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引言
从英语学习的连贯性来看,初高中衔接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高一新生,如果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大多数已经学了7年了。这其间,他们养成了学习英语的固定习惯和方法,对英语学科的认识逐渐定型。由于个体的不同,他们的学习风格,成绩水平和语言能力层次不齐。但是到了高一,要衔接上高中的英语学习,此阶段非常特殊,一是因为小学和初中升学压力相对较小,学生可尽显自我学习风格,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二是高中阶段的目标大多是为了继续深造,面临升学的压力,带有一定的“使命”去学;同时,由于高中英语课程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较初中有很多方面的增加,英语学习的策略需更加科学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都要齐头并进,意识到这样,高中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才能在正确且有效的道路上“再出发”。
2. 基于衔接阶段的教学策略
2.1心理衔接上要以培养兴趣和提升自信并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英语的至理名言,尤其是高中起始阶段,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有的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相对较好,会“听课”,会做笔记,“功底”厚,效率高,主动性较强,对于这些学习,要好上加好,优中加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但对于有些英语学科还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初始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毕竟,作为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学生、新的教师、新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内心都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实现自己英语的“从头再来”,甚至想“逆袭”至Top students的冲动,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一心理特质,抓住这一特殊阶段的英语教学,让学生搭上“我会学”英语的直通车。
2.2学法衔接上要加强方法和习惯的指导
改革教法和指导学法是英语教师提高学生教学成绩的两大法宝,对于某些特定的学生或者特定阶段来说,后者往往比前者更加重要。教师要通盘考虑整个高中三年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材编排,吃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意涵,帮助学生形成“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的双重驱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大处着眼,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小处着手,也就是要学生要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听、说、读、写和看的能力,形成扎实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能力。同时要着重强调英语学习不是英汉对应翻译,而是要在英语阅读中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动力。
2.3语言知识衔接上要形成以语块为单位的意识
1993年,语言学家 Michael Lewis 在其专著 Lexical Approach 中提出词块教学法理论,使词块的作用引起广泛的重视。该理论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的”,这被视为词汇语言观的最基本的原则。小学和初中的单词量少,且较为简单,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但高考的必备词汇就有3500个,因此,如果死记硬背固定词组,往往事倍功半,不利于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建立。所以教师在高一起始阶段需着重做好以下三个基础性教学:一是要逐个检查学生过语音关,英语是字母语言,音和形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需要学生在单词拼写、音义对位的记忆上“投资少,见效快”,为语块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二是要树立语块意识,语块是指固定的或半固定化的语方结构,以语块为中心记忆在脑海中,既有利于语言输出的开展,也利于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更一步领会句法的要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语境,熟练掌握语法可快速理解句子的表层结构,进而更深入地领会语言的表意功能。
2.4学业评价衔接上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性视角
高一新生初始阶段,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并从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出发,开展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此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定性评价,而是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成长,得到发展,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形成克服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勇气。“英语是学会的、练会的,不是教会的。”因而必须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评价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插上腾习的翅膀,同时高中一生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形成英语学科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和观念也能齐头并进,实现由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质的飞跃,也是英语学科素养的真正体现。
3. 结语
万事开头难,高一新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和心理规律,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特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英语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心理衔接、学法衔接、语言知识衔接和学业评价衔接上和自我认知和学习需求深入对接,实现以学定教,践行因材施教。这些衔接有利于培养、巩固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从而为后续的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学习过程注入持久动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
从英语学习的连贯性来看,初高中衔接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一个高一新生,如果他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大多数已经学了7年了。这其间,他们养成了学习英语的固定习惯和方法,对英语学科的认识逐渐定型。由于个体的不同,他们的学习风格,成绩水平和语言能力层次不齐。但是到了高一,要衔接上高中的英语学习,此阶段非常特殊,一是因为小学和初中升学压力相对较小,学生可尽显自我学习风格,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二是高中阶段的目标大多是为了继续深造,面临升学的压力,带有一定的“使命”去学;同时,由于高中英语课程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较初中有很多方面的增加,英语学习的策略需更加科学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者都要齐头并进,意识到这样,高中起始阶段的英语学习才能在正确且有效的道路上“再出发”。
2. 基于衔接阶段的教学策略
2.1心理衔接上要以培养兴趣和提升自信并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英语的至理名言,尤其是高中起始阶段,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三年的初中学习,有的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相对较好,会“听课”,会做笔记,“功底”厚,效率高,主动性较强,对于这些学习,要好上加好,优中加优,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但对于有些英语学科还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在初始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毕竟,作为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学生、新的教师、新的学习环境,每个学生内心都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实现自己英语的“从头再来”,甚至想“逆袭”至Top students的冲动,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一心理特质,抓住这一特殊阶段的英语教学,让学生搭上“我会学”英语的直通车。
2.2学法衔接上要加强方法和习惯的指导
改革教法和指导学法是英语教师提高学生教学成绩的两大法宝,对于某些特定的学生或者特定阶段来说,后者往往比前者更加重要。教师要通盘考虑整个高中三年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材编排,吃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核心意涵,帮助学生形成“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的双重驱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大处着眼,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小处着手,也就是要学生要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听、说、读、写和看的能力,形成扎实的英语语言素养和能力。同时要着重强调英语学习不是英汉对应翻译,而是要在英语阅读中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动力。
2.3语言知识衔接上要形成以语块为单位的意识
1993年,语言学家 Michael Lewis 在其专著 Lexical Approach 中提出词块教学法理论,使词块的作用引起广泛的重视。该理论认为“语言是由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构成的”,这被视为词汇语言观的最基本的原则。小学和初中的单词量少,且较为简单,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但高考的必备词汇就有3500个,因此,如果死记硬背固定词组,往往事倍功半,不利于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建立。所以教师在高一起始阶段需着重做好以下三个基础性教学:一是要逐个检查学生过语音关,英语是字母语言,音和形的结合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这需要学生在单词拼写、音义对位的记忆上“投资少,见效快”,为语块意识的形成打下基础;二是要树立语块意识,语块是指固定的或半固定化的语方结构,以语块为中心记忆在脑海中,既有利于语言输出的开展,也利于语言阅读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更一步领会句法的要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目前的教学环境下,最大的缺陷就是缺少语境,熟练掌握语法可快速理解句子的表层结构,进而更深入地领会语言的表意功能。
2.4学业评价衔接上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性视角
高一新生初始阶段,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利益,并从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出发,开展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此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定性评价,而是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成长,得到发展,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并形成克服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的勇气。“英语是学会的、练会的,不是教会的。”因而必须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让评价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插上腾习的翅膀,同时高中一生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形成英语学科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和观念也能齐头并进,实现由英语教学到英语教育的质的飞跃,也是英语学科素养的真正体现。
3. 结语
万事开头难,高一新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和心理规律,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特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英语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心理衔接、学法衔接、语言知识衔接和学业评价衔接上和自我认知和学习需求深入对接,实现以学定教,践行因材施教。这些衔接有利于培养、巩固高一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建立英语学习自信心,从而为后续的高中阶段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学习过程注入持久动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