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承担着全面教育、管理和指导学生的任务,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因此如何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事关重大。笔者从“责(任)心”、“爱心”、“防(患)心”、“静心”、“赏心”、“民心”等六个方面浅谈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实效性;教育与管理
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每天都无数次接触学生,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工作,如何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事关重大。每个班主任都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当然有时我们做的也未必最令人满意,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谈谈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1.“责(任)心” ―― 努力“树人”,培养国家真正的公民
这是李镇西先生阐述的一个班主任应该具有的教育理想。他说,班主任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班主任并不缺乏前者,而对于后者,则不是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
当班主任有了这种责任心,就会竭尽全力地“从严治班,从严治学”,培养学生“有纪律、有秩序、有礼貌”的品质,努力“树人”。而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是班主任“树人”的必由之路。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正确的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引领着班集体的发展方向。它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使学生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纪律观,从而达到自省、自律、自强、自立的目的,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国家所需要的真正的公民。
2.“爱心”――关爱学生,依恋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作为班主任,如何去填平这道鸿沟呢?那就是用滚烫的心温暖学生的心,用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只有真心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同时爱还必须要有耐心。对于那些自卑、胆怯,缺乏自尊心的学生,要“长其善,救其失,扬其长,促其变”寻找“闪光点”,适时地给予各种的肯定与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班主任千万不要吝惜“好话”。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优势,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他们能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学生”。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班级的一切工作都能有序进行。也只有了爱,我们才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手足;才能有信念、有责任、有激情;才能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出类拔萃;才能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大事,全心全意,坚定不移,无怨无悔。李镇西先生在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中也认为:“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只有这种依恋,才会对学生有至真的关爱之心,这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赞可夫说过:“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了解一个学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因此,班主任必须作出一番艰苦的努力,才可能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因此,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或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捕捉学生行为的每一个细节,全面了解学生,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3.“防(患)心”―― 工作要超前,防微杜渐
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问扁鹊,你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解释说:长兄治病,是在病情还未发作之前就被他铲除了,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别人都认为他只能治一些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自然响遍天下。这则小故事应该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以这样的启示: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要有前瞻性,要防微杜渐。教育的目的在于防范,而不是出了事以后的处理,教育工作是一项积极的主动的超前的工作。所以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班主任工作,要有准确的预见性。不能事情已经出来了,我们的班主任还一无所知。
管理控制理论认为,针对各种常见问题,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而事前的预先控制又确实是最难做同时又最容易被轻视的工作。大多数班主任往往都是等到班级管理中出现错误、发现错误时,才去制止、弥补,亡羊补牢。当然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已经是下策。其实,一名优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未雨绸缪,对待即将发生的任何事,要有危机管理意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像扁鹊家的大哥那样,有较敏锐的洞察力,防患于未然,千万不要等学生“病入膏肓”时才着手诊治。
4.“静心”――保持冷静,实干加巧干
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犯错误的学生,有的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有的偏偏在班主任强调某个问题之后“闯红灯”;有的恰恰在最不应该出问题的时候出“漏子”。这时做班主任的难免火气比较大,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4.1保持冷静。俗话说:心急吃不到热豆腐。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如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发生冲突,使本人下不了台,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因而,不妨先保持冷静、沉默,克制情绪,暂且先搁置此事不处理。用冷处理的方法,既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也能体现教育者的风范。
4.2宽容大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呢?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我们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实效性;教育与管理
一个好的高中班主任能够带好一个班,能够对一个班的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为社会培养一个班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班主任每天都无数次接触学生,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班主任与学生的每一次接触都是工作,如何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事关重大。每个班主任都有许多成功的做法,当然有时我们做的也未必最令人满意,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谈谈如何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1.“责(任)心” ―― 努力“树人”,培养国家真正的公民
这是李镇西先生阐述的一个班主任应该具有的教育理想。他说,班主任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班主任并不缺乏前者,而对于后者,则不是所有班主任都能做到。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
当班主任有了这种责任心,就会竭尽全力地“从严治班,从严治学”,培养学生“有纪律、有秩序、有礼貌”的品质,努力“树人”。而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是班主任“树人”的必由之路。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正确的舆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引领着班集体的发展方向。它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全班学生的共同努力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使学生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形成自己的纪律观,从而达到自省、自律、自强、自立的目的,并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国家所需要的真正的公民。
2.“爱心”――关爱学生,依恋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作为班主任,如何去填平这道鸿沟呢?那就是用滚烫的心温暖学生的心,用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只有真心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以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同时爱还必须要有耐心。对于那些自卑、胆怯,缺乏自尊心的学生,要“长其善,救其失,扬其长,促其变”寻找“闪光点”,适时地给予各种的肯定与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班主任千万不要吝惜“好话”。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一方面的特长、优势,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他们能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热爱学生”。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信任的基础和前提,师生间有了爱,班级的一切工作都能有序进行。也只有了爱,我们才能视学校为家庭,视学生为子女,视同事为手足;才能有信念、有责任、有激情;才能拒绝平庸、追求卓越、出类拔萃;才能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大事,全心全意,坚定不移,无怨无悔。李镇西先生在其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中也认为:“判断自己是不是真的爱学生,其实有一个简洁的办法,就是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依恋学生?或者说我是不是常常在周末或节假日情不自禁地思念学生?”只有这种依恋,才会对学生有至真的关爱之心,这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
赞可夫说过:“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了解一个学生绝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学生都以自己独特的形象出现在教师的面前,因此,班主任必须作出一番艰苦的努力,才可能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因此,班主任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或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利用一切机会和场合捕捉学生行为的每一个细节,全面了解学生,找到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3.“防(患)心”―― 工作要超前,防微杜渐
有这样一个故事:魏文侯问扁鹊,你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回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解释说:长兄治病,是在病情还未发作之前就被他铲除了,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别人都认为他只能治一些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是治于病情严重之时,所以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名气自然响遍天下。这则小故事应该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以这样的启示: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工作要有前瞻性,要防微杜渐。教育的目的在于防范,而不是出了事以后的处理,教育工作是一项积极的主动的超前的工作。所以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的班主任工作,要有准确的预见性。不能事情已经出来了,我们的班主任还一无所知。
管理控制理论认为,针对各种常见问题,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而事前的预先控制又确实是最难做同时又最容易被轻视的工作。大多数班主任往往都是等到班级管理中出现错误、发现错误时,才去制止、弥补,亡羊补牢。当然这也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已经是下策。其实,一名优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未雨绸缪,对待即将发生的任何事,要有危机管理意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像扁鹊家的大哥那样,有较敏锐的洞察力,防患于未然,千万不要等学生“病入膏肓”时才着手诊治。
4.“静心”――保持冷静,实干加巧干
由于学生思想不成熟,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犯错误的学生,有的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有的偏偏在班主任强调某个问题之后“闯红灯”;有的恰恰在最不应该出问题的时候出“漏子”。这时做班主任的难免火气比较大,在课堂上发脾气批评学生。有时弄得自己也很难堪,下不了台。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4.1保持冷静。俗话说:心急吃不到热豆腐。遇到学生犯错误时,如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发生冲突,使本人下不了台,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因而,不妨先保持冷静、沉默,克制情绪,暂且先搁置此事不处理。用冷处理的方法,既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也能体现教育者的风范。
4.2宽容大度。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是一种长者风范、智者修养。当你怒气冲天时,切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非草木,孰能无过?”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些天真无邪的学生呢?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对学生的过错我们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怀着“孺子可教”的信念教诲他,用“慈母”般的爱心感化他,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不损害班主任的身心;既融洽师生关系,又树立师德形象,这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