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世界各国教育制度有异,但教育无国界,尤其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开放与资讯非常发达的时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我国本土化的教育实践嫁接与融合,如何做到洋为中用,为我所用,是我们需要思考与解决的课题。为此,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教育国际视野理应成为其“必修课”。教育的国际视野究竟从哪里来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四条基本路径。
一、从研读著作、浏览期刊和网上“冲浪”中吸取养料
阅读是拓展我们教育国际视野的主渠道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等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陶西平先生主编的《基础教育国际化丛书》、钟启泉教授等主编的《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冯增俊教授主编的一套《新世纪国际基础教育丛书》、范国睿教授主译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等都是提升我们教育国际化眼光的必备书目。
近年来,海外的华人学者在推介国外教育方面也非常活跃,旅居美国的学者薛涌著有《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等著作,在国内曾任中学教师后又赴美从事中学教育的王文女士著有《零距离美国课堂》,旅居日本的唐辛子女士在《羊城晚报》开辟有专门介绍日本基础教育的专栏,这些海外华人学者的书籍与博文为我们提供了他们观察国外教育的视角,值得我们去研读。
浏览比较教育类的期刊,为我们走近国外教育打开了另一扇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世界教育信息》《上海教育·环球时讯》《中国教育报》的“环球周刊”等报刊无疑拉近了我们了解国外教育的距离,这些报刊各具特色,大都涉及外国教育思想、理论与思潮、改革前沿动态等,开卷有益。
浏览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及世界主流媒体网站中的教育专栏,是我们瞭望国外教育的主要窗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世界经合组织(OECD)等官方网站时常发布一些世界教育政策走向文件、公告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权威数据对比分析报告,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它们为我们思考自身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部官方网站,是我们了解这些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信息源。
这里要特别推介部分世界主要媒体有关教育类的网站,它们值得我们每天花点时间上去逛逛,主要有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教育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的卫报、独立报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世界日报;澳大利亚的悉尼晨报;加拿大的环球邮报等。
二、从短期考察、短期培训中获得国外教育第一手资料
如今,我国每年都派出不少各级教育行政官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先进发达国家做短期考察或参加短期培训。虽然考察与培训时间短暂,也许只能走马观花式地了解到这些国家教育的皮毛,但我们还是要边行边思,不能只满足于眼看耳听,还需要及时地把观察到的国外教育的特色以考察报告、教育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后与同行分享。
朱永新教授因工作关系到过不少国家考察教育,在考察过程中他把所看到的点滴都做了分门别类的记载,出版了《外国教育观察》一书。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带领教育家书院首批兼职研究员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考察,回国后出版了《差异,差距——中国校长美国考察笔记》。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广州市南武中学陈祥春校长在考察中做有心人,他们在考察完美国教育后分别出版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和《中美基础教育名校行思录》,这两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美国教育并做出了他们自己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2010年底唐彩斌、张颖等老师有幸参加了我国教育部组织的首期14名中小学和高校骨干教师赴英国里丁大学教育学院接受培训,受训之余,他们深入英格兰中小学进行观察、学习、交流,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出版了《零距离英国教育》一书,作者基于对英国基础教育细致入微的观察,全方位地解读了英国基础教育。
1997至1999年,笔者有幸被教育部公派留日研修,近些年来又数次赴日本中小学考察交流,把在日学习与考察日本中小学所闻所感,编写成了《亲历日本教育:一位留日教师的点墨走笔》一书,即将出版。此书将为那些意欲了解当下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提供别样的视角。
三、在扮演“影子校长”角色中体验与感悟国外教育
近些年,我国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校长“领军人物”,分批选派部分骨干中小学校长至发达国家进行“跟岗”交流学习。
2008年5至6月,上海市教委推出了“上海——加利福尼亚影子校长项目”,派出了以上海建平中学前校长程红兵领衔的一行10人,赴加州不同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当“影子校长”,历时35天。
这十位校长、园长沉浸加州期间,眼观美国校长高超的管理艺术,目睹美国学生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饱览令人眩晕的课程设置,加之他们与美国人同住同吃(HomeStay),这样零距离地与美国教育接触,加深了他们对美国教育的理解。程红兵校长回国后发表了一系列探讨美国教育的文章,展现了他眼中真实的美国教育图景。一同扮演“影子校长”的上海控江中学张群校长出版了《美国高中教育掠影》,全面呈现了他对美国教育的体验与感悟。
四、在聆听国外教师演讲中与国外教育零距离
为让我国教育工作者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近5年来,我国相关教育组织机构或民间教育培训机构,陆续分别邀请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丽贝卡·米沃奇等来华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与我国中小学管理者及教师面对面,讲述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师生涯、课堂改革、专业发展等,让聆听者享受了跨越国界的教育教学交流思想盛宴。通过聆听他们的演讲和与他们的问答互动,加之阅读我国出版的诸如《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演讲录》《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等书籍,让教师零距离地与美国教师进行交流,加深了他们对美国基础教育的了解与把握,捅开了眼观美国教育的窗户纸,拓宽了他们教育国际视野的眼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育国际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将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我国本土化的教育实践嫁接与融合,如何做到洋为中用,为我所用,是我们需要思考与解决的课题。为此,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教育国际视野理应成为其“必修课”。教育的国际视野究竟从哪里来呢?笔者以为至少有以下四条基本路径。
