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动化指挥系统作为作战体系的核心要素和神经中枢,长期以来都受到各军事强国的关注。俄罗斯也非常重视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安德洛墨达”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便是俄方推出的一款先进的作战指挥系统——
多年来,俄罗斯先后研制和列装了多种型号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著名的有“谢涅什”、“贝加尔”、83M6E及“棱堡”、“多面手”等,但它们都是重型车载式系统。近年,俄罗斯专门为空降兵打造了一款名为“安德洛墨达”的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
质轻便携
为什么说它是轻型系统,它究竟“轻”到什么程度?——它打破了大型通信车、指挥车、油机车等多种车辆组成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传统结构。通俗点讲,“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就是一个由移动式笔记本电脑所组成的指挥网络,这些电脑可以保障各级使用者实时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自动化指挥。这种笔记本电脑的型号为ЕС-1866,使用奔腾M处理器,配有17英寸显示器和内置摄像头。该笔记本电脑采用了工业级电脑防护设置,具有防风、防尘、防水功能,可在极端气候条件和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下工作,能够适应350~1140mm汞柱的压力变化,可在-50℃~50℃温度范围内运行。此外,相关设备具有极其出色的性能参数,总质量较轻,适合野战指挥使用。
“安德洛墨达”系统的通信方式包括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两种。每台电脑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安装在电脑中的GPS或格洛纳斯系统(格洛纳斯又称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俄罗斯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类似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及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星定位系统——编者注)自动更新位置信息。
弥补“前任”不足
其实早在“安德洛墨达”之前,俄空降兵部队于2003年就列装了一套名为“飞行-K”的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不过该系统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仅能实现营级或团级单位的自动化指挥,性质上属于指挥员和指挥部的指挥子系统。根据“飞行-K”系统在第76空降师部队中应用的经验,俄空降兵决定继续开发新的自动化指挥系统,使其能够控制部队各层级的指挥,从空降兵司令部延伸到单独的空降战车和战士,能力更强。该项目即被定名为“安德洛墨达”(Andromeda)。“安德罗墨达”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埃塞俄比亚国王刻甫斯与王后卡西奥佩娅之女,后来宙斯将她提升为仙女座,而仙女座是88星座之一。
“安德洛墨达”仍采用“飞行-K”系统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安德洛墨达”项目采用最大限度兼容“飞行-K”系统原有的软硬件和通信设备体制,还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其与各级指挥所实现连接。“安德洛墨达”的最大优势是采用了网络化原理构建,没有明显的层级结构,旅长可以直接向连长下达作战命令,不必通过营一级的转接。
2010年,俄空降兵第76空降师开始试验性列装“安德洛墨达”系统,效果较好。2011年,俄空降兵司令部、第7空降师和第98空降师也开始装备该系统。据悉,系统投入使用并配备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后,整个空降兵部队的指挥效能得到了切实改善。在2012年春季和夏季,该系统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系统中使用的一些软件数据进行了大幅修改,使其更加适合作战运用。最终,到2012年8、9月间,该系统参加了从司令部到士兵的贯通式通联测试,效果令人满意。
两种工作模式
“安德洛墨达”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采用车载指挥所和专用帐篷两种工作方式。采用车载指挥所方式时,指挥车以БМД-2轻型伞兵战车为基础,配备若干自动化工作站和通信设备,可使用不同的信道传输信息。每辆指挥车为指挥员配备了格洛纳斯导航设备和备用的惯性坐标定位设备。依靠上述设备可以在野战条件下对指挥车进行自动定位,测算指挥车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并将相关数据间歇性或一次性传递给上级指挥官。车辆的坐标、运行方向和速度等参数可以模拟标识的形式在所有有权获得相关信息的工作人员的电子地图上显示。
帐篷工作方式是指在每个师级和团级指挥所的构成中还包括必要数量的使用充气骨架帐篷的指挥模块。这种方式一方面便于组织,保障了工作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还能抵御火灾和骗过敌方侦察卫星的侦照,具有一定的隐蔽能力。帐篷内设有人员工作台位,每个台位上有2台EC-1866型电脑、自动化通信系统、空气加热系统和空调系统,还有文件柜。每个帐篷内有20个自动化工作台位,还包含视频监控设备,可以观察帐篷内部或指挥所周边的情况。此外,每个帐篷内还设有局域网和断电保护装置,扩音设备、扫描仪、激光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并配有独立的发电机,以保障自主供电。各级指挥所中包含的帐篷数量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该指挥所对工作台位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每名师(团)级指挥人员拥有2台电脑,1台用于在帐篷内工作,另1台设在机动车辆上,可以远程接入内部组建的局域网。
