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一种文化思想。而“和”是孔子各种思想论述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一个字,堪称是孔子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包含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等。本文从孔子“以和为美”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谈起,就上述多方面的“和”思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孔子 以和为美 思想分析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一 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社会政治的背景来看,周取代了商,形成了君王、诸侯、大夫、士的政治格局。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王室的统治力量衰弱,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纷争。而真正有知识和学问的“士”阶层,几乎没有政治权力。所以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希望能够获得统治阶级的赏识和采纳。孔子也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各个诸侯国中不断地进行游说和讲说,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采纳。孔子对诸侯割据深切痛恶,要求各个诸侯国之间“和为贵”,提倡文德治国的方针,试图重现西周早期那种统一安定的局面。从社会经济背景上来看,伴随着周王朝统治力量的衰弱,出现了大量私有土地,与之应运而生的是大量农民的出现,且在经济上占有一定的主动权。这就让包含孔子在内的统治阶层,不得不考虑到广大农民的利益要求。从思想文化背景上来看,周朝初期所制定的各种礼乐制度伴随着周王朝的衰微而几近崩溃,在孔子看来,就是因为这种“礼”的崩溃,才出了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所以他积极倡导“礼”,试图重现周朝初期时的各种等级和礼数。对于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其目的有何所指。
二 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具体分析
1 人与自身的和谐
整个社会体系中,人是最基本的单位,可以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在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中,孔子的观点是充满了辩证意味的。首先,他承认人的生理需要,主张人性解放。《礼记》记载孔子的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人总是要将吃饱肚子作为生存的基础的,这是人自然属性之一,是没有什么阶级差别的,上至帝王诸侯,下至平民百姓,都具有这种在生存欲望面前的本质属性。所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人为的方式制造不平等,是不符合人的本质属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包含学术界在内的不少人士,都把这种人的本能需要神秘化,认为这些人的本能需要和原始欲望是难以启齿的,特别是孔子作为万圣师表,应该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典范,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予以刻意的夸大和歪曲。其实这是与孔子的本意相违背的。孔子明确提出了吃饱、富贵的合理性,从来没有将自己标榜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相反是一种充分肯定和尊重人的天性的姿态,只有对人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孔子在充分承认和尊重人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也毫不回避人生活在社会中,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存在的,但是人要控制好这种本性,不能因为追求个人的欲望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和谐。那么具体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只有小人才会投机取巧,甚至冒险去满足自己的私利。在这种精神和道德情操下,就会达到一种“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和谐状态。这是一种人的自然属性的快乐,也是一种道德快乐,更是一种本然状态上的审美意义。也就是说,不论是任何人,都有着果腹、富贵的本性,但是人可以对自己的这种欲望进行各种调解,如自省、慎独等,通过这种自我修养,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反而会收获一种超乎本然的快乐,自然也就实现了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2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孔子以和为美追求中的重点部分,在仁、义、礼、智、信五个部分中都有着鲜明体现。首先是“仁”,何谓“仁”?《论语》中有多种行为,在孔子看来都是“仁”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等。归结起来,“仁”就是一种对他人宽容和关爱,对自己则严格约束和要求的品德。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孔子“仁”的思想较为先进的另一面在于,他对“不仁”的人是十分痛恨的,尤其是那些昏庸无度的君王和为富不仁的达官显贵,也就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其次是“义”。在具有了“仁”的道德情操之后,在孔子看来,还应该具有“义”的价值准则。他倡导“君子义以为上”和“君子义以为质”,将“义”看作是做人的根本和高尚的品德,如果一个人不为“义”有所触动,反而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情。对此,孔子提出了三个标准:第一是见利思义。面对了各种利益,要首先想到“义”,不能够为了利益而损害了“义”。第二是当仁不让,见义勇为。遇到符合“义”的标准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追求“义”和维护“义”。第三是杀身以成仁,这是追求“义”的最高境界,为了“义”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如果每一个人都有着以上三种对于“义”的追求,那么人和人之间就注定是和谐的。
再次是“礼”。“礼”是社会上人们所应当主动遵从的一种现行秩序和道德准则,也是孔子十分重视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要想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相处,就要有一个准则,大家都遵从这个准则,那么人和人之间一定是和谐的。所以孔子看到周朝原有的各种礼度被废黜后感到十分痛心,没有了礼,就没有了标准,而以礼相待,礼让为先,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消除摩擦,实现和谐相处。
