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汉两族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ener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维汉两族高血压患者外周血压和中心动脉压的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新疆第五师医院心内科就诊的508例高血压患者,其中汉族患者298例,维族患者210例,应用脉可中心动脉压检测系统测定中心动脉压,分析两组患者血压特点及相关性。结果 汉族组中心动脉收缩压、增强指数(129.61±17.05、43±11.3)高于维族组(124.43±17.91、28±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P=0.02);将维汉两族高血压患者按年龄分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心动脉收缩压、增强指数、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结论 汉族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高于维族高血压患者,汉族患者尿素氮、肌酐、LDL-C值高于维族患者,提示汉族患者发生高血压并发症机率较维族患者可能增加。
  【关键词】外周血压;中心动脉压;维族;汉族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and central arterial pressure in Uygur and han populations in Xinjiang. Methods 508 hypertension patients who was not systematic drug therapy between 2013.1-2014.6 for this study, 298 were han patients, 210 were Uighur patients,the central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with a noninvasive aortic pulse wave analyzer. Results Han center arte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enhance the index is higher than Uighur group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wo communities will d han patients with high blood pressure by age group, the center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arte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enhance the index,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eriphera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In the han nationality group periphera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 all ag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In the center of the Uighur groups of peripheral artery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enhance the index,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eripheral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in all age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Conclusion Han patients is higher than Uighur patients in CSP, which show the han patients may increase the risk in hypertension complications than Uighur patients.
  【Key words】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central arterial pressure; Uygur;han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17-02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高血压发病率有明显的民族差异,新疆位于我国边陲,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维吾尔族有其独特的生活、饮食及文化特点[1,2],故本研究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汉两族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两族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压(Central Arterial Pressure CAP)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新疆第五师医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其中汉族患者298例(男146例,女152例);维族患者210例(男98例,女112例)。以上患者均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10年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纳入[3],且均未进行系统药物治疗。既往史及生活习惯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得,在纳入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严重肝肾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肌病、房颤等各种心律不齐、射血分数<50%者及拒绝相应检查者等。
  1.2 中心动脉压及外周血压的测量:采用澳大利亚脉可中心动脉压检测系统,受试者取卧位,嘱平静呼吸,右上肢外展,右肱动脉和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将仪器的触压探头置于右侧桡动脉搏动最强处,实时记录桡动脉压力波形,由电脑软件将挠动脉压力波形转换成中心动脉压力波形,从而推算出主动脉中心动脉收缩压、增强指数等指标。同时采用汞柱式血压计测量左臂肱动脉血压3次,每次间隔2 min,记录收缩压及舒张压,取其平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有序资料采用CMH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维汉两族高血压患者CAP及外周血压比较: 维汉两族高血压患者CAP及外周血压比较结果显示,汉族组中心动脉收缩压、增强指数高于维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CAP及外周血压比较( ±S)
  组别 CSP(mmHg) AI (%) SBP(mmHg) DBP(mmHg)
  维族组 124.43±17.91 28±15.1 145±26.18 91.83±16.81
  汉族组 129.61±17.05 43±11.3 149.27±21.04 90.43±13.74
  χ2/t值 1.93 2.2 1.71 1.03
  P值 0.04 0.02 0.08 0.30
  注:CSP=中心动脉收缩压,AI =增强指数,SBP=外周收缩压,DBP=外周舒张压
  3 讨论
  新疆地域辽阔,多民族聚居,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居住环境不同,对高血压发生、发展或许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超重和肥胖常与离血压、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同时出现,形成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聚集。早期及时发现血压升高,有效的控制升高的血压,降低高血压对靶器官的损害,对于高血压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汉族组AI值高于维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合汉族组尿素氮、肌酐、LDL-C值高于维族组,提示汉族患者动脉僵硬度较维族患者增大,发生动脉损伤的机率可能增大。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两组患者的中心动脉收缩压、增强指数、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在汉族组外周舒张压在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维族组中心动脉收缩压、增强指数、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在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可能与维族患者种族、饮食习惯等有关。
  参考文献:
  [1] 韩治伟,李建平.不同药物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2):13-16.
  [2] 何佳,郭恒,张景玉,等.2010年新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情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10):954-957.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科技计划项目(2014AE025)
  [通讯作者]艾力(1974年9月-),男,本科,副主任医师,第五师医院内一科主任,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诊治,冠心病介入治疗。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病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来我院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 30分钟后,对照组好转率为13.33%,治疗组好转率为33.33%;用药24小时后,对照组好转率为43.33%,治疗组好转率为73.33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校护理专业两个班的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特点为单向知识传输。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考试成绩上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无形中促进了我国护理队伍的发展与壮大。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我国护理队伍一直都存在着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我国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更制约了我国护理行业的发展。本文就护理人才资源管理对稳定护理队伍的重要性来进行一些浅显的探讨和分析,并为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稳定护理队伍方面的作用提供一些建议与对策。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的效果,为中医护理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参照现行《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并结合本院中医护理的特点,制定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对我院护理工作进行管理。结果我院实施护理质量评价模式管理后,中医护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中医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之前,P <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医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痰热清联合抗生素治疗肺结核合并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68例肺结核合并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痰热清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73.5%),两组差异显著(P0.05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20-01  血液流变学(简称血流变)是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球变形规律的一门新兴医学分析学科。其主要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和粘滞性及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变形性。通过血流变检测,辅以其他医学检测手段,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等慢病的作用,为疾病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一定依据[1,2]。  本文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单独应用补佳乐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诊的60例绝经后取环妇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取环术前7d每日口服补佳乐,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的扩宫率、取环成功率、疼痛感、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扩宫率显著降低、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1);取环成功率升高、疼痛感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P 0.05)。  纳入标准:纳入绝经妇女
期刊
【摘要】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人们不断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目前,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受到多种疾病的威胁,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相关研究数据证实,疾病的预防与控制需要考虑人们自身身体素质情况,而提高人们的思想认知有助于其身体素质的提升,是做好疾病预防的关键,可见健康教育作为良好的疾病预防关键环节需要得到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群众的高度重视。由此,本文首先就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简要阐述,随后就疾病预防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护理和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两种模式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给予冠心病心绞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
期刊
【摘要】医患关系堪称是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道德建设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不仅因为医患关系紧密连系着每个百姓的生命与健康,与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更影响这社会的安全、稳定与和谐。本文就如何从根本上缓解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提出路径和建议,以飨读者。  【关键词】医患关系和谐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