在灵活多变的机动方式和模块化方式下,“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主要任务如下:
集体工作 所有指挥所人员在模块内工作,使用通信电缆传输信息。
分散工作 每名工作人员位于自己的车辆或帐篷内,使用无线电通信传输信息。
复合工作 车辆加上帐篷可以与网络内的所有人员交流信息,综合使用电缆和无线电信道传输信息。
除机动部署外,“安德洛墨达”系统还可以设置固定指挥所(主要针对空降兵司令部、师、团一级指挥机构),以便保障随时指挥、掌握部队情况。例如,师首长指挥若干团执行双边战术演习,为师团级设指挥所配备固定式设备后,最高指挥官无需离开总指挥部就可以了解各参演指挥官的指挥决定。视频通信可以保障最高指挥官与团指挥官和各级工作人员实时通联,在屏幕上还可以看到各个场景的图像。
优势与缺陷
总体而言,使用“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在制定作战计划和具体指挥作战过程中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首先,该系统提高了信息交互效率,例如态势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反馈,将执行指挥工作的速度提升数倍。在“在线”模式下持续搜集态势信息数据,可保障指挥系统不间断工作。
其次,由于从各级指挥机构到单个士兵都使用统一的软硬件设备和系统,提高了指挥系统各单元一体化的程度。自动化指挥系统在大量通信信道或指挥所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后仍能快速恢复工作能力,极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生存能力。
再次,在相距遥远的情况下,指挥人员仍能有效地行使指挥,极大地提高了指挥机构和指挥系统的运作能力。
当然,任何一套系统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在部队演习和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安德洛墨达”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使用者认为,该系统主要的不足体现在软硬件上,表现为硬件接口过于复杂,缺少能够自动执行计算和分析任务的软件单元。第二,系统使用中的集成度受到限制,在使用者较多的情况下,仍无法落实区分访问态势图权限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会使工作变得困难且不安全。第三,使用接收的临时参数标示战术地图的速度不够理想,无法以三维形式在电子地图上对态势进行综合和反映。第四,与自动化工作台位相关的问题主要出在路线信息识别和绘图设备上,老旧的MCBC3.0操作系统缺少与这些设备相对应的驱动程序。指挥官交互台的功能也没有完全实现,主要原因还在于MCBC3.0操作系统已经老化,无法完全发挥硬件的功能。
最后,在构建统一信息空间,成为态势数据的提供者,在指挥员和指挥部的分系统中绘制态势图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针对上述问题,俄罗斯国防部专家指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有几种:比如构建自组织的信息传输网络;使用软件操控的无线电台;利用Mesh技术(包括中继和动态路径);应用光谱分析仪对干扰环境进行评估;使用无人机作为战术网络中继等。
“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下一步究竟如何发展,还要在今后逐步探索。
编辑/刘兰芳
多年来,俄罗斯先后研制和列装了多种型号的自动化指挥系统,著名的有“谢涅什”、“贝加尔”、83M6E及“棱堡”、“多面手”等,但它们都是重型车载式系统。近年,俄罗斯专门为空降兵打造了一款名为“安德洛墨达”的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
质轻便携
为什么说它是轻型系统,它究竟“轻”到什么程度?——它打破了大型通信车、指挥车、油机车等多种车辆组成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传统结构。通俗点讲,“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就是一个由移动式笔记本电脑所组成的指挥网络,这些电脑可以保障各级使用者实时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自动化指挥。这种笔记本电脑的型号为ЕС-1866,使用奔腾M处理器,配有17英寸显示器和内置摄像头。该笔记本电脑采用了工业级电脑防护设置,具有防风、防尘、防水功能,可在极端气候条件和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下工作,能够适应350~1140mm汞柱的压力变化,可在-50℃~50℃温度范围内运行。此外,相关设备具有极其出色的性能参数,总质量较轻,适合野战指挥使用。
“安德洛墨达”系统的通信方式包括无线电通信和卫星通信两种。每台电脑使用者都可以通过安装在电脑中的GPS或格洛纳斯系统(格洛纳斯又称GLONA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由俄罗斯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类似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及欧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星定位系统——编者注)自动更新位置信息。
弥补“前任”不足
其实早在“安德洛墨达”之前,俄空降兵部队于2003年就列装了一套名为“飞行-K”的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不过该系统的适用范围十分有限,仅能实现营级或团级单位的自动化指挥,性质上属于指挥员和指挥部的指挥子系统。根据“飞行-K”系统在第76空降师部队中应用的经验,俄空降兵决定继续开发新的自动化指挥系统,使其能够控制部队各层级的指挥,从空降兵司令部延伸到单独的空降战车和战士,能力更强。该项目即被定名为“安德洛墨达”(Andromeda)。“安德罗墨达”在古希腊神话中是埃塞俄比亚国王刻甫斯与王后卡西奥佩娅之女,后来宙斯将她提升为仙女座,而仙女座是88星座之一。
