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SBA-15的合成及其光解性能

来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水热沉积法在介孔SBA-15上固载TiO2纳米粒子制得光催化剂TiO2@SBA-15,探讨了TiO2负载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以包括N2吸附-脱附、紫外漫反射光谱(DRS)等手段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负载量的锐钛矿晶型TiO2纳米粒子可均匀分散在载体SBA-15上,N2吸附-脱附进一步表明载体介孔结构得以保持.适宜TiO2负载量的催化剂20 mg紫外光照25 min可将100 mL的10 mg·L-1亚甲基蓝降解完全.“,”TiO2 @SBA-15 photocatalyst was synthesized by hydrothermal deposi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nanoparticles using mesoporous SBA-15 as support.The structure of the photo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several techniques including ultraviolet visible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 (DRS)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The results from the characterization show that the TiO2 nanoparticles was anatase and was uniformly dispersed on the SBA-15.The mesoporous structure of support SBA-15 was kept and confirmed by N2 adsorption-desorption.After 25 min under ultraviolet radiation,100 mL of the methylene blue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10.0 mg·L-1 was completely degraded by 20 mg mesoporous TiO2@SBA-15.
其他文献
通过共混和冻融循环法制备了聚乙烯醇(PVA)/乙二醇(EG)/氧化石墨烯(GO)/聚苯胺(PANl)复合水凝胶.并采用红外光谱(FTl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万能电子试验机和电化学工作站等手段对复合凝胶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所获得的复合水凝胶的拉伸强度随着EG含量的增加而增强;复合水凝胶的电导率随着GO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该复合凝胶在-20℃仍保持良好的柔韧性和电导率(5.93±0.55)S/m.同时,利用该水凝胶制作了一种简单的应变传
采用原位聚合,在不同粒径的SiO2表面包覆了聚苯胺(PANl),以制备PANl/SiO2颗粒.包覆后的SiO2颗粒由白色变为墨绿色,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PANl已经包覆到SiO2颗粒表面.采用热重研究PANl的包覆率,结果表明包覆率随着SiO2粒径的减小而增加,1250目SiO2颗粒PANl的包覆率达到1.76%(质量分数,下同).将PANl/SiO2颗粒添加到环氧树脂涂层中制备防腐涂层,研究发现,SiO2的粒径对涂层的力学性能和防腐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添加颗粒粒径的增加,涂层的附着力、耐冲击性以及耐
为了防止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发生筋条与蒙皮的脱粘失效,引入了缝合技术来提高筋条-蒙皮界面拉脱性能.采用单线弯针缝合设备缝合纤维编织布,通过真空辅助树脂灌注技术(VARl)固化成型,制备缝合帽型加筋壁板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筋条拉脱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界面的失效机制及缝合参数对帽型加筋壁板界面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拉脱载荷作用下,缝合试样的峰值载荷比未缝合试样明显增大.帽型试样的拉脱承载力随缝合密度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在缝合密度(注:缝合密度表示缝合针距(单位mm)×行距(单位
本研究通过磁场成型技术制备高取向度、高剩磁比的BaFe12O19六角铁氧体;研究助烧剂对BaFe12O19六角铁氧体剩磁比、矫顽力、气孔率及铁磁共振线宽的影响;通过铁磁共振线宽测试,分析各向异性致宽、气孔致宽对铁磁共振线宽的贡献.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最优剩磁比为0.87,铁磁共振线宽为220 Oe.分析结果表明,铁磁共振线宽主要来源于气孔致宽,且磁场成型技术和助烧剂都有利于降低材料的铁磁共振线宽.
采用球磨法制备了CeF3改性2LiNH2-MgH2-0.1LiBH4复合储氢材料(以下简称LiMgBNH材料),对其吸放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LiMgBNH中添加6 wt%的CeF3后样品起始放氢温度约为110℃,比原始样品降低了约10℃.CeF3改性的样品在放氢过程中,出现了3个放氢峰,其中第一个放氢峰的峰值温度比未添加CeF3样品降低了约23℃,并且在140℃下CeF3改性的样品线性放氢区域的放氢速度约为原始样品的3.1倍.在温度低于180℃时,CeF3对LiMgBNH材料放氢性能的改善作用显
采用选择性印制活化液-化学镀工艺制备了区域金属化的无纺布,借助热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测试手段,探讨化学镀温度和时间对镀层结构和无纺布电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植物纤维无纺布表面能吸附印制在其表面的银离子,形成活性位点中心催化选择性化学镀反应,化学镀铜的活化能Ea为23.37 kJ/mol.镀层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耐弯折特性和导电特性,镀层的附着力达到5B.当化学镀温度由40℃增加到80℃时,镀层沉积量由1.38 g/g增加到4.89 g/g,无纺布表面电阻率由2183Ω·cm降
采用电化学方法(电化学阻抗和动电位极化)并配合浸泡失重法以及一系列表征,研究了常温下碳钢基体与CO2-Cl-的界面反应,以及加入HCO3-介质后CO2-Cl--HCO3-体系中HCO3-介质对碳钢表面的成膜.结果 表明,CO2介质的加入使碳钢基体的溶解速率显著提高但是对Cl-浓度的影响较小;添加高浓度的Cl-反而抑制CO2的溶解而使基体的腐蚀速率略微降低;在CO2+Cl-+HCO3-体系中加入微量的HCO3-后碳钢表面成膜不明显,疏松的腐蚀产物不能抑制碳钢基体的进一步溶解;浓度过高的HCO3-使FeCO3
Si负极材料理论容量高,但其电子电导率低和脱嵌锂过程体积变化大易粉化,使其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差以及高性能硅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成本高,这均妨碍了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本研究提出以太阳能电池硅片切割废料Si粉和TiN粉为原材料,采用低成本的活性气体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Si/TiN/TiSi2多相复合负极储锂材料.研究发现,Si在H2气氛球磨过程中与部分TiN发生反应,原位生成了纳米尺度的TiSi2,TiN和新形成的TiSi2弥散于亚微米尺度的Si基体中.Si/TiN/TiSi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与
通过生物模板(L-赖氨酸)辅助水热法制得微球状BiOBr,探究L-赖氨酸的加入量对BiOBr形貌及其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全自动多功能气体吸附仪、紫外可见漫反射谱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技术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并提出了BiOBr微球的形成机理和光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L-赖氨酸的加入量对BiOBr的微观形貌、光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均有显著影响.当前驱体溶液中n(BiOBr)/n(L-赖氨酸)的摩尔比为1:1时,BiOBr微球的尺寸缩小至300 nm,最大吸收波长提升至445 n
本研究通过流变相反应-热解法制备了碳包覆钒酸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XRD、TEM和电化学测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材料微观组织呈不规则的短圆柱形和球形,其直径分布在30~50 nm之间,短圆柱形颗粒长度在200 nm左右.在充放电电压为3.0 V到0.02 V范围内,当充放电电流为0.1 A/g时,钒酸锰负极材料首次可逆充电容量为876 mAh/g,经过100次充放电循环后,可逆充电容量为843 mAh/g;以2.0 A/g的大电流充放电时,可逆充电容量仍然保持在334 mAh/g左右,表现出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