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龙山文化中,鬶是极具代表性的器物。本文以龙山文化为主线,从陶鬶的造型特点、发展演变及其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予以浅析。陶鬶的原始之美具有相对永恒性。
【关键词】龙山文化;陶鬶;袋足;象形;演变
【中图分类号】K103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鬶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鬶以其独特的仿生造型和合理的构造,映射出了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宗教信仰以及墓葬随葬方面的需要。龙山文化陶鬶上承大汶口文化,后启夏商各新器形的出现,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传承意义,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也有启示作用。
一、龙山文化陶鬶的年代背景及地域特点
陶鬶产生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早期①,为史前东夷人所创造。龙山文化一脉传承了大汶口文化②, 龙山文化的年代是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年。考古研究表明:龙山文化时期,聚落几乎已遍布山东全部平原地区,表明了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畜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社会经济逐渐走向农业化③。手工业在当时的发展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而制陶业尤其突出。其间产出的陶器外形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在窑温控制上也已经很自如。
另外,在龙山文化时期,虽然原始先民已经形成大的聚落,过上定居生活,但由于当时自然环境的险恶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人们对于自然界心存敬畏,用一套相应的陶器来祭祀天地神灵,而陶鬶也被发现于墓葬之中作为祭器;同时有学者于田野调查的结果显示,最初的原始人类是以食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群体,重视采集,而四季分明的自然条件,又促进了他们对收藏和贮存的崇敬,而此时容器也由原来的实用变成一种不自觉的文化追求,这也是陶鬶在当时发展的人文背景④。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⑤,所以从宗教上来说,原始先民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对于动物逐渐形成一种崇拜心理 ,反映在器物陶鬶上,其类禽似兽的特征,便也多少有这种宗教崇拜的影响。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姿态各异,造型生动。这样,陶鬶无形之中也具备了文化与宗教的功能。
二、龙山文化时期陶鬶的造型、材料及用途
陶鬶在龍山文化中是很典型的器物,造型上,由三个袋足、细长颈、鸟喙一样的流以及旁侧的半环形把手组成,十分精巧。
材料上,鬶有两种质地,其一为夹砂陶鬶,一般较粗糙,还有一种是泥质陶鬶,其质地则比较细腻,制作上较夹砂类型也精致一些。
用途上,由于陶鬶是由三个袋足撑住器身,便于加热,所以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里,陶鬶属于炊煮器。考古发现一些陶鬶有一些内存灰黑色残渣,被断为酒渣,也有一些内壁表面存在大量水垢,所以陶鬶主要用于煮酒或煮水。而在龙山文化晚期,人们将形制优美的白陶鬶作为酒礼器,随葬在一些大墓中,此时的陶鬶功能便是礼器。
三、龙山文化陶鬶的传播及演变形式
关于陶鬶的演变,高光仁、邵望平的《史前陶鬶初论》很有代表性,归纳出陶鬶的发展谱系,理出陶鬶向外传播的方向及区域,并制作出陶鬶源流关系总图⑥。如下:
上图为陶鬶(盉)源流分布示意图
从地域上讲,陶鬶产生于海岱地区,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具体地说,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得到显著扩展。海岱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陶鬶,主要向西传播到黄河中游以及江汉地区的诸龙山期文化中。陶鬶发展至夏代晚期,便主要集中在洛阳一带,其绝迹是于商代初年。
龙山文化的陶鬶从大汶口文化而来,单讲龙山文化的陶鬶造型的发展演化而言, 其颈部由细到粗,细分袋足鬶和款足鬶两种,款足鬶的流部由矮变高、由斜出变为竖直;腹部由浅变深,款足由深变浅,而近乎于消失。袋足鬶的颈、流部则由高变矮,并一直保持着倾斜的状态;腹部由深到浅以至于消失;袋足由锥状体逐步演变为羊乳状。绝大多数继续保持高度抽象的“禽体”造型,部分则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写实,颈下两侧特意做出没有实际用途的拱状耳,用以表示鸟类的双翼。龙山文化陶鬶是袋足形式,其优势是热效率较高,如此由陶鬶促成了陶甗、陶鬶和陶鬲等新型袋足器形的出现⑦。
