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古诗词教学长期以来忽视学生实践的状况,论述了学生实践在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阐述了学生实践的三种具体做法。
关键词古诗教学 换词 对句 仿写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悠悠几千年,骚人墨客多如星辰,诗歌(含词)作品浩如烟海——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同时代的一些名篇,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诗是诗,与散文存在文体上的不同;古诗是古代的诗,与现代诗有着语言上的差异。因此古诗的教学,既不能像教古代散文那样教,也不能像教现代诗那样教,它有它自己的教法。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以求,不倦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很好的古诗教学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古诗教学经验,使古诗教学的路子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好。然而我们也看到,长期以来,古诗教学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说具体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文本作静态的讲解和分析,而没有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教学,学生自然不感兴趣。既然学生不感兴趣,那么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也很难往心里去。退一步说,即使学生能够听进去,也只能走近古诗作品,而不能走进古诗作品。既然不能走进去,那么所得到的认识就只能是肤浅的,而不可能是深刻的。
古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走进古诗,焉能求得对古诗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深切体会与透彻理解?焉能谈得上对古诗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的消化和运用?焉能使古诗作品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又焉能体现古诗作品的强大魅力和崇高价值?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这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1 换词
古人作诗填词,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为了求得一个最理想的字眼而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真可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字眼,如金珠玉粒,熠熠生辉,掷地有声,成为古诗中的语言精华。如众所周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等等。
名诗中这样的语言精华几乎篇篇都有,是学生学习用字(词)的绝好材料。然而教学这些材料,一般的做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没精打采,恹恹欲睡。原因何在?原来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完全成了听众和看客。运用换词对照的方法,将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这种方法是;让学生用另外的字(词,下同)来替换原字,然后与原字进行对照,看是原字用得好,还是换上去的字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孰优孰劣便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我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和“翔”字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先发动学生寻找别的字来替换这两个字,结果学生找出了“飞”和“翔”来替换“击”字,找出了“游”和“戏”来替换“翔”字。然后我让学生把原字和换上去的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最后得出结论:用“击”字,显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雄劲有力,与这首词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基调相吻合;“飞”和“翔”的词义差不多,都是指鸟类在空中扇动翅膀,不能体现出雄鹰在天空飞翔时的雄劲有力的形象,不能体现出作者昂扬奋发的斗志。用“翔”字,绘出了鱼儿在水里游时的轻快、灵活的形象,用“游”和“戏”都不能与之媲美。采用这种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了,而且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炼字的苦心,更重要的是对诗人的用字之妙获得了深切的体会,这对于他们今后在作文中精心选择词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单凭老师讲某个字如何如何用得好,诚然,经老师这么一讲,学生的确会觉得它用得好,但无论如何,其感受不会有换词比较这样深刻,学生对诗人经营词语的苦心感受也不会来得如此深切。
2 对句
对仗,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有字数、节奏、词性、虚实、平仄等方面的讲究和避忌,涉及多方面的语言知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要求对仗的。对仗的句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一种美感,有着很好的表达效果,所以修辞学中把它列为修辞手法之一。文章中适当地地运用对仗句,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律诗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安排学生作对句的实践。所谓对句,就是根据上联对出下联,或者根据下联对出上联。对句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第一,学生对对句很感兴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律诗的教学中常用此法,学生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对句涉及多方面的语言知识(如前所述),反复进行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并使之形成能力。无可讳言,我们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对仗的知识时,往往只是作静态的语言分析,根本不让学生作对句的实践。其结果是,学生对对仗的知识是懂得了,看到对仗句,能够认识了,但是要他们写对联可就犯难了,勉强写去,不是词性对不上,就是平仄不合律,不是结构不一致,就是内容不相关。