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on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一名好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成为一个读书人。朱永新教授曾经说过:“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一个爱读书的语文教师自然会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走向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思接千载、神采飞扬的。这样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引航的灯塔——既照亮别人,又永葆明亮。通过多年“阅读教学有效方法的探究”,笔者认为,从教师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有以下几种有效途径:
  一、情感共鸣激趣法
  课堂上,如果教师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阅读书籍后的收获和体会,现身说法,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可以让作文水平比较好的同学,尤其是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的同学分享阅读书籍的收获和体会。
  比如我班有位同学作文水平很差,后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作文成绩渐渐好了起来,从扣八分到扣三分,有时还能得满分,他写的作文也陆续在报纸、杂志上发表。
  阅读能够有效提升语文尤其是作文成绩,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间接提升各科成绩。所以教师不妨给学生多举一些这样的例子,以此来刺激学生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让学生对书籍产生阅读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二、年龄特点培趣法
  据相关调查,学生因年龄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各有不同。例如:根据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就可以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他们阅读,同学们更有热情去阅读,知识也容易被吸收,也能更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适合孩子的口味,他们才会对读书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夠去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就是说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权力,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不能硬性要求学生读史书、品名著、看作文。因为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的兴趣也是不同的。所以,只要是有益的东西,都要鼓励学生阅读,只有根据学生的特征,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方能事半功倍。
  三、榜样教育导趣法
  利用榜样的力量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这里的榜样既包括书籍和现实中的名人伟人,也包括学生中的好阅读者和我们自身。教师自己要热衷阅读,方能成为引领学生阅读的启明星。
  罗兰曾说过的:“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教师只有通过自身体验才能了解书本内容,才能加深对书的感悟,向学生推荐书籍时才会得心应手。
  由于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特殊,所以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谈自己儿时的学习故事,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还可以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共同交流读书心得,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美国全国阅读方法研究协会的一位校长就曾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进行教学实验:她一有空就待在教室里,并把自己喜爱的书推荐给学生。在她的影响下,她所在学校的学生从图书馆中找到这些书并借出,兴趣十足地读起来。因为这位校长给学生强烈而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这一实例正说明了教师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
  阅读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成长。虽然现在手机、掌上电脑等已经进入了学生的生活,但学校和家长对电子产品还是持控制的态度,所以书报刊就成为学生了解历史知识、日常生活小知识,甚至是当前的新鲜事的助手。教师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利用自身在学生心理上的信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莲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正像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I作文题所说,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所以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广泛,作为学生来说,语文素养是指以听、说、读、写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涉及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思想情感、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习惯等诸多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应从作文
期刊
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有不如意,学生又未尝不是如此?他们也需要被了解,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苦恼,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接纳和支持,而不是太快、太早地提出意见;也不是一味地安抚、宽慰。后者的做法有如封住正在冒气的瓶口,导致学生的心灵处于不被了解,不被关心的压抑状态。此时教育者们应放低姿态、静下心来,听听学生的“唠叨”,帮助学生释放不良情绪,打开心结,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一日课间,一学生怒气冲冲地跑到办公
期刊
二、与情绪、性情相照应的兴体(这类多取象于风)  如《邶风·终风》中风的“暴”“霾”和天色的“曀”“阴”固然与每章押韵的需要有关,但也可以联想到所思之人谑浪放荡的脾气、不眠者疑云密布的阴沉心情。《邶风·谷风》中带来阴雨的谷风,虽然有“和舒”(毛解)和“暴烈”(姚解)的不同解释,但都是兴起夫妇相处的气氛;《邶风·凯风》中和煦的南风令人感觉到母爱的温暖;《邶风·北风》中夹杂着雨雪的北风则烘托出人们相携
期刊
内容提要:作文课是语文阅读课的延续与深入,其本质仍是对话。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作文课对话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可以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激发学生形成正向的人生追求。  关键词:作文课本质;对话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综合素养;价值取向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实施建议的内容就阅读教学提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本质是对话,这是新课标对语文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斯特维洛夫说:“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明确提出“每堂课要让学生有笑声”。幽默是一种优雅的人生智慧,乐于接受幽默更是人的一种天性。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幽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认为,幽默在语文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长时间待在教室里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课堂上常会出现沉闷的状态,教师要想摆脱这种困境,最好的方法就是“幽”它一
期刊
鲁迅杂文艺术的第二个特色,就是范围甚广,形式多样,风格不拘一格。有的写得尖锐泼辣、咄咄逼人,有的写得清秀隽永,有的悲愤沉郁,有的明白晓畅,有的隐晦曲折,有的轻松幽默,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篇篇匠心独具。  就风格来说,有的作品像抒情散文,如《准风月谈》中的《夜颂》完全可以收编进《野草》集里。这篇杂文是说夜比白天更真实,在夜幕的笼罩下,人间现出了许多真相:“夜的降临,抹杀了一切文人学士们光天化日之下,写
期刊
中国教育算不上发达,但教育界各式各样的“名头”绝对称得上世界第一。单看基础教育领域,不必说技术职称,只各种“荣誉称号”就能让你眼花缭乱——像层层级级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名校长、名教师……宛若天女散花,将杏坛装点得万紫千红、春意盎然。  在教育界已经有三年五载的教师如果身上没有一个两个这样的头衔罩着,向别人介绍自己或填表格时都会觉得自己特别寒碜。  其实,这些“荣誉称号”大多
期刊
二、分步推进:确保计划有效落实,确保落实的计划有效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好的计划,而是缺少对良好计划的有效落实,日常教学更是如此。对于高三的作文教学,我校师生主要扎扎实实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针对训练角度,印发指导材料。  既然每次作文我们都有一个训练方向,那我们就应按照既定的计划备材、选材,提前把指导讲义印发给学生。比如“记叙文写作训练专题之写出故事”,笔者给同学印发讲义中主要阐释了“故
期刊
二、婉曲发问,引导学生会问  张志公先生在《说“问”》中就问的方式指出:“重要的是问法。问得太平直,太浅易,学生想都不必想就答出来,这种问题的用处不大。问得太迂曲,太深奥,学生想半天连问题的要点还弄不明白,这像猜谜语,也没有什么好处。问得笼统,不着边际,学生可以随便回答几句,这种问法最不好。”到底该如何问,才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会问呢?笔者认为,教师可运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引导学生发问。  在讲解《愚公
期刊
为让孩子们得到专业阅读指导,武汉吴家山一小专门聘请了三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阅读推广经验的老师作为专职阅读推广师,为全校学生的阅读把关。或许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语文与阅读不是息息相关的吗?将阅读课和语文课分开不是多此一举吗?但仔细想想,吴家山一小的做法,在现在的语文教育环境下不失为一种创新之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有言,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