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土壤肥料DNA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xi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更另,原名刘赓麟,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59年获得苏联季米里亚节夫农学院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担任过中国土肥研究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祥和蔼——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记者在采访他时,他的开场白很出人意料,“我没有什么可采访的”,紧接着他又说,“我说的你们肯定不感兴趣,不合你们的胃口”。话虽如此,一打开话匣子还是滔滔不绝。
  
  一脚踏进“鸭屎泥田”
  
  1959年,留学苏联并获得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的刘更另回到国内。学土壤耕作专业的刘更另原本可以留在科研、生活条件都非常好的北京,朝着美好的仕途发展,但他怀着科技报国的决心,远离北京和家人,毅然选择去湖南祁阳一个叫官山坪的偏僻山村开拓研究基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示范、推广。
  到达官山坪村的第2天,刘更另就开始拜访当地农民。在调查中,刘更另得知,官山坪位于典型的南方红壤地带,土壤非常贫瘠。有一种鸭屎泥土壤,特别怕冬干。冬干以后,第二年插下秧苗就呆在地里,不转青,不发根,也不分蘖,一直坐到秋天才生长,当地农民称之为“坐秋”。“坐秋”的稻田产量很低,通常只有一两百斤。
  官山坪的“鸭屎泥田”占了全村全部土地的55%以上。刘更另来到这里后,改造“鸭屎泥田”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攻关项目。看着田里的那一片片不转青的秧苗,刘更另直伤脑筋:“我仿佛就听到了禾苗叫救命的声音,真是急死人!”
  经过调查,刘更另了解到当时已有施用磷肥防治水稻“坐秋”的办法,他带领科研人员重点研究土壤中磷元素活动的变化规律,研究土壤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白天,刘更另和其他科研人员在试验田里忙碌观测数据:晚上,他又召集科研人员开总结会议,写归纳总结、分析材料,刘更另屋里的那盏煤油灯通常是彻夜未熄!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里,经过大量的调查和观测,刘更另终于寻找出鸭屎泥土壤中磷素变化规律。刘更另介绍,泡水、提高泥温、施猪粪、压山青、多犁多耙,可以促进无效磷向有效磷转化,这就是反固结过程:土壤干燥,降低泥温,减少有机物,可以使有效磷素向无效态转化,这就是固结过程。
  研究磷素变化规律仅是研究鸭屎泥土壤问题的第一步,紧接着,刘更另开始研究如何使土壤磷素活化、增加磷素。最后他总结出了“冬干坐秋,坐秋施磷,磷肥治标,绿肥治本,以磷增氮,加速土壤熟化”的规律。刘更另带领科研人员在田里种紫云英,使田中的泥巴山硬变软,泥团变少了,泥脚也变浅了,有效磷多了,终于,“鸭屎泥田”不再“坐秋”了。
  在双季稻绿肥制度下,刘更另研究发现,新的物质循环会导致土壤中钾、锌元素亏缺,引起水稻“僵苗”和籽粒不饱满以及棉化“黄叶枯病”等问题。对症防治,上世纪70年代他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80年代研究提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业砷酸银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为改良“砷中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90年代提出“水平浅沟、沟沆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旱坡地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
  
