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面面道旗,一幅幅壁画,一尊尊浮雕,一张张笑脸,映衬着传统文化走进渤海的步履,展现着和谐山村建设的无穷魅力。以“关注民智,厚德育爱”为理念。以“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和谐渤海”为目标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成为渤海镇2009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在全镇20个行政村浓墨重彩的唱了起来。通过在“进”字上做文章,在“进”字上求实效,使“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古为今用倡导礼仪之风
能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统一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是“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为此,2009年初,渤海镇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各行政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召开征求意见会、研讨会、动员会,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共识: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渤海的内在需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渤海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民素质明显提升。社会风气普遍好转。但在社会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一些村出现了环境脏乱、净化反弹现象;二是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孝敬老人,不重视社会公德等问题;三是部分农民为了盲目追求个人利益,造成诚信下降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党委高度重视,寻找良策,破解瓶颈,而“传统文化进渤海”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渤海镇解决这些问题的提供了一剂良药,也为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建设经济强镇的重要支撑。目前,渤海镇正处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京郊经济强镇的关键时期,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无疑会对提升渤海文化底蕴、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也将为渤海建设京郊经济强镇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撑作用。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渤海人民凝心聚力的一大法宝,也是打造区域品牌的一张名片。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的凝聚全镇人心,坚定全镇上下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同时,通过打造京郊礼仪之镇,也会向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商、游客送上一张最具说服力的名片。
多措并舉 播撒精神文明
为了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渤海镇党委经过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准了“进”的渠道,并精心设计了活动载体:选准群众路线,把传统文化实实在在送到全镇农家。为了让渤海镇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渤海镇本着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简单的《弟子规》诵读活动入手,向全镇每户居民发放了《弟子规》读本,组织了《弟子规》讲师团,定期进入全镇20个行政村进行宣讲,受教育面达到了全镇人口的80%以上,在此基础上,全镇又在活动开展较好的北沟、四渡河、六渡河、铁矿峪等村开展了《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活动。并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村村村都有道德评议会的目标,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
选准时代路线,使传统文化成为渤海镇的时尚潮流。为了提高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渤海镇在学习材料、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摒弃死板的书本教材,购买当前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的《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吴维库论阳光心态》等视频材料作为群众学习的教材;二是模仿百家讲坛模式。邀请国子监博物院院长吴志友、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等社会知名人士到渤海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渤海镇群众有了当面向专家请教传统文化的机会;三是将一些传统文化典故、感恩小故事编成文艺节目,组织镇栗乡艺术团入村巡演;四是征集本镇真实感恩故事,组织作者入村举办感恩故事会。通过一系形式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渤海镇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我快乐,践行传统美德我光荣的热潮。
