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苗银集巫术的神秘和货币的实用为一体,而如今,苗银则更多地成为苗族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变成穿戴在身上的苗族文化符号。苗银银匠今何在,在他们身上也进行着怎样的变革呢?
行走在凤凰古城街头,看着那些顶着苗族银饰扮苗女的姑娘。明知道沱江边出租的苗服和苗银风格属于贵系苗族,但是依然租来扮苗女。
这一年,凤凰县山江镇来了一位挑着货架的游方银匠。那时,正好麻家要为将要出嫁的女儿准备嫁妆,就让游方银匠在麻家住下。没想到银匠人技艺精湛,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山江镇。苗民纷纷效仿,让银匠为将出阁的女儿打银嫁妆。银匠原本只在麻家住三个月,后来足足住了三年。麻家人对银匠非常照顾,作为回报,银匠收了麻家主人的儿子为徒。
在为全山江镇的苗民打造了银器后,银匠继续挑着货架游方去了。而麻家人却掌握了这打银的本领。麻银匠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苗寨的苗民也慕名而来,甚至有人以订制银器之名来偷师的。麻家人并不守旧,欣然相授,久而久之,山江镇慢慢成为了湘西的银器之乡。
也因此,从事苗银制作的人多了,山江镇已容不下他们, 有的族人就迁往附近的州县。最终,山江镇银匠的名号开始在周边的泸溪、古丈、吉首、花垣、辰溪等州县流传,麻氏家族也慢慢发展成湘西地区最大的银匠流派之一。
以前,银饰是苗族居家旅行必备神器,苗族订亲,头饰,披肩再穷也先送半套,另半套过门时必须付清。上世纪90年代,山江镇汉化的苗族开始拒绝银饰做彩礼:“我们已经汉化,不兴戴银了,直接送钱好了。”
“这就是银匠的现在了,全镇人都住上新楼房,但我还住着结婚时盖的木头房!”麻茂庭自嘲。银匠曾经是苗寨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如今,苗银艺人已经跟不上这里发展的节拍。汉化的进程导致了大批银匠失业,麻茂庭五兄弟,四个改行。教徒弟十五人,十四个不沾银了。剩下手艺精湛的麻茂庭,靠着山沟里苗风稍存,一年还能接几单生意。
在麻茂庭扛不住也准备放弃这个传承了五代的手艺时,旅游业兴起,非遗评选也来锦上添花,他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苗银传承人(湖南第一个,全国仅有的两个)。名气大了,订单多了,困境也来了—“别家可以用白铜做银器,自己的银只能是纯爷们儿。”
我们提出要拍摄苗银制作工艺,麻茂庭说不急,先看矮山上的苗寨,说只有看懂了这个“苗风遗存”的村庄才能更好地理解苗银。抚摸着青石垒砌的石墙,麻茂庭说,湘西向来多土匪,这依山而建的石墙便是村子的“城墙”;石墙上唯一的台阶,便是村寨的寨门。那棵已空心的老树,则是土匪攻寨火攻时的杰作。寨子的最高处,是两处建筑,一处是已经坍塌的老屋,一处是类似烽火台一样的石头房。石头房子是苗寨的堡垒,而老屋,正是麻氏银匠的祖宅。从前,一旦土匪来到,村民们会把村里的贵重物品放在这堡垒中,誓死在堡垒中做最后抵抗直至救兵到来。而银匠作为寨子里贵重物品最多的家族,理所当然选择了靠近堡垒这全村最安全的地方。苗族之所以有如此重的银饰情结,正是因为苗族从来都缺乏安全感,“安全”一直是苗族人追求的方向。苗族人起源于中原,但是却被迫迁徙到湘西、贵州、广西、云南等多山之地。这些地方是毒虫、瘴气多发之所,苗人很自然地对有鉴毒功能的银情有独钟。再加上苗地多战乱,既能当饰品又能做传家宝的银器成了最好的选择。