这种教法,只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死的语言知识,而不能活用。这与学习的目的是相悖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既然不能用,学了又有何用!第三、对句是一种心智活动。通过对句,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句的优劣,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内容上。内容有高下之分,新奇平庸之别,要做到内容上的争新出奇,就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一来,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中,有专门的学习对句的功课,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学生属对的功底非常扎实,因此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联妙对。如果老师只讲一讲属对的基本知识,而不让学生去实践的话,其结果恐怕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
3 仿写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是一个难点,而难就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这是因为:第一,古诗是用古汉语写的,而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有一定的差异,而学生说话和作文都是用的现代汉语。这种语言的差异成为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障碍。第二,古诗受篇幅的限制,惜墨如金,言约意丰,这种高度精练的语言更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第三,古诗节奏鲜明,句与句之间、词与词之间不用关联词语,语意具有跳跃性,这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第四,受平仄和押韵的限制,古诗往往有语序颠倒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之一。采用仿写古诗的方法,可使这些困难迎刃而解。因为任何知识,如果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在用中学,边学边用,该知识就容易掌握;如果只学不用,该知识就难掌握了。语言的学习尤其如此。可是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只重视学生的“学”,而忽视学生的“用”,这当然很难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语言的能力了。如果让学生进行彷写古诗的实践,势必增强学生对古诗语言的感受力和领悟力。除此之外,仿写古诗还可以增强学生作文的立意构思的能力,联想想象的能力,以及表现手法和修辞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可能有人要说,让学生仿写古诗,课程标准并未作出要学生学会写古诗的要求,这样做,岂非画蛇添足,白白浪费时间吗?非也!仿写古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学习古诗的手段——不,不仅是学习古诗的手段,而且是学习语文学科的手段。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有效地把多方面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诚然,仿写古诗,需要花时间,耗精力,但这绝不是浪费;如果说这也是浪费的话,我看这样的“浪费”是值得的。
综上所述,“实践”在古诗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实践走进古诗教学,必能为古诗教学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焕发出灿烂的异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6(2):287.
关键词古诗教学 换词 对句 仿写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悠悠几千年,骚人墨客多如星辰,诗歌(含词)作品浩如烟海——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学财富。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同时代的一些名篇,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诗是诗,与散文存在文体上的不同;古诗是古代的诗,与现代诗有着语言上的差异。因此古诗的教学,既不能像教古代散文那样教,也不能像教现代诗那样教,它有它自己的教法。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孜孜以求,不倦探索,摸索出了一些很好的古诗教学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古诗教学经验,使古诗教学的路子越走越宽,效果越来越好。然而我们也看到,长期以来,古诗教学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说具体点,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文本作静态的讲解和分析,而没有学生的实践活动。这样教学,学生自然不感兴趣。既然学生不感兴趣,那么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也很难往心里去。退一步说,即使学生能够听进去,也只能走近古诗作品,而不能走进古诗作品。既然不能走进去,那么所得到的认识就只能是肤浅的,而不可能是深刻的。
古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走进古诗,焉能求得对古诗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深切体会与透彻理解?焉能谈得上对古诗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的消化和运用?焉能使古诗作品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的震撼?又焉能体现古诗作品的强大魅力和崇高价值?毛泽东同志说得好:“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这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性。
1 换词
古人作诗填词,十分注重“炼字”,往往为了求得一个最理想的字眼而煞费苦心,绞尽脑汁,真可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字眼,如金珠玉粒,熠熠生辉,掷地有声,成为古诗中的语言精华。如众所周知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等等。