第四是“知”。“知”同“智”,即智慧。在孔子看来,每一个人都有智慧,但是因为使用智慧的人的性质不同,所以要分为君子之知和小人之知。君子会用自己的智慧去关爱他人,遵守法纪,做一些善事。但是小人则会用自己智慧,不顧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各种利益。所以他强调要有君子的知,即君子处事做人的智慧。 最后是“信”。信就是诚信。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要守信用,要表里如一,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说话和实践应该是一致的。这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纽带。同时孔子还强调“笃信好学”,意思是说,这种诚信是要持之以恒,自始至终的,而不是虎头蛇尾,朝令夕改的。直到今天,这种诚信仍然是人际关系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
3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孔子主张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和回报自然。这种自然包含一切的三生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儒家文化之所以到今天还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孔子所倡导的这种自然观是分不开的。首先,孔子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热爱自然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可见孔子对于自然是十分敬畏的,自然有着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作为人来说,只可以利用它,而绝不可以违背它,一旦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则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敬畏自然,又热爱自然,把人和大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自然中万物,要有同情心和爱心,这也是他所倡导的“仁”的具体体现。他和学生们出游的时候,看到一群野鸡,孔子和弟子们并没有伤害它们,并且让学生子路向野鸡拱手作揖,然后野鸡挥挥翅膀飞走了。这正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画面,不但表现出了孔子仁者的胸怀,也表现出了一种可贵的生态意识。
其次是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鱼的时候只用鱼竿而不用大网,打猎的时候只射飞鸟,不射那些尚在窝里歇宿的。这就说明孔子对自然规律有着一种深刻的认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具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他十分崇尚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也是一种资源节约的表现。所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将天、地、人三者放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来认识和把握,强调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对今天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面对今天日益严重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各种的环境污染,早在两千年之前的孔子就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4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各个要素都处于一个互相协调的状态。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有着自身的时代特点,孔子所认为的人与社会的和谐,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能给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首先是孝悌。在《论语》中,“孝、悌”两个字,加起来一共出现了30次之多。孝,就是孝顺。孔子十分强调对长辈的尊敬。“今之所谓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不尊敬和孝敬父母,与犬马何异?可见孔子对孝的重视。悌,则是指平辈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关系,要求兄弟姐妹之间应互敬互爱。同时孔子所强调的这种孝,并不是一种忠孝和愚孝,他指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批判性意识。看似“孝悌”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当时的时代来说,这却是任何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孔子受制于社会时代的限制,不能从十分宏观的角度对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把握,所强调的“孝悌”,从人最基本的感恩意识出发,先是实现与父母、兄弟之间的和谐,继而向他人和社会所推广,其实追求的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终极目的。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其次是“忠恕”。在《论语》中,“忠恕”两个字都是一起出现的,其主要含义就是忠诚和忠实。对待别人、帮助别人要实心实意,同时还要有一种宽容的精神。在君臣关系上,孔子认为君主应当首先向下属采取礼的态度,然后君臣再向君主表示忠的行为,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观念,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臣下应该无条件服从于君主的愚忠观念。同时,孔子提倡宽恕,这种宽恕是一种有原则的宽恕。学生问孔子,是以德报怨?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对于别人的所作所为,我能表示理解以至宽恕,但我并不一味迎合,而是以客观的态度待之。这与西方的原罪思想,以求赎罪的思想大不相同。有了这种忠实和宽恕的态度,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实现了。
综上所述,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曾经在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指出,人类要想生存下去,需要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可见,孔子文化思想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影响之深远。作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者,孔子的思想不但是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代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在提倡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所倡导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能够为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今天以莫大的启示和借鉴。笔者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引起更多的人对这一课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张岱年:《天人合一评议》,《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3]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 惠吉兴:《近年礼学研究综述》,《河北学刊》,2000年第2期。