一、从研读著作、浏览期刊和网上“冲浪”中吸取养料
阅读是拓展我们教育国际视野的主渠道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等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陶西平先生主编的《基础教育国际化丛书》、钟启泉教授等主编的《现代日本教育课程改革》、冯增俊教授主编的一套《新世纪国际基础教育丛书》、范国睿教授主译的《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等都是提升我们教育国际化眼光的必备书目。
近年来,海外的华人学者在推介国外教育方面也非常活跃,旅居美国的学者薛涌著有《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等著作,在国内曾任中学教师后又赴美从事中学教育的王文女士著有《零距离美国课堂》,旅居日本的唐辛子女士在《羊城晚报》开辟有专门介绍日本基础教育的专栏,这些海外华人学者的书籍与博文为我们提供了他们观察国外教育的视角,值得我们去研读。
浏览比较教育类的期刊,为我们走近国外教育打开了另一扇门。《比较教育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世界教育信息》《上海教育·环球时讯》《中国教育报》的“环球周刊”等报刊无疑拉近了我们了解国外教育的距离,这些报刊各具特色,大都涉及外国教育思想、理论与思潮、改革前沿动态等,开卷有益。
浏览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教育部官方网站及世界主流媒体网站中的教育专栏,是我们瞭望国外教育的主要窗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世界经合组织(OECD)等官方网站时常发布一些世界教育政策走向文件、公告一些发达国家教育发展权威数据对比分析报告,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它们为我们思考自身的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照。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教育部官方网站,是我们了解这些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信息源。
这里要特别推介部分世界主要媒体有关教育类的网站,它们值得我们每天花点时间上去逛逛,主要有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教育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国的卫报、独立报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日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和世界日报;澳大利亚的悉尼晨报;加拿大的环球邮报等。
二、从短期考察、短期培训中获得国外教育第一手资料
如今,我国每年都派出不少各级教育行政官员、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中小学骨干教师赴先进发达国家做短期考察或参加短期培训。虽然考察与培训时间短暂,也许只能走马观花式地了解到这些国家教育的皮毛,但我们还是要边行边思,不能只满足于眼看耳听,还需要及时地把观察到的国外教育的特色以考察报告、教育随笔等形式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后与同行分享。
朱永新教授因工作关系到过不少国家考察教育,在考察过程中他把所看到的点滴都做了分门别类的记载,出版了《外国教育观察》一书。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带领教育家书院首批兼职研究员曾对美国教育进行考察,回国后出版了《差异,差距——中国校长美国考察笔记》。
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广州市南武中学陈祥春校长在考察中做有心人,他们在考察完美国教育后分别出版了《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和《中美基础教育名校行思录》,这两本书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美国教育并做出了他们自己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2010年底唐彩斌、张颖等老师有幸参加了我国教育部组织的首期14名中小学和高校骨干教师赴英国里丁大学教育学院接受培训,受训之余,他们深入英格兰中小学进行观察、学习、交流,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出版了《零距离英国教育》一书,作者基于对英国基础教育细致入微的观察,全方位地解读了英国基础教育。
1997至1999年,笔者有幸被教育部公派留日研修,近些年来又数次赴日本中小学考察交流,把在日学习与考察日本中小学所闻所感,编写成了《亲历日本教育:一位留日教师的点墨走笔》一书,即将出版。此书将为那些意欲了解当下日本基础教育改革的教育管理者和一线教师提供别样的视角。
三、在扮演“影子校长”角色中体验与感悟国外教育
近些年,我国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校长“领军人物”,分批选派部分骨干中小学校长至发达国家进行“跟岗”交流学习。
2008年5至6月,上海市教委推出了“上海——加利福尼亚影子校长项目”,派出了以上海建平中学前校长程红兵领衔的一行10人,赴加州不同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当“影子校长”,历时35天。
这十位校长、园长沉浸加州期间,眼观美国校长高超的管理艺术,目睹美国学生绚丽多彩的校园生活,饱览令人眩晕的课程设置,加之他们与美国人同住同吃(HomeStay),这样零距离地与美国教育接触,加深了他们对美国教育的理解。程红兵校长回国后发表了一系列探讨美国教育的文章,展现了他眼中真实的美国教育图景。一同扮演“影子校长”的上海控江中学张群校长出版了《美国高中教育掠影》,全面呈现了他对美国教育的体验与感悟。
四、在聆听国外教师演讲中与国外教育零距离
为让我国教育工作者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近5年来,我国相关教育组织机构或民间教育培训机构,陆续分别邀请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雷夫·艾斯奎斯、丽贝卡·米沃奇等来华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与我国中小学管理者及教师面对面,讲述他们的教育理念、教师生涯、课堂改革、专业发展等,让聆听者享受了跨越国界的教育教学交流思想盛宴。通过聆听他们的演讲和与他们的问答互动,加之阅读我国出版的诸如《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演讲录》《与美国国家年度教师面对面》等书籍,让教师零距离地与美国教师进行交流,加深了他们对美国基础教育的了解与把握,捅开了眼观美国教育的窗户纸,拓宽了他们教育国际视野的眼光。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