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分离株的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聚合酶链反应分型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a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住院新生儿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菌株之间的亲缘关系,分析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对在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的102例新生儿的11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PCR (ERIC-PCR)分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菌株之间的同源性关系.结果 入选的102例新生儿中,男61例,女41例;足月儿94例,早产儿8例;年龄≤7 d 25例,>7 d77例.110株新生儿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经ERIC-PCR分型共58型,指纹图谱条带为4~12条,相似系数为26.2% ~ 100.0%.优势基因型有6株,条带为4~5条,相似系数为88.9% ~ 100.0%.优势基因型E58型的6株菌株有5株在3月份发病,1株在2月底发病.次优势型E32型的5株菌株中4株分布在5月份,1株在7月份;E23型的5株菌株中4株分布在9月份,1株在10月份.有8对菌株分别来自8例患儿不同时期或不同部位的培养,其中7对经ERIC-PCR分型方法证实分别属于同一型别,另外1对经ERIC-PCR分型证实不是同一型别,亲缘关系较远,故从同源性分析来看不除外不同菌株感染或污染的可能.有2株菌株来自同一患儿的血液和脑脊液,且属于同一基因型,相似系数达100.0%.5株菌株经ERIC-PCR分型证实菌株间亲缘关系较近,其中1株分离菌株来源的患儿曾与另外4株分离菌株来源的患儿同住一病房,考虑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结论 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以足月儿多见,且晚发感染居多,男婴比女婴多.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在不同的季节可能有不同的型别流行.来自同一患儿的临床分离株各自的同源性较高,且北京儿童医院存在大肠埃希菌的院内获得性感染.ERIC-PCR分型方法可追踪传染源,有利于院内感染的防控.
其他文献
利用聚乙二醇(PEG)与磷酸盐的合理配比组成的双水相体系能够使黑加仑种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粗酶得到进-步纯化.经8%PEG-6000与24%磷酸盐(pH7.0)组成的双水相体系萃取法纯
能够生产有功用的治疗性蛋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获得稳定的重组蛋白高表达细胞株,然而筛选一个能够持续稳定表达外源蛋白的重组细胞株是费时费力的过程.有多篇文献报道了重组蛋
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是我国标准化工作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形式.文章在分析我国国际标准化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提出了以过程为主线的国际标准研制推
目前世界上新增儿童艾滋病(AIDS)主要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我国儿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数量相对较少.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为母婴传播,预防HIV母婴传播是减少儿童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肠道病毒71型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菌,主要症状为手、足、口、臀等部位皮疹或疱疹,可并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急性弛缓性麻痹等严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和青少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其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以装配型企业为背景,基于泊松分布需求,针对“半成品库一成品库”二级库存控制系统模型,证明了备运期内半成品库的缺货次数属于泊松过程,得出以订货费、存储费及缺货损失费组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儿外周血CD4+ CD25+T淋巴细胞上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α7nAChR)的表达变化,探讨α7nAChR在脓毒症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
目的 观察脓毒症新生儿血栓调节蛋白(TM)和P-选择素(P-sel)的变化,探讨二者在脓毒症新生儿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N
目的 探讨黏附分子CD44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致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7例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SV感染致毛细支气管炎组)、33例RSV感染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