  大山深处创办科研点
  
  刘更另知识丰富,思维开阔,治学严谨,勇于实践。他善于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地理学与生物学的连接上发现和解决农业上的重要问题。他非常重视在农业生产前线和科学实验第一线工作,大范围调查、多点实验、定位研究是刘更另从事农业研究的特色。
  1989年9月,年逾花甲的刘更另在河北迁西县整整考察了7天,看了几十万亩“围山转”,看了各式各样的土壤、地貌、生态类型。考察过程中,长期在南方红壤地区办点的刘更另逐渐产生了在北方燕山地区办点的想法,并提出了“关于建立河北省燕山科学试验站”的建议,且得到河北省政府批准,最后选到迁西大黑汀水库西侧建站。
  在试验站建设过程中,走边建站边科研的路子,技术上主要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依托,承担了“燕山东段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研究”、“燕山区水资源科学调节和生态重建”、“高效果品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研究,形成了集科技集散、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成为燕山地区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为了给地方培养科技干部,刘更另殚精竭虑,先后请来了工程院院士沈国肪、卢良恕、任继周、张子仪、范云六及中科院院士陈文新和自己一起给迁西县级干部和科技人员讲课、座谈和进行其他咨询活动。此外还邀请了一批博士、博士后和研究员来迁西讲课、考察。许多农户通过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累计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
  在迁西,刘更另先后推广应用农业技术16项。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刘更另的倡议下,栗磨的人工栽培技术在迁西开花结果。他带领几十名课题组人员风餐露宿,实验一失败一再实验一再失败……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上千次失败,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最高生物学转化率达到了128.5%,实现了国内外科技人员把栗磨变为人工栽培的梦想。
  