材料方面的演变主要表现为,陶鬶早期跟晚期所选用的陶土有所不同。早期采用与一般陶器相同的粘土,从晚期开始,又采用与一般陶土不同的高岭土为原料,烧成后呈橙黄色或白色,煞是美观。
四、龙山文化陶鬶的文化意义。
由于陶鬶的诸多特点,完整的发展谱系以及数量众多,故被视为龙山文化时期最典型的器物之一。它体现了原始先民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身边常接触的形象的积极摄取,并把这种观察感受尤其是表现人的世界方面,通过陶塑的形式加以捏塑,并做到了不脱离生活的实用本意,集实用与审美为一身的特点,反映了艺术的产生来源于现实生活。陶鬶不仅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也对后来器形的演变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是,介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性,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思维的原始状态。陶鬶表现手法上也比较纯朴,其意义是一种承前启后,是给后人带来基于当时生存环境及人类思维水平的最美形态。自古以来,实用和审美都互相需要。通过龙山文化的陶鬶,得到了一条学习途径,那就是向自然学习,从生活中感受并发现美。
注释:
①王永波,张春玲:《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10月版,第91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
③张学海:《考古学反应的山东古史演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版,第92页。
④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本,花城出版社,第297页。
⑤胡维革:《国传统文化荟要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4页。
⑥高广仁,栾丰实: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⑦王永波,张春玲:《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10月版,第97页。
参考文献:
1. 王永波,张春玲:《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10月版。
2. 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
3. 张学海:《考古学反应的山东古史演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版。
4. 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本,花城出版社。
5. 胡维革:《国传统文化荟要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
6. 高广仁,栾丰实: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7. 李穆文:《中华文明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关键词】龙山文化;陶鬶;袋足;象形;演变
【中图分类号】K103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鬶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鬶以其独特的仿生造型和合理的构造,映射出了原始先民在日常生活、宗教信仰以及墓葬随葬方面的需要。龙山文化陶鬶上承大汶口文化,后启夏商各新器形的出现,具有很高的社会历史传承意义,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也有启示作用。
一、龙山文化陶鬶的年代背景及地域特点
陶鬶产生于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早期①,为史前东夷人所创造。龙山文化一脉传承了大汶口文化②, 龙山文化的年代是公元前2600——公元前2000年。考古研究表明:龙山文化时期,聚落几乎已遍布山东全部平原地区,表明了种植粮食和饲养家畜成为生活的主要来源,社会经济逐渐走向农业化③。手工业在当时的发展总水平处于领先地位,而制陶业尤其突出。其间产出的陶器外形线条流畅,形神兼备,在窑温控制上也已经很自如。
另外,在龙山文化时期,虽然原始先民已经形成大的聚落,过上定居生活,但由于当时自然环境的险恶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局限性,人们对于自然界心存敬畏,用一套相应的陶器来祭祀天地神灵,而陶鬶也被发现于墓葬之中作为祭器;同时有学者于田野调查的结果显示,最初的原始人类是以食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群体,重视采集,而四季分明的自然条件,又促进了他们对收藏和贮存的崇敬,而此时容器也由原来的实用变成一种不自觉的文化追求,这也是陶鬶在当时发展的人文背景④。原始宗教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的⑤,所以从宗教上来说,原始先民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对于动物逐渐形成一种崇拜心理 ,反映在器物陶鬶上,其类禽似兽的特征,便也多少有这种宗教崇拜的影响。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姿态各异,造型生动。这样,陶鬶无形之中也具备了文化与宗教的功能。
