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阶梯式;层次性;矛盾式;发散性;形象化;直观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层次性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使学生易于接受。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决问题的依据,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克服困难,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过“简易方程”和“绝对值”后,解方程|X-2|=3这道题有较大的难度,若将它分解为几个有关联的小问题,就可把问题简单化。(1)∵∣3∣=3,∣-3∣=3,3与-3的绝对值都是3。(2)∵∣a∣=3,∴a=3或a=-3,即绝对值是3的数是3或-3。(3)∣b-1∣=3,把b-1看做问题(2)中的a,于是,b-1=3或b-1=-3。同理,对于方程|X-2|=3,同样有:X-2=3或X-2=-3,由X-2=3得X=5,由X-2=-3得X=-1。不妨将X=5或X=-1代入原方程检验,可知X=5或X=-1是原方程的解。
二、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发散性
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其产生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制造矛盾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去思考,逐步将学生引入佳境。如:在讲述“有理数乘法”时,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2+2+2=2×3,2×3就是3个2相加,接着提出问题:2×(-3)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负3个2相加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于是产生疑问,教师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考,逐步诱导。前面已学过可用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学有理数加法时是在数轴上进行的,如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2米,即5+(-3)=2,那么,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与欲望之后,教师开始讲授有理数的乘法。
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当学生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矛盾时,就会产生“认识不平衡”,导致一种“紧张感”,从而产生消除这种紧张感的认知动机。紧张感得到消除,就会产生一种满足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强化认知动机。不仅如此,还可以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扩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如一題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的设计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多向联想。
三、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直观性
“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物体的直观形象本身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性是一种发展注意力和思维的力量,能使认识带有情绪色彩。由于能同时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并进行思考,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如果不形成发达的、丰富的情感记忆,就谈不上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所以,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初中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仔细地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把握知识分布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之中。如一节课开始时,可通过情境设计、提示矛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中,进行情境设计,使矛盾逐步得到解决;巩固练习时,可通过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为教学的中心,用置疑问难等灵活的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与教学合作,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
关键词:阶梯式;层次性;矛盾式;发散性;形象化;直观性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层次性
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就是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或步骤,使学生易于接受。也就是说,教师应当依次提出一些适合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小问题,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认识能力,发现和探求有关解决问题的依据,在解决所提出的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一步步克服困难,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过“简易方程”和“绝对值”后,解方程|X-2|=3这道题有较大的难度,若将它分解为几个有关联的小问题,就可把问题简单化。(1)∵∣3∣=3,∣-3∣=3,3与-3的绝对值都是3。(2)∵∣a∣=3,∴a=3或a=-3,即绝对值是3的数是3或-3。(3)∣b-1∣=3,把b-1看做问题(2)中的a,于是,b-1=3或b-1=-3。同理,对于方程|X-2|=3,同样有:X-2=3或X-2=-3,由X-2=3得X=5,由X-2=-3得X=-1。不妨将X=5或X=-1代入原方程检验,可知X=5或X=-1是原方程的解。
二、创设矛盾式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发散性
良好的问题情境在于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使其产生矛盾心理。通过精心设计,巧妙揭露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数学知识结构之间的矛盾,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制造矛盾打开学生的心扉,激发学生去思考,逐步将学生引入佳境。如:在讲述“有理数乘法”时,先复习小学学过的正有理数的乘法:2+2+2=2×3,2×3就是3个2相加,接着提出问题:2×(-3)是什么意思呢?总不能说是负3个2相加吧?那又该如何理解呢?于是产生疑问,教师利用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思考,逐步诱导。前面已学过可用正负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在学有理数加法时是在数轴上进行的,如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3米,两次一共向东走2米,即5+(-3)=2,那么,有理数的乘法是否也能在数轴上进行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动机与欲望之后,教师开始讲授有理数的乘法。
人总是力图使自己的思想协调一致,不自相矛盾,当学生发现某种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矛盾时,就会产生“认识不平衡”,导致一种“紧张感”,从而产生消除这种紧张感的认知动机。紧张感得到消除,就会产生一种满足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强化认知动机。不仅如此,还可以使问题情境具有较好的发散性,即问题情境的设计能充分激发学生联想,扩展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如一題多解、一题多变等问题的设计都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多向联想。
三、创设形象化的问题情境,注重问题情境的直观性
“直观是认识的途径,是照亮认识途径的光辉。”物体的直观形象本身能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性是一种发展注意力和思维的力量,能使认识带有情绪色彩。由于能同时看得见、听得着、感受得到并进行思考,在学生的意识中就形成了情感记忆。如果不形成发达的、丰富的情感记忆,就谈不上有充分的智力发展。所以,形象化的问题情境适合初中生思维形象具体的特点,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愉悦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认真仔细地钻研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把握知识分布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之中。如一节课开始时,可通过情境设计、提示矛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中,进行情境设计,使矛盾逐步得到解决;巩固练习时,可通过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以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为教学的中心,用置疑问难等灵活的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合作与教学合作,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学得更多、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