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少文学作品,从体裁上说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面对这些文本,除了其他的解读视角外,还可根据文学教育的价值和文学作品的性质,从文学的视角进行解读。由于文学文本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文学解读是更高层次的精神之旅,涉及的视角更多元,除传统的主题、情节、语言等角度外,还有一些新的解读视角,如叙述视角、文学风格、结构。
一、从形象和情境的角度解读课文
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纯理性的对作品意义的认识过程,而是伴随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的心理过程,是以鲜明可感的形象诉诸人的感性和理性世界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通过形象的文学语言,营造一个鲜明的具体的文学形象和情境,吸引读者沉浸其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的愉悦。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像阅读实用文章那样直逼作品的核心意义,而是要抓住形象和情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作品的意义。
文学形象有多种表现形式。以抒情性作品为例,主要是情感形象,情感的体验和意义的获得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的把握。比如鲁迅的《社戏》中,为什么只有从平桥村到赵庄看的社戏,是他心底最好看的戏呢?在这样的追问之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发现,在平桥村去赵庄看到社戏时,作者是处在一种自由、无拘的自然环境中的,灵魂是舒展的,精神是愉悦的,甚至座位也是宽敞的,这从文中的描写中可以读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她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品读这样的句子,学生仿佛触摸到了当时融合在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的沉静而柔和的情境。在作者看来,这样的心灵空间,才是最好的戏。因此,本文解读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具体描绘的“眼中之景”,去感受人物的“心中之情”。
文学解读必须关注文学的特性和文学教育的功能。从形象和意境入手,充分发挥感受力和想象力,是文学解读的正途。有调动丰富细腻的内心感受才能捕捉到这种人情的温暖。越过这几幅画面,虽然也能从文章结尾把握作者的情感,但文学的审美价值就消失殆尽了。
二、从文学形式的角度解读课文
文学作品的解读必须重视作品的形式,要克服以前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片面性。这是因为,从文本构成的角度讲,文本的主题或思想意义及情感意义无法与具体的表现形式分开,解读作品的思想意义离不开对形式的解读,一旦剥离了表现形式,主题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其次,在文学欣赏中,形式也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形式的审美价值甚至不亚于内容的价值。20世纪文學理论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共识就是,形式在文学中具有本体性的重要地位。
所谓文学作品的形式包含諸多方面,如表现的技巧、语言形式、意象组合、结构方式等,而且不同文学样式又有许多细类,不一而足。仅就现代叙事学的角度,其要点就可以从结构安排、环境设置、叙述视角等方面进行解读,从中可以窥见形式的解读对作品阅读的重要意义。
以叙述角度而言。叙述角度是小说叙事学的重要观点,叙述角度的成功运用对体现作品的意义有重要作用。如《孔乙己》,选择了酒店里一个专管温酒的小伙计“我”作为孔乙己悲剧的历史见证人,十分巧妙。酒店必须有温酒的伙计自不必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的,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我”所耳闻目睹,并且把主人公的“历史”仅限于“我”的见闻来写,可使情节浓缩,使小说短小精悍。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时空跨度拉大了,因为“我”的听闻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间接写孔乙己的一切活动。而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和心理来叙述还有一个妙处:孩子对温酒工作的无聊和掌柜的势利是难以忍受的,需要有另外足以兴奋的刺激,需要孔乙己作为“笑料”,带来“快活的空气”,而这“快活的空气”正是小说所要揭露的社会的冷漠和冷酷。
三、从语言的表现力视角解读课文
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学的特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说到底来自文学的语言。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文学作品的语言用的也是日常生活所用的一套语言符号。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的意义是比较固定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在文学中,这种关系就要活跃得多,文学语言常常不拘泥于能指与所指的固定关系,并不停留在日常语言所表示的意义上,而是通过种种途径实现对意义的重建。
解读文学作品,应充分利用文学语言的特性,结合特定的语境和自身的生活体验,充分感受语言的意蕴。文学语言具有个人性、私密性、独特性,甚至采用一种“变异”的形式来表达独特的意味。这一点在诗歌语言中表现尤为突出,作者常常有意“违反”语言的常规组织,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一般语言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即使与日常语言最接近的散文语言,也会运用一些独特的语言形式,使读者获得言外之意。
例如,鲁迅作品中常出现一些有着特殊深意的词句,似乎不合逻辑,不合语法,但却极为重要:如《藤野先生》第一段中写清国留学生的发髻说“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一词;又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当喝酒的人嘲笑了孔乙己之后,写道:“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里的“快活”一词又应该怎么理解呢?这里的讽刺意味,世人凉薄的展现,不是有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见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又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一句中的“似乎”和“确凿”一开篇就把学生唬住了,而这恰恰是鲁迅对百草园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的体现;还有《孔乙己》一文的结尾一句中的“似乎的确”两个看似矛盾,实则艺术的词语;而在《故乡》一文中写道“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现在我的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等富有深刻复杂意蕴的句子。