如无他事,他的一天,就是在打银中度过。早上十点,在融炉中生起木炭,拉风箱声响起,融炉中很快就燃起青色的火焰。他从炉子上拿起一个酒盅大小的铁杯,倒入些许平时做银饰的边角料后,把铁杯放进木炭中。这一步叫“融银”。融银是个漫长的过程,麻茂庭甚至可以悠闲地边抽着烟边拉着风箱。
当铁杯中的碎银慢慢化成了红色的浆液时,麻茂庭从炉边的窗台上拿起一只空心的铁棍,铁棍的一头含进嘴中,一头插入银浆。他憋足气,对着铁棍猛吹了一口气。瞬间,一串串火星从融炉中冒出在空中四散飞舞—溅起舞的每个火星都是碎银中隐藏的杂质,这个过程叫“去杂”,目的是把银浆中的杂质吹走。
在连续吹了三四口气后,银浆中的杂质就被去得差不多了。这时麻茂庭取来一个铸铁的凹槽,放在融炉边。倒入些许煤油后,他把滚烫的银水倒入凹槽中,银水和槽中的煤油接触后立马燃起火焰。火灭后,用火钳把凹槽反扣在炉台上—掀开凹槽,一根细长的银条就出现了。他迅速把银条转移到炉子边的木桩上,右手抡起一把铁锤开始敲打,每打一下就把银条翻个面。良久,一尺来长的银条硬是被敲成了一根一米多长的银线,这时“锻银”工序就完成了。
这时麻茂庭把工具放下,爬上一米来高的,上面有一排大小不一的圆孔的马凳。他先是把银线穿进最大的圆孔中,用铁钳紧紧夹住银线的一头后,使劲往上拉,银线从扁线变成了圆线—这叫“拉丝”,把银线拉成易于加工的圆银线。拉丝分阶段进行的,先把扁线拉成圆线,再换不同直径的小孔,把粗丝拉成细丝。今天麻茂庭要做一枚银丝戒指,就要先在大孔拉完,入中孔,换小孔,再换细孔……别小看这个工序,使的韧劲一点不少,麻茂庭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而此时,黯淡无光的银线也拉得光彩夺目。
接下来,就是苗银制作最重要的工序—“吹烧”。他先剪取了一小段银丝,用钳子把银丝卷成戒指模样,点油灯,拿出一根细小的铁管。铁管一头衔在嘴里,另一头放入油灯火焰中。他深吸了一口气,从细铁管中吹出气流,气流通过油灯火焰后,把豆大的火焰吹成了一条火舌,覆盖整个戒指。整个过程四五分钟,他就是这样嘴衔铁管,用呼吸之间产生的火舌炙烤着银戒。待戒指从银变红后,他停下吹烧,拿起桌面上一朵朵细小的银花往戒指上粘……待戒指上融化的银水稳稳粘住九朵银花后,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吹烧。直到银花和戒指把彼此牢牢焊接在一起。再经过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后,一枚银戒才宣告制成。
麻茂庭拿着戒指仔细端详,直至挑不出瑕疵了,就往那银器堆里一放,银戒就如一朵浪花没入海洋之中。这时,麻茂庭的妻子正进屋。她在山江镇中学食堂上班,我以为她是回来给银匠做午饭的。后来才知道,麻家三百年来就没有吃午饭的传统—打银有很强的连续性,为了不耽误工作,银匠们自作主张,把一家人的午饭都给省了。
妻子是来告诉麻茂庭,有人盖房子需要水泥砖,麻茂庭需要把手上的银器活停一下,先忙生计的。如今银器生意不好做,麻茂庭在自己家们口弄了个建材厂。其实,麻茂庭的举动并不出格,他遵循了从古以来苗族银匠的传统—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职业的苗族银匠。所有的银匠都是在农忙时封炉,农闲时开锤。但不同的是,古时银匠开锤,是因为苗银是苗家穿在身上的符号,而银匠是用铁锤记录历史的;如今银匠封炉,只因苗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消失的步伐迈得太快,年迈的银匠人角色一时半会转变不过来。
