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摇要】新课标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课堂师生互动。而行之有效的课堂互动要具有教育性、交互性和连续性、组织化和非组织化结合的特征,关键在教师的作用。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信息时,要把握好四个方面,教师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互动 有效性 交流信息 积极性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只有有效的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
我觉得有效的师生互动要具有这些特征:①教育性。师生间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师生互动的内容、形式多围绕这一目的及其相应的教育内容即知识、能力、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等的培养而展开。②交互性。互动是交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互动中的双方总是基于对方的行为来作出自己的反应的。在师生互动中,一方面,学生往往依据教师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学生的行为同样会对教师产生影响,构成师生影响的双向交互性。教师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积极地调整彼此特别是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意识地营造与建构积极、适宜的师生互动,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③预设性和非预设性结合。就表现形态而言,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预设性特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常有明确的目的、内容与预期目标,是为完成特定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的。而在互动的过程中,往往又会有非预设性的生成,使师生得到非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其一,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率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其二,构建课堂上的有效师生互动,关键在教师。
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信息时,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要恰当地体现出教材所要求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一篇文章所包容的信息是繁多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信息?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例如,引导学生学习《窗》这篇文章时,师生交流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构思的精妙,因为,这篇文章重点是情节中结尾的出乎意料。
2.要重视语文知识,即要重视以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写作规则、语言运用规律与技巧为内容的知识训练。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基础性的,所以,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予以重视是我们的分内之事,而且还要把分散在每一课的知识点巧妙整理,这样建构的知识就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例如,引导学生鉴赏美文《荷塘月色》,要学生讨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所用的通感修辞手法的妙处,就必须先使学生掌握通感的有关知识,形成相关的认知结构。
3.要基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对某篇文章、某个知识点理解的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才能找准下一步行动的依据。所以在教学时有必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我在引导学生品味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时,发现学生对朱先生在景物描写中渗透的感情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就组织了一堂讨论课,试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和独创性阅读的能力。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并且还颇有深度,结果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①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②淡淡的喜悦,③浓浓的哀愁,并且基本上能自圆其说。
4.要尽可能地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前提。基础教育的性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又以创新思维为标志,创新思维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为他们灵感的闪动创设机会。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说,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写信陵君的,在许多史料和文学作品中也看到,人们对“战国四君子”是赞扬和歌颂的。同学们认同这些态度吗?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有一位同学说:“第一,信陵君的行为是恶劣的,为了个人的亲情和所谓的‘信义’可以置对国君对国家的忠诚于不顾。第二,信陵君盗取兵符,杀害带队将领,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乃千古罪人!对这样的人还要肯定和歌颂,其导向的负面影响真是不可思议。第三,应该讲,司马迁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学者,而他对信陵君的态度似乎与他的‘忠君爱民’的儒家信仰自相矛盾……”所以说,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性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建构高质量的师生互动的关键。
那么教师要如何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呢?
一、教师要善于设置使学生思考的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思考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到思考之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着积极的效应。
那么,如何创设使学生思考的情境?首先,教师要善于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可以在导语部分提出,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环节;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导火线”式的问题。例如,我在讲授《社戏》时,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浙江古城的图片和风俗,使学生进入到优美的情境中。然后结合书后的活动体验3,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本中有哪些体现美的描写?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合理地、深入地解读文本,所以教师要多设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从几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
二、教师要不断搭建“脚手架”,让学生顺着进入更新的领域
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依赖教师搭建“脚手架”,使学习不断深入。那么,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呢?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赏析课外美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学生们对这篇散文的主题产生了分歧,一派认为是“颂秋”,一派认为是“悲秋”。“颂秋”派的理由有三:①从题目的“故乡”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和赞颂;②从全文的开头可以看出,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平,就是想饱尝故乡的秋味;③从结尾可以看出,作者要挽留北国之秋,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悲秋”的理由也有两条:①因为全文写的景物是衰落的,抒发的感情也是悲凉的;②从课文的中心句中可以看出,文章的总体基调是忧伤的。学生们见仁见智,课堂讨论颇为激烈,我充分肯定学生敢于辩论不同的见解,并及时点拨:“对作品的分析,要联系到作者的身世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此语一出,立即有学生回答,“郁达夫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的性格。”“当时社会黑暗腐朽,所以郁达夫更加苦闷、消沉。”我继续因势利导:“所以,郁达夫即便是写‘笑’,也是一种苦恼人的‘笑’。”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达成共识:本文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综合以上的分析,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在把握好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既要设置高水平的问题,又要不断地搭建“脚手架”。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第四中学。
