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创情境 把握规律促发展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b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小猫刮胡子》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教学中应始终坚持“儿童本位”的理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以儿童真实起点为本:链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
  以儿童认知规律为本:抓住学生认识的模糊处、疑难处、空白处,运用多种方式在语境中识字、写字、学词、朗读,读懂故事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以儿童可持续发展为本: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 联系生活、创设情境,随文认识9个生字, 理解“脑袋、一眨不眨、聚精会神、鼻青脸肿”等词语的意思,归类认识并书写“月字旁”的生字。
  2. 图文对照厘清故事顺序,研读关键句感受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小组合作,借助图画和关键词语讲故事,感受童话故事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猜词导入,识解生字“刮”
  1. 游戏猜词:刮胡子。
  2.学习生字“刮”:你们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3. 看看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刮胡刀上的刀片,理解偏旁表义——和刀有关。
  4. 追溯字源,理解“立刀旁”的演变。
  5. 联系生活:平时生活中,你看到谁经常刮胡子?
  6. 揭题:今天我们要读的故事中又是谁在刮胡子?(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借图理顺序
  1. 了解学生起点:昨天小朋友已经读过这个童话故事了吧,你们觉得故事里什么地方特别有趣好玩?
  2. 借图理顺序:老师也觉得这只小花猫特别好玩,我一边读,一边画了三幅图。老师这样贴和故事里的顺序一样吗?(学生上台根据故事顺序重新排列)
  3. 聚焦重点情节:故事中有三段话就是写这三幅图的呢!请你们大声读读故事,找找每幅图分别对应的是哪个自然段。(反馈交流,梳理相应的段落)
  4. 教师小结: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变成了三幅图,大家一起看看图,读读故事,和这只小花猫来个亲密接触。
  三、随文识字,读好故事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图)看图说话:小花猫在干什么?
  2. 研读生词:小朋友仔细读第2自然段,哪里看出小花猫看得很认真?(随机学习:一眨不眨、仰着脑袋)
  预设词语一:一眨不眨
  (1)看图观察:小花猫的眼珠子一动不动呢,这就叫——(出示词语卡片“一眨不眨”)
  (2)联系生活理解:平时,你什么时候也像小花猫一样一眨不眨地盯着看呢?
  (3)结合学习情境:下面就请你们也像小花猫一样“一眨不眨”地盯着这个词语,读一读。(齐读)
  预设词语二:仰着脑袋
  (1)聚焦难读字,检查正音:原来小花猫仰着脑袋看,多认真啊!出示词语“脑袋”,这是生字组成的词语,谁会读?(开火车读“脑袋”,读准轻声——齐读“仰着脑袋”)
  (2)链接旧知,学习“袋”:谁能给它找个朋友?(随机拓展)装米的袋子我们叫米袋,装笔的袋子我们叫笔袋。想一想,“袋”下面为什么是个衣字底呢?(原来袋和衣服、布料有关呢!)
  (3)链接生活,巩固运用:我们的小口袋也是布料做的,我们摸摸自己的口袋,口袋里装了什么?摸摸自己的小脑袋,你们的小脑袋里装着什么?看来你们都有聪明的小脑袋!
  3. 朗读指导,读出“认真”:下面我们把这几个词语送回句子里去,让我们用朗读来夸夸这只认真的小花猫。
  (二) 学习第1、第4自然段。
  1.(出示第二幅图)看图说话,随机学习:干干净净。
  2. 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思考:主人刮胡子要做哪些事情啊?