选准精品路线,让传统文化在渤海镇群众中生根发芽。渤海镇在加强学习践行传统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推进相应的硬件建设。一是在三渡河至南冶的穿街公路两侧,利用图文并茂形式,打造传统礼仪万米文化墙。二是在庄户、洞台、南;台、沙峪、渤海所、苇店、六渡河等村的现有文化广场或街心公园,增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景致。三是结合辛营、北沟、田仙峪三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儒家建设风格,增加儒家文化要素,提升传统文化品位。以二十四孝图为构思主线。打造北沟壁画村,体现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对和谐社会的祈盼。据统计,目前全镇用于“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投入总计达150万元,。通过硬件建设,使我镇在镇域环境和景观打造上,增加了传统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在渤海镇“学得到、看得着、用得上”,成为了渤海镇一个品牌活动。真抓实干培育一批典型在开展以上形式新颖,层次鲜明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镇十分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细致的组织,在半年来的一次次活动过后,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逐渐显现,
抓出了古朴民风。以往渤海镇存在着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晚辈不和长辈说话,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经常吵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少人改变不良习惯。北沟村村民彭桂荣就把好多年不说话的公婆请到了家里,在一张桌子上吃上一顿乐呵呵的团员饭,隆冬时节,村民张金华每天都把老人的吊炕烧得热乎乎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证明着一个人的思想转化过程,在村民中成为一种美谈。
抓出了思想进步。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保护水源、保护林木、维护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大家通过自觉地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渤海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全镇380多名生态林管户员和120多名环境保洁员每天履行职责,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线。营造了渤海镇的碧野蓝天。
抓出了良好局面。街道的垃圾没人扫、集体劳动没人参加,这是原来存在于渤海镇的一些现象,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岔。北沟、六渡河等村的党员和群众积极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为村里铺路打道、植树造林,给困难户盖房,营造了一个个社会和谐的场景。
抓出了先进典型。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今年头7个月,全镇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是:智擒盗贼的渤海所村村民 李书本、张崇银;精心赡养继父的张凤君;带领农民种栗蘑的刘阵杰;一人脏换来全村净的靳作云;创办聋哑人驿站的贾海霞;创业北旮旯的大学生村官段文银;和谐山村的领路人王全;为妇女姐妹奔波致富的张付霞;这些模范典型,经成为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成效瞩目 渤海彰显新容
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呈现出了“五多五少”的崭新面貌:
活动阵地多,无业游民少。截至目前,渤海镇已在下属20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以传统文化、和谐邻里为主要内容学习娱乐场所,成为村民从事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三渡河村至南冶村的沿街公路上的浮雕、壁画,展现了“传统文化进渤海”的精髓;慕田峪环岛至南冶公路两側的200多面《弟子规》道旗,向全镇人民及游客展示渤海人民打造京北礼仪之镇的决心和勇气;栗花沟至大明星度假村一线的文化墙,把人们带入板栗栽培历史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永久回忆:通过这些文化阵地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群众潜移默化地参加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从而使无所事事者明显减少。
精品活动多。违规上访少。目前,渤海镇已经召开传统文化主题研讨会5次,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6次,感恩故事会巡回演讲16次,传统文化主题表演20次,发放宣传学习资料近万册。通过上述高密度、高质量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镇群众素质,有效的保障了全镇社会的相对稳定,截止目前,全镇上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没有出现违规越级上访事件。
感人事迹多,不孝子孙少。在“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镇开展了“身边感恩故事”征集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感恩故事会”,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孝、德故事,让在场的听众流下了热泪。为了把一个个感恩故事献给党,落实到行动上,洞台村十位老人还自编歌曲谢党恩,其事迹还上了报纸和电视。感恩气氛的形成,感人事迹的相继涌现,使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不供子女读书的事情开始销声匿迹。
文化成果多,厌学儿童少。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渤海镇结合传统文化经典和真实事例,组织宣传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将作品结集成册,其中包括:魏明俊同志编纂的《传统文化进渤海》知识读本,已经印发近千册;以及“传统文化进渤海”八首歌谣,分别为《感恩歌》、《求知歌》、《成才歌》、《孝敬歌》、《邻里歌》、《道德歌》、《诚信歌》、《和谐歌》,这些歌谣已经向全镇村民发放。此外,在这次“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中学还重新修订了校歌,镇属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全镇青少年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浅出的了解传统文化,饯行传统美德。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学校学生“立志、奋斗、成才”氛围的形成。在今年中考中,渤海镇161名考生中,有近一半的考生考入了高中,
