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更另,原名刘赓麟,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专家。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农业化学系,1959年获得苏联季米里亚节夫农学院副博士学位。曾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担任过中国土肥研究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祥和蔼——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记者在采访他时,他的开场白很出人意料,“我没有什么可采访的”,紧接着他又说,“我说的你们肯定不感兴趣,不合你们的胃口”。话虽如此,一打开话匣子还是滔滔不绝。
一脚踏进“鸭屎泥田”
1959年,留学苏联并获得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的刘更另回到国内。学土壤耕作专业的刘更另原本可以留在科研、生活条件都非常好的北京,朝着美好的仕途发展,但他怀着科技报国的决心,远离北京和家人,毅然选择去湖南祁阳一个叫官山坪的偏僻山村开拓研究基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示范、推广。
到达官山坪村的第2天,刘更另就开始拜访当地农民。在调查中,刘更另得知,官山坪位于典型的南方红壤地带,土壤非常贫瘠。有一种鸭屎泥土壤,特别怕冬干。冬干以后,第二年插下秧苗就呆在地里,不转青,不发根,也不分蘖,一直坐到秋天才生长,当地农民称之为“坐秋”。“坐秋”的稻田产量很低,通常只有一两百斤。
官山坪的“鸭屎泥田”占了全村全部土地的55%以上。刘更另来到这里后,改造“鸭屎泥田”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攻关项目。看着田里的那一片片不转青的秧苗,刘更另直伤脑筋:“我仿佛就听到了禾苗叫救命的声音,真是急死人!”
经过调查,刘更另了解到当时已有施用磷肥防治水稻“坐秋”的办法,他带领科研人员重点研究土壤中磷元素活动的变化规律,研究土壤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白天,刘更另和其他科研人员在试验田里忙碌观测数据:晚上,他又召集科研人员开总结会议,写归纳总结、分析材料,刘更另屋里的那盏煤油灯通常是彻夜未熄!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里,经过大量的调查和观测,刘更另终于寻找出鸭屎泥土壤中磷素变化规律。刘更另介绍,泡水、提高泥温、施猪粪、压山青、多犁多耙,可以促进无效磷向有效磷转化,这就是反固结过程:土壤干燥,降低泥温,减少有机物,可以使有效磷素向无效态转化,这就是固结过程。
研究磷素变化规律仅是研究鸭屎泥土壤问题的第一步,紧接着,刘更另开始研究如何使土壤磷素活化、增加磷素。最后他总结出了“冬干坐秋,坐秋施磷,磷肥治标,绿肥治本,以磷增氮,加速土壤熟化”的规律。刘更另带领科研人员在田里种紫云英,使田中的泥巴山硬变软,泥团变少了,泥脚也变浅了,有效磷多了,终于,“鸭屎泥田”不再“坐秋”了。
在双季稻绿肥制度下,刘更另研究发现,新的物质循环会导致土壤中钾、锌元素亏缺,引起水稻“僵苗”和籽粒不饱满以及棉化“黄叶枯病”等问题。对症防治,上世纪70年代他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80年代研究提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业砷酸银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为改良“砷中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90年代提出“水平浅沟、沟沆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旱坡地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
大山深处创办科研点
刘更另知识丰富,思维开阔,治学严谨,勇于实践。他善于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地理学与生物学的连接上发现和解决农业上的重要问题。他非常重视在农业生产前线和科学实验第一线工作,大范围调查、多点实验、定位研究是刘更另从事农业研究的特色。
1989年9月,年逾花甲的刘更另在河北迁西县整整考察了7天,看了几十万亩“围山转”,看了各式各样的土壤、地貌、生态类型。考察过程中,长期在南方红壤地区办点的刘更另逐渐产生了在北方燕山地区办点的想法,并提出了“关于建立河北省燕山科学试验站”的建议,且得到河北省政府批准,最后选到迁西大黑汀水库西侧建站。
在试验站建设过程中,走边建站边科研的路子,技术上主要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依托,承担了“燕山东段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研究”、“燕山区水资源科学调节和生态重建”、“高效果品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研究,形成了集科技集散、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成为燕山地区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为了给地方培养科技干部,刘更另殚精竭虑,先后请来了工程院院士沈国肪、卢良恕、任继周、张子仪、范云六及中科院院士陈文新和自己一起给迁西县级干部和科技人员讲课、座谈和进行其他咨询活动。此外还邀请了一批博士、博士后和研究员来迁西讲课、考察。许多农户通过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累计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
