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同工酶与杂种优势及产量性状变异的相关研究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具有明显差异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大豆品种,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同类型内及类型间共15个杂交组合,研究大豆同工酶与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及遗传变异的相互关系的结果表明,大豆F_1代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与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有关,具有互补带的组合,杂种优势最高。试验还显示,类型内杂交组合,F_1代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均没有出现互补酶带;含有秣食豆种质的组合,F_1代具有互补带比率最高。本试验结果证实:F_2代单株同工酶酶谱表型丰富的组合,其主要产量性状变异潜力大。含有秣食豆种质的种间杂交后代,与栽培
其他文献
大豆顶节位叶面积与籽粒重之间的相关系数r=0.6741;单株各节位叶面积与籽粒重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64、0.744、0.674(因品种而异);用剪叶处理使叶面积减少一半,单株籽粒重相应
采用国内外大豆品种112个与不育系同期夏播,观察其花期特性的差别:根据不同区域和不同季候生态的五个父本组品种分期播种试验的结果,提出推迟或提前播种的具体模式,从而有效地调节跨
1993年秋季我们深入到大豆灰斑病发生较重的绥化等地区,在不同品种上重新收集病菌标样11份,进行了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监测。测定结果初步认为,绥化地区灰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类较多(较原测定
本文通过对江苏淮北地区50-80年代先后推广的16个夏大豆代表品种单株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看出本区夏大豆品种更替过程中,随着品种性状的改良和产量的提高,单株干物
1986—1990年,对全国10,000余份大豆种质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SCN)1,3和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抗SCN1号生理小种的品种128份,其中免疫的16份;杭3号小种的品种288份
1988年选用14个,1989年选用15个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主要为江淮地区的大豆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大豆种子中球蛋白、清蛋白、醇溶谷蛋白以及谷蛋白的品种间平均分别为28.5
本文分析了在低丘红壤的生态条件下,春大豆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植株性状的变化特点;以及不同种植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春大豆群体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
对大豆群体冠层上部实施不同比例的剪叶、去荚处理和运用二元多项式模型作了大豆群体“源、库”及产量的生长分析。结果表明:大豆群体的叶面积指数控制在5.1左右为最适宜。创
采用来自53—24°N野生大豆(Glycine soja)26份为材料,在8—18小时八种光照条件下研究并提出了来自各纬度材料在控光条件下的开花临界光周期(CFCP)。分析代表性纬度野生
1986~1990五年内,应用田间自然发病和盆栽接种病土鉴定方法,对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山西、陕西等14个省市保存的8183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