旅游收入多,不良习俗少。“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益渤海镇人民。而且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的关注,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建设,提升了我镇民俗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接待水平,上半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两成多。北沟村因营造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北旮旯乡情驿栈一开业,就招来了八方宾客,每到周末,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该村的事迹8月3号还上了北京日报头版报眼位置。旅游发展了,村民有事干了,随之而来的是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的大量减少。
我们坚信:随着“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渤海这块革命先烈洒下热血的地方,一定会绽放出和谐山村迷人的芳香。
古为今用倡导礼仪之风
能否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形势,统一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是“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能否深入开展的先决条件。为此,2009年初,渤海镇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各行政村干部及群众代表召开征求意见会、研讨会、动员会,坚定信心,统一思想,奠定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在全镇上下形成了共识: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渤海的内在需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渤海镇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村民素质明显提升。社会风气普遍好转。但在社会中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滞后于经济建设的步伐,一些村出现了环境脏乱、净化反弹现象;二是不同程度存在着不孝敬老人,不重视社会公德等问题;三是部分农民为了盲目追求个人利益,造成诚信下降等现象。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党委高度重视,寻找良策,破解瓶颈,而“传统文化进渤海”活动的开展,不但为渤海镇解决这些问题的提供了一剂良药,也为全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阶段,也是建设经济强镇的重要支撑。目前,渤海镇正处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京郊经济强镇的关键时期,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而“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无疑会对提升渤海文化底蕴、提高农民素质、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也将为渤海建设京郊经济强镇提供重要的软实力支撑作用。
“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是渤海人民凝心聚力的一大法宝,也是打造区域品牌的一张名片。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极大的凝聚全镇人心,坚定全镇上下克服金融危机的信心,同时,通过打造京郊礼仪之镇,也会向社会各界朋友、投资商、游客送上一张最具说服力的名片。
多措并舉 播撒精神文明
为了将“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实效,渤海镇党委经过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情况,选准了“进”的渠道,并精心设计了活动载体:选准群众路线,把传统文化实实在在送到全镇农家。为了让渤海镇每一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渤海镇本着贴近群众的原则,从简单的《弟子规》诵读活动入手,向全镇每户居民发放了《弟子规》读本,组织了《弟子规》讲师团,定期进入全镇20个行政村进行宣讲,受教育面达到了全镇人口的80%以上,在此基础上,全镇又在活动开展较好的北沟、四渡河、六渡河、铁矿峪等村开展了《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活动。并率先在全区范围内实现了村村村都有道德评议会的目标,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
选准时代路线,使传统文化成为渤海镇的时尚潮流。为了提高群众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渤海镇在学习材料、学习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一是摒弃死板的书本教材,购买当前在社会上引起关注的《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吴维库论阳光心态》等视频材料作为群众学习的教材;二是模仿百家讲坛模式。邀请国子监博物院院长吴志友、中央民族大学孙英教授等社会知名人士到渤海镇举办传统文化知识讲座,让渤海镇群众有了当面向专家请教传统文化的机会;三是将一些传统文化典故、感恩小故事编成文艺节目,组织镇栗乡艺术团入村巡演;四是征集本镇真实感恩故事,组织作者入村举办感恩故事会。通过一系形式新颖、紧跟时代潮流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参与热情。在渤海镇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我快乐,践行传统美德我光荣的热潮。
选准精品路线,让传统文化在渤海镇群众中生根发芽。渤海镇在加强学习践行传统化活动的同时,着力推进相应的硬件建设。一是在三渡河至南冶的穿街公路两侧,利用图文并茂形式,打造传统礼仪万米文化墙。二是在庄户、洞台、南;台、沙峪、渤海所、苇店、六渡河等村的现有文化广场或街心公园,增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方面的景致。三是结合辛营、北沟、田仙峪三村基础设施建设,注入儒家建设风格,增加儒家文化要素,提升传统文化品位。以二十四孝图为构思主线。打造北沟壁画村,体现富裕起来的人们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对和谐社会的祈盼。据统计,目前全镇用于“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投入总计达150万元,。通过硬件建设,使我镇在镇域环境和景观打造上,增加了传统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在渤海镇“学得到、看得着、用得上”,成为了渤海镇一个品牌活动。真抓实干培育一批典型在开展以上形式新颖,层次鲜明的“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镇十分注重群众的参与和细致的组织,在半年来的一次次活动过后,主题实践活动的效果逐渐显现,