行走在凤凰古城街头,看着那些顶着苗族银饰扮苗女的姑娘。明知道沱江边出租的苗服和苗银风格属于贵系苗族,但是依然租来扮苗女。
这一年,凤凰县山江镇来了一位挑着货架的游方银匠。那时,正好麻家要为将要出嫁的女儿准备嫁妆,就让游方银匠在麻家住下。没想到银匠人技艺精湛,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山江镇。苗民纷纷效仿,让银匠为将出阁的女儿打银嫁妆。银匠原本只在麻家住三个月,后来足足住了三年。麻家人对银匠非常照顾,作为回报,银匠收了麻家主人的儿子为徒。
在为全山江镇的苗民打造了银器后,银匠继续挑着货架游方去了。而麻家人却掌握了这打银的本领。麻银匠的名气越来越大,周边苗寨的苗民也慕名而来,甚至有人以订制银器之名来偷师的。麻家人并不守旧,欣然相授,久而久之,山江镇慢慢成为了湘西的银器之乡。
也因此,从事苗银制作的人多了,山江镇已容不下他们, 有的族人就迁往附近的州县。最终,山江镇银匠的名号开始在周边的泸溪、古丈、吉首、花垣、辰溪等州县流传,麻氏家族也慢慢发展成湘西地区最大的银匠流派之一。
漂泊的苗族与银饰情结
以前,银饰是苗族居家旅行必备神器,苗族订亲,头饰,披肩再穷也先送半套,另半套过门时必须付清。上世纪90年代,山江镇汉化的苗族开始拒绝银饰做彩礼:“我们已经汉化,不兴戴银了,直接送钱好了。”
“这就是银匠的现在了,全镇人都住上新楼房,但我还住着结婚时盖的木头房!”麻茂庭自嘲。银匠曾经是苗寨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但如今,苗银艺人已经跟不上这里发展的节拍。汉化的进程导致了大批银匠失业,麻茂庭五兄弟,四个改行。教徒弟十五人,十四个不沾银了。剩下手艺精湛的麻茂庭,靠着山沟里苗风稍存,一年还能接几单生意。
在麻茂庭扛不住也准备放弃这个传承了五代的手艺时,旅游业兴起,非遗评选也来锦上添花,他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苗银传承人(湖南第一个,全国仅有的两个)。名气大了,订单多了,困境也来了—“别家可以用白铜做银器,自己的银只能是纯爷们儿。”
我们提出要拍摄苗银制作工艺,麻茂庭说不急,先看矮山上的苗寨,说只有看懂了这个“苗风遗存”的村庄才能更好地理解苗银。抚摸着青石垒砌的石墙,麻茂庭说,湘西向来多土匪,这依山而建的石墙便是村子的“城墙”;石墙上唯一的台阶,便是村寨的寨门。那棵已空心的老树,则是土匪攻寨火攻时的杰作。寨子的最高处,是两处建筑,一处是已经坍塌的老屋,一处是类似烽火台一样的石头房。石头房子是苗寨的堡垒,而老屋,正是麻氏银匠的祖宅。从前,一旦土匪来到,村民们会把村里的贵重物品放在这堡垒中,誓死在堡垒中做最后抵抗直至救兵到来。而银匠作为寨子里贵重物品最多的家族,理所当然选择了靠近堡垒这全村最安全的地方。苗族之所以有如此重的银饰情结,正是因为苗族从来都缺乏安全感,“安全”一直是苗族人追求的方向。苗族人起源于中原,但是却被迫迁徙到湘西、贵州、广西、云南等多山之地。这些地方是毒虫、瘴气多发之所,苗人很自然地对有鉴毒功能的银情有独钟。再加上苗地多战乱,既能当饰品又能做传家宝的银器成了最好的选择。
打银的生活
回到麻家,麻茂庭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苗银匠人分为游方银匠和定点银匠两种。教麻家打银的银匠属于前者,麻茂庭属于后者。对他,山江镇这个名为黄茅坪的村庄,既是麻茂庭作为苗族人物质形态上的故乡,也是他作为手艺人精神意义上的家园,他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如无他事,他的一天,就是在打银中度过。早上十点,在融炉中生起木炭,拉风箱声响起,融炉中很快就燃起青色的火焰。他从炉子上拿起一个酒盅大小的铁杯,倒入些许平时做银饰的边角料后,把铁杯放进木炭中。这一步叫“融银”。融银是个漫长的过程,麻茂庭甚至可以悠闲地边抽着烟边拉着风箱。
