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恰当的运用语言不仅能使学生准确理解问题,领悟所学知识,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激情万丈,跃跃欲试,积极创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散发夺目光彩。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言教学;学习方法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课堂上,语言则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感情的工具。恰当的运用语言不仅能使学生准确理解问题,领悟所学知识,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激情万丈,跃跃欲试,积极创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散发夺目光彩。
一、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位好教师总是能在上课伊始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在讲《读海》这首现代诗的时候,我先请同学们背诵了《秋天来了》、《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这两首现代诗,然后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觉得现代诗的语言美吗?那你们想不想用这么美的语言写一首小诗呢?”学生没有一个人说话。我想,一定是学生的为难情绪在作怪。于是,我问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写诗很难呢?”学生们有的小声的嘀咕着,有的皱着眉使劲地点着头。我笑了,对学生们说:“今天,我就想告诉大家,写诗其实一点也不难,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位小诗人。只是现在你自己还没有发现罢了,今天就让我们尝试写第一首小诗吧!你会发现,你就是一位诗人!”学生们听了我的话,马上兴趣高涨,摩拳擦掌,准备一试身手,学习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每一个人也都有过畏难的情绪,在他们觉得畏难的时候,鼓励的语言就成了推动他们迈向成功的动力,正确的运用它,就可以为学生拉近梦想的距离。在平日的学习中,则可以加速他们学习启动的步伐,创造一个很好的课程前奏,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动起来。这不是我们每位教师一直期盼的吗?
二、运用激发性的语言,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节课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一直延续到下课。我经常发现,在讲授新知的时间里,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可是在到了课堂的后半时,进行复习、巩固的环节的时候,就会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了。这个时候,善于运用激发性的语言,就可以使学生产生不服输的劲头,将学习的兴趣延续下去。在讲《农贸市场》一课时,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学会生字,于是我拿出了挂图,对学生们说:“现在我们一起去逛一逛农贸市场,可是我又没去过,谁愿意带着我和其他的同学去,给我们当一次小导游呢?”学生们踊跃举手,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起了图中出示的蔬菜、水果和肉制品,他们边介绍也边看图识字。在一个学生说过以后,我说道:“你这个小导游太棒了,介绍得多么详细、多么有顺序啊!其他的同学,你们也是小导游,想超过他吗?”学生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纷纷举手,并且按照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介绍,很快,我发现图中的生字学生已经都认识了,也记牢了,而且学生还了解了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的方法。就是这个小导游的角色激发了他们本来倦怠的情绪,让学习的热情又一次高涨起来。同时,也让我们顺利地调整了课堂,完成了教学计划。这种激发或许谁都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引导性语言,帮助学生准确评价
作为小学生,他们接触的语言环境不多,他们的语言积累并不丰富,所以他们对别人的评价都很宽泛,很笼统,不够切实,更无法到位。在讲《春天的小雨》一课时,一名学生读过课文之后,我请其他的学生评价。大多数学生的话都是“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但具体怎么有感情就都说不出来了。于是,我就问:“你觉得他哪句话读得很有感情?哪个词读得最好?听了他读的这一段,你有什么感觉?”这时,很多同学都开始评价“我认为他‘嘀嘀嗒嗒落在林间的叶子上’这句话读得很有感情,他的嘀嘀嗒嗒读得最棒,让我真的感觉自己走在下着小雨的林间小路上。”我又问:“那你觉得他的哪句话读得稍微差一点,要如何读会更好呢?”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他‘撑一把红色的小伞走在林间的小路上’读得稍微差一点,要是把红色的小伞加重一下就更好了。”引导性的语言是教会学生正确评价的工具,可以使学生准确地切入语言点,迅速作出判断,而且有的放矢,说话有理有据。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相互促进,互相提高,共同进步。在评价技能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也学会了评价,这不是可喜可贺吗?