抓出了古朴民风。以往渤海镇存在着一些家庭邻里关系不和的现象,晚辈不和长辈说话,家人之间、邻里之间经常吵架,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少人改变不良习惯。北沟村村民彭桂荣就把好多年不说话的公婆请到了家里,在一张桌子上吃上一顿乐呵呵的团员饭,隆冬时节,村民张金华每天都把老人的吊炕烧得热乎乎的。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它却证明着一个人的思想转化过程,在村民中成为一种美谈。
抓出了思想进步。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保护水源、保护林木、维护公共卫生已经成为全镇上下的共识,大家通过自觉地行动。有效地促进了渤海镇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如今,全镇380多名生态林管户员和120多名环境保洁员每天履行职责,工作在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线。营造了渤海镇的碧野蓝天。
抓出了良好局面。街道的垃圾没人扫、集体劳动没人参加,这是原来存在于渤海镇的一些现象,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三岔。北沟、六渡河等村的党员和群众积极踊跃参加义务劳动,为村里铺路打道、植树造林,给困难户盖房,营造了一个个社会和谐的场景。
抓出了先进典型。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今年头7个月,全镇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他们是:智擒盗贼的渤海所村村民 李书本、张崇银;精心赡养继父的张凤君;带领农民种栗蘑的刘阵杰;一人脏换来全村净的靳作云;创办聋哑人驿站的贾海霞;创业北旮旯的大学生村官段文银;和谐山村的领路人王全;为妇女姐妹奔波致富的张付霞;这些模范典型,经成为全镇人民学习的榜样。
成效瞩目 渤海彰显新容
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镇呈现出了“五多五少”的崭新面貌:
活动阵地多,无业游民少。截至目前,渤海镇已在下属20个行政村普遍建立了以传统文化、和谐邻里为主要内容学习娱乐场所,成为村民从事传统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三渡河村至南冶村的沿街公路上的浮雕、壁画,展现了“传统文化进渤海”的精髓;慕田峪环岛至南冶公路两側的200多面《弟子规》道旗,向全镇人民及游客展示渤海人民打造京北礼仪之镇的决心和勇气;栗花沟至大明星度假村一线的文化墙,把人们带入板栗栽培历史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永久回忆:通过这些文化阵地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群众潜移默化地参加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从而使无所事事者明显减少。
精品活动多。违规上访少。目前,渤海镇已经召开传统文化主题研讨会5次,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6次,感恩故事会巡回演讲16次,传统文化主题表演20次,发放宣传学习资料近万册。通过上述高密度、高质量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全镇群众素质,有效的保障了全镇社会的相对稳定,截止目前,全镇上访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没有出现违规越级上访事件。
感人事迹多,不孝子孙少。在“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镇开展了“身边感恩故事”征集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感恩故事会”,一个个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孝、德故事,让在场的听众流下了热泪。为了把一个个感恩故事献给党,落实到行动上,洞台村十位老人还自编歌曲谢党恩,其事迹还上了报纸和电视。感恩气氛的形成,感人事迹的相继涌现,使子女不赡养老人,父母不供子女读书的事情开始销声匿迹。
文化成果多,厌学儿童少。在此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渤海镇结合传统文化经典和真实事例,组织宣传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将作品结集成册,其中包括:魏明俊同志编纂的《传统文化进渤海》知识读本,已经印发近千册;以及“传统文化进渤海”八首歌谣,分别为《感恩歌》、《求知歌》、《成才歌》、《孝敬歌》、《邻里歌》、《道德歌》、《诚信歌》、《和谐歌》,这些歌谣已经向全镇村民发放。此外,在这次“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中,渤海中学还重新修订了校歌,镇属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传统文化教育课。让全镇青少年在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深入浅出的了解传统文化,饯行传统美德。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学校学生“立志、奋斗、成才”氛围的形成。在今年中考中,渤海镇161名考生中,有近一半的考生考入了高中,
旅游收入多,不良习俗少。“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益渤海镇人民。而且也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的关注,通过“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硬件建设,提升了我镇民俗旅游业的文化品位和接待水平,上半年,全镇旅游综合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两成多。北沟村因营造了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北旮旯乡情驿栈一开业,就招来了八方宾客,每到周末,前来观光的人络绎不绝,该村的事迹8月3号还上了北京日报头版报眼位置。旅游发展了,村民有事干了,随之而来的是赌博、迷信等不良现象的大量减少。
我们坚信:随着“传统文化进渤海”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在渤海这块革命先烈洒下热血的地方,一定会绽放出和谐山村迷人的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