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那么教师发展应以什么为本?我以为是素养为本。抓素养,是我们举办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宗旨;抓素养,也是基础教育“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正如有些老师所说,全国小语教师素养大赛是小语界的一次全运会,是课改八年以来,小学语文教师成长历程和教学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如果说朗读、写字、才艺、知识等比赛是“个人单项”,那么课堂教学就是“五项全能”了。这次参加大赛的选手老师,都是经过有关省市层层选拔才脱颖而出的,选出的是我们小语界的精英,他们上的每一堂观摩课,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下面我作为观摩者,围绕几个关键词,提出一些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感受。
这次赛事,首先体现了“真实”二字。坚决拒绝“表演课”、“作秀课”,让我们一起回到真实的课堂,是这次活动的重要宗旨之一。根据大赛组委会的安排,参赛老师预先不知道所教课文,不知道所教班级学生的状况,他们只有24小时的备课时间、十分钟与学生见面的时间。因此说,这次大赛的价值,首先是回到了真实的课堂,展示了真实的教学,获得了真实的效果。我以为,有些东西如果作假,影响可能只是一时;但教育如果作假,它会影响人的一生,影响国家、社会的未来。同时,实际上各位参赛老师的课,在总体上也确实能够做到比较自然、本色,课力求上得自然流畅,不雕琢,不做作,一字一音、一点一划,老老实实地教,老老实实地学,朗读是如此,写字是如此,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真正像平时一样地朗读、书写,不端架子,不做花功,展示的是最真实的常态,追求的是整体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教师素养大赛获得成功的基础。可以说,用“真实”二字来衡量,我们这次大赛的每一位选手,都是值得尊敬的成功者。
其次值得提出的两个字是“扎实”。小学语文课就是一门扎扎实实的课,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首要的体现,就是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如重视正字音、析字形,落实词语教学,加强有层次的朗读指导,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反复感受、体验、品味,这样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是抓住了语文的基本功。需要一提的是,有些人认为这次课程改革,不重视语文知识教学,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我们看本次大赛的每一堂语文课,其中都有语文知识,但是学知识不等于搞概念、定义,而是把知识贯穿于语用之中,在这里,知识是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拐杖,而不是去展现知识自身的系统性,知识的概念体系。因为重视基本功,重视语用,你看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段,做到以词带句、以句带段、以段带篇,而杜绝了架空分析、无度拓展的情况。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通过具体的字词句,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所展示的优美情境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去揣摩、品味语言,他这样一丝不苟地指导读和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三是“和谐”。新课程倡导一种民主的、开放的、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诸位参赛老师确实注重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学生,得到了老师充分的尊重。比如说,阅读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尊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而没有那种绝对的、权威的、以势压人的评判。同时,更值得指出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绝不意味着忽视老师的主体地位,放弃教师的责任。我们的参赛老师,都有完整、明晰、有层次感的教学设计,体现在三十分钟的课堂教学里面,他们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老师注意在教学对话中步步引导、时时点拨,扶着学生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课。比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老师,他特别重视阅读方法的切实指导,抓住几个神与普罗米修斯之间的关系,概括故事展开的线索,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这就是在指导一种阅读方法;又比如,教学《晏子使楚》的老师,非常注意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去梳理文章大意的方法,我觉得这些都是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的。正是由于学生一教师这两个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使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成为可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其四是“灵活”。有了真实、扎实的基础,又有了双主体作用的发挥,才有灵活的、适当的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技巧与真实、扎实相比,后者才是“本”,前者是跟着这个“本”而来的,这个关系不能颠倒。教师根据学生对象的情况和所教课文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教学机智:有范读,有板书,有图像,有音乐……。