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像呈现是指美术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图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种行为方式。恰当的图像呈现可以帮助图像更好地发挥视觉效果,辅助图像更充分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厘清功效,合理选择,优化呈现方式
目前小学阶段我们经常用到的图像呈现方式有两种:一是范图的呈现,它是指教师选择相应的欣赏范图进行直观性的呈现,例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挂图、作品实物、教科书等直接将范图呈现出来;另一种是演示呈现,指需要通过执行一套规范性的程序或动作才把图像呈现出来,属于间接呈现。在实际的运作中,教师应针对教学领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有所侧重,才能体现出呈现方式的合理性。
1.根据课型选择呈现方式
图像呈现应该随着不同课型而有所侧重。例如欣赏课需要对美术作品开展欣赏评述活动,此时最方便的呈现方式是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直接呈现,可以适当辅以简单的间接呈现。当然,直接呈现图像时,呈现的载体也应随着不同课型有所区别:绘画课选用电脑课件、挂图、教科书展示即可;而工艺制作课一般就需要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课需要让学生了解和获得不同媒材的质感来进行创意表达,所以间接的过程性演示就非常占优势。
2.根据目标选择呈现方式
图像呈现方式也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对不是本课重点知识的图像可以采用直接呈现,而属于本课重难点的图像最好采用间接呈现,尤其是可以通过绘画或制作的过程演示,来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执教第四册《好大的向日葵》时,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所选用的呈现方式也不同: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向日葵花瓣的不同黄颜色”,由于只是“初步认识”,所以笔者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方式,在黄色花瓣的图像边上,用不同黄色块进行标识;第二课时的目标是“初步学习用不同黄颜色表现向日葵的花瓣”,由于需要“初步学习”,所以笔者采用了间接呈现,演示了不同深浅黄色的搭配,向学生展示了黄色渐变的过程,便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这项方法。
3.根据学情选择呈现方式
图像呈现方式应该根据学情而有所侧重。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图像,此时图像仅发挥复习巩固或者是举一反三的迁移作用,所以省时、量多是对呈现的要求,因此直接呈现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对于学生没有掌握或者掌握起来有难度的图像,此时最需要的是分解图像获得的步骤,对呈现的要求是利于学生观察、理解、记忆和运用,最适合选用间接呈现。
二、了解学生,因需制宜,把握呈现时机
把握好时机,教师必须通过“听语言、看行动”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困难点和认知冲突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呈图时机。
1.呈现在兴趣激发之时
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图像,可以真实地再现或模拟事实的情景,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达到预期效果。
2.呈现在情感交融之处
特级教师朱国华在执教《泼墨成趣——鸟瞰的大地》的欣赏环节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和学生谈论了对妈妈爸爸的情感,然后教师激情演唱了对祖国妈妈表达真挚情感的歌曲“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接下来再看了“北齐南张”的山水画。此时背景音乐《我和我的祖国》伴奏响起。学生和教师都在这如诗如画的氛围中让彼此的情感再次升华,此时出示图像,将学生的心理状态由抑制向兴奋转化,由感性向理性升华。
3.呈现在思维发散之处
在学生创作之前,教师安排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同龄人的画”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创作之后结合课堂拓展部分,教师出示一些发散思维的图像,这些图像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形象生动直观,激发想象,并在想象之中产生联想。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为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4.呈现在释疑解难之处
