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迪庆,一方充满诗意的土地,一个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境界。有幸亲临这片冰雪与绿色交相辉映的圣地,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藏语中,迪庆含有“大吉大利”之意。今天,迪庆藏胞正在以全新的思维和勇敢的实践,创造着希望和辉煌,铸造着雪域深处真正的吉祥宝地。
和颜色一样,文字也盛满了香味。文字是有生命的,书写着时代的隐喻,无论是共时还是历时,抽象或者具象,甚或一个难以言白的维度,都可以充满阐释的弹性。当一种物态一种景象跃然纸上,立即有了一种远景被看清楚的通透感。本刊记者在2012年云南省“两会”期间亲临“两会”现场,直击“两会”动态,采访人代会代表、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马文龙,用文字解读神秘美丽香格里拉新面貌。
全面发展稳中求进
迪庆被称为是“群山藏宝,众水流金”的如意宝地。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依托旅游、生物、水能、矿产四大资源优势,围绕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生态和谐迪庆。
此次“两会”的召开适逢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体实施的第一年。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马文龙说,“此次人代会,省长的报告更加把‘促进稳定加快发展’作为整个报告的主线来做,做到以人为本,倾听老百姓的想法和心声,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这是从十六大以来执政方式上的转变。人民选择了我们执政,我们就要对得起人民,现在逐步确立起了这样一个理念,今天的执政不等于明天的执政,今天的优越也不等于明天的优越,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自上而下逐步得到深化,应该改变‘父母官’的思想,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如果我们现在不把这些实事做好,如果我们不为老百姓说话办事,不得民心,那么就会动摇党的地位,民心就是执政党的生命。”
记者从2012年2月8日迪庆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州统计局召开的迪庆州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1年,迪庆州经济总量达96.4亿元,GDP增幅名列全省首位。全州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突破了90亿元大关,达到9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1%,GDP增幅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1位,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据马文龙介绍,2011年迪庆州继续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第一,扩展路网建设。2010年全省统一开工建设的59条二级公路迪庆占了两条,今年两会报告中提出预计开工投资120个亿。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变将极大地缩短迪庆州和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内地区的距离,进而将极大地改变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1999年通航后经过三次扩建,机场的运行水平、保障能力,在全省跃居首位。第二,加大电网改造。迪庆电网改造工程自2011年开始投资建设,预计至2013年总计投资将接近20个亿。“过去经济落后,民生都保证不了,何谈工程建设,如今只要电网改造好了,我们最基础的建设也都可以逐步完善起来。”马文龙说。第三,牢固教育基础。白恩培书记在职的时候曾提出要求:“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以这样一个思路来推进教育。全州集中办学工程计划投资22个亿,现已完成投资13个亿,基本上完成了高中到州、初中到县的整合,2012年的工作重点是“小学到乡”。马文龙感慨道,“迪庆的整个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低是最根本的原因,迪庆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前景,但人才短板的问题一定要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实现迪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1年,全州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州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粮食生产继2005年以来连续6年获得丰收。全州工业经济增势趋缓,企业效益见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0.99%。旅游业在受两条二级公路修建的影响下,依然发展迅速,2011年全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800万人次,达817.6万人次,同比增长35.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86.55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25.8%,创旅游外汇收入28.6万美元,同比增长4.29%。
工业领跑超额超标
迪庆州是一个地处边缘、各项基础都比较薄弱的地区。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迪庆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抓住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机遇,基础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为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迪庆州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在建项目加快工程进度,指导督促拟建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工业领域投资增速显著上升,超额完成州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2011年,全州工业领域投资累计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州非电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6.7亿元,同比增长21.9%,超额完成州政府年初下达的50亿元的全年目标,投资增幅继续稳步上升。按行业划分:电力工业仍是投资主体,占工业总投资65%,同比增长15%;制造业中同比增幅较高的有: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如:黑色金属采选业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6%;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420%;农副食品加工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8%。