谈到教学方法,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即阅读教学中怎样抓住课文的局部来切入文本,然后指向对文本整体的理解?这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值得认真探究。对这个课文局部的选择,可以是一个关键词语,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重点语句,或者一两个课文段落,或者是选课文的某一种表达手法,这都需要灵活运用,在其背后则是老师对文本的深入把握,这样才能真正从课文局部切入,然后引导学生从局部的感受到对课文整体的领悟。当然,我们在说到“灵活”的时候,在保证课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老师还要注意“度”的把握,也就是方法技巧运用得是否得当、适切。从这次大赛的情况看,比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开头播放李叔同的歌曲《送别》,老师的意图可能想创造一种回忆童年的情境,从而导入课文,但歌曲内容及表达的感情与课文情境似乎不甚匹配,这样的导引是否必须?又如《荷花》一文的教学,用多媒体展示了不少关于荷花的图画,对图画的过度关注,对理解课文是起了促进作用,还是相反,实际上干扰了学生去体验形象、品味语言?《蜜蜂引路》的教学用魔方做游戏,这个活动设计对理解课文是必须的么?与这堂课教学设计整体的有机性究竟如何?还是只是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点缀呢?这些都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以为,以上所述,“真实”、“扎实”、“和谐”、“灵活”这八个字,是我们这次大赛选手老师的共同教学经验,也是本次大赛的可贵收获。
纵观参赛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除了总结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此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之外,为了继续前进,我想提出两个问题,供老师们进一步思考:
第一个问题,有些老师课堂教学非常成功,有些老师略有欠缺,两者存在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从根本上来说,在于解读文本的能力有高下之分。在我看来,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没有了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谈不上其他的语文素养,即其他语文素养都是建立在解读文本能力的基础上的,它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基础。在比赛中一些得高分的选手,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收放自如、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本事来自于哪里?仅仅来自于他们的技巧和方法么?不是的,首先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把握。凡是能够深入地钻研文本,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去充分地感受体验,这样的老师,他在教语文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生命的活动。有了这个解读的功夫和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就容易明确,应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也容易清楚,所以,我想跟大家讨论的,就是我们语文教学如何抓住根本。语文之本有两个本,第一“人本”,第二“文本”。我们千万不能舍本而逐末。这些课听下来,我感觉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确实存在着差距。比如说,《军需处长》那一课的教学,会后讨论时很多老师都有同感: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核心人物是军需处长,他已经死去了,还活着的人物有谁?就是将军,所以这篇文章的把握非常简单,就是抓住两个人,而两个人中,死去的军需处长在课文中展示的就像一尊凝固的雕像,没有办法去深入体验他的内心活动了,那就应该通过活着的将军来解读。那么在教学中抓住描写将军的那些地方?其实,课文中有两个非常精彩的字,一个是前面说,有人死了,将军“愣”了一下;后面有人告诉他,死去的是军需处长,他又“愣”了。我琢磨这两个“愣”字,觉得大有文章可做,这就是课文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蕴涵。第一个“愣”字,在我看来,表现的是将军内心的有点出乎意料,虽然死人了,但是毕竟在意料之中,因为前面描写了那么严酷的自然条件,死一个人的事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虽出乎意料之外,但仍在情理之中。后一个“愣”字就不同了,将军知道这个死去的人竟就是军需处长,是他怪罪的对象,他前面竟然误判了,这才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所以我觉得,将军的前一个“愣”是震怒,而后一个“愣”则是震撼,这里作者写出了将军心灵的震撼!但是,我们的选手老师,却把三十分钟中大量的时间,花在分析课文前面那一部分背景描写,一直没有进入到人物上面,更不会去挖掘人物的心理,当然,对作者是怎样写出主人公的性格光彩、怎样展示英雄人物的崇高悲壮的内心世界,就不甚了了。你看,对文本的把握出了偏差,重点、难点就选择不准,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了。
