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尾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年。在广泛征求国家有关部门、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铁总)及路内外专家意見建议的基础上,国家铁路局近日编制完成了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并提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
铁路建设最高潮将掀起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到2015年底,原先规划建设的高铁干线基本都将完工运营,未来如何开辟新的高铁战线,储备新的铁路项目,以及在新形势下加快铁路运价改革、运输组织改革、融资体制改革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题中应有之意。
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说:“首先是一般规划,即项目建设和路网建设规划。还有,之前一直强调的铁路投融资持续发展、分类建设分类运营、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等,也应该会有涉及。”
李红昌提醒,一些规划本身没有说出来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关注。“比如,如何解决和平衡铁路的公益性和企业性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铁路吸引社会资本、创新融资渠道,如何实行政企分开、对铁路有效监管,如何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与物流电商结合,推动铁路可持续运营,等等。”李红昌说。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比2010年增长2.9万公里;规划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2.8万亿元,其中2.3万亿元为基本建设投资,0.5万亿元为设备等投资。
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说,由于各地都在加快建设,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4万公里,这将远超铁路“十二五”规划的12万公里。
王梦恕还表示,今后,中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将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从重大干线转向中短途城际铁路,“毛细血管”将成为建设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建设的遭遇堪称波折。开局之年——2011年,受“7·23”动车事故影响,中国新增铁路里程仅为2000公里,全年仅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4690亿元。这一投资脚步放慢的情形在2012年继续上演。
2013年,铁路建设回暖,规划新线投运5500公里,固定资产投资6657.5亿元。
2014年,铁路建设迎来了全面回升。当年年底,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说,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国务院所下达的8000亿元建设任务。
李红昌预计,中国的铁路建设将在今年和明年达到历史的最高点,铁路的“十二五”规划比较有希望完成。
“因为之前的铁路规划主要还是注重线路和枢纽的建设,即线网规划,从目前的数字来看,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这也说明中国铁路建设的水平基本上符合规划的布局。”李红昌说。
铁路成中国最有力“武器”
外媒称,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把全球用铁路线连接起来。在中南美洲,中国计划修建至少两条铁路线,把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起来;在非洲计划建设跨国铁路;最大胆的计划是沿着“丝绸之路”用铁路把欧洲和中国连接起来。
阿根廷《民族报》在去年12月6日以《中国最有力的全球武器:铁路外交》为题发表文章称,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建)是中国最大的国有铁路建设企业之一。尽管11月6日墨西哥政府宣布取消了该公司在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项目上的中标资格,但两周后,中国在尼日利亚赢得了合同总金额120亿美元的沿海铁路项目。
中国这种基建项目所伴随的政治影响力,不由让人产生了疑问。
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卢克·佩蒂认为,“中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全球寻找机遇,但是中国在海外的巨大经济关系有时候会被看成巨大的政治优势”。他指出,“如果这些海外项目引发政治争议,往往也会给中国外交带来问题,就像这次的墨西哥”。
实际上,强大的政治联系往往可以转化为具体的项目。
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秘鲁总统乌马拉讨论了在秘鲁修建一条长逾3000公里,将秘鲁太平洋沿岸与巴西大西洋沿岸连接在一起的两洋铁路的相关事宜。此外,中国还计划承建洪都拉斯洋际铁路项目。
在非洲,中国企业承建的铁路项目已经产生了更加明显的效果。11月20日,中铁建与尼日利亚签署协议,中国承建全长约1400公里的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合同总金额120亿美元。
对非洲大陆来说最重要的另一个项目正处在建设阶段,这一铁路建设项目最初也是由中国公司设计,将经过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国家,最终抵达肯尼亚。
日本媒体《读卖新闻》同样在12月20日报道,中国铁路触角遍布全球:从被中国称为“命运共同体”的东盟到欧洲的门户——中东欧,从美国的“后院”中南美,到增长潜力巨大的非洲。这一战略在中国主导的新经济秩序构建中承担着“先遣队”的角色。
报道称,报道称,有中国人士指出,铁路建设是中国政府扩大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确保资源稳定供给、扩大地区影响力的“最强工具”,对连接中国西部、中亚以至欧洲的“丝路经济带”也不可或缺。
据新华社报道,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排名前两位的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已经就合并事宜进入最终协调阶段。这一政府主导的重编旨在提高海外竞争力。