  3. 语境中学习积累词语:肥皂沫、镜子、聚精会神、咯吱咯吱。
  (1)肥皂沫:读准平舌音,结合图片,理解“白花花的肥皂沫”。
  (2)镜:理解偏旁的含义,读准后鼻音。
  (3)聚精会神:学生自主猜意思,结合“一眨不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情境中用一用词语。
  (4)咯吱,咯吱:刮胡子时还会发出有趣的声音呢!(朗读体验刮胡子的有趣)
  4. 朗读指导,读出“有趣”:主人原来是这样刮胡子的,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来读第1自然段。
  5. 诵读儿歌,巩固识字。 (配乐朗读)
  小花猫,胡子长,
  咯吱,咯吱,刮胡子。
  肥皂沫,白花花,
  对着镜子,刮,刮,刮。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 出示第三幅图:小花猫刮了胡子后,遇到什么麻烦事呢? 随机学习:鼻青脸肿,积累:撞得( )。
  2. 角色体验,想象说话:小花猫,你被撞得鼻青脸肿,你心里怎么想?
  3. 朗读指导,读出“难过”,演读第6自然段。
  四、小组合作,讲好故事
  1. 明确要求,小组合作。
  (1)每个小朋友讲一幅图画,可以用一用故事中的词语。
  (2)第四位小朋友可以——(学生说:作评价、做导演、做动作表演……)
  2. 合作准备,教师指导。(指导学生用上积累的词语,做做动作来讲述)   3. 小组汇报,交流评议。(引导学生评价,教师随机点拨,再次积累“一眨不眨、聚精会神、鼻青脸肿”等词语,感受小花猫的认真、有趣、难过)
  五、生字比照,写好偏旁“月”
  1. 复习生字,归类巩固:刮、袋(发现:形声字),镜、净(发现:后鼻音)。
  2. 复习词语,发现“月”:刮胡子、仰着脑袋、肥皂沫、鼻青脸肿。(都有月字旁,说明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
  3. 观察比较,寻找不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带有月字旁的字,它们都有月字旁,你发现这四个“月”有什么不一样? (左边的月字旁窄,右边的月字旁宽)
  4.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一写:学生根据教师范写指导,自己练习书写。
  二比:与田字格范字进行比较,月字旁的宽窄是否到位。
  三评:学生展示,师生评议。
  四改:找准关键笔画,再次修改。
  五练:在语境中书写,巩固练习。(分层要求)
  ★看一看,写一写。
  ★选一选,写一写。
  5. 结课存疑: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齐读课题),回去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故事最后怎么样呢?小花猫为什么会撞得鼻青脸肿?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一份阅读资料,课后大家去读一读吧!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出示课后作业
  1. 讲一讲:把故事中的三幅图连起来讲给爸爸妈妈听。
  2.读一读:读资料袋,想想小花猫胡子的作用。
  【教学反思】
  一、紧扣学段特点,突出教学重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学词、朗读。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在故事情境中随文认识9个生字,根据学生的起点,顺应学情,针对学生难读难记的生字,通过做动作、看实物、追溯字源、联系生活、比较异同、发现规律、儿歌诵读等多种方式来识字,并通过归类发现,比较定位的方法,写好带有“月字旁”的生字,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识字写字、学词、朗读指导和阅读理解有机结合,体现了第一学段的学段特点。
  二、紧扣年龄特点,凸显教学情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处于由直观动作思维为主向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是从游戏为主的学习转向规范课堂学习的过渡,因此低年级语文教学要顺应儿童发展的特点,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二年级学生对童话阅读并不陌生,教学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起点,聚焦儿童眼中最有趣好玩的故事情节,以图片结合文字的呈现方式,组织学生开展积极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走进故事情境中,寻找图片中的故事、文字中的故事,让学生享受童话阅读的快乐和趣味。
  在教师的带领下,用“猜一猜”“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讲一讲”等方法,重点学习积累文中“一眨不眨”“聚精会神”“鼻青脸肿”等词语,融字词理解于朗读之中,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出小花猫的“认真”“有趣”“难过”,落实有感情朗读的目标,充满浓浓的情趣,学生学得趣味盎然。
  三、紧扣文本特点,突破教学难点
  《小猫刮胡子》是一则科普童话,语言生动形象,人物特点鲜明,情节夸张,富有想象力。故事内容学生一读就明白,但是对于学习语言表达,感受人物形象,体会科普童话特点,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教师采用图文结合的呈现方式,激活学生的想象,鼓励大胆表达,充分感受科普童话中夸张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运用看图、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一眨不眨,聚精会神”等关键词语,用朗读和表演等方式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纯真的心灵与童话中的人物产生共鸣,进一步感受童话故事中小花猫的人物形象。利用四人小组自主合作学习,讲述故事中的三幅画面,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和运用故事中的好词好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阅读的兴趣,感受童话的独特魅力。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 310006)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明确了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要求,但由于“课标无细目”“教学无课本”“教材无序列”“评价无标准”等原因,作文教学效率仍然低下。  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把写作在第一学段中定性为“写话”,在第二、第三学段定为“习作”。二年级学生初学写话,许多教师目标不明,人为拔高,致使低年级写话出现了不少误区。2011版课标对第一学段写话目标的定位是这样的:“
