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2年6 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痛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使用尼美舒利0.1g /bid,对照组使用芬必得0.3/ bid。观察两组患者对疼痛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耐受率。结果:①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后0级、1级的患者占88.09%,对照组仅为52.38%;②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14.28%,对照组为30.95%;③对药物的耐受率:观察组95.23%,对照组为73.81%。三项指标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痛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卫生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尼美舒利;类风湿性关节痛;临床药物运用;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明了,目前大多认为其是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外周小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疼痛、肿胀及关节的变形,尤以疼痛为甚[1]。临床主要治疗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但由于其对胃肠道、肝脏、凝血功能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往往受到限制。尼美舒利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作为国家基本用药以来,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临床上屡见不良反应的报道。我院于2013年1月-12月对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的患者应用尼美舒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关节痛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32±1.2岁,病程:6个月-26年,平均时间7±0.63年;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32±1.3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时间7±0.62年。所选病例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及消化道疾病和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口服尼美舒利(湖北丝宝药业有限公司0.1g/10片/盒),0.1/ bid;对照组患者口服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0.3/10/盒),0.3 bi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标准[2]:我们根据静息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无论疼痛是否持续,均能够忍受,不影响睡眠;2级:中度或间歇性疼痛,影响睡眠;3级:重度或持续性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以治疗后患者疼痛为0、1级疼痛为统计临床有效标准。
1.4、不良反应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胃肠道症状、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的变化及药物耐受性对疗程的影响。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结果(见表一):两组在治疗前患者疼痛级别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0、1级疼痛为37例,占88.09%,而对照组仅为52.38%,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对比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观察
组 治疗前 42 0 2 21 19
治疗后 42 23 14 5 0
对照
组 治疗前 42 0 3 22 17
治疗后 42 7 15 20 0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见表二):①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为30.95%;②观察组能够耐受完成疗程95.23%,而对照组为73.81%。两项指标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表二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耐受性对比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反应 谷丙转氨酶升高 耐受 不耐受
观察组 42 5 1 40 2
对照组 42 9 4 31 11
3 讨论
尼美舒利是美国piker公司成功研制,于1985年上市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在我国应用1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作为基本用药在基层医院应用以来,得到广泛的普及。尼美舒利的化学名称为:N-[4-硝基-2-苯氧苯基]甲磺酰胺,虽然同为非甾体抗炎药,但在药理作用方面同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痛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患者体内环氧化物水化酶(cyclo-oxyge-nase,COX),它是前列腺素(PGs)合成所必须的酶,也是PGs合成初始步骤中的关键性限速酶,使环氧酶和白三烯及血小板的激活因子以及氧自由基的产生,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3]。
尼美舒利对COX的抑制作用较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更加具有高度选择性,对脂氧化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白三烯进行抑制,对炎症细胞介导产生的组织损伤进行抑制,对氧自由基产生进行抑制,对金属蛋白酶活性进行抑制,对组胺的释放进行抑制作用更加的强大[4,5],因此其抗炎、镇痛的效果显著。两组的治疗效果从表一分析看出:治疗后观察组0级、1级的患者占88.09%,而对照组仅为52.38%,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是通过抑制COX而产生,但在患者的体内COX有可分为COX-1和COX-2。COX-1的抑制是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产生的机制,尼美舒利对COX-1的抑制作用较弱,不影响胃中保护性的前列腺素合成,使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副作用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均较小[6,7]。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没有尼美舒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在欧洲相关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欧盟药物评价署(EMEA)重新审查了尼美舒利的安全性,并于2007年9月21日确认使用尼美舒利的疗效利益高于风险[8]。从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分析,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为30.9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从患者的耐受性分析,观察组能够耐受完成疗程为95.23%,而对照组为73.81%,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痛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卫生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2-218。
[2]张霞。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药理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2):104。
[3]张秉恒,余步云。尼美舒利安全性的新近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0,22(16):35。
[4]李浩,许申明。尼美舒利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2(10):875-876