二、龙山文化时期陶鬶的造型、材料及用途
陶鬶在龍山文化中是很典型的器物,造型上,由三个袋足、细长颈、鸟喙一样的流以及旁侧的半环形把手组成,十分精巧。
材料上,鬶有两种质地,其一为夹砂陶鬶,一般较粗糙,还有一种是泥质陶鬶,其质地则比较细腻,制作上较夹砂类型也精致一些。
用途上,由于陶鬶是由三个袋足撑住器身,便于加热,所以在当时人们日常生活里,陶鬶属于炊煮器。考古发现一些陶鬶有一些内存灰黑色残渣,被断为酒渣,也有一些内壁表面存在大量水垢,所以陶鬶主要用于煮酒或煮水。而在龙山文化晚期,人们将形制优美的白陶鬶作为酒礼器,随葬在一些大墓中,此时的陶鬶功能便是礼器。
三、龙山文化陶鬶的传播及演变形式
关于陶鬶的演变,高光仁、邵望平的《史前陶鬶初论》很有代表性,归纳出陶鬶的发展谱系,理出陶鬶向外传播的方向及区域,并制作出陶鬶源流关系总图⑥。如下:
上图为陶鬶(盉)源流分布示意图
从地域上讲,陶鬶产生于海岱地区,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具体地说,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得到显著扩展。海岱龙山文化中晚期的陶鬶,主要向西传播到黄河中游以及江汉地区的诸龙山期文化中。陶鬶发展至夏代晚期,便主要集中在洛阳一带,其绝迹是于商代初年。
龙山文化的陶鬶从大汶口文化而来,单讲龙山文化的陶鬶造型的发展演化而言, 其颈部由细到粗,细分袋足鬶和款足鬶两种,款足鬶的流部由矮变高、由斜出变为竖直;腹部由浅变深,款足由深变浅,而近乎于消失。袋足鬶的颈、流部则由高变矮,并一直保持着倾斜的状态;腹部由深到浅以至于消失;袋足由锥状体逐步演变为羊乳状。绝大多数继续保持高度抽象的“禽体”造型,部分则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写实,颈下两侧特意做出没有实际用途的拱状耳,用以表示鸟类的双翼。龙山文化陶鬶是袋足形式,其优势是热效率较高,如此由陶鬶促成了陶甗、陶鬶和陶鬲等新型袋足器形的出现⑦。
材料方面的演变主要表现为,陶鬶早期跟晚期所选用的陶土有所不同。早期采用与一般陶器相同的粘土,从晚期开始,又采用与一般陶土不同的高岭土为原料,烧成后呈橙黄色或白色,煞是美观。
四、龙山文化陶鬶的文化意义。
由于陶鬶的诸多特点,完整的发展谱系以及数量众多,故被视为龙山文化时期最典型的器物之一。它体现了原始先民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以及对身边常接触的形象的积极摄取,并把这种观察感受尤其是表现人的世界方面,通过陶塑的形式加以捏塑,并做到了不脱离生活的实用本意,集实用与审美为一身的特点,反映了艺术的产生来源于现实生活。陶鬶不仅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也对后来器形的演变产生深刻的影响。
但是,介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性,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思维的原始状态。陶鬶表现手法上也比较纯朴,其意义是一种承前启后,是给后人带来基于当时生存环境及人类思维水平的最美形态。自古以来,实用和审美都互相需要。通过龙山文化的陶鬶,得到了一条学习途径,那就是向自然学习,从生活中感受并发现美。
注释:
①王永波,张春玲:《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10月版,第91页。
②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
③张学海:《考古学反应的山东古史演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版,第92页。
④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本,花城出版社,第297页。
⑤胡维革:《国传统文化荟要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4页。
⑥高广仁,栾丰实: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⑦王永波,张春玲:《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10月版,第97页。
参考文献:
1. 王永波,张春玲:《齐鲁史前文化与三代礼器》,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10月版。
2. 山东省博物馆、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考古》,1976年第6期。
3. 张学海:《考古学反应的山东古史演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0版。
4. 许结:《中国文化史》插图本,花城出版社。
5. 胡维革:《国传统文化荟要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版。
6. 高广仁,栾丰实: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大汶口文化》,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7. 李穆文:《中华文明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