结合教学重难点,图像应该呈现在学生认为最需要释疑解难之处,先让学生思考问题,再给予相关图像解答。例如:在执教《自画像》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脸型和五官不同的特点,通过交流后,教师再给予图像演示,这样相比于先出示图像,学生就多了一次比较、提炼的机会。
三、模块设计,灵动丰富,调整呈现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图像呈现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线性的,也就是图像按照教学预设路线一张张地播放,这种结构强调严谨,缺点是死板、不能调整,一旦哪一个点出现状况就会影响到整条线的运行,同时也限制了教师从学生学习的渐进性出发安排图片,容易造成学生在欣赏感受时思维处于同一个出发平面。与线性呈现结构相对的是模块呈现结构,即把为了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图像而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图像单元。这种呈现结构的优势在于开放性强,强调把图片进行不同思维层次、角度方向的重组。
1.逻辑递进式的运用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使图像在展现的时间轴上随不同的坐标发生学习的进入或上升,达到学习的高度与深度。例如在《画画亲近的人》中,笔者把图像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妈妈的照片”,第二模块妈妈与孩子活动的动态图,第三模块“母与子艺术作品”。这三类图的关系是递进深入。
2.平行并列式的运用
图像单元内容之间联系不密切,非线性推进,可跳跃选择,可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与观察,从而对问题产生更深刻、更生动、更立体、更鲜活的理解。例如在《鱼文化欣赏》中,笔者把图像分为四个模块:“鱼文字”模块,“鱼饰品”模块,“鱼成语”模块,“鱼年画”模块。这四个模块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3.交叉多选式的运用
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兼有前两种关系,既可以先并列后递进,也可以先递进后并列。呈现设计时须先了解其间关系,再确定呈现顺序。这种呈现结构的优势在于深度与广度兼顾。例如在《黑白撕贴画》中,既可以先呈现“撕贴画教学”图像模块,也可以先呈现“黑白灰的颜色对比”图像模块,而最后都汇集成“黑白撕贴画”的图像模块;也可以先呈现“黑白撕贴画”的图像模块,然后再呈现“黑白灰”或者“撕贴画”模块。如图所示:
总之,要促进图像呈现行为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首先要找准图像呈现行为的功能定位,在教学中,要摒弃那种强调呈现的作用而忽视其他行为的“以客代主”的做法,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创新”的矛盾,并注重自己图像呈现行为中的创意,通过创意演示、创意呈图、创意板书打开学生学习的心门,从而让他们获得知识的迁移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发散性的思维。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310012)
一、厘清功效,合理选择,优化呈现方式
目前小学阶段我们经常用到的图像呈现方式有两种:一是范图的呈现,它是指教师选择相应的欣赏范图进行直观性的呈现,例如使用多媒体课件、挂图、作品实物、教科书等直接将范图呈现出来;另一种是演示呈现,指需要通过执行一套规范性的程序或动作才把图像呈现出来,属于间接呈现。在实际的运作中,教师应针对教学领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有所侧重,才能体现出呈现方式的合理性。
1.根据课型选择呈现方式
图像呈现应该随着不同课型而有所侧重。例如欣赏课需要对美术作品开展欣赏评述活动,此时最方便的呈现方式是以多媒体课件为主的直接呈现,可以适当辅以简单的间接呈现。当然,直接呈现图像时,呈现的载体也应随着不同课型有所区别:绘画课选用电脑课件、挂图、教科书展示即可;而工艺制作课一般就需要在实物展台上展示。设计应用和造型表现课需要让学生了解和获得不同媒材的质感来进行创意表达,所以间接的过程性演示就非常占优势。
2.根据目标选择呈现方式
图像呈现方式也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对不是本课重点知识的图像可以采用直接呈现,而属于本课重难点的图像最好采用间接呈现,尤其是可以通过绘画或制作的过程演示,来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例如在执教第四册《好大的向日葵》时,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所选用的呈现方式也不同: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初步认识向日葵花瓣的不同黄颜色”,由于只是“初步认识”,所以笔者采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方式,在黄色花瓣的图像边上,用不同黄色块进行标识;第二课时的目标是“初步学习用不同黄颜色表现向日葵的花瓣”,由于需要“初步学习”,所以笔者采用了间接呈现,演示了不同深浅黄色的搭配,向学生展示了黄色渐变的过程,便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这项方法。
3.根据学情选择呈现方式
