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提及孔圣人荫泽后世之功业,都不由得对这位伟人的故乡——山东曲阜充满了向往。两千年来孔子为后世留下了“仁,礼,义”的君子规范和《论语》的谆谆教诲。在曲阜,除了孔庙、孔府和孔林等历史古迹外,孔子精神还以另外一种活生生的,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绵延千年,这就是饮食文化,它的代表便是载誉至今的孔家宴。
提及孔家宴,最早的历史,据《孔府档案》和北京故宫《曲阜全集》载,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后200余年,发展至极盛期则在明清时代。孔家宴具备规格严谨、烹饪精细、菜名典雅、盛器讲究等特征,无愧为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
先从规格说起。众所周知,随着儒教在社会结构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孔子的嫡孙后代自汉高祖始即被历代皇帝加封,孔府中上要迎候圣驾,下要接待各地来祭孔的达官显贵,还要定期向皇帝和皇室进贡,遇有喜庆寿日则要上京朝贺。在此基础上便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宴席制度。
孔子思想中,“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则是“礼”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子有云“割不正不食”,意思是说,宰杀猪、羊时割肉不合常度,是失于礼的,食物形态也被弄坏了,所以不吃。他还说“席不正不坐”,意思是说,筵席的四边应与屋子的四边保持相应平行,铺放端正,如果席子摆得歪歪斜斜的,有损于饮食的形制,那就不能入席了。“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意思是说,在人家用丰盛的肴馔招待自己时,必须肃然起立,向主人答谢致意。
孔子这种重礼的风范也充分发扬在后世的孔府宴中,所以孔府宴最大的特点就是礼节庄重,程式规范,席面款式要求十分严谨。根据宴请对象的不同,宴面规格也分为四种,分别是御宴、宾宴、喜宴、便宴。此外,不仅是重规格,孔府宴的明目也非常精细,无论是婚、丧、寿宴,还是官、族、贵、客宴,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区分。
说到饮食之道,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说饮食原料要选择优质的精食,肉也要切得细细的,做饭菜应该讲究选料、刀工和烹调方法,饮食是不嫌精细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孔圣人提倡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从重礼的角度谈的,即使是一餐饭的时间,也不能背离“仁德”,这就是《论语》中所谓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圣人自己饮食态度只是“食无求饱”,崇尚俭约,反对贪食,“精食细脍”不能实现的时候,宁可饭蔬食饮水,也不能“违仁”。因此,孔子在《论语》中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风格。
孔府菜不仅遵循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原则,更具有官府菜特有的风范,无论是山珍海味或是瓜果菜蔬,均求“一菜一法”、“一菜一味”的特色风格。
值得一提的还有孔府菜名,孔圣子沿袭孙读经崇儒,诗礼传家的传统也反映在饮食之道上,信手拈来便有“诗礼银杏”、“一卵孵双风”、“阳关三叠”、“白玉无瑕”、“黄鹏迎春”、“乌云托月汤”、“莺凤同巢”等古雅诗意的菜名。
说到“诗礼银杏”,其名也颇有来历,诗礼二字出自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至于此菜名,相传孔府老宅中有一处所,是孔子亲自教其子孔鲤修习“六艺”的地方,后代子孙尊其为“诗礼堂”。话说北宋年间,孔府里一位厨师恰从这个充满着墨气书香的诗礼堂经过,突然看到院中两棵银杏树,枝叶交荫,葱翠可爱,他灵光一闪,就地取材,选用这两棵树结出的累累硕果,加以精心烹制,创制出了这道“诗礼银杏”。这道菜清香甜淡,入口酥烂,色泽洁白、珠圆玉润,更重要的是誉教于“食”,时时告诫后代不忘儒家诗礼之根本。
孔府宴中还有很多以“一品”为名的菜肴,比如寿宴中的“一品寿相汤”、“一品豆腐”、“燕菜一品锅”、“一品丸子”等,为什么菜也分“品”呢?这是因为孔子后裔受到历来当政者的尊敬厚待,自北宋仁宗时更是封为世袭“衍圣公”。到了清代位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因此菜随人贵,亦以“一品”命名了。单看这一品豆腐,是用一整块豆腐去角,略成圆形,挖了洞,但配料却很精美,是用鸡肉、猪肉、海参、冬菇、玉兰片、鱼肚、虾仁、青豆等制成的馅料,把它们装入洞中,用片下的豆腐作盖,上面用山楂糕摆成“一品”二字。真是小小的豆腐也尽显孔府的荣耀。
作为官府菜,孔府菜当然不仅能胜任色香味美,造型也是颇费心思,极其雅致之状,令贵客食者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如有一道菜曰“孔雀迎宾”,造型如一只彩凤作翘盼之状,仿佛正恭候贵客的到来,还有一菜名为“蝴蝶油参”,恰如只只蝴蝶在盛器内翩翱起舞。
孔府菜的盛器,也可谓是真正做到“食美必先器美”,银、铜、瓷、玛瑙等各种盛具,精美至极,因时因馔而异。其中各种象形古餐具共计404件,除有鹿、鱼、鸡、鸭等动物状的餐具以外,还有元宝形、八卦形、云彩等形状器皿。置于席间,参差罗陈,相映成辉,彰显意境。