第二个问题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写什么”,还是放在“怎样写”上?我认为“怎样写”才是重点。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学习语言,学习运用语言,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语文课可以有各种目标,但是语文课离开了语言文字,所有的语文目标都无所附丽。我们带领学生阅读一篇篇范文,重点不在关注这些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而是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写的,作者是怎样为那个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寻找最适合的表达形式的;或者说,即使要了解文章“写什么”,在语文课上也主要应该通过“怎样写”来了解。朱光潜先生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咬文嚼字》)一个字句的推敲,就是情感表达的调整,情感表达不同,运用的语言文字就不一样。有人以为,课改以来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课标规定的语文阅读目标中,很多的目标指向,都是在提示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和运用。这难道不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吗?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因为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差异,造成了教学目标的差别、甚至偏差。我们看这次大赛的课,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属于对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内容的理解固然不能忽略,但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怎样写”,而不是“写什么”,“写什么”也只有在研究“怎样写”的过程中,让他去理解体会。大赛中得分比较高的老师,普遍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他们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运用,如为什么这里用短句?为什么这里用排比句?为什么这个句子不顺着说,而要倒着说?为什么这段文字要先写这个,然后才跟着写那个?为什么这里用了“愣”,那里又用了“愣”?两个“愣”字的表现意义一样吗?就是说,研究课文的语言表达,才能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有的老师的课,从一般课堂教学标准来衡量是不错的,比如《桃花心木》一课的教学,执教老师抓住文中的四个“奇怪”,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出一条线索,即文章从树写到种树人,再写到种树之理。我看这篇文章的蓝本,就是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它就是从树,怎么种树,种树之理,最终推导到为官之理。但是这位老师比较多的胶着于课文的内容,就是四个“奇怪”,把“奇怪”的内容研究一下,了解一下,就算完成了教学内容。我觉得,完全可以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就是说,研究语言表达才能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老师们应牢记: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有的老师教学《蝙蝠与雷达》,整个围绕蝙蝠与雷达的关系,把重点落实到科学内容的探讨,而不是表达方法的探讨上面。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小学语文教说明文,就是要讲有多少种说明方法之类,但我认为不应该放松,更不能放弃揣摩课文语言的表达。
回顾这几堂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到,对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来说,真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而提高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其中的关键。我相信,随着一届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举办,我们将会追求到一种更高的语文教学境界,我们一代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成长起来。
这次赛事,首先体现了“真实”二字。坚决拒绝“表演课”、“作秀课”,让我们一起回到真实的课堂,是这次活动的重要宗旨之一。根据大赛组委会的安排,参赛老师预先不知道所教课文,不知道所教班级学生的状况,他们只有24小时的备课时间、十分钟与学生见面的时间。因此说,这次大赛的价值,首先是回到了真实的课堂,展示了真实的教学,获得了真实的效果。我以为,有些东西如果作假,影响可能只是一时;但教育如果作假,它会影响人的一生,影响国家、社会的未来。同时,实际上各位参赛老师的课,在总体上也确实能够做到比较自然、本色,课力求上得自然流畅,不雕琢,不做作,一字一音、一点一划,老老实实地教,老老实实地学,朗读是如此,写字是如此,课堂教学也是如此,真正像平时一样地朗读、书写,不端架子,不做花功,展示的是最真实的常态,追求的是整体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教师素养大赛获得成功的基础。可以说,用“真实”二字来衡量,我们这次大赛的每一位选手,都是值得尊敬的成功者。
其次值得提出的两个字是“扎实”。小学语文课就是一门扎扎实实的课,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首要的体现,就是扎实的语文教学基本功,如重视正字音、析字形,落实词语教学,加强有层次的朗读指导,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反复感受、体验、品味,这样帮助学生学习语言,是抓住了语文的基本功。需要一提的是,有些人认为这次课程改革,不重视语文知识教学,我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我们看本次大赛的每一堂语文课,其中都有语文知识,但是学知识不等于搞概念、定义,而是把知识贯穿于语用之中,在这里,知识是帮助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的拐杖,而不是去展现知识自身的系统性,知识的概念体系。因为重视基本功,重视语用,你看老师们在教学中能够抓住课文中关键的词语和句段,做到以词带句、以句带段、以段带篇,而杜绝了架空分析、无度拓展的情况。