名诗中这样的语言精华几乎篇篇都有,是学生学习用字(词)的绝好材料。然而教学这些材料,一般的做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眉飞色舞、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没精打采,恹恹欲睡。原因何在?原来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完全成了听众和看客。运用换词对照的方法,将使课堂面貌焕然一新。这种方法是;让学生用另外的字(词,下同)来替换原字,然后与原字进行对照,看是原字用得好,还是换上去的字好,好在哪里。通过比较,孰优孰劣便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我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和“翔”字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我先发动学生寻找别的字来替换这两个字,结果学生找出了“飞”和“翔”来替换“击”字,找出了“游”和“戏”来替换“翔”字。然后我让学生把原字和换上去的字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最后得出结论:用“击”字,显出了雄鹰搏击长空的雄劲有力,与这首词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基调相吻合;“飞”和“翔”的词义差不多,都是指鸟类在空中扇动翅膀,不能体现出雄鹰在天空飞翔时的雄劲有力的形象,不能体现出作者昂扬奋发的斗志。用“翔”字,绘出了鱼儿在水里游时的轻快、灵活的形象,用“游”和“戏”都不能与之媲美。采用这种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大大地调动起来了,而且通过比较,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炼字的苦心,更重要的是对诗人的用字之妙获得了深切的体会,这对于他们今后在作文中精心选择词语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单凭老师讲某个字如何如何用得好,诚然,经老师这么一讲,学生的确会觉得它用得好,但无论如何,其感受不会有换词比较这样深刻,学生对诗人经营词语的苦心感受也不会来得如此深切。
2 对句
对仗,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它有字数、节奏、词性、虚实、平仄等方面的讲究和避忌,涉及多方面的语言知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要求对仗的。对仗的句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和谐悦耳,给人一种美感,有着很好的表达效果,所以修辞学中把它列为修辞手法之一。文章中适当地地运用对仗句,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律诗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安排学生作对句的实践。所谓对句,就是根据上联对出下联,或者根据下联对出上联。对句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第一,学生对对句很感兴趣,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在律诗的教学中常用此法,学生无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对句涉及多方面的语言知识(如前所述),反复进行实践,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并使之形成能力。无可讳言,我们的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对仗的知识时,往往只是作静态的语言分析,根本不让学生作对句的实践。其结果是,学生对对仗的知识是懂得了,看到对仗句,能够认识了,但是要他们写对联可就犯难了,勉强写去,不是词性对不上,就是平仄不合律,不是结构不一致,就是内容不相关。这种教法,只能使学生掌握一些死的语言知识,而不能活用。这与学习的目的是相悖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既然不能用,学了又有何用!第三、对句是一种心智活动。通过对句,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对句的优劣,不仅表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内容上。内容有高下之分,新奇平庸之别,要做到内容上的争新出奇,就要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一来,学生的智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我国古代教育中,有专门的学习对句的功课,老师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学生属对的功底非常扎实,因此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佳联妙对。如果老师只讲一讲属对的基本知识,而不让学生去实践的话,其结果恐怕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
3 仿写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古诗的学习是一个难点,而难就难在对诗句的理解上。这是因为:第一,古诗是用古汉语写的,而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有一定的差异,而学生说话和作文都是用的现代汉语。这种语言的差异成为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障碍。第二,古诗受篇幅的限制,惜墨如金,言约意丰,这种高度精练的语言更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第三,古诗节奏鲜明,句与句之间、词与词之间不用关联词语,语意具有跳跃性,这也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第四,受平仄和押韵的限制,古诗往往有语序颠倒的现象,这也是造成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之一。采用仿写古诗的方法,可使这些困难迎刃而解。因为任何知识,如果将学与用结合起来,在用中学,边学边用,该知识就容易掌握;如果只学不用,该知识就难掌握了。语言的学习尤其如此。可是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只重视学生的“学”,而忽视学生的“用”,这当然很难提高学生理解古诗语言的能力了。如果让学生进行彷写古诗的实践,势必增强学生对古诗语言的感受力和领悟力。除此之外,仿写古诗还可以增强学生作文的立意构思的能力,联想想象的能力,以及表现手法和修辞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可能有人要说,让学生仿写古诗,课程标准并未作出要学生学会写古诗的要求,这样做,岂非画蛇添足,白白浪费时间吗?非也!仿写古诗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学习古诗的手段——不,不仅是学习古诗的手段,而且是学习语文学科的手段。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有效地把多方面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诚然,仿写古诗,需要花时间,耗精力,但这绝不是浪费;如果说这也是浪费的话,我看这样的“浪费”是值得的。
综上所述,“实践”在古诗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实践走进古诗教学,必能为古诗教学开创出一片崭新的天地,焕发出灿烂的异彩。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6(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