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期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进入重要的调整期。在这样一个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期,如何将汽车产业与社会各方面统筹兼顾,解决自主创新和对外开放、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发展和城市交通等各方面协调问题至关重要。本文具体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对策
中图分类号:U4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汽车市场发展减慢原因
近年来的盲目扩张是导致汽车产业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根据“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2007年,上汽提出同年产量突破百万辆,现在规划产能已达600万辆;一汽希望2008年产量提高到207万辆,现在规划产能已达500万辆;仅四大汽车集团总规划产能就达到了2100万辆,远远超过了2011年中国汽车1840万辆的总销量。
人口多,需求大,始终被看作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800辆,而中国只是它的1/20,这一直被看作中国汽车产能扩张的重要依据,然而这或许并不科学。中国每年新增汽车消耗的成品油相当于新建一个2000万吨级炼油厂,建设这样的炼油厂需要5年左右。因此,仅仅是解决新增汽车的供油问题,都相当不易。
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城市开始限制汽车消费,上海拍卖车牌,北京摇号购车,广州配额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调控措施可能还会在其他城市继续蔓延。停车难、费用高,油价高等情况的陆续出现,会使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也必将影响到汽车的需求量。
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引起的能源、环境、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问题需要采取及时合理的措施去解决。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是全球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共同选择,以下具体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一)发展的必要性
1.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用燃油消耗量占总燃油消耗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导致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0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然而中国汽车油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乘用车车型中能够达到中国第三阶段油耗限制标准的车型较少。2009年排量1.6升以下的乘用车销量中达到第三阶段油耗限制标准的仅有50万辆,约占7%。
2.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至2009年,全国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近两年的环境监测中,全国100多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有1/3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特点。虽然在中国汽车行业已全面实施了国三排放标准,但是大量在用的汽车仍只能满足国2排放的标准。
3.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础尚需加强
新能源汽车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产品价格过高,电池、动力、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研发仍需加强。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能量密集性在量产产品上尚不能取得较好的平衡,新能源汽车要想获得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仍有一定难度。
(二)发展对策
1.政府前期引导
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解决能源、环境等影响社会公众利益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投入,政府引导将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慢以及方向。从近期来看,政府可以鼓励研发、购买。从长期来看,则要求政府和业界合作,包括石油行业、电网行业、汽车行业都要合作建立基础设施。
2.由企业和市场确定技术路线
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否则会抑制更有优势的新技术发展的机会。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试错过程,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是其基本特征,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由具备高度开创精神的企业家担当主角。但是在研发期间,政府应给予较高强度的资助,支持研究单位和企业尽快开发出经济实用型新能源汽车,为开发新能源汽车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3.用政策和法规来推进发展
首先,对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和消费者给予税收优惠,让消费者得到使用上的实惠,这种优惠是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有力推动,它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开发和购买的动力。其次,要对普通燃油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排放上实行限制性法规,特别是严格限制燃油汽车尾气排放的法规,这是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直接促进。最后,要制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强制性规划,推动产业的发展。
4.建立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由区域大型车企牵头和发起,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型车企及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包括整车生产和研发单位以及相关电池生产企业形成整车和关键部件一体化开发格局,完善产业链,进行新能源技术的同步开发。同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以便更好地反映产业要求,推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区域内的科技、产学研办和发改委等职能部门,也应在产业政策、企业间协调、政府项目申报等方面对联盟运作给予支持。
5.坚持传统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相结合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总体发展的大趋势,而汽车产业的振兴也需要传统汽车的贡献。所以既要大力完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又要大力推动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不断降低汽车平均油耗,全面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终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新兴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足见重要性,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要坚持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相结合,以实现汽车产业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及关联产业的协调发展。并且不应总是事后或被动地应对汽车产业所带来的挑战,应有一些前瞻性的考虑和行动,比如今后的城市建设规划应当对预期中的汽车产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对策