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桂林山水》时,通过具体的字词句,引领学生进入到文本所展示的优美情境中,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去揣摩、品味语言,他这样一丝不苟地指导读和写,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其三是“和谐”。新课程倡导一种民主的、开放的、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诸位参赛老师确实注重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的学习主体——学生,得到了老师充分的尊重。比如说,阅读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尊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而没有那种绝对的、权威的、以势压人的评判。同时,更值得指出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绝不意味着忽视老师的主体地位,放弃教师的责任。我们的参赛老师,都有完整、明晰、有层次感的教学设计,体现在三十分钟的课堂教学里面,他们注意把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很多老师注意在教学对话中步步引导、时时点拨,扶着学生在学习语言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才是真正的语文阅读课。比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的老师,他特别重视阅读方法的切实指导,抓住几个神与普罗米修斯之间的关系,概括故事展开的线索,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这就是在指导一种阅读方法;又比如,教学《晏子使楚》的老师,非常注意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去梳理文章大意的方法,我觉得这些都是做得非常好,非常到位的。正是由于学生一教师这两个主体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使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成为可能,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其四是“灵活”。有了真实、扎实的基础,又有了双主体作用的发挥,才有灵活的、适当的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方法技巧与真实、扎实相比,后者才是“本”,前者是跟着这个“本”而来的,这个关系不能颠倒。教师根据学生对象的情况和所教课文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显示出自己的教学机智:有范读,有板书,有图像,有音乐……。谈到教学方法,我要特别强调一点,即阅读教学中怎样抓住课文的局部来切入文本,然后指向对文本整体的理解?这在阅读教学中尤其值得认真探究。对这个课文局部的选择,可以是一个关键词语,也可以是一个或几个重点语句,或者一两个课文段落,或者是选课文的某一种表达手法,这都需要灵活运用,在其背后则是老师对文本的深入把握,这样才能真正从课文局部切入,然后引导学生从局部的感受到对课文整体的领悟。当然,我们在说到“灵活”的时候,在保证课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老师还要注意“度”的把握,也就是方法技巧运用得是否得当、适切。从这次大赛的情况看,比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开头播放李叔同的歌曲《送别》,老师的意图可能想创造一种回忆童年的情境,从而导入课文,但歌曲内容及表达的感情与课文情境似乎不甚匹配,这样的导引是否必须?又如《荷花》一文的教学,用多媒体展示了不少关于荷花的图画,对图画的过度关注,对理解课文是起了促进作用,还是相反,实际上干扰了学生去体验形象、品味语言?《蜜蜂引路》的教学用魔方做游戏,这个活动设计对理解课文是必须的么?与这堂课教学设计整体的有机性究竟如何?还是只是成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一个点缀呢?这些都是老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以为,以上所述,“真实”、“扎实”、“和谐”、“灵活”这八个字,是我们这次大赛选手老师的共同教学经验,也是本次大赛的可贵收获。
纵观参赛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除了总结宝贵的教学经验,为此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之外,为了继续前进,我想提出两个问题,供老师们进一步思考:
第一个问题,有些老师课堂教学非常成功,有些老师略有欠缺,两者存在着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从根本上来说,在于解读文本的能力有高下之分。在我看来,解读文本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部分。没有了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谈不上其他的语文素养,即其他语文素养都是建立在解读文本能力的基础上的,它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基础。在比赛中一些得高分的选手,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收放自如、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这本事来自于哪里?仅仅来自于他们的技巧和方法么?不是的,首先来自于他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把握。凡是能够深入地钻研文本,能够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去充分地感受体验,这样的老师,他在教语文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生命的活动。有了这个解读的功夫和能力,教学的重点、难点就容易明确,应该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也容易清楚,所以,我想跟大家讨论的,就是我们语文教学如何抓住根本。