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美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巴尔蒂斯的作品切入,探究这位二十世纪新具象绘画大师的绘画方式、情感表达和艺术理念。
【关键词】:巴尔蒂斯;风景画;人物画
巴尔蒂斯作为20世纪新具象派画家,其创作形式和观念与西方主流艺术创作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对巴尔蒂斯的讨论扩充了艺术研究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置于全球化语境下,这种研究是对中心的边缘的关注。
巴尔蒂斯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艺术史研究者,母亲是画家,故20世纪的画家、艺术家、诗人都是巴尔蒂斯家的常客。毋庸置疑,这种环境对巴尔蒂斯艺术创作选择产生了影响。毕加索曾说:“巴尔蒂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这句话需要考证和商榷,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巴尔蒂斯在画坛的地位。
风景画
巴尔蒂的绘画多与风景、人物、性有关,风景画用几何形体的构造来塑造画面。尽管他曾说过自己不会学习毕加索的绘画,诚然很难在巴尔蒂斯的作品中看到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影子。他的风景画透露出了弗朗切斯卡和马萨乔的影子,但所选题材和方向已经完全不同了。画面中人物多是青春期少女,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正处于性的萌芽时期。对性的暗示也频繁的出现在巴尔蒂斯的画面中,如猫的出现。《香普罗旺风景》(1942—1945年,油彩画布,98cmx130cm,私人收藏),人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也许不会觉得出色。因为我们视觉经验中有文艺复兴时候的风景画填充我们的大脑。当将其放在20世纪的艺术背景中联想一下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克莱因的“蓝”、波洛克的行动绘画等等各个流派大师的作品,巴尔蒂斯作品的魅力就会出现。20世纪的西方绘画,很难看到像《香普罗旺风景》这样的风景画,广阔的空间、宁静的画面、山峦树木稻田连续起伏、色调的变化都让人很舒服。
风景画由一些几何形的图形组合而成,如《画室中静物》(1958年,油彩画布,73cmx60cm,私人收藏)画面正中间的那个罐子,笔触的处理使得两个面的明暗对比强烈,立体感十足。巴尔蒂斯曾说过:“是马索诺和马萨乔教了我所有构图,作品几何构图的问题。”[1]巴尔蒂斯的作品却显露其构图不仅仅受了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他风景画中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保罗·塞尚的影响。对比保罗·塞尚的《列斯塔格的山》(1878—1880、油画、72.4x53.3cm)和巴尔蒂斯的《黎雍的谷地》(1955、油彩画布、90x162cm、法国托耶斯现代美术馆藏)、《窗上的玫瑰花》(1958、油彩画布、134.6x128.3cm、印第安那波利斯美术馆藏)。可以清楚看到保罗·塞尚对巴尔蒂斯的影响。立体主义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塞尚式的立体主义”[2],暂不讨论这个分类的标准和准确程度。仅从画面的表现形式分析这三幅绘画,画面均由几何形体组成。远景皆是金字塔式的构图方式,由远及近画面中充斥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也非常相似。
人物画
作品中人物僵硬、表情凝固、分割线清晰锋利。绘画中反复出现少女、镜子、猫等一些形象。画面趋于简化,材料本身的肌理、背景、人物等东西都被模糊化或说整体化。不仅让人们想起了莫兰迪的绘画,莫兰迪那一排排瓶子给人深刻的印象。这两位画家是否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即坚持着最后的具象底线。画面仍由容易辨认物品或人物组成,但画面细节相对简化。
“如果说,巴尔蒂斯以他那精湛的写实技巧和包融了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神秘主义等多重派别样式的具象形式,引起当代人的关注,不如说其具象式里所显露出的对现实内质、人的精神世界的反省与揭示,触动了当代人的精神上并非和谐的隐忧的普遍心理。”[3]巴尔蒂斯的画面确实透露着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不断重复的有点机械的人物样式给人以忧郁、神秘感,暗示着人物的内心和故事的呈现,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倾向。这种不局限于形式表达的绘画,颇有中国古代以形写神的味道。巴尔蒂斯绘画中的东方情节常被学者提及。资料显示巴尔蒂斯早年看过一本中国绘画图册,且其第二任妻子出田节子是一位日本女士。日本曾学习中国文化,唐宋时期尤为突出,此时中国画已具备“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依年代推算,巴尔蒂斯可能受了中国传统美学和绘画思想的影响。巴尔蒂斯赞同沙特的一句话:“艺术家必须完全退隐到他的作品之后,是作品重要,不是他。”保罗·塞尚也这样说:“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画好画,而不需要注意他的个人生活,作为艺术家的人必须留在阴影中。”[4]这两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巴尔蒂斯的人物画的特点,将自己的情感隐匿其中。