鲁迅自己也说,读他的作品,需要一定的生活经历。要很好地理解鲁迅作品中这些词句,学生必须有的足够知识占有量,必须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必须结合语境,有很好的语感,必须有足够的和文本对话时间。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文学教育的价值和文学作品的性质,从文学的视角进行解读。具体地说,可以从形象和情境的角度解读课文,从文学形式的角度解读课文,从语言的表现力视角解读课文。
一、从形象和情境的角度解读课文
文学作品的解读不是纯理性的对作品意义的认识过程,而是伴随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的心理过程,是以鲜明可感的形象诉诸人的感性和理性世界的审美活动。文学创作通过形象的文学语言,营造一个鲜明的具体的文学形象和情境,吸引读者沉浸其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获得审美的愉悦。阅读文学作品不能像阅读实用文章那样直逼作品的核心意义,而是要抓住形象和情境,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作品的意义。
文学形象有多种表现形式。以抒情性作品为例,主要是情感形象,情感的体验和意义的获得主要通过意象和意境的把握。比如鲁迅的《社戏》中,为什么只有从平桥村到赵庄看的社戏,是他心底最好看的戏呢?在这样的追问之下,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发现,在平桥村去赵庄看到社戏时,作者是处在一种自由、无拘的自然环境中的,灵魂是舒展的,精神是愉悦的,甚至座位也是宽敞的,这从文中的描写中可以读出:“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她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品读这样的句子,学生仿佛触摸到了当时融合在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的沉静而柔和的情境。在作者看来,这样的心灵空间,才是最好的戏。因此,本文解读重点在于,如何通过具体描绘的“眼中之景”,去感受人物的“心中之情”。
文学解读必须关注文学的特性和文学教育的功能。从形象和意境入手,充分发挥感受力和想象力,是文学解读的正途。有调动丰富细腻的内心感受才能捕捉到这种人情的温暖。越过这几幅画面,虽然也能从文章结尾把握作者的情感,但文学的审美价值就消失殆尽了。
二、从文学形式的角度解读课文
文学作品的解读必须重视作品的形式,要克服以前只重内容不重形式的片面性。这是因为,从文本构成的角度讲,文本的主题或思想意义及情感意义无法与具体的表现形式分开,解读作品的思想意义离不开对形式的解读,一旦剥离了表现形式,主题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其次,在文学欣赏中,形式也具有相对独立的意义,形式的审美价值甚至不亚于内容的价值。20世纪文學理论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共识就是,形式在文学中具有本体性的重要地位。
所谓文学作品的形式包含諸多方面,如表现的技巧、语言形式、意象组合、结构方式等,而且不同文学样式又有许多细类,不一而足。仅就现代叙事学的角度,其要点就可以从结构安排、环境设置、叙述视角等方面进行解读,从中可以窥见形式的解读对作品阅读的重要意义。
以叙述角度而言。叙述角度是小说叙事学的重要观点,叙述角度的成功运用对体现作品的意义有重要作用。如《孔乙己》,选择了酒店里一个专管温酒的小伙计“我”作为孔乙己悲剧的历史见证人,十分巧妙。酒店必须有温酒的伙计自不必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的,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为“我”所耳闻目睹,并且把主人公的“历史”仅限于“我”的见闻来写,可使情节浓缩,使小说短小精悍。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时空跨度拉大了,因为“我”的听闻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间接写孔乙己的一切活动。而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和心理来叙述还有一个妙处:孩子对温酒工作的无聊和掌柜的势利是难以忍受的,需要有另外足以兴奋的刺激,需要孔乙己作为“笑料”,带来“快活的空气”,而这“快活的空气”正是小说所要揭露的社会的冷漠和冷酷。
三、从语言的表现力视角解读课文
语言的特点制约着文学的特点。文学作品的文学性说到底来自文学的语言。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文学作品的语言用的也是日常生活所用的一套语言符号。日常语言或科学语言的意义是比较固定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相对稳定的。而在文学中,这种关系就要活跃得多,文学语言常常不拘泥于能指与所指的固定关系,并不停留在日常语言所表示的意义上,而是通过种种途径实现对意义的重建。
解读文学作品,应充分利用文学语言的特性,结合特定的语境和自身的生活体验,充分感受语言的意蕴。文学语言具有个人性、私密性、独特性,甚至采用一种“变异”的形式来表达独特的意味。这一点在诗歌语言中表现尤为突出,作者常常有意“违反”语言的常规组织,通过语言的“陌生化”达到一般语言所不能取得的效果。即使与日常语言最接近的散文语言,也会运用一些独特的语言形式,使读者获得言外之意。
例如,鲁迅作品中常出现一些有着特殊深意的词句,似乎不合逻辑,不合语法,但却极为重要:如《藤野先生》第一段中写清国留学生的发髻说“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一词;又如在《孔乙己》一文中当喝酒的人嘲笑了孔乙己之后,写道:“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里的“快活”一词又应该怎么理解呢?这里的讽刺意味,世人凉薄的展现,不是有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见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又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一句中的“似乎”和“确凿”一开篇就把学生唬住了,而这恰恰是鲁迅对百草园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的体现;还有《孔乙己》一文的结尾一句中的“似乎的确”两个看似矛盾,实则艺术的词语;而在《故乡》一文中写道“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现在我的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等富有深刻复杂意蕴的句子。
鲁迅自己也说,读他的作品,需要一定的生活经历。要很好地理解鲁迅作品中这些词句,学生必须有的足够知识占有量,必须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必须结合语境,有很好的语感,必须有足够的和文本对话时间。
总之,我们可以根据文学教育的价值和文学作品的性质,从文学的视角进行解读。具体地说,可以从形象和情境的角度解读课文,从文学形式的角度解读课文,从语言的表现力视角解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