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断层平面模型的小尺度断层刻画技术:以渤海A油田为例

来源 :海洋地质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油田位于渤海海域东部,处于郯庐断层和张蓬断层的交汇处,断层非常发育,尤其是一些小尺度断层.常规的相干算法易受噪声影响,无法清晰刻画小尺度断层,亟需更高精度的断层刻画方法.采用基于断层平面模型的小尺度断层刻画方法,通过构建结构张量,提取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构建断层属性.再通过相邻点的相关分析,判断断层的延伸距离.通过实际资料分析,该方法提高对小尺度断层的刻画能力,指导了A油田的构造精细解释.
其他文献
渤海湾盆地中生界火山岩广泛发育,岩性变化快,储层非均质性强,优质储层主控因素认识不清.为探索火山岩优质储层控制因素,充分利用岩芯、薄片、实验等数据,系统分析了研究区火山岩储层岩性特征、储集空间特征及储层控制因素.分析表明:研究区火山岩主要发育安山岩、玄武岩、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4种岩石类型,储集空间类型为“裂缝-孔隙型”.火山岩优质储层主要受岩性岩相、旋回界面和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其中岩性岩相控制了火山岩优质储层的纵向分布,旋回界面控制了火山岩优质储层的垂向分布,构造运动可以对火山岩储层进行再改造.
有孔虫在海洋环境指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代环境中有孔虫的分布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有助于利用有孔虫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进行还原.我国南海海域辽阔,南海有孔虫的相关研究很早便有报道.对我国南海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研究区以玻璃质壳底栖有孔虫占主导,胶结壳其次,瓷质壳最少.根据底栖有孔虫的分布特征划分了4个底栖有孔虫组合,组合1为Heterolepa subpraecincta-Hanzawaia mantaensis-Rotalinoides gaimardii;组合2为Bu
辽西凸起中段古近系沙河街组缺乏规模性圈闭,储层横向变化快、预测难度大,滚动勘探一直难有较大突破.针对构造、储层问题,采用基于构造演化分析的古近系储层预测方法,综合运用裂变径迹构造反演和空间平衡剖面技术,开展构造演化精细分析,改变传统地层沉积模式,提出辽西凸起高部位发育沙河街组地层的新认识,指导构造解释调整,新增沙河街组勘探层系和有利目标;结合构造约束下的叠前同步反演技术,准确预测沙河街组优势储层发育区,有效指导井位部署和钻探.近年的勘探实践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区新增2个千万方级含油气构造,有力支撑了渤
西湖凹陷平湖油气田经多年的勘探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面临着后备储量不足的严峻现状.油气田西部的平西地区,占地面积大、研究程度低,是发现新增资源量的潜在地区.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从古地貌着手,在平西地区自南向北识别出多个古沟谷,其限制型地貌为隐蔽油气藏提供了有利背景.结合古生物、微量元素、测录井、岩芯、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始新统平湖组早期古沟谷内发育多期低位域扇三角洲沉积,自下而上扇体逐步将基底填平补齐,可作为有利的储集相带.随着海平面上升,扇三角洲之上发育海侵潮坪沉积,以稳定泥岩为主,形成一套良好
近20余年来,渤海油田发现了一大批大中型油气田,储量持续高速增长,但近年来渤海油田油气勘探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勘探阶段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的勘探阶段,其储量增长的特征、规律不同,勘探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相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数量、油气探明程度、探明速率、探井控制面积、储量增长曲线及其变化特征等多因素,指出渤海油田目前处于勘探高峰早期阶段.渤海油田储量仍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但浅层、中层和深层储量将逐渐呈差异化增长的特征:浅层油气勘探程度相对较高,但仍处于勘探高峰
A new lanthanide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Eu(BTB)(phen)(DMF)]·DMF (1,DMF =N,N-dimethylformamide) was synthesized using H3BTB (1,3,5-tri(4-carboxyphenyl)benzene) and phen(1,10-phenanthroline) under solvothermal conditions.The structure of the prepared
A series of novel furan-l,3,4-oxadiazole carboxamide derivatives (5a~ 5e) were designed,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HR-MS,1H-and 13C-NMR.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compound 5a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第四系乐东组是南海北部已证实的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勘探层系.近年来,其层序地层格架、构成特征以及对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及运聚成藏的控制影响作用等科学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为了厘清乐东组层序地层格架、构成特征及其展布规律,基于层序地层学理论,结合研究区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建立了乐东组精细层序地层格架及层序样式.依据典型的地震接触关系识别了乐东组复合层序界面T20、T14和TO,同时划分确定了乐东组下段6套三级层序(LDSQ1-6)和上段8套三级层序(LDSQ7-14).在三级层序内部还进一步识别出初始
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表明,北印度洋阿拉伯海马克兰俯冲带海域水合物资源非常丰富.为调查该海域水合物及与其相关的流体活动,采集了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数据,分析了原始地震数据的特征,并按照常规水合物地震数据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获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基于新采集处理的地震数据,识别出了经典的BSR、非经典的BSR及双BSR现象.双BSR的发现表明该海域的水合物处在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中,对该海域水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次地震数据的排列长度较短(最大排列长度1300 m),对该海域水合物的定量分析以及精细刻画受到了限制.
海底水合物丘与泥火山均属于不同相态流体向上运移排出至地表过程中的产物,与这2种特殊地质体相关的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具有独特的成藏过程和赋存规律,同时,它们也都是富碳流体排放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对这2种地质体缺少系统的调查,加之对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和碳泄漏过程的研究程度不高,当前在海底水合物丘与泥火山特征刻画及准确甄别上还存在障碍,导致难以科学地评价与其伴生的水合物资源的聚集过程及环境效应.通过总结已有海底水合物丘与泥火山的阶段性研究工作,对该2种特殊地质体从地貌特征、内部结构、形成机制等方面开展比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