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市人民医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加强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较为复杂,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变薄,肌层变厚,腺体萎缩性缩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肠上皮化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容易引发胃癌,对患者工作与生活造成困扰。[1]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前,该疾病主要采取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无法达到患者要求。近年来,我市人民医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市人民医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1.3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病程6.54年,经过胃镜检查后,12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胃炎,10例患者为中度胃炎,8例患者为轻度胃炎;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4.1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病程6.68年,经过胃镜检查后,11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胃炎,10例患者为中度胃炎,9例患者为轻度胃炎。经过入院检查后,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肾脏、肝脏等部位均无严重疾病,胃部均无癌变或疑似癌变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胃镜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450mg、兰索拉唑20mg等药物,每日两次,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汤,药方为石斛20g,白芍15g,鸡内金15g,生地15g,甘草10g,白术10g,沙参10g,生山药6g,麦冬6g。对夜寐不安患者加服夜交藤、远志,对纳差少食患者加服山楂、茱萸,对气血虚弱患者加服黄芪,对大便干燥患者加服麻仁、郁李仁,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一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要求禁烟酒,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避免对胃粘膜产生刺激。
1.3 治疗诊断标准 痊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完全消失,胃粘膜形态恢复,经过病理检查后未发现病变,食欲恢复正常;显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基本消失,胃粘膜未发现灰白区,经过病理检查后提示发现病变,食欲较入院前有所改善;有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有所改善,但仍会定期出现,胃粘膜灰白区及病变部位范围缩小,食欲较入院前有所改善;无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较入院前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病,由于胃黏膜上皮受到破坏后发生改建,导致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具有发病时间长、治愈困难、治疗后容易复发、容易产生癌变等特点。[2]中医上认为,肝胃不和及脾胃虚弱会引起机体消化功能减弱,导致热度侵袭、血气瘀滞,长此以往容易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服用甘草、生地、鸡内金、麦冬、生山药等中草药调节人体脾胃功能,做到活血化瘀、血流舒畅、气血充盈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采取中医疗法的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说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加强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程红杰,牛少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1):851-853.
[2]程惠平,施荣杰,谷祥富,等.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费用和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1:303-304.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较为复杂,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变薄,肌层变厚,腺体萎缩性缩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肠上皮化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容易引发胃癌,对患者工作与生活造成困扰。[1]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前,该疾病主要采取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无法达到患者要求。近年来,我市人民医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市人民医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1.3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病程6.54年,经过胃镜检查后,12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胃炎,10例患者为中度胃炎,8例患者为轻度胃炎;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4.1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病程6.68年,经过胃镜检查后,11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胃炎,10例患者为中度胃炎,9例患者为轻度胃炎。经过入院检查后,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肾脏、肝脏等部位均无严重疾病,胃部均无癌变或疑似癌变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胃镜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450mg、兰索拉唑20mg等药物,每日两次,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汤,药方为石斛20g,白芍15g,鸡内金15g,生地15g,甘草10g,白术10g,沙参10g,生山药6g,麦冬6g。对夜寐不安患者加服夜交藤、远志,对纳差少食患者加服山楂、茱萸,对气血虚弱患者加服黄芪,对大便干燥患者加服麻仁、郁李仁,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一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要求禁烟酒,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避免对胃粘膜产生刺激。
1.3 治疗诊断标准 痊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完全消失,胃粘膜形态恢复,经过病理检查后未发现病变,食欲恢复正常;显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基本消失,胃粘膜未发现灰白区,经过病理检查后提示发现病变,食欲较入院前有所改善;有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有所改善,但仍会定期出现,胃粘膜灰白区及病变部位范围缩小,食欲较入院前有所改善;无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较入院前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病,由于胃黏膜上皮受到破坏后发生改建,导致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具有发病时间长、治愈困难、治疗后容易复发、容易产生癌变等特点。[2]中医上认为,肝胃不和及脾胃虚弱会引起机体消化功能减弱,导致热度侵袭、血气瘀滞,长此以往容易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服用甘草、生地、鸡内金、麦冬、生山药等中草药调节人体脾胃功能,做到活血化瘀、血流舒畅、气血充盈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采取中医疗法的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说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加强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程红杰,牛少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1):851-853.
[2]程惠平,施荣杰,谷祥富,等.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费用和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1: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