“安德洛墨达”仍采用“飞行-K”系统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下,“安德洛墨达”项目采用最大限度兼容“飞行-K”系统原有的软硬件和通信设备体制,还尽量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其与各级指挥所实现连接。“安德洛墨达”的最大优势是采用了网络化原理构建,没有明显的层级结构,旅长可以直接向连长下达作战命令,不必通过营一级的转接。
2010年,俄空降兵第76空降师开始试验性列装“安德洛墨达”系统,效果较好。2011年,俄空降兵司令部、第7空降师和第98空降师也开始装备该系统。据悉,系统投入使用并配备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后,整个空降兵部队的指挥效能得到了切实改善。在2012年春季和夏季,该系统又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对系统中使用的一些软件数据进行了大幅修改,使其更加适合作战运用。最终,到2012年8、9月间,该系统参加了从司令部到士兵的贯通式通联测试,效果令人满意。
两种工作模式
“安德洛墨达”轻型自动化指挥系统采用车载指挥所和专用帐篷两种工作方式。采用车载指挥所方式时,指挥车以БМД-2轻型伞兵战车为基础,配备若干自动化工作站和通信设备,可使用不同的信道传输信息。每辆指挥车为指挥员配备了格洛纳斯导航设备和备用的惯性坐标定位设备。依靠上述设备可以在野战条件下对指挥车进行自动定位,测算指挥车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并将相关数据间歇性或一次性传递给上级指挥官。车辆的坐标、运行方向和速度等参数可以模拟标识的形式在所有有权获得相关信息的工作人员的电子地图上显示。
帐篷工作方式是指在每个师级和团级指挥所的构成中还包括必要数量的使用充气骨架帐篷的指挥模块。这种方式一方面便于组织,保障了工作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还能抵御火灾和骗过敌方侦察卫星的侦照,具有一定的隐蔽能力。帐篷内设有人员工作台位,每个台位上有2台EC-1866型电脑、自动化通信系统、空气加热系统和空调系统,还有文件柜。每个帐篷内有20个自动化工作台位,还包含视频监控设备,可以观察帐篷内部或指挥所周边的情况。此外,每个帐篷内还设有局域网和断电保护装置,扩音设备、扫描仪、激光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并配有独立的发电机,以保障自主供电。各级指挥所中包含的帐篷数量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该指挥所对工作台位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每名师(团)级指挥人员拥有2台电脑,1台用于在帐篷内工作,另1台设在机动车辆上,可以远程接入内部组建的局域网。
在灵活多变的机动方式和模块化方式下,“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的主要任务如下:
集体工作 所有指挥所人员在模块内工作,使用通信电缆传输信息。
分散工作 每名工作人员位于自己的车辆或帐篷内,使用无线电通信传输信息。
复合工作 车辆加上帐篷可以与网络内的所有人员交流信息,综合使用电缆和无线电信道传输信息。
除机动部署外,“安德洛墨达”系统还可以设置固定指挥所(主要针对空降兵司令部、师、团一级指挥机构),以便保障随时指挥、掌握部队情况。例如,师首长指挥若干团执行双边战术演习,为师团级设指挥所配备固定式设备后,最高指挥官无需离开总指挥部就可以了解各参演指挥官的指挥决定。视频通信可以保障最高指挥官与团指挥官和各级工作人员实时通联,在屏幕上还可以看到各个场景的图像。
优势与缺陷
总体而言,使用“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在制定作战计划和具体指挥作战过程中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首先,该系统提高了信息交互效率,例如态势信息的搜集、处理和反馈,将执行指挥工作的速度提升数倍。在“在线”模式下持续搜集态势信息数据,可保障指挥系统不间断工作。
其次,由于从各级指挥机构到单个士兵都使用统一的软硬件设备和系统,提高了指挥系统各单元一体化的程度。自动化指挥系统在大量通信信道或指挥所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后仍能快速恢复工作能力,极大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生存能力。
再次,在相距遥远的情况下,指挥人员仍能有效地行使指挥,极大地提高了指挥机构和指挥系统的运作能力。
当然,任何一套系统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在部队演习和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安德洛墨达”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使用者认为,该系统主要的不足体现在软硬件上,表现为硬件接口过于复杂,缺少能够自动执行计算和分析任务的软件单元。第二,系统使用中的集成度受到限制,在使用者较多的情况下,仍无法落实区分访问态势图权限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会使工作变得困难且不安全。第三,使用接收的临时参数标示战术地图的速度不够理想,无法以三维形式在电子地图上对态势进行综合和反映。第四,与自动化工作台位相关的问题主要出在路线信息识别和绘图设备上,老旧的MCBC3.0操作系统缺少与这些设备相对应的驱动程序。指挥官交互台的功能也没有完全实现,主要原因还在于MCBC3.0操作系统已经老化,无法完全发挥硬件的功能。
最后,在构建统一信息空间,成为态势数据的提供者,在指挥员和指挥部的分系统中绘制态势图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针对上述问题,俄罗斯国防部专家指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有几种:比如构建自组织的信息传输网络;使用软件操控的无线电台;利用Mesh技术(包括中继和动态路径);应用光谱分析仪对干扰环境进行评估;使用无人机作为战术网络中继等。
“安德洛墨达”自动化指挥系统下一步究竟如何发展,还要在今后逐步探索。
编辑/刘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