  “镀金”院士眼里的
  水稻有7种颜色
  
  多年以来,刘更另东奔西走给农民传授研究成果,跟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还记得当初刚刚创建祁阳红壤站时,条件非常艰苦。“那时我们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乡亲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首先想到我们红壤站的科研人员。”刘更另感慨万千地说:“如果没有当地乡亲们的关照,也许我们的科研人员很难在那样偏僻的山村干下去。”有一次,刘更另从长沙开会回来,晚上11时才在离实验站两公里的火车站下车,村民们到火车站接他。更有村民们心疼他,把家里母鸡下的蛋,自己不曾舍得吃一个,却硬是要塞给他。
  在祁阳的20多年里,刘更另扎根农村,最长的一年驻点时间超过了342天,春节的晚上还是在火车上过的。刘更另扎实、苦干的精神在官山坪的乡亲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这样形容刘更另:“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虽然是留苏归来的博士、从北京来的知识分子,但乡亲们从没见过刘更另穿皮鞋,总见他穿着双草鞋在地里,脸晒得黑黑的,因此老百姓都开玩笑说刘更另脸上“镀了层金”。
  对生活不甚讲究的刘更另,对科研却异常地严谨、扎实。多年来,他走访农户,召开调查会,做实验,写报告,丝毫不得马虎。在祁阳站工作期间,为了改良低产田,刘更另和科研人员深入几百户农家进行调查,分析了无数份土壤样品,试验了几十种肥料。没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就自己动手一个个数据分析: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就租用农民家简陋的牛棚;没有自己的试验田,就利用当地农民的水稻田。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普通人看来都是绿色的水稻,在刘更另眼里却有7种颜色。“我每天都到田里坚持观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照,施不同的肥料,水稻颜色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水稻生长的规律,从中我发现很多科学成果,也锤炼自己细致观察的能力。如果留在大城市,可能只是在电脑上看看水稻的照片而已。”他说,“认真严谨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态度就是这样慢慢培养出来的。”“没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我就没有今天的成绩,科研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其他文献
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碑祭扫现场  1931年,日本人“没费一枪一弹”占领了整个东北,当时日本国内沸腾了,觉得日本关东军天下无敌,中国人不堪一击。但当他们企图继续南下进犯时,却碰到了中国军队最惨烈的抵抗。死战怀柔  1933年年初,已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日军又向华北进犯,中国军队在热河、长城一线奋起反击。除了非嫡系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等部队外,部分中央军部队亦开赴长城关口御敌,予日军以很
吴凯,一位执着的民间发明家,2005年3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防撞防沉安全轮船》专利证书。2006年元月获得了《磁浮力发动机》专利证书;如今,又申报了《人造天梯及太空列车》发明专利,正式向人类社会的梦想发起进攻。    只有善于发现,才能不断创新    被誉为“工人发明家”的吴凯是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的一名普通司机。工作中,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以突出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八小时
清雍正三年(1725),王杰出生在陕西韩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王杰从小聪颖敏捷,虽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曾师从关中名儒孙景烈。孙景烈,关中著名学者,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在孙景烈的悉心教导下,王杰学业突飞猛进。  乾隆十八年(1753),29岁的王杰以出众的学识被荐拔为贡生,授职蓝田县教谕(县学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但因俸禄微薄,难以养家,王杰只好辞职,先后投奔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极其细微的“有序纤维”    中国科学家日前利用先进的“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复杂可控图案化和编织结构的电纺丝纤维支架材料。科学家比喻道,采用这种工艺,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纳微米级的纤维编织出“中国结”这样复杂有序的图形。  这种十分细微的“有序纤维”可用于制造更为先进的“人工血管”、“人工骨骼”等临床替代品。目前,国际材料科学界顶尖杂志《先进材料》已发表这一重大成果。
奇特防弹凝胶头盔    英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名为“D30”的凝胶状物质,并计划用这种物质来提升士兵头盔的防弹性能。正常情况下这种凝胶又轻又软,但在遇到来袭的子弹时会急剧变硬,能将弹片的冲击力减弱至少一半。  “D30”凝胶的发明者理查德·帕尔默介绍说,采用尖端纳米技术研制而成的“D30”凝胶表面看上去非常像是果冻,它可以被随意挤压成各种形状。在静止或者缓慢移动的状态下,这种凝胶的分子之间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现代哲学、生态文明、文化发展促进下生成的一种前沿学科。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动投入到生态翻译学研究的进程中,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水平逐年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通过深入挖掘生态翻译学的本质发现,生态翻译学只是单一的将翻译融入于生态系统中,翻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融合发展并不紧密。本文主要对于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的学术定位开展研究,旨在为有效促进翻译学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新材料有望让“穿墙术”成真    “穿墙术”是从来只存在于幻想世界中的“仙术”。不过,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近日完成的一项科研成果,有望让“穿墙术”成真。  项目负责人之一的罗旭东副教授说,这项科研成果的完成,基于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制备的、具有特殊性质的复合材料——超颖材料。作为一种真正的“人工”材料,超颖材料不同于自然界材料都固有一种结构的特点,而可以由科学家随意改变组成这种材料最小单位的内在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最早建于1676年。它成为全世界最负盛名的天文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在这里找到了世界通用的“经度”。  格林尼治天文台第一个研究出了简易测定航海中船舶方位的方法。测定位置需要两个参数:经度和緯度。海员们很早就懂得在夜间比照北斗星的高度角推算纬度,可是经度的计算要难得多。精确的海图出现之前,航海家只能用罗盘、铅垂线或大致估计的船速来确定自己的地理位置,很不可靠。因此,在15世纪航
拥有70多件发明专利的天才发明家丹尼尔·比里斯,从玩具箱到办公用具、直至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产品,都有他的发明杰作。这位在发明界享有盛名并具有超凡魅力的天才人物,同时还创建了以他的大脑智慧为主要业务内容的一家智力实业公司。他那将空气变成水的发明成果和军用机器人及令人惊奇不已的高技术立体电子地图等,完全是出自孩童般的好奇心之“小把戏”。比里斯——    开辟了技术领域的崭新未来    出生在发明世家
我叫朱庆南,1928年农历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南耒阳县大义乡石镜村一个农民家庭。祖父在乡间行医为业,父亲朱辉韫老实忠厚,母亲陈菊贞勤劳节俭,生育四男一女,我在兄弟中排序第三。父亲在我5岁那年病故,母亲在我12岁那年也病逝了。我跟随二哥朱福祥生活,放学之余就干农活,上山放牛、砍柴、寻猪草、挑煤炭。哥嫂节衣缩食供我读书。1948年春,我从衡阳成章中学毕业,考入永兴县省立三中读高中。一年后,我怀着报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