在建项目中,500万元以上大项目是投资主体,新开工项目较多,共实施重点项目17个,项目基本按预期完成投资。
马文龙说,“201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推动工业项目的政策,对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促进项目早日开工、顺利建设,推动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为‘十二五’时期的工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色产业势头强劲
2011年2月23日,迪庆州德钦县政府与法国酩悦轩尼诗公司及华泽集团签署葡萄酒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将建成合资酒庄,开发具有国际品质的高端红葡萄酒。这是2011年迪庆州发展特色产业引入的项目之一。目前,全州的核桃种植业、葡萄种植业、青稞种植业、药材种植业、烤烟种植业等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迪庆要大力发展基地加农户加品牌的订单农业。如今,香格里拉藏秘青稞酒已经发展成了全国知名品牌,下一步,要将品牌不断做大、做强。”马文龙细细算了一笔账:金沙江沿线小春种植青稞亩产为400公斤,亩产值就能达2000元,大春种植烟叶,亩产值能达4000元,这样算下来,每亩农田年产值就能达6000元。
迪庆州采取“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大户,大户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总面积已达50万亩。迪庆州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涌现出香格里拉舒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维西县康邦美味绿色资源开发公司和维西县碧罗雪山生物资源开发公司等骨干企业。下一步,迪庆州将继续构建和完善核桃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增加核桃选育、栽培和深加工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迪庆州和云南省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签署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大香格里拉高山药用植物产业园”,包括3万亩藏药玛咖产业基地、高原植物种质库及良种优育基地、10万亩高山药材GAP种植基地,以及配套的下游产品深加工厂和研发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促进迪庆生物产业优化升级和相关企业做强做大。
香格里拉滑雪场位于离县城20公里的尼西乡哈拉村,经营该滑雪场的亚布力亚冠雪上运动服务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栾丽告诉记者,香格里拉滑雪场是北半球纬度最低、最接近赤道的滑雪场,能给游客带来特殊的滑雪体验。
高原特色产业促进了迪庆州经济发展,藏区广大群众的收入不断增长。
深化旅游创新发展
山坡上森林密布,绿意一片,落日的余晖照在上面,灿烂耀眼;草原上牦牛在悠闲地吃草,一派田园风光。雪山、牧场,美丽的喇嘛寺,香格里拉是千百年来无数人魂牵梦萦的福美之地。
2011年初,迪庆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迪庆州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全州旅游市场培育及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明确了迪庆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加大了旅游开发建设的力度,全州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潮。继续推进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虎跳峡国家公园、红色旅游独克宗古城、普达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旅游生态文化城等项目建设,旅游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亿元。
“通过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圈),把西藏的昌都、四川的甘孜,甚至是成渝经济圈和云南的大理丽江循环起来,形成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对旅游的发展,对富民都非常有益,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加大这个工作力度。”马文龙说。
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院成为旅游新热点。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这里的重要支柱产业。始建于1679年的噶丹·松赞林寺位于香格里拉县境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美誉。目前该寺已成为当地“旅游观光、藏传佛教文化展示”的新热点景区,每年吸引上百万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马文龙告诉记者,“随着旅游大项目建设,一批项目已完工并投入运营,不断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完善了产品结构,增强了迪庆旅游的吸引力。为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迪庆州召开了以旅游市场需求为目标,推出旅游新线路为重点的旅游市场培育和整治大会,进一步增强了迪庆旅游的发展动力。在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与丽江市共同搭建展台,共同推介丽江、迪庆黄金旅游线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外,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新亮点,已迈出实质性步伐。2011年,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项目——“香格里拉旅游移动电子商务项目”在迪庆正式启动。作为全国旅游大省的云南,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构建旅游信息平台,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是云南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然方向。
2011年,全州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70亿元。近年来,迪庆州不断加大旅游业培植力度,全面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加强客源市场拓展和品牌促销,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7.5亿元,旅游门票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5.9%。