摘 要: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切实提升青年教师教研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2015年,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在23所小学选拔出26名有理想、有追求,热爱教育事业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创建“奔跑青春”小学体育青年教师研训班,把区域教学研究与培养青年教师相结合,创新区域教研模式,提升青年教师教研能力。  关键词:创新;区域教研模式;青年教师;教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
近日拜读了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著名演员倪萍的新作《姥姥语录》。不仅感动于书中倪萍与姥姥五十年血浓于水的亲情,更佩服姥姥质朴而劲道的村言俚语,句句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最让人难忘的还是倪萍的文字,翻开书就像听一个老朋友在给你拉家常,姥姥点点滴滴的话语慢慢展开,如袅袅茶香,沁人心脾;亦如一壶老酒,让人如痴如醉。  让我们来看看《姥姥语录》当中姥姥平实的话语吧。  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
关键词:条件作业;纸盒;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06-00-01  条件作业法是一种教学方法,它以条件设置为导向或限制,引导学生按照条件指引的方向学习。有效的条件设置,能分解动作难度,提高动作体验的精准性,降低错误动作的发生率,而逐步提高的条件要求则为学习搭建了适宜的阶梯。此法是教法改革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一种引导学生学习
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很容易被误读成一种道德说教。  文中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一句,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中国当代的道德语境中,则往往被理解成助人为乐的最高境界。它的道德寓意在于,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有他人,自己也必在他人心中。便有教师据此教育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风尚。  更可怕的是,还有教师据
《生命生命》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杏林子通过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三个事例“飞蛾奋力挣扎逃生”“小苗顽强地从墙缝里钻出来”“倾听自己的心跳声”引发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阐释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朴实,思想含蓄深邃,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有机结合,小中见大,平中悟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对生命的沉思,对生命的渴望,是本册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为了避免将此课上成道德课、说
摘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是一所至今已逾百年的农村学校,学校以篮球特色为突破口,努力建设篮球特色课程体系,喊出“让篮球快乐跳动,让校园充满活力,球品塑人品”的口号。为了做实、做强、做大学校篮球特色,学校从篮球校园文化打遣、指导团队建设、篮球校本教材编写及使用、篮球小型竞赛、运动训练等层面精心构思,巧妙设计,让郑小的学生圆梦于此。  关键词:篮球特色;篮球文化;指导团队;篮球竞赛;运动训练  中
《白鹅》(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是中国现代文艺大师丰子恺的名作,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对本文的写作方法,《教师教学用书》上有这样一段解释: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 “敏捷地跑过来,努
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不可缺少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刚入学的小朋友,面对的语文学习中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汉语拼音。识记一个个抽象单调的拼音字母,拼读一串串混淆不清的音节……都给这个阶段的孩子带来了困难。光靠死记硬背、机械式的拼读,很难在汉语拼音的学习上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如何抓住一年级新生的认知特点,把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
“自能”即“自主”和“能动”,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有步骤、有系统、有目的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养成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主动求知的欲望和深入探究的意识等等。那么,怎样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能学习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四种策略:    一、前置性作业,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前置性作业指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它是为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