp或100 bp的单带产物,根据产物条带的数目即可对中粒种和小粒种咖啡进行鉴别。经随机抽取中、小粒种咖啡样本进行种类鉴别准确性验
期刊
摘 要 利用染色体步移的方法克隆了一种白木香倍半萜合酶——愈创木烯合酶基因(AsSGS)791 bp的启动子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序列中A/T含量达64.6%,与真核生物启动子序列的特征相符合。该序列除具有启动子核心序列TATA-box和增强子元件CAAT-box等典型的真核生物启动子基本元件外,还含有如赤霉素反应元件GARE-motif、ABA的应答元件G-Box、生长素响应元件TGA-el
期刊
摘 要 利用前期芒果逆境差异显示的基因数据设计引物,从四季芒基因组DNA和cDNA中克隆了1条长为1 208 bp的基因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属于类黄酮磺基转移酶(flavonoid sulfotransferase)基因,在第71-334个氨基酸中包含一个保守的Sulfotransferase结构域,命名为芒果类黄酮磺基转移酶基因(MiST)。该基因编码341个氨基酸,分子量为85.1
期刊
摘 要 为了解广藿香对淀粉的利用,克隆了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的α-淀粉酶(alpha-amylase,AMY)基因,对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搜索本课题组建立的广藿香转录组数据库,获得AMY基因全长序列,并设计全长引物进行PCR验证;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AMY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获得的广藿香AMY基因命名为PcAMY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KC86231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