[5] 李海星:《天人合一:文明社会的理性追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卷第3期。
作者简介:王丽英,女,1974—,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育、美学,工作单位:许昌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孔子 以和为美 思想分析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一 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孔子生活于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从社会政治的背景来看,周取代了商,形成了君王、诸侯、大夫、士的政治格局。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王室的统治力量衰弱,各路诸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纷争。而真正有知识和学问的“士”阶层,几乎没有政治权力。所以他们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政治观点,希望能够获得统治阶级的赏识和采纳。孔子也是其中的一位,他在各个诸侯国中不断地进行游说和讲说,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采纳。孔子对诸侯割据深切痛恶,要求各个诸侯国之间“和为贵”,提倡文德治国的方针,试图重现西周早期那种统一安定的局面。从社会经济背景上来看,伴随着周王朝统治力量的衰弱,出现了大量私有土地,与之应运而生的是大量农民的出现,且在经济上占有一定的主动权。这就让包含孔子在内的统治阶层,不得不考虑到广大农民的利益要求。从思想文化背景上来看,周朝初期所制定的各种礼乐制度伴随着周王朝的衰微而几近崩溃,在孔子看来,就是因为这种“礼”的崩溃,才出了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所以他积极倡导“礼”,试图重现周朝初期时的各种等级和礼数。对于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孔子以和为美的思想的内容和实质,以及其目的有何所指。
二 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具体分析
1 人与自身的和谐
整个社会体系中,人是最基本的单位,可以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石。在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中,孔子的观点是充满了辩证意味的。首先,他承认人的生理需要,主张人性解放。《礼记》记载孔子的话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人总是要将吃饱肚子作为生存的基础的,这是人自然属性之一,是没有什么阶级差别的,上至帝王诸侯,下至平民百姓,都具有这种在生存欲望面前的本质属性。所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人为的方式制造不平等,是不符合人的本质属性的。但是长期以来,包含学术界在内的不少人士,都把这种人的本能需要神秘化,认为这些人的本能需要和原始欲望是难以启齿的,特别是孔子作为万圣师表,应该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典范,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予以刻意的夸大和歪曲。其实这是与孔子的本意相违背的。孔子明确提出了吃饱、富贵的合理性,从来没有将自己标榜为不食人间烟火的“君子”,相反是一种充分肯定和尊重人的天性的姿态,只有对人的本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为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孔子在充分承认和尊重人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也毫不回避人生活在社会中,所具有的社会属性的一面。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存在的,但是人要控制好这种本性,不能因为追求个人的欲望而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和谐。那么具体的表现是怎样的呢?就是“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君子只求就现在所处的地位,来做他应该做的事,不希望去做本分以外的事,处在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该做的事;处在贫贱的地位,就做贫贱时应该做的事;只有小人才会投机取巧,甚至冒险去满足自己的私利。在这种精神和道德情操下,就会达到一种“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的和谐状态。这是一种人的自然属性的快乐,也是一种道德快乐,更是一种本然状态上的审美意义。也就是说,不论是任何人,都有着果腹、富贵的本性,但是人可以对自己的这种欲望进行各种调解,如自省、慎独等,通过这种自我修养,达到一个和谐的境界。反而会收获一种超乎本然的快乐,自然也就实现了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
2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孔子以和为美追求中的重点部分,在仁、义、礼、智、信五个部分中都有着鲜明体现。首先是“仁”,何谓“仁”?《论语》中有多种行为,在孔子看来都是“仁”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等。归结起来,“仁”就是一种对他人宽容和关爱,对自己则严格约束和要求的品德。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到严于律己,宽于待人,那么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就水到渠成了。同时,孔子“仁”的思想较为先进的另一面在于,他对“不仁”的人是十分痛恨的,尤其是那些昏庸无度的君王和为富不仁的达官显贵,也就是“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其次是“义”。在具有了“仁”的道德情操之后,在孔子看来,还应该具有“义”的价值准则。他倡导“君子义以为上”和“君子义以为质”,将“义”看作是做人的根本和高尚的品德,如果一个人不为“义”有所触动,反而是一件值得忧虑的事情。对此,孔子提出了三个标准:第一是见利思义。面对了各种利益,要首先想到“义”,不能够为了利益而损害了“义”。第二是当仁不让,见义勇为。遇到符合“义”的标准的事情就积极主动去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追求“义”和维护“义”。第三是杀身以成仁,这是追求“义”的最高境界,为了“义”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如果每一个人都有着以上三种对于“义”的追求,那么人和人之间就注定是和谐的。
再次是“礼”。“礼”是社会上人们所应当主动遵从的一种现行秩序和道德准则,也是孔子十分重视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要想让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相处,就要有一个准则,大家都遵从这个准则,那么人和人之间一定是和谐的。所以孔子看到周朝原有的各种礼度被废黜后感到十分痛心,没有了礼,就没有了标准,而以礼相待,礼让为先,则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消除摩擦,实现和谐相处。
第四是“知”。“知”同“智”,即智慧。在孔子看来,每一个人都有智慧,但是因为使用智慧的人的性质不同,所以要分为君子之知和小人之知。君子会用自己的智慧去关爱他人,遵守法纪,做一些善事。但是小人则会用自己智慧,不顧一切地去追求自己的各种利益。所以他强调要有君子的知,即君子处事做人的智慧。 最后是“信”。信就是诚信。在孔子看来,人与人之间要守信用,要表里如一,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说话和实践应该是一致的。这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条重要的纽带。同时孔子还强调“笃信好学”,意思是说,这种诚信是要持之以恒,自始至终的,而不是虎头蛇尾,朝令夕改的。直到今天,这种诚信仍然是人际关系追求的最高境界之一。
