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年龄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风险和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7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129例,另随机选取同期接受手术治疗的40~69岁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0例作为对照。采用的手术方式包括后路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路经椎间孔融合内固定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经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斜外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和后路单纯椎板开窗减压术(decompressive laminotomy,DL)。将患者按照年龄分为四组:≤ 69岁组、70~74岁组、75~79岁组和≥80岁组,再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五组:PLIF组、TLIF组、OLIF组、PELD组和DL组。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隐性失血量、住院费用、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预测发生率(即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physiological and operative severity score for the enumeration of mortality and morbidity,POSSUM评分)和实际发生率,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的差异。通过比较不同年龄组间以上参数的差异分析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及其预后。
结果患者年龄和手术方式无明显的相关性(F=15.637,P=0.208)。各年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预测发生率(POSSUM评分)≥80岁组(38.5%±12.34%)、75~79岁组(41.1%±11.82%)均高于≤69岁组(28.4%±15.44%),75岁以上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70~74岁组与其他三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0岁组实际并发症发生率为43.75%、75~79岁组为42.86%和70~74岁组为42.03%,三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 69岁组(20.00%)。手术节段和住院时间75岁以上两组要高于74岁以下两组,但两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75岁以上腰椎间盘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风险有所增高,但患者的手术疗效并未降低;年龄并不应该成为决定患者是否手术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