巴尔蒂斯的风景画和人物画具有相同的特点,他们的组成元素一直没有改变,风景画总是由几何形状的基本要素,通过巧妙的安排在画面上变成了一幅幅不同的画作。而人物画则是大致相同的表情。他这种冷静的表达方式让人想起了卢西安·弗洛伊德,这两位画家的人物作品均表现的极为冷静,像手术解剖一样解剖了人物的表情,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巴尔蒂斯的绘画还把运动的场面静止化,运动的人物被定格在一个瞬间,就像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一样,如《街》(1933年、油彩画布、195cmx240cm、纽约现代美术馆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很轻松的感觉到画面中心的那个小女孩在运动过程中被定格了。
小结
对巴尔蒂斯的讨论,除了其自身风景画、人物画中艺术表现的独特性,还在整个大的艺术语境的环境造成其作品意义产生的特殊性。处于全球化、多样化、强调边缘性和呼应中心的艺术语境下,新具象绘画大师巴尔蒂斯的研究具有其本身的意义。“独特性,就这个字眼的肯定意义而言,不在于生造出一些悖于常理的新词,而在于巧妙的使用旧词。舊词足以表达一切,旧词对于天才来说已经足够——罗丹。”[5]这段话贴切的评价了巴尔蒂斯的创作。20世纪流派纷呈的时代,他坚持自己的绘画理念。不盲从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等现代艺术,不断打破、颠覆艺术观念和形式,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同时代的画家中吸取自己所需的元素表现画面,用相对“旧”的语言表达艺术。1995年7月,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巴尔蒂斯绘画展”,巴尔蒂斯写信说到:“我恳求我的中国朋友,不要受现在西方的影响:而今此地,只是一片极度可怕的混乱!”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巴尔蒂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看法。细观西方现代主流艺术,确可看到与巴尔蒂斯的不同之处。巴尔蒂斯作品中宁静、神秘、写实的特点,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化、抽象化、个性化拉开了距离,保持了艺术的多样性。
注释:
[1]《世界名画家全集,巴尔蒂斯》,何政广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 《西方现代艺术史》,周宏智,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具象图式中的精神诠释——解读巴尔蒂斯的绘画艺术》,高飞,安徽师范大学。
[4]同1.
[5]《新具象画家巴尔蒂斯绘画研究》,邹迎双,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世界名画家全集,巴尔蒂斯》,何政广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西方现代艺术史》,周宏智,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具象图式中的精神诠释——解读巴尔蒂斯的绘画艺术》,高飞,安徽师范大学。
[4]《新具象画家巴尔蒂斯绘画研究》,邹迎双,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巴尔蒂斯的作品切入,探究这位二十世纪新具象绘画大师的绘画方式、情感表达和艺术理念。
【关键词】:巴尔蒂斯;风景画;人物画
巴尔蒂斯作为20世纪新具象派画家,其创作形式和观念与西方主流艺术创作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对巴尔蒂斯的讨论扩充了艺术研究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置于全球化语境下,这种研究是对中心的边缘的关注。
巴尔蒂斯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艺术史研究者,母亲是画家,故20世纪的画家、艺术家、诗人都是巴尔蒂斯家的常客。毋庸置疑,这种环境对巴尔蒂斯艺术创作选择产生了影响。毕加索曾说:“巴尔蒂斯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这句话需要考证和商榷,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巴尔蒂斯在画坛的地位。
风景画
巴尔蒂的绘画多与风景、人物、性有关,风景画用几何形体的构造来塑造画面。尽管他曾说过自己不会学习毕加索的绘画,诚然很难在巴尔蒂斯的作品中看到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影子。他的风景画透露出了弗朗切斯卡和马萨乔的影子,但所选题材和方向已经完全不同了。画面中人物多是青春期少女,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正处于性的萌芽时期。对性的暗示也频繁的出现在巴尔蒂斯的画面中,如猫的出现。《香普罗旺风景》(1942—1945年,油彩画布,98cmx130cm,私人收藏),人们看到这幅画的时候也许不会觉得出色。因为我们视觉经验中有文艺复兴时候的风景画填充我们的大脑。当将其放在20世纪的艺术背景中联想一下毕加索的《亚维农少女》、克莱因的“蓝”、波洛克的行动绘画等等各个流派大师的作品,巴尔蒂斯作品的魅力就会出现。20世纪的西方绘画,很难看到像《香普罗旺风景》这样的风景画,广阔的空间、宁静的画面、山峦树木稻田连续起伏、色调的变化都让人很舒服。
