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课程预设与课程生成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传统教学偏重教学预设,忽视课程生成,现在的有些课堂教学却又走向了反面,一味强调课程生成,忽视了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学的无序性、随意性。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到底该如何设定?因此,必须把预设和生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应是传承与重构的和谐交融。
一、教学目标必须保留预设的框架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依点,预设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只有有了科学的、合理的教学预设目标,才能对教学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指导,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一种重要思想,因为注重动态生成,所以有的专家学者明确提出了“让不确定性向语文课开放”的观念,有的教师甚至振臂高呼“让我们追求无法预约的精彩”,“让我们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诗意的温馨”。诚然,这是语文新课堂的亮点、闪光点,但这并不等于说就不需要预设了,没有预设就没有了秩序,没有预设就没有了规范,没有预设也就没有了确定性。仅有动态生成的课堂,严格地说,是一种四处放羊式的放任自流,也可界定为一种教育事故,更当视作是一种失责行为。因此,理想的语文新课堂,应该保留预设的框架,融动态生成与课前预设于一体。
而预设目标的设定不是僵化的、固定的,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生成的。那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预设这个教学目标呢?首先要站在新课标的高度来预设,而不能把教学的视点狭隘地局限于具体一节课或一篇课文;其次,语文教师在预设目标时还应当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求、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自身素养,应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最终归宿;再次,语文教师预设目标应具有一定灵活性,以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
二、教学目标必须保留生成的空间
开放的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为指导,从有效促进学生言语经验发展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契机,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理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原有的经验结构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教学意外”的发生。这时教师不能主观武断地批评或无视学生的体验,而应及时调整预设的目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应让新与旧、洋与土、继承与重构在语文课堂和谐交融。
例如,《促织》一文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令人击节称赏,拍案叫绝。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围绕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主人公的命运由悲而喜、由喜而悲、悲极复喜的多次反复,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层层波澜,矛盾层层激化,表现出主人公的层层血泪、层层磨难与读者的层层担心,唤起了读者对主人公的层层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层层愤慨。这样曲曲折折的描写,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武夷九曲,历尽方知奥妙”。《促知》一文以其跌宕多姿的情节,丰满了故事,深化了思想内容,嬴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该文的一般分析认为是一出悲剧。但在课堂讨论中各小组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观点一:“悲剧论”认为一部作品只要主体是悲剧就是悲剧。作者在故事结尾时让主人公成名“入邑庠”,“成子精神复旧”,“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这样的结尾纯属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生活逻辑,大大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这是中国读者喜欢“大团圆”的审美要求的产物,同时这里面有因果报应、好人有好报、人生荣辱受命运和机遇左右的腐朽思想。
观点二:“喜剧论”认为只要故事的结局主人公未遭厄运就是喜剧。成名一家的命运几经反复波折,但最终成名成为裘马世家,并评论说:“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观点三:“正剧论”认为故事的构思正体现了作者的匠心。一介玩物,一只小虫,能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能使“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尾正是对那畸形社会的莫大讥讽和血泪控诉。因此,本文看似是喜剧,读者还是饱噙泪水来读完它的,这样的构思,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模式,成名托一虫之福,最终飞黄腾达,正是作者的艺术手法高超之处。
而这三种观点各有值得肯定之处,在教学的预设目标中,就不应拘泥于某一种,而应充分给学生思考与表述的空间,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
三、课堂教学目标在施教中生成并升华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目标的完成,重点、难点的突破也许带有不确定性,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模糊概念,粗放型的教学正是这种模糊概念下的衍生品。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严禁教师无教案上课。这种做法可谓用心良苦,但这也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经验的老师进教室前已经胸有成竹,学生可能碰到的难点怎样突破,前后的知识如何衔接,都是有所准备的;甚至开课的第一句也都是有靶向性的,什么地方该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怎样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都了然于心,自然“教案之形在外,教案之神在心”了,讲课的艺术性、逻辑性、指导性也大大提升。每次讲完课,教师带回来的是心得,获得是启发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和办法,而不是没有生命力的死教案。因此,不拿教案上课的教师未必就不是好教师,好的教案也不是知识的备忘录和细节的罗列,而且这种罗列往往制约着教师的思维,束缚着教师的手脚;教师唯恐讲错说错,一节课老想着教案、教本、教参上怎么说,不敢越雷池半步,看似一板一眼,丝丝入扣,实则亦步亦趋,邯郸学步。因此,“汝果欲教书,功夫在教案外”了。
例如,《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中,曹操与刘备纵论天下英雄,刘备表面上虚与委蛇,与曹周旋,心下里如坐针毡,惊魂未定,至曹操点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语中的,石破天惊,如闻惊雷,刘备连匙箸也猝落于地。
“闻言失箸”这一情节是故事的高潮,也是人物心理情绪最复杂、最真切的反映。然而,怎样理解刘备的这一举动,恰恰是全面理解刘备这个人物的关键。它实是刘备借以掩饰内心惶惧的绝好凭据,是激化情节转化、促使人物摆脱被动处境、化险为夷的重要契机。然而,刘备失箸是无意还是有意呢?