[5]刘思纯,马博。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新医学,2009,38(9):564-566。
[6]杨昌文。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84-85。
[7]刘毅清,陆敏。尼美舒利致不良反应247例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4):82-84。
[8]岑彦艳,覃容欣,李小丽,等。尼美舒利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08):31-36。
关键词:尼美舒利;类风湿性关节痛;临床药物运用;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至今并不十分明了,目前大多认为其是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外周小关节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疼痛、肿胀及关节的变形,尤以疼痛为甚[1]。临床主要治疗药物为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但由于其对胃肠道、肝脏、凝血功能的影响,因此在临床上使用往往受到限制。尼美舒利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作为国家基本用药以来,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临床上屡见不良反应的报道。我院于2013年1月-12月对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的患者应用尼美舒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门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伴有关节痛的8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32±1.2岁,病程:6个月-26年,平均时间7±0.63年;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33-78岁,平均年龄:32±1.3岁,病程:6个月-25年,平均时间7±0.62年。所选病例均排除严重的心、肝、肾及消化道疾病和对非甾体抗炎药过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口服尼美舒利(湖北丝宝药业有限公司0.1g/10片/盒),0.1/ bid;对照组患者口服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0.3/10/盒),0.3 bid,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
1.3、疗效判定标准[2]:我们根据静息痛分级标准,0级:无疼痛,1级轻度疼痛,无论疼痛是否持续,均能够忍受,不影响睡眠;2级:中度或间歇性疼痛,影响睡眠;3级:重度或持续性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以治疗后患者疼痛为0、1级疼痛为统计临床有效标准。
1.4、不良反应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对胃肠道症状、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的变化及药物耐受性对疗程的影响。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疼痛治疗结果(见表一):两组在治疗前患者疼痛级别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0、1级疼痛为37例,占88.09%,而对照组仅为52.38%,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对比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观察
组 治疗前 42 0 2 21 19
治疗后 42 23 14 5 0
对照
组 治疗前 42 0 3 22 17
治疗后 42 7 15 20 0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见表二):①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为30.95%;②观察组能够耐受完成疗程95.23%,而对照组为73.81%。两项指标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表二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耐受性对比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反应 谷丙转氨酶升高 耐受 不耐受
观察组 42 5 1 40 2
对照组 42 9 4 31 11
3 讨论
尼美舒利是美国piker公司成功研制,于1985年上市的新型非甾体抗炎药,在我国应用1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作为基本用药在基层医院应用以来,得到广泛的普及。尼美舒利的化学名称为:N-[4-硝基-2-苯氧苯基]甲磺酰胺,虽然同为非甾体抗炎药,但在药理作用方面同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痛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患者体内环氧化物水化酶(cyclo-oxyge-nase,COX),它是前列腺素(PGs)合成所必须的酶,也是PGs合成初始步骤中的关键性限速酶,使环氧酶和白三烯及血小板的激活因子以及氧自由基的产生,达到抗炎、镇痛的效果[3]。
尼美舒利对COX的抑制作用较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更加具有高度选择性,对脂氧化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白三烯进行抑制,对炎症细胞介导产生的组织损伤进行抑制,对氧自由基产生进行抑制,对金属蛋白酶活性进行抑制,对组胺的释放进行抑制作用更加的强大[4,5],因此其抗炎、镇痛的效果显著。两组的治疗效果从表一分析看出:治疗后观察组0级、1级的患者占88.09%,而对照组仅为52.38%,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差异性。
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是通过抑制COX而产生,但在患者的体内COX有可分为COX-1和COX-2。COX-1的抑制是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产生的机制,尼美舒利对COX-1的抑制作用较弱,不影响胃中保护性的前列腺素合成,使消化道溃疡、出血的副作用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均较小[6,7]。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没有尼美舒利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在欧洲相关尼美舒利不良反应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欧盟药物评价署(EMEA)重新审查了尼美舒利的安全性,并于2007年9月21日确认使用尼美舒利的疗效利益高于风险[8]。从本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分析,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4.28%,对照组为30.9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从患者的耐受性分析,观察组能够耐受完成疗程为95.23%,而对照组为73.81%,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痛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在基层卫生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82-218。
[2]张霞。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药理分析[J],健康之路,2013,12(2):104。
[3]张秉恒,余步云。尼美舒利安全性的新近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0,22(16):35。
[4]李浩,许申明。尼美舒利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2(10):875-876
[5]刘思纯,马博。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和治疗现状[J],新医学,2009,38(9):564-566。
[6]杨昌文。尼美舒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84-85。
[7]刘毅清,陆敏。尼美舒利致不良反应247例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4):82-84。
[8]岑彦艳,覃容欣,李小丽,等。尼美舒利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08):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