有20多个国家正与中国洽谈高铁合作事宜。即将诞生的巨大企业将支持中国的“铁路外交”。
(《参考消息》2014.12.21;《21世纪经济报道》等)
铁路建设最高潮将掀起
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董焰表示,到2015年底,原先规划建设的高铁干线基本都将完工运营,未来如何开辟新的高铁战线,储备新的铁路项目,以及在新形势下加快铁路运价改革、运输组织改革、融资体制改革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题中应有之意。
关于“十三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李红昌说:“首先是一般规划,即项目建设和路网建设规划。还有,之前一直强调的铁路投融资持续发展、分类建设分类运营、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等,也应该会有涉及。”
李红昌提醒,一些规划本身没有说出来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关注。“比如,如何解决和平衡铁路的公益性和企业性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铁路吸引社会资本、创新融资渠道,如何实行政企分开、对铁路有效监管,如何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与物流电商结合,推动铁路可持续运营,等等。”李红昌说。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根据铁路“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万公里,比2010年增长2.9万公里;规划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为2.8万亿元,其中2.3万亿元为基本建设投资,0.5万亿元为设备等投资。
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说,由于各地都在加快建设,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里程将达到14万公里,这将远超铁路“十二五”规划的12万公里。
王梦恕还表示,今后,中国铁路建设的重点将从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从重大干线转向中短途城际铁路,“毛细血管”将成为建设重点任务。
“十二五”期间,中国铁路建设的遭遇堪称波折。开局之年——2011年,受“7·23”动车事故影响,中国新增铁路里程仅为2000公里,全年仅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4690亿元。这一投资脚步放慢的情形在2012年继续上演。
2013年,铁路建设回暖,规划新线投运5500公里,固定资产投资6657.5亿元。
2014年,铁路建设迎来了全面回升。当年年底,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201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说,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了国务院所下达的8000亿元建设任务。
李红昌预计,中国的铁路建设将在今年和明年达到历史的最高点,铁路的“十二五”规划比较有希望完成。
“因为之前的铁路规划主要还是注重线路和枢纽的建设,即线网规划,从目前的数字来看,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这也说明中国铁路建设的水平基本上符合规划的布局。”李红昌说。
铁路成中国最有力“武器”
外媒称,中国雄心勃勃的计划是把全球用铁路线连接起来。在中南美洲,中国计划修建至少两条铁路线,把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起来;在非洲计划建设跨国铁路;最大胆的计划是沿着“丝绸之路”用铁路把欧洲和中国连接起来。
阿根廷《民族报》在去年12月6日以《中国最有力的全球武器:铁路外交》为题发表文章称,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铁建)是中国最大的国有铁路建设企业之一。尽管11月6日墨西哥政府宣布取消了该公司在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铁项目上的中标资格,但两周后,中国在尼日利亚赢得了合同总金额120亿美元的沿海铁路项目。
中国这种基建项目所伴随的政治影响力,不由让人产生了疑问。
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卢克·佩蒂认为,“中国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在全球寻找机遇,但是中国在海外的巨大经济关系有时候会被看成巨大的政治优势”。他指出,“如果这些海外项目引发政治争议,往往也会给中国外交带来问题,就像这次的墨西哥”。
实际上,强大的政治联系往往可以转化为具体的项目。
最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秘鲁总统乌马拉讨论了在秘鲁修建一条长逾3000公里,将秘鲁太平洋沿岸与巴西大西洋沿岸连接在一起的两洋铁路的相关事宜。此外,中国还计划承建洪都拉斯洋际铁路项目。
在非洲,中国企业承建的铁路项目已经产生了更加明显的效果。11月20日,中铁建与尼日利亚签署协议,中国承建全长约1400公里的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合同总金额120亿美元。
对非洲大陆来说最重要的另一个项目正处在建设阶段,这一铁路建设项目最初也是由中国公司设计,将经过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和南苏丹等国家,最终抵达肯尼亚。
日本媒体《读卖新闻》同样在12月20日报道,中国铁路触角遍布全球:从被中国称为“命运共同体”的东盟到欧洲的门户——中东欧,从美国的“后院”中南美,到增长潜力巨大的非洲。这一战略在中国主导的新经济秩序构建中承担着“先遣队”的角色。
报道称,报道称,有中国人士指出,铁路建设是中国政府扩大海外基础设施投资、确保资源稳定供给、扩大地区影响力的“最强工具”,对连接中国西部、中亚以至欧洲的“丝路经济带”也不可或缺。
据新华社报道,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排名前两位的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已经就合并事宜进入最终协调阶段。这一政府主导的重编旨在提高海外竞争力。
有20多个国家正与中国洽谈高铁合作事宜。即将诞生的巨大企业将支持中国的“铁路外交”。
(《参考消息》2014.12.21;《21世纪经济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