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压力之下“别无”选择
大学生纷纷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挤”,别以为这是他们的自主就业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恰恰是大学生就业的“别无”选择。选择是痛苦的,因为选择是不可计算比较的,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取舍的决定。如果可以计算和度量,自然就可以分出大小、长短、优劣,权衡或取舍就不会委决不下,择优就是。计算、比较、度量的前提条件是充分的信息,如果没有这样充分的信息,你就不得不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了。就在此时还有一种简捷便利的策略可供引用——傻子过年看街坊。但是这种策略的效果其实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形成了盲目从众行为,行为的本身在大多数人而言并没有理性依据。结果导致了诸如远远超出需求的民工在某个城市的聚集,这就是所谓的民工潮。大学生求职者聚集在京、沪等大城市与民工潮在本质上却是异曲同工。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大学生(不拘本科、硕士或者博士)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干什么工作,到哪里去工作,这是个问题,大问题。不论我们高估还是低估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初生牛犊自恃有所学而忝为人才的感觉或多或少还是有的。于是也就生出了像良禽一样能择木而栖的种种规划和期望,似乎面前充满了机会,至少也还有选择的自主权。其实当我们的选择权利得到尊重的时候,往往是选择机会最不充分的时候。在现实中,特别是人力资源相对供大于求就业压力较大的时期,大多数人的就业选择行为并不是自主自由的选择,而是屈从于形势所迫的结果。再不然就是从众的结果:人家都“挤”着进北京、上海,大家都争着进外企,人人都羡慕成为管理(层)人才,这还有错么?!其实这里的“人家”“大家”“人人”中的每一个实际上也是这样想的:大家都如此因而我如此。我要进北京是因为看到你在努力进北京,现实是你之所以进北京正是因为受到了我的行为的影响。那开头的人可能纯粹没有进行理性思考,随便“翻开了这一张牌”而已。
仔细历数我们的生活,想来想去,其中大部分内容并不是真正由我们自己选择的。甚至我们经年努力追逐的,其实并不是自己深思熟虑的选择结果,而是一个平均说来是随大流、顺其自然的结果。而这个“大流”正是我们大家茫然“乌合”的结果,既没有理性,也没有沟通。忘记了谁说的一句话,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理性的行为,其实不过是惯性而已。如果你问问过来人,谈谈他们当年的就业选择。十之八九不会承认那是他们的真心选择,当初不懂、幼稚、单纯之类的理由便都祭了出来。静下神来仔细想想,自己当年的就业甚至专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理性支配,而是惯性、从众的结果。大家都争的自然是“正确的”,竟然先人一步争得靠前的位置,应该算是有点“杰出”吧!殊不知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丢掉了真正的自我选择。
先就业而后有生活
就业——做什么,在什么环境里做,其实是我们对生活的选择。我们选择职业(包括在何处就业)应该服从于我们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就业只是我们谋生的手段。而现实是我们几乎不可能根据生活理想来选择职业,现实的就业机会常常呈现出稀缺状态。这就使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理论上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现实上总不给我们自由的机会。结果是你获得了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就不得不过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职业是其生活的主要甚至唯一来源。加上就业压力较大时期职位资源的稀缺,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从现实上承认,就业的选择就是生活的选择。因为就业的困难,职位的稀缺,人力资源供应的相对充分,我们难以找到理想的就业机会,因而不得不根据所能获得的就业机会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这岂不是先就业后生活嘛!虽说即便是失业,生活也还在继续,但那种生活没有永续性,濒临崩溃。因此我们说先就业而后有生活。
对于生活的选择,也有两种迥然相异的心态。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设计和生活期望。一种是追求大家认同的成功的(或者体面的)生活,另一种是追求自我身心愉悦我行我素的生活。既然就业的选择终究会成为生活的选择,而就业却面临着别无选择。我们不得不接受情势所迫和随波逐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为自己对未来的再次选择保留一种可能性呢?是的,如果不能一次选定未来的生活,那就为自己保留再次选择的机会。很多人也都是这么做的,他们选择上海并不是已经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而是因为那里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只说已被广大高学历求职者作为首选就业城市,就是因为它们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当然,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也是求职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不过我的一位选择了在小城市就业的朋友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在北京二十多年了吧,你去听过几次交响乐?到现场看过几次球赛?你都在大商场购物还是在社区附近超市买东西?”他的老板也常常开车到附近大城市打高尔夫,或者到世界各地旅游。就像大城市里的民工,城市的奢华也许并不排斥他们,但是他们会去享受么?或者会常常享受么?的确,选择大城市就业为我们将来保留了更大的选择机会。这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人口具有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涌向大城市,那叫“人往高处走”,不需要任何理由。反过来你选择小城镇的话,可真需要理由了。如果不是无奈(也许有人称为没本事)的话,那就是理性、睿智了。
