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美妙的体验之旅。作为引领课堂方向的导师,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路途中,很多老师“处心积虑”地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感官和思维,希望带给学生一个美妙的行程。我也是很多教育实践者中的一个。
一、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感受纯真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荟萃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有纯真质朴的《诗经》,隽永精致的诸子散文,磅礴率直的汉乐府,有灿烂多彩的唐诗宋词,当然还有大量文质兼美、启人心智的精选时文和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中外小说戏剧。所有这些,都是作家在喧嚣尘世中为我们保留的一块洁净的精神家园。这些教材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精神贯注和文化熏陶。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承这份生命遗产,让学生接受人文洗礼,感受文学作品中如山花般灿烂的纯真美。同时以自己高尚的人文情怀引领学生感知文本、品味语言,体会生命中的真善美,以自我的生活积淀引领学生体味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实质。
在阅读《安塞腰鼓》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去感受黄土人博大的胸襟和强盛的生命力;在阅读《斑羚飞渡》时,可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在阅读《伟大的悲剧》时,可引领学生去感受悲剧的强大震撼力;在阅读《桃花源记》时,可引领学生读懂一种达观,读出一种人生境界。花木兰的孝顺美丽、智勇双全,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的骨气,所有这些,无不让人感受人格美的巨大力量、情感美的动人光芒。
通过大量阅读这些充满人性,饱含爱心和温情的文字,让学生在这块文学的净土上撒播他们纯真的种子,使他们如坐春风,在纯真中徜徉,在纯真中成长。
二、兴趣,是纯真的保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知识的积累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我价值。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充分利用语言的作用
1.有声语言。课堂教学语言首先要规范,教师要用普通话教学,不能把口语、方言、带进课堂。其次是要有科学性,教师对分析问题的语言要完整、严密、准确,切忌含糊。再次是要有美感,教师要在造词、修辞、组合等方面下工夫。最后是语调要有抑扬顿挫,要注意语速的变化。
2.无声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使用眼神、表情、姿态、动作来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如《岳阳楼记》中,教师讲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时,可以用手势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表现“衔”、“吞”、“横”的状态。辅以无声语言讲解课文,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归真也要移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65页)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移情说是西方美学家从审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审美的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感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简而言之,它是把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境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说得再简单一点,它是形象化地表现情感活动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比兴”、亚理士多德修辞学中的“隐喻”,其实都是“移情”。
对于课文中本身就是“移情”的描写,教师要加以点拨,以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移情”手法言志、传道、抒情。
(责编 雷 艳)
在达到这个目标的路途中,很多老师“处心积虑”地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感官和思维,希望带给学生一个美妙的行程。我也是很多教育实践者中的一个。
一、在阅读文学作品中感受纯真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荟萃古今中外名家名篇,有纯真质朴的《诗经》,隽永精致的诸子散文,磅礴率直的汉乐府,有灿烂多彩的唐诗宋词,当然还有大量文质兼美、启人心智的精选时文和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中外小说戏剧。所有这些,都是作家在喧嚣尘世中为我们保留的一块洁净的精神家园。这些教材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无不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精神贯注和文化熏陶。教师的职责就是传承这份生命遗产,让学生接受人文洗礼,感受文学作品中如山花般灿烂的纯真美。同时以自己高尚的人文情怀引领学生感知文本、品味语言,体会生命中的真善美,以自我的生活积淀引领学生体味人类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实质。
在阅读《安塞腰鼓》时,教师可引领学生去感受黄土人博大的胸襟和强盛的生命力;在阅读《斑羚飞渡》时,可让学生学会敬畏生命;在阅读《伟大的悲剧》时,可引领学生去感受悲剧的强大震撼力;在阅读《桃花源记》时,可引领学生读懂一种达观,读出一种人生境界。花木兰的孝顺美丽、智勇双全,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救济粮”的骨气,所有这些,无不让人感受人格美的巨大力量、情感美的动人光芒。
通过大量阅读这些充满人性,饱含爱心和温情的文字,让学生在这块文学的净土上撒播他们纯真的种子,使他们如坐春风,在纯真中徜徉,在纯真中成长。
二、兴趣,是纯真的保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阅读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着力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经验,对知识的积累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我价值。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表达,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充分利用语言的作用
1.有声语言。课堂教学语言首先要规范,教师要用普通话教学,不能把口语、方言、带进课堂。其次是要有科学性,教师对分析问题的语言要完整、严密、准确,切忌含糊。再次是要有美感,教师要在造词、修辞、组合等方面下工夫。最后是语调要有抑扬顿挫,要注意语速的变化。
2.无声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使用眼神、表情、姿态、动作来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如《岳阳楼记》中,教师讲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时,可以用手势表情和身体动作来表现“衔”、“吞”、“横”的状态。辅以无声语言讲解课文,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归真也要移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65页)日本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泷泽武久用大量实验结果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就会受到压抑阻碍,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指挥。
移情说是西方美学家从审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审美的移情作用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感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简而言之,它是把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境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说得再简单一点,它是形象化地表现情感活动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如我国古代诗词创作中的“比兴”、亚理士多德修辞学中的“隐喻”,其实都是“移情”。
对于课文中本身就是“移情”的描写,教师要加以点拨,以引导学生理解体验,从而获得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移情”手法言志、传道、抒情。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