3 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情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孔子主张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和回报自然。这种自然包含一切的三生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儒家文化之所以到今天还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孔子所倡导的这种自然观是分不开的。首先,孔子认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热爱自然就是热爱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意思是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可见孔子对于自然是十分敬畏的,自然有着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作为人来说,只可以利用它,而绝不可以违背它,一旦违背了自然的规律,则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孔子敬畏自然,又热爱自然,把人和大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自然中万物,要有同情心和爱心,这也是他所倡导的“仁”的具体体现。他和学生们出游的时候,看到一群野鸡,孔子和弟子们并没有伤害它们,并且让学生子路向野鸡拱手作揖,然后野鸡挥挥翅膀飞走了。这正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画面,不但表现出了孔子仁者的胸怀,也表现出了一种可贵的生态意识。
其次是强调尊重自然规律。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钓鱼的时候只用鱼竿而不用大网,打猎的时候只射飞鸟,不射那些尚在窝里歇宿的。这就说明孔子对自然规律有着一种深刻的认识,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具有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他十分崇尚节约,反对奢侈和浪费,也是一种资源节约的表现。所以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将天、地、人三者放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中来认识和把握,强调三者的协调与和谐,对今天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面对今天日益严重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各种的环境污染,早在两千年之前的孔子就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
4 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与社会的和谐,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是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各个要素都处于一个互相协调的状态。孔子所生活的时代,有着自身的时代特点,孔子所认为的人与社会的和谐,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仍然能给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首先是孝悌。在《论语》中,“孝、悌”两个字,加起来一共出现了30次之多。孝,就是孝顺。孔子十分强调对长辈的尊敬。“今之所谓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乎?”不尊敬和孝敬父母,与犬马何异?可见孔子对孝的重视。悌,则是指平辈之间,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关系,要求兄弟姐妹之间应互敬互爱。同时孔子所强调的这种孝,并不是一种忠孝和愚孝,他指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批判性意识。看似“孝悌”与人和社会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当时的时代来说,这却是任何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孔子受制于社会时代的限制,不能从十分宏观的角度对人和社会的关系进行把握,所强调的“孝悌”,从人最基本的感恩意识出发,先是实现与父母、兄弟之间的和谐,继而向他人和社会所推广,其实追求的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终极目的。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其次是“忠恕”。在《论语》中,“忠恕”两个字都是一起出现的,其主要含义就是忠诚和忠实。对待别人、帮助别人要实心实意,同时还要有一种宽容的精神。在君臣关系上,孔子认为君主应当首先向下属采取礼的态度,然后君臣再向君主表示忠的行为,这在封建社会中,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观念,从根本上否定了那种臣下应该无条件服从于君主的愚忠观念。同时,孔子提倡宽恕,这种宽恕是一种有原则的宽恕。学生问孔子,是以德报怨?孔子的回答是以直报怨。对于别人的所作所为,我能表示理解以至宽恕,但我并不一味迎合,而是以客观的态度待之。这与西方的原罪思想,以求赎罪的思想大不相同。有了这种忠实和宽恕的态度,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实现了。
综上所述,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尔文曾经在诺贝尔奖颁奖大会上指出,人类要想生存下去,需要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可见,孔子文化思想在中国和世界上的影响之深远。作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者,孔子的思想不但是为后来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代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在提倡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孔子所倡导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成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能够为今天的我们和我们的今天以莫大的启示和借鉴。笔者希望本文的粗浅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引起更多的人对这一课题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孔子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张岱年:《天人合一评议》,《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3期。
[3]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 惠吉兴:《近年礼学研究综述》,《河北学刊》,2000年第2期。
[5] 李海星:《天人合一:文明社会的理性追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卷第3期。
作者简介:王丽英,女,1974—,河南许昌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德育、美学,工作单位:许昌学院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