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肺通气致急性肺损伤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yu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现代胸外科手术麻醉中常用的呼吸管理方法,然而这种非生理性的通气方式会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 目的 分析总结OLV期间肺损伤的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 内容 主要机制包括4方面:肺气压伤、肺容积伤、肺不张伤以及缺血/缺氧性损伤.以上因素促使肺组织分泌细胞因子、释放炎性介质,引发肺部炎症,造成生物伤. 趋向 细胞力学、分子生物学、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可望更深入地阐明OLV致ALI的机制,为临床麻醉实施肺保护提供思路和途径。

其他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肠道菌群作为与人体共生的巨大微生物群落,已证实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目前研究
背景 虽然芬太尼因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是其诱发的呛咳却可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已有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用于降低其发生率. 目的 分析总结现有文献资料中有关芬太尼诱发呛咳的相关问题.内容 综述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方法. 趋向 已有较多的方法成功应用于降低芬太尼诱发呛咳的发生率。
正常范围内的甲状腺激素(TH)对人类及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通过对不同人群及动物TH水平的研究,发现季节性变化可影响机体TH含量进而表现出不同的生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背景 术中阴茎勃起是泌尿外科手术中发生率较低的一种并发症,一旦发生可使手术操作困难.虽然至今对于术中阴茎勃起的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麻醉方法和麻醉药可影响术中阴茎勃起的发生和发展. 目的 旨在增加临床医生关于麻醉对术中阴茎勃起影响的认识. 内容 系统阐述了术中阴茎勃起的机制,麻醉方法和麻醉药对术中阴茎勃起的可能影响. 趋向 使用恰当的麻醉方法和麻醉药可有效阻止术中阴茎勃起的发生和发
目的 分析手术室管理中的危险因素,探讨手术室风险管理措施.方法 对比分析2011年和2012年本院择期行外科手术患者的投诉率、差错率和满意度,分析手术室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合理的手术室风险管理措施.结果 2011年患者投诉率为0.90%,差错率为0.79%,满意度为87.78%;2012年投诉率为0.20%,差错率为0.10%,满意度为97.15%.结论 加强手术室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投诉率和差错
目的 分析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 选取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士18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BI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0名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其次为工作环境及设备问题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结论 护士存在多种工作压力源,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
背景 传统观念认为血液稀释不会对脑代谢和脑功能造成明显损害.但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围术期使用血液稀释技术造成的急性贫血可能对大脑产生不利影响. 目的 探讨急性贫血导致的脑损伤及相关机制,为合理应用血液稀释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 主要阐述急性贫血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创伤后继发性脑损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阐述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缺氧诱
气管憩室是一种源于气管的良性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突出于气管外的圆形或卵圆形含气囊腔.由于以往检查手段的欠缺,对于气管憩室的诊断存在诸多困扰. 然而,随着多排螺旋CT( Mu
Gitelman综合征( GS )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肾小管疾病,由编码噻嗪类敏感的钠氯同向转运子( NCCT)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在亚洲的发病率为1/40000~10/40000[1]. 患者通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