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育在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上有天然的优势,人格教育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语文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加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质朴纯真的人性。二、感悟人生,胸襟豁达,积极向上。三、品味亲情、友情的美好,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四、由爱自身到爱祖国。要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必须付诸扎实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格;语文教育
古人云,诗者,不过“情景两端”。古典诗词中深蕴的人格情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每个欣赏者都可在其中吸取新鲜生命,充实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而在生活中培养起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
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育在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上有天然的优势,人格教育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为此,新编高中语文课本适量增加了高品位的诗文,以期在“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培养中实现人格教育。
一、培养热爱自然、质朴纯真的人性
古代的智者、仁者通过歌咏具有与自己道德品质相似特点的自然景物来体现自己人性的坦率豁达,自然纯真。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调动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会令学生油然而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从而时常感动于人性的自然纯真,而保有纯真的人性。如《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广阔的草原风貌;《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渗透积极进取的精神。所有自然美与情感美和谐统一的诗文,都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感悟人生,胸襟豁达,积极向上
古诗词欣赏常要求指导学生整体把握主旨与诗人形象。把诗人的风格,放在时代大背景中去认识,学生能看到众多的“个性美”以及个性在挣扎中展现的“人格美”。这美感能促使他们产生新的联想,思考人生的意义。
如读唐诗。盛世的背景使唐诗大多积极、健康、现实,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出乐观自信,杜甫的“会当凌绝顶”表达了远大的理想。众多豪气的诗篇,让人也顿生万丈豪情!
生命意识是人格一个重要方面,生命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应该利用古典诗词中古人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生命价值的珍惜对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形成丰富而舒展的个性,正直、豁达而刚健的人格。
三、品味亲情、友情的美好,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血脉相连的亲情是人间至情,最难割舍。孟郊的《游子吟》表现母子相依为命的深情。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将对兄弟、亲人的深深思念流露无遗。诵读寄托着人类最纯洁的情感的诗篇,懂亲情之难弃。
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受重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能使学生感到友情的珍贵,体悟友谊的真谛。
爱情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如两千年前的《诗经》,就有《静女》表现男女相恋的纯真。学生会受到感染,向往真挚爱情。《迢迢牵牛星》中牛郎织女的相思缠绵、《氓》中弃妇的悲愤决绝、《孔雀东南飞》中仲卿兰芝的悲剧会让学生意识到爱情中的曲折无奈,而《西厢记》那一句“有情人终成眷属”道出了世人的共同祝愿,更有那翻唱杨柳枝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让学生领悟到相爱不是耳鬓厮磨,朝朝暮暮,而是心灵相通,情感相融,使处于豆蔻年华的他们能正确地对待爱情,培养起正确的爱情观。
四、由爱自身到爱祖国
当学生的人格充盈着人性的纯真与美好时,我们会更容易从狭隘的个人得失感慨上升到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共鸣。
屈原的《离骚》“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激烈的感情是对祖国灾难的担忧,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陆游绝笔《示儿》中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真挚!自南宋以来,凡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岳飞《满江红》中洋溢的爱国热情必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必须付诸扎实的教学实践。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重指导诵读、品味;其次要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写诗。在互相欣赏、点评中,定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其健康的人格。
古诗文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古典诗词教学使学生受到人性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真正发挥语文教育的价值,实现“为人生”的语文教育目标,使学生终生受益。这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唐诗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喻朝刚,周航主编. 分类新编两宋绝妙好词.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4]初旭主编.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格;语文教育
古人云,诗者,不过“情景两端”。古典诗词中深蕴的人格情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每个欣赏者都可在其中吸取新鲜生命,充实自己的情感世界,进而在生活中培养起向上、向善的人文精神,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
中学时代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育在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上有天然的优势,人格教育也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2000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为此,新编高中语文课本适量增加了高品位的诗文,以期在“纯正的文学趣味”的培养中实现人格教育。
一、培养热爱自然、质朴纯真的人性
古代的智者、仁者通过歌咏具有与自己道德品质相似特点的自然景物来体现自己人性的坦率豁达,自然纯真。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图片、音乐等直观教具,创设出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调动想象,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会令学生油然而生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激情,从而时常感动于人性的自然纯真,而保有纯真的人性。如《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广阔的草原风貌;《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渗透积极进取的精神。所有自然美与情感美和谐统一的诗文,都包蕴着一种诱人奋发的力量,激发着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感悟人生,胸襟豁达,积极向上
古诗词欣赏常要求指导学生整体把握主旨与诗人形象。把诗人的风格,放在时代大背景中去认识,学生能看到众多的“个性美”以及个性在挣扎中展现的“人格美”。这美感能促使他们产生新的联想,思考人生的意义。
如读唐诗。盛世的背景使唐诗大多积极、健康、现实,对中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表现出乐观自信,杜甫的“会当凌绝顶”表达了远大的理想。众多豪气的诗篇,让人也顿生万丈豪情!
生命意识是人格一个重要方面,生命教育也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部分。语文教学中应该利用古典诗词中古人对生命意义的感悟,对生命价值的珍惜对中学生实施生命教育,使学生形成丰富而舒展的个性,正直、豁达而刚健的人格。
三、品味亲情、友情的美好,培养正确的爱情观
血脉相连的亲情是人间至情,最难割舍。孟郊的《游子吟》表现母子相依为命的深情。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将对兄弟、亲人的深深思念流露无遗。诵读寄托着人类最纯洁的情感的诗篇,懂亲情之难弃。
友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受重视。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都能使学生感到友情的珍贵,体悟友谊的真谛。
爱情是古往今来永恒的话题。如两千年前的《诗经》,就有《静女》表现男女相恋的纯真。学生会受到感染,向往真挚爱情。《迢迢牵牛星》中牛郎织女的相思缠绵、《氓》中弃妇的悲愤决绝、《孔雀东南飞》中仲卿兰芝的悲剧会让学生意识到爱情中的曲折无奈,而《西厢记》那一句“有情人终成眷属”道出了世人的共同祝愿,更有那翻唱杨柳枝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让学生领悟到相爱不是耳鬓厮磨,朝朝暮暮,而是心灵相通,情感相融,使处于豆蔻年华的他们能正确地对待爱情,培养起正确的爱情观。
四、由爱自身到爱祖国
当学生的人格充盈着人性的纯真与美好时,我们会更容易从狭隘的个人得失感慨上升到与国家民族命运的共鸣。
屈原的《离骚》“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激烈的感情是对祖国灾难的担忧,对民生疾苦的同情。陆游绝笔《示儿》中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著、深沉、热烈、真挚!自南宋以来,凡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岳飞《满江红》中洋溢的爱国热情必会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必须付诸扎实的教学实践。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首先要重指导诵读、品味;其次要创设情境,培养想象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写诗。在互相欣赏、点评中,定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净化学生的灵魂,培养其健康的人格。
古诗文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古典诗词教学使学生受到人性的陶冶,心灵的滋养,人生的启迪,真正发挥语文教育的价值,实现“为人生”的语文教育目标,使学生终生受益。这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唐诗鉴赏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喻朝刚,周航主编. 分类新编两宋绝妙好词.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4]初旭主编. 中国古典文学鉴赏.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