传统的观点认为,刘备是因为曹操识破他“奉诏讨曹”的意图,而一时间不知所措,茫然无主,下意识间失手落箸。
但是有学生谈到:从整部《三国演义》来看,“尊刘贬曹”是全书的主导思想,曹操是被否定的“奸雄”,刘备是被肯定的“枭雄”。在本篇故事中,在曹操面前,刘备言谈谨慎,事事处处顺从;而曹操自恃才高,目中无人。因此,刘备此番应邀会曹,是以示弱自保,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刘备失箸是故意做给曹操看的,刘备谦恭、惶恐之态越是真切,曹操会越加得意,因此,刘备“闻言失箸”这一细节,按照“有意掷地”来理解,要比按“无意失手”来理解,更符合刘备的心态。
学生能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积极开拓,正体现了教学目标在施教中生成并升华。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设是必然目标,生成是偶然结果。只有充分关注课堂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使两者有机结合,才是完美的课堂。
一、教学目标必须保留预设的框架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依点,预设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它的运行需要一定的程序。只有有了科学的、合理的教学预设目标,才能对教学进行正确的、有效的指导,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一种重要思想,因为注重动态生成,所以有的专家学者明确提出了“让不确定性向语文课开放”的观念,有的教师甚至振臂高呼“让我们追求无法预约的精彩”,“让我们享受语文带给我们的诗意的温馨”。诚然,这是语文新课堂的亮点、闪光点,但这并不等于说就不需要预设了,没有预设就没有了秩序,没有预设就没有了规范,没有预设也就没有了确定性。仅有动态生成的课堂,严格地说,是一种四处放羊式的放任自流,也可界定为一种教育事故,更当视作是一种失责行为。因此,理想的语文新课堂,应该保留预设的框架,融动态生成与课前预设于一体。
而预设目标的设定不是僵化的、固定的,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生成的。那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预设这个教学目标呢?首先要站在新课标的高度来预设,而不能把教学的视点狭隘地局限于具体一节课或一篇课文;其次,语文教师在预设目标时还应当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求、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自身素养,应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最终归宿;再次,语文教师预设目标应具有一定灵活性,以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
二、教学目标必须保留生成的空间
开放的课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的教学观和学生观为指导,从有效促进学生言语经验发展的角度出发,给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契机,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理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过程,使课堂充满生机和乐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原有的经验结构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导致“教学意外”的发生。这时教师不能主观武断地批评或无视学生的体验,而应及时调整预设的目标,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形成积极的学习氛围,应让新与旧、洋与土、继承与重构在语文课堂和谐交融。
例如,《促织》一文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令人击节称赏,拍案叫绝。通过促织的得失这一主要线索,围绕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主人公的命运由悲而喜、由喜而悲、悲极复喜的多次反复,极尽曲折回环之能事,层层波澜,矛盾层层激化,表现出主人公的层层血泪、层层磨难与读者的层层担心,唤起了读者对主人公的层层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层层愤慨。这样曲曲折折的描写,避免了一览无余,正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武夷九曲,历尽方知奥妙”。