中图分类号:U4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一、汽车市场发展减慢原因
近年来的盲目扩张是导致汽车产业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根据“十二五”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2亿辆。2007年,上汽提出同年产量突破百万辆,现在规划产能已达600万辆;一汽希望2008年产量提高到207万辆,现在规划产能已达500万辆;仅四大汽车集团总规划产能就达到了2100万辆,远远超过了2011年中国汽车1840万辆的总销量。
人口多,需求大,始终被看作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800辆,而中国只是它的1/20,这一直被看作中国汽车产能扩张的重要依据,然而这或许并不科学。中国每年新增汽车消耗的成品油相当于新建一个2000万吨级炼油厂,建设这样的炼油厂需要5年左右。因此,仅仅是解决新增汽车的供油问题,都相当不易。
目前全国已有不少城市开始限制汽车消费,上海拍卖车牌,北京摇号购车,广州配额管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调控措施可能还会在其他城市继续蔓延。停车难、费用高,油价高等情况的陆续出现,会使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这也必将影响到汽车的需求量。
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引起的能源、环境、交通和城市建设等问题需要采取及时合理的措施去解决。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缓解石油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是全球汽车产业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共同选择,以下具体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一)发展的必要性
1.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用燃油消耗量占总燃油消耗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导致中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2009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然而中国汽车油耗水平与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乘用车车型中能够达到中国第三阶段油耗限制标准的车型较少。2009年排量1.6升以下的乘用车销量中达到第三阶段油耗限制标准的仅有50万辆,约占7%。
2.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机动车尾气排放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1980年至2009年,全国汽车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在近两年的环境监测中,全国100多个环保重点城市中有1/3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特点。虽然在中国汽车行业已全面实施了国三排放标准,但是大量在用的汽车仍只能满足国2排放的标准。
3.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础尚需加强
新能源汽车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产品价格过高,电池、动力、控制系统关键零部件研发仍需加强。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能量密集性在量产产品上尚不能取得较好的平衡,新能源汽车要想获得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仍有一定难度。
(二)发展对策
1.政府前期引导
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是解决能源、环境等影响社会公众利益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投入,政府引导将决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快慢以及方向。从近期来看,政府可以鼓励研发、购买。从长期来看,则要求政府和业界合作,包括石油行业、电网行业、汽车行业都要合作建立基础设施。
2.由企业和市场确定技术路线
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否则会抑制更有优势的新技术发展的机会。创新本质上是一个试错过程,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是其基本特征,应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由具备高度开创精神的企业家担当主角。但是在研发期间,政府应给予较高强度的资助,支持研究单位和企业尽快开发出经济实用型新能源汽车,为开发新能源汽车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
3.用政策和法规来推进发展
首先,对开发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和消费者给予税收优惠,让消费者得到使用上的实惠,这种优惠是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有力推动,它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了开发和购买的动力。其次,要对普通燃油汽车的生产、销售、使用和排放上实行限制性法规,特别是严格限制燃油汽车尾气排放的法规,这是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直接促进。最后,要制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强制性规划,推动产业的发展。
4.建立区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
由区域大型车企牵头和发起,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小型车企及相关零部件制造企业,包括整车生产和研发单位以及相关电池生产企业形成整车和关键部件一体化开发格局,完善产业链,进行新能源技术的同步开发。同时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以便更好地反映产业要求,推动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制定新能源产业政策。区域内的科技、产学研办和发改委等职能部门,也应在产业政策、企业间协调、政府项目申报等方面对联盟运作给予支持。
5.坚持传统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相结合
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离不开总体发展的大趋势,而汽车产业的振兴也需要传统汽车的贡献。所以既要大力完善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又要大力推动传统能源汽车的节能减排,不断降低汽车平均油耗,全面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最终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能源汽车继续成为新兴产业中的独立组成部分,足见重要性,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未来10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国新能源汽车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要坚持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发展相结合,以实现汽车产业与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保护、能源资源节约及关联产业的协调发展。并且不应总是事后或被动地应对汽车产业所带来的挑战,应有一些前瞻性的考虑和行动,比如今后的城市建设规划应当对预期中的汽车产业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