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目来源:本文系西安市2013年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 “西安市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对比分析”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IN12)。
【文章摘要】
本文以取得的769个问卷调查为样本,分别从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经济收入、工作状况、生活态度、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八个因素出发,对比西安市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采用SPSS19.0对样本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本文得出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在一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另一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满意度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资料,主要探讨西安市城乡居民两个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以及比较、衡量主观幸福感的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研究对象选取西安市9个市辖区、4个县: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大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经过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769个,其中城市居民样本438个,农村居民样本331个。本文从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经济收入、工作状况、生活态度、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八个因素对西安市城乡居民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将所得数据以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
2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SPSS19.0软件对西安市城乡居民的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得到表1的分析结果。整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值为3.42分,其中,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为3.46分和3.37分。
各具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值高低依次为,人际关系(3.84分)、家庭生活(3.61分)、生活态度(3.61分)、身心健康(3.60分)、工作状况(3.29分)、居住条件(3.21分)、社会保障(3.04分)、经济收入(2.93分)。由此可见,居民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方面满意度较高,在工作状况、居住条件、社会保障和经济收入方面满意度较低。在各具体生活满意度方面,城市居民满意度平均得分高于农村的在以下五方面: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工作状况、社会保障;城市居民满意度平均得分低于农村的在以下三方面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
在人口密度高、外地人口较多的西安市区中,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和疏远,同时由于多方面的激烈竞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高警惕性和防备性,城市居民人情味相对淡薄;在一个人口相对稀少的农村社会,由于人际关系简单和亲密,人情味浓厚,城市居民的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低于农村居民。
在整体生活满意度方面,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工作状况、社会保障方面。这与当前城市的工作机会较多、收入来源广泛及社会保障较好时密切分不开的。
通过对样本的方差分析得出: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经济收入和工作状况满意度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和工作状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生活态度、身心健康、居住条件、社会保障6个方面的具体满意度得分均值样本资料中存在差异,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即在总体中差异不显著。在整体生活满意度方面,城乡居民的满意度得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总体中的差异不明显。
3 结论
3.1本项研究以西安市769名城市和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1)整体生活满意度城乡居民没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较强。
(2)居民普遍对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生活态度方面满意度较高,相对幸福;对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经济收入相对不满意,其中尤其是经济收入方面。
(3)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在经济收入和工作状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生活态度、身心健康、居住条件、社会保障6个方面的没有显著差异。
(4)城市居民對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工作状况、社会保障五方面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在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方面低于农村居民。
3.2相关建议
(1)提高经济收入是居民幸福的基础
居民的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愉悦和充实,所以经济条件仍然是现阶段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在农村,因为经济问题而引发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及社会矛盾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2)改善居民身心健康状况
当前城市居民对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相对满意度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及时排解心理压力、有效沟通,提高居民对心里健康的重视。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够广,缺乏统一的管理,运行效果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障体系正常发挥作用,对我国城乡的主观幸福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贾巧枝.成都市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2]张明军,孙美平,姚晓军.兰州市居民幸福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0).
[3]江麒.南昌市居民幸福感研究[D].南昌大学,2012
【文章摘要】
本文以取得的769个问卷调查为样本,分别从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经济收入、工作状况、生活态度、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八个因素出发,对比西安市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满意度,采用SPSS19.0对样本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本文得出城乡居民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城乡居民的生活幸福在一些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另一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本文针对实证结果提供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满意度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的资料,主要探讨西安市城乡居民两个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差异,以及比较、衡量主观幸福感的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研究对象选取西安市9个市辖区、4个县: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长安区、阎良区、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大量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经过分层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769个,其中城市居民样本438个,农村居民样本331个。本文从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经济收入、工作状况、生活态度、居住条件、人际关系、社会保障八个因素对西安市城乡居民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将所得数据以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描述统计和方差分析。
2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SPSS19.0软件对西安市城乡居民的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得到表1的分析结果。整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值为3.42分,其中,城市和农村居民分别为3.46分和3.37分。
各具体生活满意度得分均值高低依次为,人际关系(3.84分)、家庭生活(3.61分)、生活态度(3.61分)、身心健康(3.60分)、工作状况(3.29分)、居住条件(3.21分)、社会保障(3.04分)、经济收入(2.93分)。由此可见,居民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身心健康方面满意度较高,在工作状况、居住条件、社会保障和经济收入方面满意度较低。在各具体生活满意度方面,城市居民满意度平均得分高于农村的在以下五方面: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工作状况、社会保障;城市居民满意度平均得分低于农村的在以下三方面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
在人口密度高、外地人口较多的西安市区中,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和疏远,同时由于多方面的激烈竞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高警惕性和防备性,城市居民人情味相对淡薄;在一个人口相对稀少的农村社会,由于人际关系简单和亲密,人情味浓厚,城市居民的对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低于农村居民。
在整体生活满意度方面,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居民,主要体现在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工作状况、社会保障方面。这与当前城市的工作机会较多、收入来源广泛及社会保障较好时密切分不开的。
通过对样本的方差分析得出: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经济收入和工作状况满意度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经济收入和工作状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城乡居民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生活态度、身心健康、居住条件、社会保障6个方面的具体满意度得分均值样本资料中存在差异,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p>0.05),即在总体中差异不显著。在整体生活满意度方面,城乡居民的满意度得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总体中的差异不明显。
3 结论
3.1本项研究以西安市769名城市和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发现是:
(1)整体生活满意度城乡居民没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高,幸福感较强。
(2)居民普遍对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生活态度方面满意度较高,相对幸福;对居住条件、社会保障、经济收入相对不满意,其中尤其是经济收入方面。
(3)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在经济收入和工作状况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生活态度、身心健康、居住条件、社会保障6个方面的没有显著差异。
(4)城市居民對家庭生活、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工作状况、社会保障五方面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在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方面低于农村居民。
3.2相关建议
(1)提高经济收入是居民幸福的基础
居民的幸福生活的基础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的愉悦和充实,所以经济条件仍然是现阶段影响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首要因素。尤其是在农村,因为经济问题而引发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及社会矛盾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可以显著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2)改善居民身心健康状况
当前城市居民对当前的身心健康状况相对满意度低,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较高,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及时排解心理压力、有效沟通,提高居民对心里健康的重视。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够广,缺乏统一的管理,运行效果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保障体系正常发挥作用,对我国城乡的主观幸福感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贾巧枝.成都市城乡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
[2]张明军,孙美平,姚晓军.兰州市居民幸福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10).
[3]江麒.南昌市居民幸福感研究[D].南昌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