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儿童少年训练到成才的整个过程中,要经历早期训练这个阶段。合理的早期训练将为学生将来成为优秀的田径运动员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大量的专项化训练,短时间可能会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也可能使少年儿童过早夭折。教练员过分注重成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对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和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
[关键词]:田径 早期训练 早期专项化训练 方法
一、概念
早期专项化训练: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早期训练期间加入大量的专项化训练内容,使儿童少年过早地进行单一训练。
早期训练:早期训练是根据儿童少年时期人体生长发育的本特点以及运动素質发展的敏感期规律,在不同的时期,选择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发展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
二、早期训练的优势
少年儿童时期,大脑皮质兴奋占优势,爱好广泛,可塑性很强是全面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也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课余训练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不可能承受过大的负荷量,更不能进行早期的、大量的专项化训练。所以,在进行课余训练时,必须遵循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按照他们生长发育特点安排训练。少年儿童时期的训练任务是发现和选拔后备人才,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如果在敏感期,盲目地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强调单一素质的提高,错过了素质的敏感发展期,再进行其它方面的素质训练,提高会非常缓慢。
三、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后果
优秀田径运动员依靠早期培养,依赖于多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实现,大量体育实践与事实表明,少年时期基础训练成果往往为青少年阶段的更好开发创造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由于受当前竞赛体制的影响,多数学校为使队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以显示在任领导业绩,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教练员不顾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束缚了少年技术、体能和全面素质的有序发展,忽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助长了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的倾向,易于造成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当前,中小学田径训练不重视基础训练,盲目求“快”过度成人化的专项训练问题普遍存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田径课余训练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少年儿童过早进行大强度专项训练将束缚和限制他们今后运动水平持续发展,甚至导致运动夭折。
虽然由于早期专项化训练使部分运动员在一定年龄阶段早熟并表现了那个年龄阶段的较高成绩,但由于技术基础薄弱或错误技术的定型,导致了这样的运动员走上早熟早衰的道路,不可能达到更高水平,更不可能在世界大赛中为国争光。所以,我们不应该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世青赛、亚青赛或世界中学生比赛中表现的成绩盲目乐观,更不能简单地把我国成人运动员目前的水平与青少年比赛成绩之间的差距归结于“衔接不好”。少年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过分强调早期专项化训练,或刻意抬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过早地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专项化训练,势必会造成内容单一,方法简单,同时造成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以后的训练计划。训练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以后的发展。有的教练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考虑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盲目追求比赛名次和成绩,加速强化训练或片面地突击训练,进行不适当的大强度的力量训练,这种“拔苗助长”的训练方法,使一些有前途的学生过早“夭折”。
四、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解决方法
田径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应以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制定长远的教学训练规划,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为此,科学合理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青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训练时只有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科学地安排训练的运动负荷量,才能更好地运用体育手段来发展身体,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训练时运动负荷量的大小不同,对青少年生理机能反应不一样,运动量过小,青少年生理技能反应就小,训练效果收效不大。运动量过大,对队员的身体机能刺激过于强烈,会使青少年神经系统肌肉等器官过度紧张、疲劳,造成身体机能失调,影响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有时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科学地大负荷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从实战出发,难点是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关键是如何把握符合项目特点的“量”,从而才能产生项目需要的“质变”。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取决于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因而,训练要突出“高效益的全面训练”,所谓高效益,就是高质量,所谓全面训练,就是多因素训练。而多因素训练的体现,不仅在训练设计的意识上,而且更应在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实施上。训练实力不等于参赛能力,所以,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培养要两手抓,即专项训练实力与比赛参赛能力。所谓专项训练实力的培养,一定要紧紧围绕专项比赛特征进行训练,而田径运动员赛前安排的要求,关键是如何使运动员的体力与专项能力同步达到高潮。
在中小学时期,少年儿童运动员应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防止学校或教练员为了追求短期的运动成绩,大量的专项化训练,给学生上大力量,超负荷的生理与心理训练,大肌肉群与小肌肉群不能同步发展,心理上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出现恐惧、逃避、退却等情绪。
只有安排合理运动负荷量,才能使青少年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反应,运动后又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机能水平,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科学合理安排青少年训练,有计划的、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搞好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和心理训练,要教育青少年重视放松的活动,合理补充营养,加强文化学习,为他们前途负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应科学合理安排儿童训练,有计划地、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笔者认为,教练员应改变管理观念,重新认识训练的阶段目标和训练的长远目标,同时应按照国家训练大纲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来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明确强调青少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输送人才,加强技术教学和技术训练,打好牢固的技术基础是达到高水平的关键。田径竞技运动是成人运动,也就是说,田径运动员出优异运动成绩的年龄段是在身心发育较为成熟的时候,即成人阶段。因而,少年儿童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大量的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参考文献:
[1]巴里尼娜,S.M.瓦茨科霍夫斯基,王石.早期专项训练存在的恶果[J].冰雪运动,1993,(4).