《促知》一文以其跌宕多姿的情节,丰满了故事,深化了思想内容,嬴得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该文的一般分析认为是一出悲剧。但在课堂讨论中各小组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观点一:“悲剧论”认为一部作品只要主体是悲剧就是悲剧。作者在故事结尾时让主人公成名“入邑庠”,“成子精神复旧”,“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这样的结尾纯属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不符合那个时代的生活逻辑,大大削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这是中国读者喜欢“大团圆”的审美要求的产物,同时这里面有因果报应、好人有好报、人生荣辱受命运和机遇左右的腐朽思想。
观点二:“喜剧论”认为只要故事的结局主人公未遭厄运就是喜剧。成名一家的命运几经反复波折,但最终成名成为裘马世家,并评论说:“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
观点三:“正剧论”认为故事的构思正体现了作者的匠心。一介玩物,一只小虫,能使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也能使“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尾正是对那畸形社会的莫大讥讽和血泪控诉。因此,本文看似是喜剧,读者还是饱噙泪水来读完它的,这样的构思,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程式化、概念化的作品模式,成名托一虫之福,最终飞黄腾达,正是作者的艺术手法高超之处。
而这三种观点各有值得肯定之处,在教学的预设目标中,就不应拘泥于某一种,而应充分给学生思考与表述的空间,使得课堂教学呈现丰富性。
三、课堂教学目标在施教中生成并升华
当然,课堂教学过程中目标的完成,重点、难点的突破也许带有不确定性,是一个无法量化的模糊概念,粗放型的教学正是这种模糊概念下的衍生品。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硬性规定:严禁教师无教案上课。这种做法可谓用心良苦,但这也只能解决表面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经验的老师进教室前已经胸有成竹,学生可能碰到的难点怎样突破,前后的知识如何衔接,都是有所准备的;甚至开课的第一句也都是有靶向性的,什么地方该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怎样思考,可能会出现哪些结果,都了然于心,自然“教案之形在外,教案之神在心”了,讲课的艺术性、逻辑性、指导性也大大提升。每次讲完课,教师带回来的是心得,获得是启发和改进教学方法的措施和办法,而不是没有生命力的死教案。因此,不拿教案上课的教师未必就不是好教师,好的教案也不是知识的备忘录和细节的罗列,而且这种罗列往往制约着教师的思维,束缚着教师的手脚;教师唯恐讲错说错,一节课老想着教案、教本、教参上怎么说,不敢越雷池半步,看似一板一眼,丝丝入扣,实则亦步亦趋,邯郸学步。因此,“汝果欲教书,功夫在教案外”了。
例如,《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一节中,曹操与刘备纵论天下英雄,刘备表面上虚与委蛇,与曹周旋,心下里如坐针毡,惊魂未定,至曹操点明“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一语中的,石破天惊,如闻惊雷,刘备连匙箸也猝落于地。
“闻言失箸”这一情节是故事的高潮,也是人物心理情绪最复杂、最真切的反映。然而,怎样理解刘备的这一举动,恰恰是全面理解刘备这个人物的关键。它实是刘备借以掩饰内心惶惧的绝好凭据,是激化情节转化、促使人物摆脱被动处境、化险为夷的重要契机。然而,刘备失箸是无意还是有意呢?
传统的观点认为,刘备是因为曹操识破他“奉诏讨曹”的意图,而一时间不知所措,茫然无主,下意识间失手落箸。
但是有学生谈到:从整部《三国演义》来看,“尊刘贬曹”是全书的主导思想,曹操是被否定的“奸雄”,刘备是被肯定的“枭雄”。在本篇故事中,在曹操面前,刘备言谈谨慎,事事处处顺从;而曹操自恃才高,目中无人。因此,刘备此番应邀会曹,是以示弱自保,以守为攻,以退为进。刘备失箸是故意做给曹操看的,刘备谦恭、惶恐之态越是真切,曹操会越加得意,因此,刘备“闻言失箸”这一细节,按照“有意掷地”来理解,要比按“无意失手”来理解,更符合刘备的心态。
学生能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积极开拓,正体现了教学目标在施教中生成并升华。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预设是必然目标,生成是偶然结果。只有充分关注课堂中的预设性和生成性,使两者有机结合,才是完美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