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是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的《舟过安仁》,每当读到这首诗,我的脑海就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在一叶小舟上,有两个格外童稚的小渔童。这首浅白如话的诗所描绘的生态美景就是我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安仁。
6岁前我一直生活在安仁的外婆家,之后我随父母到省城定居,一晃已离开外婆家十余载,一直以来,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外婆家乡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流经外婆家门前的永乐江。
小时候,只要天不下雨,妈妈下班后就会带我在永乐江畔散步,那时不懂得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我,只要跟着大人行走在江畔就感到十分快乐。现在的我终于明白永乐江的四季其实都充满着美:春天的永乐江如同一个温和恬静的少女,总让人陶醉;夏天的永乐江江面时宽时窄,水流时缓时急,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捉摸不透;秋天的永乐江清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永远闪烁着美丽的光泽,且清澈见底;冬天的永乐江很宁静,就像一个沉睡的小公主。而那时的我恰恰总能在这四季充满着美的永乐江畔找到快乐,春天我会陶醉于她的恬静,夏天我会嬉戏着她的淘气,秋天我会追逐着她的光泽,冬天我会惊扰她的美梦。
当小舟穿越岁月长河游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永乐江已被打造成响当当的“生态名片”。安仁县政府大手笔、大气魄、大投入把保护永乐江的治理保护工程与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旅游工程”六大工程相结合,使永乐江水滋润出了“风光带、宜居带、经济带”的新面貌。上起大石水库,下至松山大坝,长达10多公里的安仁县永乐江风光带,按照四季特色理念进行建设,集护堤、防洪、绿化、休闲于一体,其山水田园生态风光已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傍晚时分永乐江风光带披上了绚丽的晚霞,伴着习习晚风,与江水相融,与灯光相映,天上霞光吐彩,水中流光溢彩,在此散步休闲的市民得以尽情享受大自然送来的美丽。
永乐江虽没有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也没有钱塘江的气势磅礴,但她像一条玉带蜿蜒盘旋在安仁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她永远是我心中最美、最亲、最有魅力的母亲河,她一年四季永远都带给我们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给她取名永乐江的缘由吧。
点评
小作者以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开篇,将文章引入诗境之中,再辅以想象,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心生向往之情。接着再回到六岁时,用小孩子的眼光来打量永乐江,看似无意,却是为写当今的永乐江张本,可谓匠心独具。当然,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记忆中的永乐江,写出其在不同季节,或温和恬静,或捉摸不透,或无瑕美丽,或宁静安详的特点,将一个孩子对于一条江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作者笔锋一转,写安仁政府对于保护永乐江所采取的措施,视角为之一变,从单纯的对自然的喜爱,上升到对生活状态的关注,拓开了文章的宽度,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了作者随着成长,视界也逐渐开阔,体现出強烈的社会参与意识。
6岁前我一直生活在安仁的外婆家,之后我随父母到省城定居,一晃已离开外婆家十余载,一直以来,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外婆家乡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流经外婆家门前的永乐江。
小时候,只要天不下雨,妈妈下班后就会带我在永乐江畔散步,那时不懂得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我,只要跟着大人行走在江畔就感到十分快乐。现在的我终于明白永乐江的四季其实都充满着美:春天的永乐江如同一个温和恬静的少女,总让人陶醉;夏天的永乐江江面时宽时窄,水流时缓时急,就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捉摸不透;秋天的永乐江清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永远闪烁着美丽的光泽,且清澈见底;冬天的永乐江很宁静,就像一个沉睡的小公主。而那时的我恰恰总能在这四季充满着美的永乐江畔找到快乐,春天我会陶醉于她的恬静,夏天我会嬉戏着她的淘气,秋天我会追逐着她的光泽,冬天我会惊扰她的美梦。
当小舟穿越岁月长河游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永乐江已被打造成响当当的“生态名片”。安仁县政府大手笔、大气魄、大投入把保护永乐江的治理保护工程与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旅游工程”六大工程相结合,使永乐江水滋润出了“风光带、宜居带、经济带”的新面貌。上起大石水库,下至松山大坝,长达10多公里的安仁县永乐江风光带,按照四季特色理念进行建设,集护堤、防洪、绿化、休闲于一体,其山水田园生态风光已成为这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傍晚时分永乐江风光带披上了绚丽的晚霞,伴着习习晚风,与江水相融,与灯光相映,天上霞光吐彩,水中流光溢彩,在此散步休闲的市民得以尽情享受大自然送来的美丽。
永乐江虽没有长江、黄河的雄伟壮观,也没有钱塘江的气势磅礴,但她像一条玉带蜿蜒盘旋在安仁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她永远是我心中最美、最亲、最有魅力的母亲河,她一年四季永远都带给我们快乐,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给她取名永乐江的缘由吧。
点评
小作者以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开篇,将文章引入诗境之中,再辅以想象,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让人心生向往之情。接着再回到六岁时,用小孩子的眼光来打量永乐江,看似无意,却是为写当今的永乐江张本,可谓匠心独具。当然,作者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写记忆中的永乐江,写出其在不同季节,或温和恬静,或捉摸不透,或无瑕美丽,或宁静安详的特点,将一个孩子对于一条江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作者笔锋一转,写安仁政府对于保护永乐江所采取的措施,视角为之一变,从单纯的对自然的喜爱,上升到对生活状态的关注,拓开了文章的宽度,从某种程度上也表现了作者随着成长,视界也逐渐开阔,体现出強烈的社会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