[关键词]:田径 早期训练 早期专项化训练 方法
一、概念
早期专项化训练:早期专项化训练是指早期训练期间加入大量的专项化训练内容,使儿童少年过早地进行单一训练。
早期训练:早期训练是根据儿童少年时期人体生长发育的本特点以及运动素質发展的敏感期规律,在不同的时期,选择最有效的训练手段,发展儿童少年的身体素质。
二、早期训练的优势
少年儿童时期,大脑皮质兴奋占优势,爱好广泛,可塑性很强是全面发展的最好时期,同时也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课余训练要考虑到他们的身体尚未发育成熟,不可能承受过大的负荷量,更不能进行早期的、大量的专项化训练。所以,在进行课余训练时,必须遵循他们的生长发育规律,按照他们生长发育特点安排训练。少年儿童时期的训练任务是发现和选拔后备人才,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打好全面身体素质的基础。如果在敏感期,盲目地进行早期专项化训练,强调单一素质的提高,错过了素质的敏感发展期,再进行其它方面的素质训练,提高会非常缓慢。
三、早期专项化训练的后果
优秀田径运动员依靠早期培养,依赖于多年科学系统的训练来实现,大量体育实践与事实表明,少年时期基础训练成果往往为青少年阶段的更好开发创造条件。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田径课余训练由于受当前竞赛体制的影响,多数学校为使队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以显示在任领导业绩,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教练员不顾队员的身心发展规律,束缚了少年技术、体能和全面素质的有序发展,忽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助长了少年儿童早期专项化的倾向,易于造成运动性损伤的发生,损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当前,中小学田径训练不重视基础训练,盲目求“快”过度成人化的专项训练问题普遍存在,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影响田径课余训练向高层次发展的重要因素。少年儿童过早进行大强度专项训练将束缚和限制他们今后运动水平持续发展,甚至导致运动夭折。
虽然由于早期专项化训练使部分运动员在一定年龄阶段早熟并表现了那个年龄阶段的较高成绩,但由于技术基础薄弱或错误技术的定型,导致了这样的运动员走上早熟早衰的道路,不可能达到更高水平,更不可能在世界大赛中为国争光。所以,我们不应该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在世青赛、亚青赛或世界中学生比赛中表现的成绩盲目乐观,更不能简单地把我国成人运动员目前的水平与青少年比赛成绩之间的差距归结于“衔接不好”。少年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过分强调早期专项化训练,或刻意抬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重要性,是不可取的,过早地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专项化训练,势必会造成内容单一,方法简单,同时造成心理负担加重,不利于以后的训练计划。训练量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以后的发展。有的教练为了自身的利益,不考虑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盲目追求比赛名次和成绩,加速强化训练或片面地突击训练,进行不适当的大强度的力量训练,这种“拔苗助长”的训练方法,使一些有前途的学生过早“夭折”。
四、田径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解决方法
田径运动员的早期训练应以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生物学特征为依据,制定长远的教学训练规划,并在实践中认真实施。为此,科学合理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青少年的生理、解剖特点与成人不同,训练时只有根据青少年的特点,科学地安排训练的运动负荷量,才能更好地运用体育手段来发展身体,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训练时运动负荷量的大小不同,对青少年生理机能反应不一样,运动量过小,青少年生理技能反应就小,训练效果收效不大。运动量过大,对队员的身体机能刺激过于强烈,会使青少年神经系统肌肉等器官过度紧张、疲劳,造成身体机能失调,影响青少年身体生长发育,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有时甚至发生伤害事故。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进行科学地大负荷训练,是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准则。其核心是从实战出发,难点是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关键是如何把握符合项目特点的“量”,从而才能产生项目需要的“质变”。田径运动成绩的提高,取决于运动员的综合实力。因而,训练要突出“高效益的全面训练”,所谓高效益,就是高质量,所谓全面训练,就是多因素训练。而多因素训练的体现,不仅在训练设计的意识上,而且更应在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实施上。训练实力不等于参赛能力,所以,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培养要两手抓,即专项训练实力与比赛参赛能力。所谓专项训练实力的培养,一定要紧紧围绕专项比赛特征进行训练,而田径运动员赛前安排的要求,关键是如何使运动员的体力与专项能力同步达到高潮。
在中小学时期,少年儿童运动员应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身体与心理全面发展,防止学校或教练员为了追求短期的运动成绩,大量的专项化训练,给学生上大力量,超负荷的生理与心理训练,大肌肉群与小肌肉群不能同步发展,心理上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学生出现恐惧、逃避、退却等情绪。
只有安排合理运动负荷量,才能使青少年各器官的生理机能有较大的反应,运动后又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到安静时的机能水平,促进青少年身体发育,增强体质。科学合理安排青少年训练,有计划的、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在搞好身体训练的同时,也要有计划地进行技术和心理训练,要教育青少年重视放松的活动,合理补充营养,加强文化学习,为他们前途负责,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应科学合理安排儿童训练,有计划地、长远考虑青少年的发展,杜绝短期行为,处理好早期专项化训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早期专项化训练问题,笔者认为,教练员应改变管理观念,重新认识训练的阶段目标和训练的长远目标,同时应按照国家训练大纲和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规律来解决问题。应该进一步明确强调青少年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输送人才,加强技术教学和技术训练,打好牢固的技术基础是达到高水平的关键。田径竞技运动是成人运动,也就是说,田径运动员出优异运动成绩的年龄段是在身心发育较为成熟的时候,即成人阶段。因而,少年儿童田径训练不能拔苗助长和大量的早期专项化,只能是因势利导,顺水推舟,系统训练,着眼未来。
参考文献:
[1]巴里尼娜,S.M.瓦茨科霍夫斯基,王石.早期专项训练存在的恶果[J].冰雪运动,1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