图像呈现方式应该根据学情而有所侧重。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图像,此时图像仅发挥复习巩固或者是举一反三的迁移作用,所以省时、量多是对呈现的要求,因此直接呈现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对于学生没有掌握或者掌握起来有难度的图像,此时最需要的是分解图像获得的步骤,对呈现的要求是利于学生观察、理解、记忆和运用,最适合选用间接呈现。
二、了解学生,因需制宜,把握呈现时机
把握好时机,教师必须通过“听语言、看行动”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困难点和认知冲突点,从而更好地把握呈图时机。
1.呈现在兴趣激发之时
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呈现图像,可以真实地再现或模拟事实的情景,形象地呈现事物的现象,具体地表达事物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事物变化的规律,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都达到预期效果。
2.呈现在情感交融之处
特级教师朱国华在执教《泼墨成趣——鸟瞰的大地》的欣赏环节时是这样设计的:先和学生谈论了对妈妈爸爸的情感,然后教师激情演唱了对祖国妈妈表达真挚情感的歌曲“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天堂……”,接下来再看了“北齐南张”的山水画。此时背景音乐《我和我的祖国》伴奏响起。学生和教师都在这如诗如画的氛围中让彼此的情感再次升华,此时出示图像,将学生的心理状态由抑制向兴奋转化,由感性向理性升华。
3.呈现在思维发散之处
在学生创作之前,教师安排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同龄人的画”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创作之后结合课堂拓展部分,教师出示一些发散思维的图像,这些图像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形象生动直观,激发想象,并在想象之中产生联想。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为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4.呈现在释疑解难之处
结合教学重难点,图像应该呈现在学生认为最需要释疑解难之处,先让学生思考问题,再给予相关图像解答。例如:在执教《自画像》一课时,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脸型和五官不同的特点,通过交流后,教师再给予图像演示,这样相比于先出示图像,学生就多了一次比较、提炼的机会。
三、模块设计,灵动丰富,调整呈现结构
在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图像呈现结构有两种,一种是线性的,也就是图像按照教学预设路线一张张地播放,这种结构强调严谨,缺点是死板、不能调整,一旦哪一个点出现状况就会影响到整条线的运行,同时也限制了教师从学生学习的渐进性出发安排图片,容易造成学生在欣赏感受时思维处于同一个出发平面。与线性呈现结构相对的是模块呈现结构,即把为了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图像而形成相对完整、独立的图像单元。这种呈现结构的优势在于开放性强,强调把图片进行不同思维层次、角度方向的重组。
1.逻辑递进式的运用
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使图像在展现的时间轴上随不同的坐标发生学习的进入或上升,达到学习的高度与深度。例如在《画画亲近的人》中,笔者把图像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妈妈的照片”,第二模块妈妈与孩子活动的动态图,第三模块“母与子艺术作品”。这三类图的关系是递进深入。
2.平行并列式的运用
图像单元内容之间联系不密切,非线性推进,可跳跃选择,可个性化学习,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的思考与观察,从而对问题产生更深刻、更生动、更立体、更鲜活的理解。例如在《鱼文化欣赏》中,笔者把图像分为四个模块:“鱼文字”模块,“鱼饰品”模块,“鱼成语”模块,“鱼年画”模块。这四个模块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3.交叉多选式的运用
这种结构较为复杂,兼有前两种关系,既可以先并列后递进,也可以先递进后并列。呈现设计时须先了解其间关系,再确定呈现顺序。这种呈现结构的优势在于深度与广度兼顾。例如在《黑白撕贴画》中,既可以先呈现“撕贴画教学”图像模块,也可以先呈现“黑白灰的颜色对比”图像模块,而最后都汇集成“黑白撕贴画”的图像模块;也可以先呈现“黑白撕贴画”的图像模块,然后再呈现“黑白灰”或者“撕贴画”模块。如图所示:
总之,要促进图像呈现行为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首先要找准图像呈现行为的功能定位,在教学中,要摒弃那种强调呈现的作用而忽视其他行为的“以客代主”的做法,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创新”的矛盾,并注重自己图像呈现行为中的创意,通过创意演示、创意呈图、创意板书打开学生学习的心门,从而让他们获得知识的迁移以及丰富的想象和发散性的思维。
(浙江省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