风景画由一些几何形的图形组合而成,如《画室中静物》(1958年,油彩画布,73cmx60cm,私人收藏)画面正中间的那个罐子,笔触的处理使得两个面的明暗对比强烈,立体感十足。巴尔蒂斯曾说过:“是马索诺和马萨乔教了我所有构图,作品几何构图的问题。”[1]巴尔蒂斯的作品却显露其构图不仅仅受了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他风景画中也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保罗·塞尚的影响。对比保罗·塞尚的《列斯塔格的山》(1878—1880、油画、72.4x53.3cm)和巴尔蒂斯的《黎雍的谷地》(1955、油彩画布、90x162cm、法国托耶斯现代美术馆藏)、《窗上的玫瑰花》(1958、油彩画布、134.6x128.3cm、印第安那波利斯美术馆藏)。可以清楚看到保罗·塞尚对巴尔蒂斯的影响。立体主义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塞尚式的立体主义”[2],暂不讨论这个分类的标准和准确程度。仅从画面的表现形式分析这三幅绘画,画面均由几何形体组成。远景皆是金字塔式的构图方式,由远及近画面中充斥着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以及画面的空间纵深感也非常相似。
人物画
作品中人物僵硬、表情凝固、分割线清晰锋利。绘画中反复出现少女、镜子、猫等一些形象。画面趋于简化,材料本身的肌理、背景、人物等东西都被模糊化或说整体化。不仅让人们想起了莫兰迪的绘画,莫兰迪那一排排瓶子给人深刻的印象。这两位画家是否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即坚持着最后的具象底线。画面仍由容易辨认物品或人物组成,但画面细节相对简化。
“如果说,巴尔蒂斯以他那精湛的写实技巧和包融了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神秘主义等多重派别样式的具象形式,引起当代人的关注,不如说其具象式里所显露出的对现实内质、人的精神世界的反省与揭示,触动了当代人的精神上并非和谐的隐忧的普遍心理。”[3]巴尔蒂斯的画面确实透露着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因素。不断重复的有点机械的人物样式给人以忧郁、神秘感,暗示着人物的内心和故事的呈现,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倾向。这种不局限于形式表达的绘画,颇有中国古代以形写神的味道。巴尔蒂斯绘画中的东方情节常被学者提及。资料显示巴尔蒂斯早年看过一本中国绘画图册,且其第二任妻子出田节子是一位日本女士。日本曾学习中国文化,唐宋时期尤为突出,此时中国画已具备“以形写神”的美学思想。依年代推算,巴尔蒂斯可能受了中国传统美学和绘画思想的影响。巴尔蒂斯赞同沙特的一句话:“艺术家必须完全退隐到他的作品之后,是作品重要,不是他。”保罗·塞尚也这样说:“你可以看到一个人画好画,而不需要注意他的个人生活,作为艺术家的人必须留在阴影中。”[4]这两句话很好的诠释了巴尔蒂斯的人物画的特点,将自己的情感隐匿其中。
巴尔蒂斯的风景画和人物画具有相同的特点,他们的组成元素一直没有改变,风景画总是由几何形状的基本要素,通过巧妙的安排在画面上变成了一幅幅不同的画作。而人物画则是大致相同的表情。他这种冷静的表达方式让人想起了卢西安·弗洛伊德,这两位画家的人物作品均表现的极为冷静,像手术解剖一样解剖了人物的表情,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巴尔蒂斯的绘画还把运动的场面静止化,运动的人物被定格在一个瞬间,就像时间在那一刻停止了一样,如《街》(1933年、油彩画布、195cmx240cm、纽约现代美术馆藏)这幅作品。人们可以很轻松的感觉到画面中心的那个小女孩在运动过程中被定格了。
小结
对巴尔蒂斯的讨论,除了其自身风景画、人物画中艺术表现的独特性,还在整个大的艺术语境的环境造成其作品意义产生的特殊性。处于全球化、多样化、强调边缘性和呼应中心的艺术语境下,新具象绘画大师巴尔蒂斯的研究具有其本身的意义。“独特性,就这个字眼的肯定意义而言,不在于生造出一些悖于常理的新词,而在于巧妙的使用旧词。舊词足以表达一切,旧词对于天才来说已经足够——罗丹。”[5]这段话贴切的评价了巴尔蒂斯的创作。20世纪流派纷呈的时代,他坚持自己的绘画理念。不盲从抽象表现主义、极少主义等现代艺术,不断打破、颠覆艺术观念和形式,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和同时代的画家中吸取自己所需的元素表现画面,用相对“旧”的语言表达艺术。1995年7月,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巴尔蒂斯绘画展”,巴尔蒂斯写信说到:“我恳求我的中国朋友,不要受现在西方的影响:而今此地,只是一片极度可怕的混乱!”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巴尔蒂斯对西方现代艺术的看法。细观西方现代主流艺术,确可看到与巴尔蒂斯的不同之处。巴尔蒂斯作品中宁静、神秘、写实的特点,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化、抽象化、个性化拉开了距离,保持了艺术的多样性。
注释:
[1]《世界名画家全集,巴尔蒂斯》,何政广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 《西方现代艺术史》,周宏智,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具象图式中的精神诠释——解读巴尔蒂斯的绘画艺术》,高飞,安徽师范大学。
[4]同1.
[5]《新具象画家巴尔蒂斯绘画研究》,邹迎双,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世界名画家全集,巴尔蒂斯》,何政广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西方现代艺术史》,周宏智,清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具象图式中的精神诠释——解读巴尔蒂斯的绘画艺术》,高飞,安徽师范大学。
[4]《新具象画家巴尔蒂斯绘画研究》,邹迎双,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