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d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假日旅游发展势头劲猛,对扩大内需,刺激民众消费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假日旅游在显示其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保障其健康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假日旅游 可持续发展 集中性消费
  一、假日旅游的由来与可持续发展
  (一)假日旅游的由来
  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是假日旅游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为假日旅游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我国五天工作日的循环休假制度和每年11天的法定假日形成了春节、国庆两个7天长假和元旦、清明、国际劳动节、端午、中秋五个3天小长假。闲暇时间保证了旅游的空间流动。休闲、旅游的生活方式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假日旅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而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在长期内保持活力而不会以可能阻止其他活动和过程的方式发展,使(人或物质的)环境发生退化和改变。[1]它是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旅游经济的行为。
  二、我国假日旅游现存的问题
  历经多年发展,假日旅游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作为一种集中爆发式的旅游消费,其存在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一)旅游者的集中性消费激化旅游供需矛盾
  从假日旅游的特征来看,假日旅游消费高度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和区域中。[2]。交通、旅游景区、住宿、餐饮等的容量与规模都会对旅游供给能力产生空间物理条件的限制。旅游者集中性的假日旅游消费需求,对有限的旅游供给能力带来极大的压力,往往造成交通拥挤、住宿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旅游供给短缺现象严重。这种突出的供需矛盾极大的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质量,不利于假日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旅游服务质量下降,不诚信交易现象频频发生
  假日旅游期间,旅游业的承接能力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但由于扩大营业收入的内在动机,旅游企业必然放弃旅游服务的深度来换取旅游服务的广度以获取更多利润。如擅自改变行程、降低交通或住宿档次、诱导或者强制购物、减少服务等,导致旅游服务质量的下降。同时,旅游经营者传递虚假信息、乘机抬高价格、以次充好等不诚信交易现象也频频发生。旅游者被宰被骗,屡见不鲜。虽然获益于一时,却败坏了行业的声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片面最求经济利益,景区超负荷接待
  假日旅游的大多数消费需求都指向著名的名胜风景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很多景区没有科学确定景区承载能力,毫无限制的出售门票,导致旅游高峰期游客过多,旅游设施超负荷运载。2012年十一长假期间,全国多地景区出现客流“井喷”现象。2012年10月2日,万人滞留华山,发生游客与景区的冲突流血事件。2012年10月3日,南京中山陵游客为最佳接待量10倍。鼓浪屿的游客也达到其最佳接待量的9倍。全国各知名景区均承受了前所未有的高客流量压力,但是很少见到有景区主动发布安全预警,分流游客。景区的超负荷接待影响了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并对旅游者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消费的后续行为。
  三、我国假日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规范假日旅游市场秩序
  结合目前我国的国情,加强政府对于假日旅游的宏观调控对规范假日旅游市场秩序仍然是有效的。通过结合旅游业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行业标准。在各级政府的旅游行政管理机构中设立监督检查机构,依法监督管理旅游市场。成立“全国假日旅游调控中心”,建立全国假日旅游协调制度,及早做好整体部署,增加应急应变能力,全面提高管理水平。[3]
  (二)加强带薪年休假制度执行力度,分流客源
  带薪年休假使旅游者有除了法定假日以外的自由支配时间,避免了将旅游消费集中于法定假日。这可以降低消费集中性和消费强度,达到合理分流旅游客流的作用。我国虽然已于2008年1月1日实施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假期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执行力度,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研究带薪年休假的实施细则,确保带薪年休假落到实处。[4]
  (三)科学确定旅游景区承载量,控制景区游客接待量
  高客流量影响旅游者游览体验的舒适度,并给景区运营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必须科学确定旅游景区承载量,严格控制景区游客接待量。这就要求景区相关利益部门拥有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避免追求短期利益。由相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确定旅游景区最高承载量,并向社会公布。在景区游客达到最高承载量时立即发布安全预警,停止售票。在城市的入口处设立电子显示屏、路牌等,向进入城市的私家车游客发布有关景区游客量信息,供游客自主决定是否进入,以分流游客。
  (四)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做好对公众的旅游信息引导
  对旅游目的地的承载量及饱和率等信息了解不充分是造成旅游者在同一时间选择相同目的地集聚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各地旅游行政部门必须牵头建立旅游地游客服务信息发布系统。根据旅行社的组团信息、当地旅游部门的接待信息、旅游饭店预订率、和机场航班等各种信息提前对旅游市场情况进行预测,并及时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及时告知旅游者。合理引导游客错峰出游,可以避免旅游企业经营操作和旅游者出游的盲目性,实现科学的管理。
  (五)旅游者合理规划旅游出行计划,避免跟风出行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观念还不够成熟。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应摒弃从众心理,避免跟风出行。面对集中和固定的假期时间,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收集旅游地信息,正确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行程安排,避免去游客量大的旅游景点,理智消费。
  假日旅游带给我们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因势利导,积极妥善地处理好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假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磊,莫亚波.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研究[J].北方经济,2010,24:72.
  [2]雷秦.浅析我国假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8,1:48.
  [3]徐小雅.试论假日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 现代经济信息,2011,23:36.
  [4]陈云.新休假制度下假日旅游市场发展研究[D].江苏:扬州大学,2010:5.
  基金项目: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探索(编号AZJWY120210)。
  作者简介:赵玲玲(1984-),女,满族,辽宁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冯杜娟(1984-),女,汉族,河南人,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
其他文献
他,只上了四年学,却靠自学完成了建筑专业大学课程,并亲手设计了鲁西南济宁市第一个超高层标志性建筑,也是全国邮电系统第一个超高层建筑——济宁通信大厦;之后边工作边学习,
编者按: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影响下,200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期而至的2006年,既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房地产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之年,如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排尿困难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100名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病例资料的患者为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法,将
强制保险制度能救济交通事故中的受害者,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但是由于这个制度引自国外,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摩托车、拖拉机投保率极低。本文抓住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REITs是不是救开发商们于水火中的救命稻草?五合智库总经理邹毅先生与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中国区总经理刘力先生联手公开“独
“两河锦地”位于成都羊西沿线,处于政府新规划的“高档、高层住宅集中区”内,毗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两河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上东锦城”位于城东三圣乡片区,在锦江区三环路以内,地处成龙路与三环路交汇处,紧临四川师范大学,处于规划中东部新城的核心位置.项目占地面积约46亩,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减少安全隐患提高临床科学数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和住院部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312例,采用数
【摘要】公共选择理论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政府及其行为的理论,投票机制和集体决策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能够通过公共选择理论找到解决办法。本文主要通过对当前中国决策方式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对推动中国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提出一些建议意见。  【关键词】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决策 变革  一、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简要介绍  现代公共选择理论最早由
【摘要】由于证券市场客观上所具有的特殊性,以及人们主观上对掌握市场规律的迫切性,使得人们在对其进行学习、研究过程中,常常无意间步入误区或陷入悖论而不自知,因此明确检验标准就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关于证券市场价格走势分析理论(以下简称证势论)的检验与公示方面提出问题,加以分析,抛砖引玉,期望可以达成一定程度的基本共识。  【关键词】检验 不可公示定律  一、证势论的检验  面对一种事物,如果我们能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