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min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市人民医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加强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较为复杂,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变薄,肌层变厚,腺体萎缩性缩小,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肠上皮化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容易引发胃癌,对患者工作与生活造成困扰。[1]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当前,该疾病主要采取西医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兰索拉唑等药物,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无法达到患者要求。近年来,我市人民医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疗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市人民医院接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共60例,通过电脑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7-71岁,平均年龄41.3岁,病程5个月-18年,平均病程6.54年,经过胃镜检查后,12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胃炎,10例患者为中度胃炎,8例患者为轻度胃炎;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44.1岁,病程6个月-19年,平均病程6.68年,经过胃镜检查后,11例患者诊断为重度胃炎,10例患者为中度胃炎,9例患者为轻度胃炎。经过入院检查后,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肾脏、肝脏等部位均无严重疾病,胃部均无癌变或疑似癌变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胃镜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给予患者服用左氧氟沙星300mg、甲硝唑450mg、兰索拉唑20mg等药物,每日两次,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汤,药方为石斛20g,白芍15g,鸡内金15g,生地15g,甘草10g,白术10g,沙参10g,生山药6g,麦冬6g。对夜寐不安患者加服夜交藤、远志,对纳差少食患者加服山楂、茱萸,对气血虚弱患者加服黄芪,对大便干燥患者加服麻仁、郁李仁,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一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要求禁烟酒,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饮食清淡,避免对胃粘膜产生刺激。
  1.3 治疗诊断标准 痊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完全消失,胃粘膜形态恢复,经过病理检查后未发现病变,食欲恢复正常;显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基本消失,胃粘膜未发现灰白区,经过病理检查后提示发现病变,食欲较入院前有所改善;有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有所改善,但仍会定期出现,胃粘膜灰白区及病变部位范围缩小,食欲较入院前有所改善;无效: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无明显改善,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较入院前无显著变化。总有效率为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之和。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胃病,由于胃黏膜上皮受到破坏后发生改建,导致腺体萎缩,胃粘膜变薄,具有发病时间长、治愈困难、治疗后容易复发、容易产生癌变等特点。[2]中医上认为,肝胃不和及脾胃虚弱会引起机体消化功能减弱,导致热度侵袭、血气瘀滞,长此以往容易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服用甘草、生地、鸡内金、麦冬、生山药等中草药调节人体脾胃功能,做到活血化瘀、血流舒畅、气血充盈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照组患者痊愈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患者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采取中医疗法的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观察组,说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方法配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加强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程红杰,牛少强.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0,29(11):851-853.
  [2]程惠平,施荣杰,谷祥富,等.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的费用和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1,11:303-304.
其他文献
摘要: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市中心血站担负全市各级各类临床医疗机构35家供血任务。面临日益增长的供血量和季节性缺血,我站采取多种举措,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建立无偿献血长效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本满足了临床供血需求。  关键词:血荒;献血长效机制;临床供血  1 新乡市供血现状  1.1新乡市辖区内有四区八县,临床用血机构为35家,自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后,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无偿献血。年供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输液外渗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出现小儿静脉输液外渗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护理方法和预防方法应用的效果。结果:100例患儿中患儿自身原因导致输液外渗有40例,占40%,其中包括患儿不配合、输液血管压力增加,家长因素等。护士操作技术原因导致输液外渗有26例,占26.0%。因未及时开展宣教导致输液外渗有30例,占33%。经实施预防及护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引流方法对锁骨骨折手术后刀口甲级愈合率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106例锁骨骨折,均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放置引流管引流,共56例;对照组患者放置橡皮引流条引流,共50例。均在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每2天换药一次,评估愈合情况。结果:在放置引流条的50例患者中,其中1例出现感染,伤口裂开,经伤口
期刊
摘要:目的 对儿科门诊输液中应用细节护理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2~2014年3月儿科门诊输液患儿200例进行细节护理,并将此200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1~2014年1月儿科门诊输液患儿200例进行常规护理,并将此200患儿作为对照组组。对于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护患纠纷发生率、静脉重注率以及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护患纠纷发生率、静脉重注率教对照组低,并且满意度较高(P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和了解公安警官的睡眠和生活满意度状况,改善他们的睡眠质量,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使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对全国970名公安警官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公安警官的总体睡眠问题显著高于常模(t=4.054-14.298之间,P<0.001);睡眠总分男性显著高于女性(t=2.877,P 0.05);不同年龄段有显著差别(睡眠不足、睡
期刊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而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尤其是范围大,药物刺激性大,组织坏死严重,就会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也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静脉外渗;护理对策  1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 患者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疗效,寻求治疗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的新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发肺性脑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炎、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PaO2、PaCO2指标及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专科护理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专科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能力(ADL),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以及护理前后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防治妊高征患者产后出血的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0例妊高征患者和80例非妊高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成A1、A2、B1、B2组,每组40例。A1、A2、B1、B2组在胎儿娩出后分别使用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米索前列醇。结果 A2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率均少于A1组并比较有差异(P催产素,各个比较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卡孕栓有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6 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痛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尼美舒利0.1g /bid,对照组使用芬必得0.3/ bid。观察两组患者对疼痛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耐受率。结果:①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0级、1级的患者占88.09%,对照组仅为52.38%;②不良反应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