当铁杯中的碎银慢慢化成了红色的浆液时,麻茂庭从炉边的窗台上拿起一只空心的铁棍,铁棍的一头含进嘴中,一头插入银浆。他憋足气,对着铁棍猛吹了一口气。瞬间,一串串火星从融炉中冒出在空中四散飞舞—溅起舞的每个火星都是碎银中隐藏的杂质,这个过程叫“去杂”,目的是把银浆中的杂质吹走。
在连续吹了三四口气后,银浆中的杂质就被去得差不多了。这时麻茂庭取来一个铸铁的凹槽,放在融炉边。倒入些许煤油后,他把滚烫的银水倒入凹槽中,银水和槽中的煤油接触后立马燃起火焰。火灭后,用火钳把凹槽反扣在炉台上—掀开凹槽,一根细长的银条就出现了。他迅速把银条转移到炉子边的木桩上,右手抡起一把铁锤开始敲打,每打一下就把银条翻个面。良久,一尺来长的银条硬是被敲成了一根一米多长的银线,这时“锻银”工序就完成了。
这时麻茂庭把工具放下,爬上一米来高的,上面有一排大小不一的圆孔的马凳。他先是把银线穿进最大的圆孔中,用铁钳紧紧夹住银线的一头后,使劲往上拉,银线从扁线变成了圆线—这叫“拉丝”,把银线拉成易于加工的圆银线。拉丝分阶段进行的,先把扁线拉成圆线,再换不同直径的小孔,把粗丝拉成细丝。今天麻茂庭要做一枚银丝戒指,就要先在大孔拉完,入中孔,换小孔,再换细孔……别小看这个工序,使的韧劲一点不少,麻茂庭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而此时,黯淡无光的银线也拉得光彩夺目。
接下来,就是苗银制作最重要的工序—“吹烧”。他先剪取了一小段银丝,用钳子把银丝卷成戒指模样,点油灯,拿出一根细小的铁管。铁管一头衔在嘴里,另一头放入油灯火焰中。他深吸了一口气,从细铁管中吹出气流,气流通过油灯火焰后,把豆大的火焰吹成了一条火舌,覆盖整个戒指。整个过程四五分钟,他就是这样嘴衔铁管,用呼吸之间产生的火舌炙烤着银戒。待戒指从银变红后,他停下吹烧,拿起桌面上一朵朵细小的银花往戒指上粘……待戒指上融化的银水稳稳粘住九朵银花后,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吹烧。直到银花和戒指把彼此牢牢焊接在一起。再经过擦洗和抛光等环节后,一枚银戒才宣告制成。
麻茂庭拿着戒指仔细端详,直至挑不出瑕疵了,就往那银器堆里一放,银戒就如一朵浪花没入海洋之中。这时,麻茂庭的妻子正进屋。她在山江镇中学食堂上班,我以为她是回来给银匠做午饭的。后来才知道,麻家三百年来就没有吃午饭的传统—打银有很强的连续性,为了不耽误工作,银匠们自作主张,把一家人的午饭都给省了。
妻子是来告诉麻茂庭,有人盖房子需要水泥砖,麻茂庭需要把手上的银器活停一下,先忙生计的。如今银器生意不好做,麻茂庭在自己家们口弄了个建材厂。其实,麻茂庭的举动并不出格,他遵循了从古以来苗族银匠的传统—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职业的苗族银匠。所有的银匠都是在农忙时封炉,农闲时开锤。但不同的是,古时银匠开锤,是因为苗银是苗家穿在身上的符号,而银匠是用铁锤记录历史的;如今银匠封炉,只因苗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消失的步伐迈得太快,年迈的银匠人角色一时半会转变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