就业选择,我拿青春赌明天
我们的一次选择要为未来保留多大的可能性,或者多少选择的自由。这些自由我们真的会用到么?用到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我们肯定遇到,但却不易做出客观的回答。未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确定的也是开放的,因此我们的就业选择就不得不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套用一句歌词来说,就是“我拿青春赌明天”。我自己大学毕业后就曾经在小城镇就业,虽说现在看来那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生选择,但与大城市相比的偏僻闭塞和孤陋,真的让人难以接受,那让我有一种种菜的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感觉。十年寒窗苦读的天之骄子就业在一个西部小镇,说出去真不好听!如今深处京城似乎充满了机会,然而这机会真用得上么?我不好回答,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为我自己的话那个小城更适合生活,也更适合施展。如果不是被“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所忽悠的话,也许会赢得更多。如果在今天让我选择的话,我倒宁愿仿效先贤的作法。不妨看一下诸葛亮择业的启示。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智者,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典范。诸葛亮当年从隆中学成,经纶满腹待价而沽。为了实现报效天下的儒生理想,他就需要走出隆中,选择明主以“就其业”。当时汉室将倾,英雄并起,有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袁绍,有“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种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府官员”集团曹操,而诸葛亮独独选择了兵少将寡、无立身之地的刘备。为什么呢?先说袁绍,无容人用人之量。不可能发挥才干。再说曹操,颇能用人,然而曹营人才济济,恐显不出来,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刘备呢?能任用而缺乏人才,但生活条件差一些;有发展前景,但还没有根基。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如今,一边是拥挤在大城市的滔滔求职人群,一边是庭前冷落的小城市用人岗位,难道我们还真的相信北京的一张床要胜过西部的一间房么?不错,北京有那么多跨国企业,还有众多党政要害部门,但那和我们的就业有多少现实的关系?
大学生纷纷往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挤”,别以为这是他们的自主就业选择。这种选择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恰恰是大学生就业的“别无”选择。选择是痛苦的,因为选择是不可计算比较的,是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取舍的决定。如果可以计算和度量,自然就可以分出大小、长短、优劣,权衡或取舍就不会委决不下,择优就是。计算、比较、度量的前提条件是充分的信息,如果没有这样充分的信息,你就不得不在没有依据的情况下做出决定了。就在此时还有一种简捷便利的策略可供引用——傻子过年看街坊。但是这种策略的效果其实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形成了盲目从众行为,行为的本身在大多数人而言并没有理性依据。结果导致了诸如远远超出需求的民工在某个城市的聚集,这就是所谓的民工潮。大学生求职者聚集在京、沪等大城市与民工潮在本质上却是异曲同工。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大学生(不拘本科、硕士或者博士)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干什么工作,到哪里去工作,这是个问题,大问题。不论我们高估还是低估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初生牛犊自恃有所学而忝为人才的感觉或多或少还是有的。于是也就生出了像良禽一样能择木而栖的种种规划和期望,似乎面前充满了机会,至少也还有选择的自主权。其实当我们的选择权利得到尊重的时候,往往是选择机会最不充分的时候。在现实中,特别是人力资源相对供大于求就业压力较大的时期,大多数人的就业选择行为并不是自主自由的选择,而是屈从于形势所迫的结果。再不然就是从众的结果:人家都“挤”着进北京、上海,大家都争着进外企,人人都羡慕成为管理(层)人才,这还有错么?!其实这里的“人家”“大家”“人人”中的每一个实际上也是这样想的:大家都如此因而我如此。我要进北京是因为看到你在努力进北京,现实是你之所以进北京正是因为受到了我的行为的影响。那开头的人可能纯粹没有进行理性思考,随便“翻开了这一张牌”而已。
仔细历数我们的生活,想来想去,其中大部分内容并不是真正由我们自己选择的。甚至我们经年努力追逐的,其实并不是自己深思熟虑的选择结果,而是一个平均说来是随大流、顺其自然的结果。而这个“大流”正是我们大家茫然“乌合”的结果,既没有理性,也没有沟通。忘记了谁说的一句话,我们总是自以为是理性的行为,其实不过是惯性而已。如果你问问过来人,谈谈他们当年的就业选择。十之八九不会承认那是他们的真心选择,当初不懂、幼稚、单纯之类的理由便都祭了出来。静下神来仔细想想,自己当年的就业甚至专业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理性支配,而是惯性、从众的结果。大家都争的自然是“正确的”,竟然先人一步争得靠前的位置,应该算是有点“杰出”吧!殊不知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丢掉了真正的自我选择。