在经历了两千年的繁华以后,进入了新时代的孔府菜并没有衰败,它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昔日的王宫贵族已然湮灭,但孔儒精神始终牵系着中华民族的魂灵。孔府宴的色香美味令人回味,而其中的诗礼风雅之风,更是值得每个饮食儿女永远传承。
提及孔家宴,最早的历史,据《孔府档案》和北京故宫《曲阜全集》载,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后200余年,发展至极盛期则在明清时代。孔家宴具备规格严谨、烹饪精细、菜名典雅、盛器讲究等特征,无愧为中国古代宴席的典范。
先从规格说起。众所周知,随着儒教在社会结构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孔子的嫡孙后代自汉高祖始即被历代皇帝加封,孔府中上要迎候圣驾,下要接待各地来祭孔的达官显贵,还要定期向皇帝和皇室进贡,遇有喜庆寿日则要上京朝贺。在此基础上便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宴席制度。
孔子思想中,“礼”是社会的最高规范,宴饮则是“礼”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孔子有云“割不正不食”,意思是说,宰杀猪、羊时割肉不合常度,是失于礼的,食物形态也被弄坏了,所以不吃。他还说“席不正不坐”,意思是说,筵席的四边应与屋子的四边保持相应平行,铺放端正,如果席子摆得歪歪斜斜的,有损于饮食的形制,那就不能入席了。“有盛馔,必变色而作”,意思是说,在人家用丰盛的肴馔招待自己时,必须肃然起立,向主人答谢致意。
孔子这种重礼的风范也充分发扬在后世的孔府宴中,所以孔府宴最大的特点就是礼节庄重,程式规范,席面款式要求十分严谨。根据宴请对象的不同,宴面规格也分为四种,分别是御宴、宾宴、喜宴、便宴。此外,不仅是重规格,孔府宴的明目也非常精细,无论是婚、丧、寿宴,还是官、族、贵、客宴,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区分。
说到饮食之道,孔子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说饮食原料要选择优质的精食,肉也要切得细细的,做饭菜应该讲究选料、刀工和烹调方法,饮食是不嫌精细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孔圣人提倡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从重礼的角度谈的,即使是一餐饭的时间,也不能背离“仁德”,这就是《论语》中所谓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孔圣人自己饮食态度只是“食无求饱”,崇尚俭约,反对贪食,“精食细脍”不能实现的时候,宁可饭蔬食饮水,也不能“违仁”。因此,孔子在《论语》中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风格。
孔府菜不仅遵循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原则,更具有官府菜特有的风范,无论是山珍海味或是瓜果菜蔬,均求“一菜一法”、“一菜一味”的特色风格。
值得一提的还有孔府菜名,孔圣子沿袭孙读经崇儒,诗礼传家的传统也反映在饮食之道上,信手拈来便有“诗礼银杏”、“一卵孵双风”、“阳关三叠”、“白玉无瑕”、“黄鹏迎春”、“乌云托月汤”、“莺凤同巢”等古雅诗意的菜名。
说到“诗礼银杏”,其名也颇有来历,诗礼二字出自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至于此菜名,相传孔府老宅中有一处所,是孔子亲自教其子孔鲤修习“六艺”的地方,后代子孙尊其为“诗礼堂”。话说北宋年间,孔府里一位厨师恰从这个充满着墨气书香的诗礼堂经过,突然看到院中两棵银杏树,枝叶交荫,葱翠可爱,他灵光一闪,就地取材,选用这两棵树结出的累累硕果,加以精心烹制,创制出了这道“诗礼银杏”。这道菜清香甜淡,入口酥烂,色泽洁白、珠圆玉润,更重要的是誉教于“食”,时时告诫后代不忘儒家诗礼之根本。
孔府宴中还有很多以“一品”为名的菜肴,比如寿宴中的“一品寿相汤”、“一品豆腐”、“燕菜一品锅”、“一品丸子”等,为什么菜也分“品”呢?这是因为孔子后裔受到历来当政者的尊敬厚待,自北宋仁宗时更是封为世袭“衍圣公”。到了清代位居一品,班列文官之首。因此菜随人贵,亦以“一品”命名了。单看这一品豆腐,是用一整块豆腐去角,略成圆形,挖了洞,但配料却很精美,是用鸡肉、猪肉、海参、冬菇、玉兰片、鱼肚、虾仁、青豆等制成的馅料,把它们装入洞中,用片下的豆腐作盖,上面用山楂糕摆成“一品”二字。真是小小的豆腐也尽显孔府的荣耀。
作为官府菜,孔府菜当然不仅能胜任色香味美,造型也是颇费心思,极其雅致之状,令贵客食者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如有一道菜曰“孔雀迎宾”,造型如一只彩凤作翘盼之状,仿佛正恭候贵客的到来,还有一菜名为“蝴蝶油参”,恰如只只蝴蝶在盛器内翩翱起舞。
孔府菜的盛器,也可谓是真正做到“食美必先器美”,银、铜、瓷、玛瑙等各种盛具,精美至极,因时因馔而异。其中各种象形古餐具共计404件,除有鹿、鱼、鸡、鸭等动物状的餐具以外,还有元宝形、八卦形、云彩等形状器皿。置于席间,参差罗陈,相映成辉,彰显意境。
在经历了两千年的繁华以后,进入了新时代的孔府菜并没有衰败,它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虽然昔日的王宫贵族已然湮灭,但孔儒精神始终牵系着中华民族的魂灵。孔府宴的色香美味令人回味,而其中的诗礼风雅之风,更是值得每个饮食儿女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