四.利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提升自信
评价的语言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千篇一律,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还会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刚上班的时候,并不知道评价对于学生有多重要,在学生回答过问题之后,我总会说“很好”、“不错”,可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减弱了。于是,我在一次师生交流问卷中加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不爱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问卷收上来之后,答案出奇的一致: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老师对每个人都一样,我并不特别。”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请教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他告诉我用不同的语言评价不同的孩子,就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于是,在一个同学回答完问题之后,我并没有说“很好”“不错”,而是说“你回答得真准确,你的理解力真强。”我看到学生的眼睛里有光闪了一下,其他学生也积极地举起了手。我忽然想到: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教师的眼睛里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他们最需要被重视、被关注!运用不同的评价语言,使他们知道自己的独特,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个性。这种个性必将让他们用独特的思维去思考和判断问题,必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这不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吗?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言教学;学习方法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课堂上,语言则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传播感情的工具。恰当的运用语言不仅能使学生准确理解问题,领悟所学知识,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激情万丈,跃跃欲试,积极创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载,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散发夺目光彩。
一、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一位好教师总是能在上课伊始使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在讲《读海》这首现代诗的时候,我先请同学们背诵了《秋天来了》、《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这两首现代诗,然后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觉得现代诗的语言美吗?那你们想不想用这么美的语言写一首小诗呢?”学生没有一个人说话。我想,一定是学生的为难情绪在作怪。于是,我问道:“你们是不是觉得写诗很难呢?”学生们有的小声的嘀咕着,有的皱着眉使劲地点着头。我笑了,对学生们说:“今天,我就想告诉大家,写诗其实一点也不难,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位小诗人。只是现在你自己还没有发现罢了,今天就让我们尝试写第一首小诗吧!你会发现,你就是一位诗人!”学生们听了我的话,马上兴趣高涨,摩拳擦掌,准备一试身手,学习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其实,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渴望,每一个人也都有过畏难的情绪,在他们觉得畏难的时候,鼓励的语言就成了推动他们迈向成功的动力,正确的运用它,就可以为学生拉近梦想的距离。在平日的学习中,则可以加速他们学习启动的步伐,创造一个很好的课程前奏,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动起来。这不是我们每位教师一直期盼的吗?
二、运用激发性的语言,延续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节课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一直延续到下课。我经常发现,在讲授新知的时间里,学生都能认真听讲,可是在到了课堂的后半时,进行复习、巩固的环节的时候,就会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了。这个时候,善于运用激发性的语言,就可以使学生产生不服输的劲头,将学习的兴趣延续下去。在讲《农贸市场》一课时,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学会生字,于是我拿出了挂图,对学生们说:“现在我们一起去逛一逛农贸市场,可是我又没去过,谁愿意带着我和其他的同学去,给我们当一次小导游呢?”学生们踊跃举手,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起了图中出示的蔬菜、水果和肉制品,他们边介绍也边看图识字。在一个学生说过以后,我说道:“你这个小导游太棒了,介绍得多么详细、多么有顺序啊!其他的同学,你们也是小导游,想超过他吗?”学生们在好胜心的驱使下纷纷举手,并且按照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顺序依次介绍,很快,我发现图中的生字学生已经都认识了,也记牢了,而且学生还了解了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片的方法。就是这个小导游的角色激发了他们本来倦怠的情绪,让学习的热情又一次高涨起来。同时,也让我们顺利地调整了课堂,完成了教学计划。这种激发或许谁都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运用引导性语言,帮助学生准确评价
作为小学生,他们接触的语言环境不多,他们的语言积累并不丰富,所以他们对别人的评价都很宽泛,很笼统,不够切实,更无法到位。在讲《春天的小雨》一课时,一名学生读过课文之后,我请其他的学生评价。大多数学生的话都是“我认为他读得很有感情。”但具体怎么有感情就都说不出来了。于是,我就问:“你觉得他哪句话读得很有感情?哪个词读得最好?听了他读的这一段,你有什么感觉?”这时,很多同学都开始评价“我认为他‘嘀嘀嗒嗒落在林间的叶子上’这句话读得很有感情,他的嘀嘀嗒嗒读得最棒,让我真的感觉自己走在下着小雨的林间小路上。”我又问:“那你觉得他的哪句话读得稍微差一点,要如何读会更好呢?”又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认为他‘撑一把红色的小伞走在林间的小路上’读得稍微差一点,要是把红色的小伞加重一下就更好了。”引导性的语言是教会学生正确评价的工具,可以使学生准确地切入语言点,迅速作出判断,而且有的放矢,说话有理有据。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相互促进,互相提高,共同进步。在评价技能日益完善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也学会了评价,这不是可喜可贺吗?
四.利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帮助学生提升自信
评价的语言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千篇一律,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还会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刚上班的时候,并不知道评价对于学生有多重要,在学生回答过问题之后,我总会说“很好”、“不错”,可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减弱了。于是,我在一次师生交流问卷中加了一个问题“你觉得你不爱回答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问卷收上来之后,答案出奇的一致:大部分学生的答案都是“老师对每个人都一样,我并不特别。”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请教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教师,他告诉我用不同的语言评价不同的孩子,就可以让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于是,在一个同学回答完问题之后,我并没有说“很好”“不错”,而是说“你回答得真准确,你的理解力真强。”我看到学生的眼睛里有光闪了一下,其他学生也积极地举起了手。我忽然想到: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教师的眼睛里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他们最需要被重视、被关注!运用不同的评价语言,使他们知道自己的独特,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同时也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个性。这种个性必将让他们用独特的思维去思考和判断问题,必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这不也是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