先就业而后有生活
就业——做什么,在什么环境里做,其实是我们对生活的选择。我们选择职业(包括在何处就业)应该服从于我们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因为就业只是我们谋生的手段。而现实是我们几乎不可能根据生活理想来选择职业,现实的就业机会常常呈现出稀缺状态。这就使理想与现实产生冲突,理论上我们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现实上总不给我们自由的机会。结果是你获得了一份什么样的职业,就不得不过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职业是其生活的主要甚至唯一来源。加上就业压力较大时期职位资源的稀缺,以至于我们不得不从现实上承认,就业的选择就是生活的选择。因为就业的困难,职位的稀缺,人力资源供应的相对充分,我们难以找到理想的就业机会,因而不得不根据所能获得的就业机会来调整自己的生活。这岂不是先就业后生活嘛!虽说即便是失业,生活也还在继续,但那种生活没有永续性,濒临崩溃。因此我们说先就业而后有生活。
对于生活的选择,也有两种迥然相异的心态。这取决于一个人的人生设计和生活期望。一种是追求大家认同的成功的(或者体面的)生活,另一种是追求自我身心愉悦我行我素的生活。既然就业的选择终究会成为生活的选择,而就业却面临着别无选择。我们不得不接受情势所迫和随波逐流,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为自己对未来的再次选择保留一种可能性呢?是的,如果不能一次选定未来的生活,那就为自己保留再次选择的机会。很多人也都是这么做的,他们选择上海并不是已经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而是因为那里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机会。大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只说已被广大高学历求职者作为首选就业城市,就是因为它们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当然,城市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也是求职者考虑的重要因素。不过我的一位选择了在小城市就业的朋友曾经问过我一个问题,“你在北京二十多年了吧,你去听过几次交响乐?到现场看过几次球赛?你都在大商场购物还是在社区附近超市买东西?”他的老板也常常开车到附近大城市打高尔夫,或者到世界各地旅游。就像大城市里的民工,城市的奢华也许并不排斥他们,但是他们会去享受么?或者会常常享受么?的确,选择大城市就业为我们将来保留了更大的选择机会。这是基于这样一个判断:人口具有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涌向大城市,那叫“人往高处走”,不需要任何理由。反过来你选择小城镇的话,可真需要理由了。如果不是无奈(也许有人称为没本事)的话,那就是理性、睿智了。
就业选择,我拿青春赌明天
我们的一次选择要为未来保留多大的可能性,或者多少选择的自由。这些自由我们真的会用到么?用到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这些问题我们肯定遇到,但却不易做出客观的回答。未来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不确定的也是开放的,因此我们的就业选择就不得不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套用一句歌词来说,就是“我拿青春赌明天”。我自己大学毕业后就曾经在小城镇就业,虽说现在看来那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生选择,但与大城市相比的偏僻闭塞和孤陋,真的让人难以接受,那让我有一种种菜的刘备“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感觉。十年寒窗苦读的天之骄子就业在一个西部小镇,说出去真不好听!如今深处京城似乎充满了机会,然而这机会真用得上么?我不好回答,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为我自己的话那个小城更适合生活,也更适合施展。如果不是被“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一间房”所忽悠的话,也许会赢得更多。如果在今天让我选择的话,我倒宁愿仿效先贤的作法。不妨看一下诸葛亮择业的启示。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智者,也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实现理想和价值的典范。诸葛亮当年从隆中学成,经纶满腹待价而沽。为了实现报效天下的儒生理想,他就需要走出隆中,选择明主以“就其业”。当时汉室将倾,英雄并起,有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袁绍,有“奉天子以令不臣(另一种说法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府官员”集团曹操,而诸葛亮独独选择了兵少将寡、无立身之地的刘备。为什么呢?先说袁绍,无容人用人之量。不可能发挥才干。再说曹操,颇能用人,然而曹营人才济济,恐显不出来,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刘备呢?能任用而缺乏人才,但生活条件差一些;有发展前景,但还没有根基。这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如今,一边是拥挤在大城市的滔滔求职人群,一边是庭前冷落的小城市用人岗位,难道我们还真的相信北京的一张床要胜过西部的一间房么?不错,北京有那么多跨国企业,还有众多党政要害部门,但那和我们的就业有多少现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