【关键词】互动 有效性 交流信息 积极性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只有有效的互动才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条件。
我觉得有效的师生互动要具有这些特征:①教育性。师生间互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师生互动的内容、形式多围绕这一目的及其相应的教育内容即知识、能力、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等的培养而展开。②交互性。互动是交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互动中的双方总是基于对方的行为来作出自己的反应的。在师生互动中,一方面,学生往往依据教师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学生的行为同样会对教师产生影响,构成师生影响的双向交互性。教师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积极地调整彼此特别是自己的行为,从而有意识地营造与建构积极、适宜的师生互动,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③预设性和非预设性结合。就表现形态而言,师生互动具有明显的预设性特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常有明确的目的、内容与预期目标,是为完成特定教育任务而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的。而在互动的过程中,往往又会有非预设性的生成,使师生得到非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其一,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以活动的频率为标志,也不是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尺度,而是将学生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核心参数;其二,构建课堂上的有效师生互动,关键在教师。
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知识与能力目标,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信息时,要把握好四个方面:
1.要恰当地体现出教材所要求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一篇文章所包容的信息是繁多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学生了解什么样的信息?要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例如,引导学生学习《窗》这篇文章时,师生交流的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体味作者构思的精妙,因为,这篇文章重点是情节中结尾的出乎意料。
2.要重视语文知识,即要重视以字、词、句、语法、修辞、逻辑、写作规则、语言运用规律与技巧为内容的知识训练。基础教育的性质决定了中学生所学的知识是基础性的,所以,对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予以重视是我们的分内之事,而且还要把分散在每一课的知识点巧妙整理,这样建构的知识就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例如,引导学生鉴赏美文《荷塘月色》,要学生讨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所用的通感修辞手法的妙处,就必须先使学生掌握通感的有关知识,形成相关的认知结构。
3.要基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对某篇文章、某个知识点理解的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活动,才能找准下一步行动的依据。所以在教学时有必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我在引导学生品味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时,发现学生对朱先生在景物描写中渗透的感情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就组织了一堂讨论课,试图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和独创性阅读的能力。学生讨论非常激烈,并且还颇有深度,结果形成了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①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②淡淡的喜悦,③浓浓的哀愁,并且基本上能自圆其说。
4.要尽可能地触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在基础教育阶段,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前提。基础教育的性质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又以创新思维为标志,创新思维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为他们灵感的闪动创设机会。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说,司马迁是以肯定的态度来写信陵君的,在许多史料和文学作品中也看到,人们对“战国四君子”是赞扬和歌颂的。同学们认同这些态度吗?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有一位同学说:“第一,信陵君的行为是恶劣的,为了个人的亲情和所谓的‘信义’可以置对国君对国家的忠诚于不顾。第二,信陵君盗取兵符,杀害带队将领,给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乃千古罪人!对这样的人还要肯定和歌颂,其导向的负面影响真是不可思议。第三,应该讲,司马迁是一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学者,而他对信陵君的态度似乎与他的‘忠君爱民’的儒家信仰自相矛盾……”所以说,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经常性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建构高质量的师生互动的关键。
那么教师要如何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互动的有效性呢?
一、教师要善于设置使学生思考的情境。
教师通过设置思考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吸引到思考之中。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这种问题情境之中主动参与,或独立思考,或讨论问题,不知不觉中萌发了参与意识,培养了参与精神,形成了参与能力,从而对问题的解决产生着积极的效应。
那么,如何创设使学生思考的情境?首先,教师要善于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可以在导语部分提出,也可以出现在其他环节;可以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也可以是能引出重点、难点的“导火线”式的问题。例如,我在讲授《社戏》时,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浙江古城的图片和风俗,使学生进入到优美的情境中。然后结合书后的活动体验3,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本中有哪些体现美的描写?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深入钻研教学内容的过程。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合理地、深入地解读文本,所以教师要多设置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是这样的?”“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你是怎么想到这个问题的?”“你从几个角度思考了这个问题?”
二、教师要不断搭建“脚手架”,让学生顺着进入更新的领域
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学生能力的培养要依赖教师搭建“脚手架”,使学习不断深入。那么,在高效的师生互动关系中,教师充当什么角色呢?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而是与学生一起学习。老师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能起提示、启发、点拨的作用,课堂上的问题要由学生自主达成共识,自主解决。
例如:我在引导学生赏析课外美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学生们对这篇散文的主题产生了分歧,一派认为是“颂秋”,一派认为是“悲秋”。“颂秋”派的理由有三:①从题目的“故乡”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和赞颂;②从全文的开头可以看出,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到青岛再到北平,就是想饱尝故乡的秋味;③从结尾可以看出,作者要挽留北国之秋,说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三分之一的零头。“悲秋”的理由也有两条:①因为全文写的景物是衰落的,抒发的感情也是悲凉的;②从课文的中心句中可以看出,文章的总体基调是忧伤的。学生们见仁见智,课堂讨论颇为激烈,我充分肯定学生敢于辩论不同的见解,并及时点拨:“对作品的分析,要联系到作者的身世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此语一出,立即有学生回答,“郁达夫幼年丧父,从小就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了忧郁的性格。”“当时社会黑暗腐朽,所以郁达夫更加苦闷、消沉。”我继续因势利导:“所以,郁达夫即便是写‘笑’,也是一种苦恼人的‘笑’。”从而使学生很自然地达成共识:本文是一曲悲凉的颂歌。
综合以上的分析,要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师在把握好双边活动的基础上,既要设置高水平的问题,又要不断地搭建“脚手架”。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