语文之本有两个本,第一“人本”,第二“文本”。我们千万不能舍本而逐末。这些课听下来,我感觉老师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确实存在着差距。比如说,《军需处长》那一课的教学,会后讨论时很多老师都有同感: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核心人物是军需处长,他已经死去了,还活着的人物有谁?就是将军,所以这篇文章的把握非常简单,就是抓住两个人,而两个人中,死去的军需处长在课文中展示的就像一尊凝固的雕像,没有办法去深入体验他的内心活动了,那就应该通过活着的将军来解读。那么在教学中抓住描写将军的那些地方?其实,课文中有两个非常精彩的字,一个是前面说,有人死了,将军“愣”了一下;后面有人告诉他,死去的是军需处长,他又“愣”了。我琢磨这两个“愣”字,觉得大有文章可做,这就是课文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蕴涵。第一个“愣”字,在我看来,表现的是将军内心的有点出乎意料,虽然死人了,但是毕竟在意料之中,因为前面描写了那么严酷的自然条件,死一个人的事是非常容易发生的,虽出乎意料之外,但仍在情理之中。后一个“愣”字就不同了,将军知道这个死去的人竟就是军需处长,是他怪罪的对象,他前面竟然误判了,这才是完全出乎意料之外的。所以我觉得,将军的前一个“愣”是震怒,而后一个“愣”则是震撼,这里作者写出了将军心灵的震撼!但是,我们的选手老师,却把三十分钟中大量的时间,花在分析课文前面那一部分背景描写,一直没有进入到人物上面,更不会去挖掘人物的心理,当然,对作者是怎样写出主人公的性格光彩、怎样展示英雄人物的崇高悲壮的内心世界,就不甚了了。你看,对文本的把握出了偏差,重点、难点就选择不准,教学目标就很难实现了。
第二个问题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写什么”,还是放在“怎样写”上?我认为“怎样写”才是重点。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学习语言,学习运用语言,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此,语文课可以有各种目标,但是语文课离开了语言文字,所有的语文目标都无所附丽。我们带领学生阅读一篇篇范文,重点不在关注这些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而是要学习作者是怎样写的,作者是怎样为那个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寻找最适合的表达形式的;或者说,即使要了解文章“写什么”,在语文课上也主要应该通过“怎样写”来了解。朱光潜先生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咬文嚼字》)一个字句的推敲,就是情感表达的调整,情感表达不同,运用的语言文字就不一样。有人以为,课改以来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人文性,忽视了工具性,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课标规定的语文阅读目标中,很多的目标指向,都是在提示要重视语言文字的品味、揣摩和运用。这难道不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吗?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因为对这个问题理解的差异,造成了教学目标的差别、甚至偏差。我们看这次大赛的课,不少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大部分是属于对课文内容理解方面的。内容的理解固然不能忽略,但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怎样写”,而不是“写什么”,“写什么”也只有在研究“怎样写”的过程中,让他去理解体会。大赛中得分比较高的老师,普遍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他们着重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运用,如为什么这里用短句?为什么这里用排比句?为什么这个句子不顺着说,而要倒着说?为什么这段文字要先写这个,然后才跟着写那个?为什么这里用了“愣”,那里又用了“愣”?两个“愣”字的表现意义一样吗?就是说,研究课文的语言表达,才能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有的老师的课,从一般课堂教学标准来衡量是不错的,比如《桃花心木》一课的教学,执教老师抓住文中的四个“奇怪”,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出一条线索,即文章从树写到种树人,再写到种树之理。我看这篇文章的蓝本,就是唐代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它就是从树,怎么种树,种树之理,最终推导到为官之理。但是这位老师比较多的胶着于课文的内容,就是四个“奇怪”,把“奇怪”的内容研究一下,了解一下,就算完成了教学内容。我觉得,完全可以从语言文字的表达入手,就是说,研究语言表达才能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老师们应牢记: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有的老师教学《蝙蝠与雷达》,整个围绕蝙蝠与雷达的关系,把重点落实到科学内容的探讨,而不是表达方法的探讨上面。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小学语文教说明文,就是要讲有多少种说明方法之类,但我认为不应该放松,更不能放弃揣摩课文语言的表达。
回顾这几堂课的教学,我深深感到,对我们小学语文老师来说,真是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而提高语文老师的专业素养,是其中的关键。我相信,随着一届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举办,我们将会追求到一种更高的语文教学境界,我们一代高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师,也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真正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