对比今夕,迪庆已不再闭塞,通往内地的多条航线陆续开通,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富有浓厚藏民族文化气息的建筑比比皆是,让人耳目一新。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间,这片神奇雪域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创造出了更多的骄人业绩。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绩显著,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宗教有序,步入历史上稳定和发展的最好时期。
迪庆,一方充满诗意的土地,一个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境界。有幸亲临这片冰雪与绿色交相辉映的圣地,的确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藏语中,迪庆含有“大吉大利”之意。今天,迪庆藏胞正在以全新的思维和勇敢的实践,创造着希望和辉煌,铸造着雪域深处真正的吉祥宝地。
和颜色一样,文字也盛满了香味。文字是有生命的,书写着时代的隐喻,无论是共时还是历时,抽象或者具象,甚或一个难以言白的维度,都可以充满阐释的弹性。当一种物态一种景象跃然纸上,立即有了一种远景被看清楚的通透感。本刊记者在2012年云南省“两会”期间亲临“两会”现场,直击“两会”动态,采访人代会代表、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马文龙,用文字解读神秘美丽香格里拉新面貌。
全面发展稳中求进
迪庆被称为是“群山藏宝,众水流金”的如意宝地。近年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依托旅游、生物、水能、矿产四大资源优势,围绕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奋斗目标,确立了“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生态和谐迪庆。
此次“两会”的召开适逢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体实施的第一年。中共迪庆州委副书记马文龙说,“此次人代会,省长的报告更加把‘促进稳定加快发展’作为整个报告的主线来做,做到以人为本,倾听老百姓的想法和心声,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这是从十六大以来执政方式上的转变。人民选择了我们执政,我们就要对得起人民,现在逐步确立起了这样一个理念,今天的执政不等于明天的执政,今天的优越也不等于明天的优越,在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自上而下逐步得到深化,应该改变‘父母官’的思想,要有危机意识、忧患意识,如果我们现在不把这些实事做好,如果我们不为老百姓说话办事,不得民心,那么就会动摇党的地位,民心就是执政党的生命。”
记者从2012年2月8日迪庆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州统计局召开的迪庆州2011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1年,迪庆州经济总量达96.4亿元,GDP增幅名列全省首位。全州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突破了90亿元大关,达到9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1%,GDP增幅在全省16个州市中排名第1位,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据马文龙介绍,2011年迪庆州继续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第一,扩展路网建设。2010年全省统一开工建设的59条二级公路迪庆占了两条,今年两会报告中提出预计开工投资120个亿。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变将极大地缩短迪庆州和西藏、四川及云南省内地区的距离,进而将极大地改变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1999年通航后经过三次扩建,机场的运行水平、保障能力,在全省跃居首位。第二,加大电网改造。迪庆电网改造工程自2011年开始投资建设,预计至2013年总计投资将接近20个亿。“过去经济落后,民生都保证不了,何谈工程建设,如今只要电网改造好了,我们最基础的建设也都可以逐步完善起来。”马文龙说。第三,牢固教育基础。白恩培书记在职的时候曾提出要求:“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学前”,以这样一个思路来推进教育。全州集中办学工程计划投资22个亿,现已完成投资13个亿,基本上完成了高中到州、初中到县的整合,2012年的工作重点是“小学到乡”。马文龙感慨道,“迪庆的整个社会发育程度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低是最根本的原因,迪庆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前景,但人才短板的问题一定要得到根本解决,这是实现迪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11年,全州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全州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粮食生产继2005年以来连续6年获得丰收。全州工业经济增势趋缓,企业效益见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29.3亿元,同比增长10.99%。旅游业在受两条二级公路修建的影响下,依然发展迅速,2011年全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800万人次,达817.6万人次,同比增长35.5%,其中接待海外游客86.55万人次,同比增长18.7%;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7.5亿元,同比增长25.8%,创旅游外汇收入28.6万美元,同比增长4.29%。
工业领跑超额超标
迪庆州是一个地处边缘、各项基础都比较薄弱的地区。这几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迪庆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紧紧抓住云南省实施“两强一堡”战略机遇,基础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为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迪庆州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促进在建项目加快工程进度,指导督促拟建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工业领域投资增速显著上升,超额完成州政府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2011年,全州工业领域投资累计完成50.1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州非电工业投资累计完成16.7亿元,同比增长21.9%,超额完成州政府年初下达的50亿元的全年目标,投资增幅继续稳步上升。按行业划分:电力工业仍是投资主体,占工业总投资65%,同比增长15%;制造业中同比增幅较高的有: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如:黑色金属采选业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6%;食品制造业等行业累计完成投资1.3亿元,同比增长420%;农副食品加工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8%。
在建项目中,500万元以上大项目是投资主体,新开工项目较多,共实施重点项目17个,项目基本按预期完成投资。
马文龙说,“2012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州推动工业项目的政策,对重大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促进项目早日开工、顺利建设,推动其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为‘十二五’时期的工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特色产业势头强劲
2011年2月23日,迪庆州德钦县政府与法国酩悦轩尼诗公司及华泽集团签署葡萄酒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将建成合资酒庄,开发具有国际品质的高端红葡萄酒。这是2011年迪庆州发展特色产业引入的项目之一。目前,全州的核桃种植业、葡萄种植业、青稞种植业、药材种植业、烤烟种植业等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迪庆要大力发展基地加农户加品牌的订单农业。如今,香格里拉藏秘青稞酒已经发展成了全国知名品牌,下一步,要将品牌不断做大、做强。”马文龙细细算了一笔账:金沙江沿线小春种植青稞亩产为400公斤,亩产值就能达2000元,大春种植烟叶,亩产值能达4000元,这样算下来,每亩农田年产值就能达6000元。
迪庆州采取“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大户,大户带基地”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目前总面积已达50万亩。迪庆州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涌现出香格里拉舒达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维西县康邦美味绿色资源开发公司和维西县碧罗雪山生物资源开发公司等骨干企业。下一步,迪庆州将继续构建和完善核桃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产业链,增加核桃选育、栽培和深加工的科技含量,提高其附加值。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迪庆州和云南省政府发展生物产业办公室签署合作协议,投资建设“大香格里拉高山药用植物产业园”,包括3万亩藏药玛咖产业基地、高原植物种质库及良种优育基地、10万亩高山药材GAP种植基地,以及配套的下游产品深加工厂和研发中心等。项目建成后,将促进迪庆生物产业优化升级和相关企业做强做大。
香格里拉滑雪场位于离县城20公里的尼西乡哈拉村,经营该滑雪场的亚布力亚冠雪上运动服务有限公司行政总监栾丽告诉记者,香格里拉滑雪场是北半球纬度最低、最接近赤道的滑雪场,能给游客带来特殊的滑雪体验。
高原特色产业促进了迪庆州经济发展,藏区广大群众的收入不断增长。
深化旅游创新发展
山坡上森林密布,绿意一片,落日的余晖照在上面,灿烂耀眼;草原上牦牛在悠闲地吃草,一派田园风光。雪山、牧场,美丽的喇嘛寺,香格里拉是千百年来无数人魂牵梦萦的福美之地。
2011年初,迪庆州委、州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分析了迪庆州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对全州旅游市场培育及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项部署,明确了迪庆旅游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加大了旅游开发建设的力度,全州上下掀起了新一轮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热潮。继续推进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国家公园、虎跳峡国家公园、红色旅游独克宗古城、普达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旅游生态文化城等项目建设,旅游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亿元。
“通过打造大香格里拉(旅游圈),把西藏的昌都、四川的甘孜,甚至是成渝经济圈和云南的大理丽江循环起来,形成大香格里拉旅游圈,对旅游的发展,对富民都非常有益,下一步我们就是要加大这个工作力度。”马文龙说。
香格里拉藏传佛教寺院成为旅游新热点。香格里拉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属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区域。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这里的重要支柱产业。始建于1679年的噶丹·松赞林寺位于香格里拉县境内,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落,有着“小布达拉宫”的美誉。目前该寺已成为当地“旅游观光、藏传佛教文化展示”的新热点景区,每年吸引上百万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马文龙告诉记者,“随着旅游大项目建设,一批项目已完工并投入运营,不断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容,完善了产品结构,增强了迪庆旅游的吸引力。为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兴市场,迪庆州召开了以旅游市场需求为目标,推出旅游新线路为重点的旅游市场培育和整治大会,进一步增强了迪庆旅游的发展动力。在国际旅游交易会上与丽江市共同搭建展台,共同推介丽江、迪庆黄金旅游线路,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外,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新亮点,已迈出实质性步伐。2011年,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项目——“香格里拉旅游移动电子商务项目”在迪庆正式启动。作为全国旅游大省的云南,加快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构建旅游信息平台,积极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是云南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必然方向。
2011年,全州实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70亿元。近年来,迪庆州不断加大旅游业培植力度,全面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加强客源市场拓展和品牌促销,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突破8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7.5亿元,旅游门票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15.9%。
对比今夕,迪庆已不再闭塞,通往内地的多条航线陆续开通,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富有浓厚藏民族文化气息的建筑比比皆是,让人耳目一新。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间,这片神奇雪域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创造出了更多的骄人业绩。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绩显著,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宗教有序,步入历史上稳定和发展的最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