在迁西,刘更另先后推广应用农业技术16项。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刘更另的倡议下,栗磨的人工栽培技术在迁西开花结果。他带领几十名课题组人员风餐露宿,实验一失败一再实验一再失败……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上千次失败,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最高生物学转化率达到了128.5%,实现了国内外科技人员把栗磨变为人工栽培的梦想。
“镀金”院士眼里的
水稻有7种颜色
多年以来,刘更另东奔西走给农民传授研究成果,跟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还记得当初刚刚创建祁阳红壤站时,条件非常艰苦。“那时我们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乡亲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首先想到我们红壤站的科研人员。”刘更另感慨万千地说:“如果没有当地乡亲们的关照,也许我们的科研人员很难在那样偏僻的山村干下去。”有一次,刘更另从长沙开会回来,晚上11时才在离实验站两公里的火车站下车,村民们到火车站接他。更有村民们心疼他,把家里母鸡下的蛋,自己不曾舍得吃一个,却硬是要塞给他。
在祁阳的20多年里,刘更另扎根农村,最长的一年驻点时间超过了342天,春节的晚上还是在火车上过的。刘更另扎实、苦干的精神在官山坪的乡亲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这样形容刘更另:“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虽然是留苏归来的博士、从北京来的知识分子,但乡亲们从没见过刘更另穿皮鞋,总见他穿着双草鞋在地里,脸晒得黑黑的,因此老百姓都开玩笑说刘更另脸上“镀了层金”。
对生活不甚讲究的刘更另,对科研却异常地严谨、扎实。多年来,他走访农户,召开调查会,做实验,写报告,丝毫不得马虎。在祁阳站工作期间,为了改良低产田,刘更另和科研人员深入几百户农家进行调查,分析了无数份土壤样品,试验了几十种肥料。没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就自己动手一个个数据分析: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就租用农民家简陋的牛棚;没有自己的试验田,就利用当地农民的水稻田。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普通人看来都是绿色的水稻,在刘更另眼里却有7种颜色。“我每天都到田里坚持观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照,施不同的肥料,水稻颜色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水稻生长的规律,从中我发现很多科学成果,也锤炼自己细致观察的能力。如果留在大城市,可能只是在电脑上看看水稻的照片而已。”他说,“认真严谨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态度就是这样慢慢培养出来的。”“没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我就没有今天的成绩,科研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大的锻炼。”
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祥和蔼——这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记者在采访他时,他的开场白很出人意料,“我没有什么可采访的”,紧接着他又说,“我说的你们肯定不感兴趣,不合你们的胃口”。话虽如此,一打开话匣子还是滔滔不绝。
一脚踏进“鸭屎泥田”
1959年,留学苏联并获得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的刘更另回到国内。学土壤耕作专业的刘更另原本可以留在科研、生活条件都非常好的北京,朝着美好的仕途发展,但他怀着科技报国的决心,远离北京和家人,毅然选择去湖南祁阳一个叫官山坪的偏僻山村开拓研究基地,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科学研究、示范、推广。
到达官山坪村的第2天,刘更另就开始拜访当地农民。在调查中,刘更另得知,官山坪位于典型的南方红壤地带,土壤非常贫瘠。有一种鸭屎泥土壤,特别怕冬干。冬干以后,第二年插下秧苗就呆在地里,不转青,不发根,也不分蘖,一直坐到秋天才生长,当地农民称之为“坐秋”。“坐秋”的稻田产量很低,通常只有一两百斤。
官山坪的“鸭屎泥田”占了全村全部土地的55%以上。刘更另来到这里后,改造“鸭屎泥田”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攻关项目。看着田里的那一片片不转青的秧苗,刘更另直伤脑筋:“我仿佛就听到了禾苗叫救命的声音,真是急死人!”
经过调查,刘更另了解到当时已有施用磷肥防治水稻“坐秋”的办法,他带领科研人员重点研究土壤中磷元素活动的变化规律,研究土壤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白天,刘更另和其他科研人员在试验田里忙碌观测数据:晚上,他又召集科研人员开总结会议,写归纳总结、分析材料,刘更另屋里的那盏煤油灯通常是彻夜未熄!
功夫不负有心人。3年时间里,经过大量的调查和观测,刘更另终于寻找出鸭屎泥土壤中磷素变化规律。刘更另介绍,泡水、提高泥温、施猪粪、压山青、多犁多耙,可以促进无效磷向有效磷转化,这就是反固结过程:土壤干燥,降低泥温,减少有机物,可以使有效磷素向无效态转化,这就是固结过程。
研究磷素变化规律仅是研究鸭屎泥土壤问题的第一步,紧接着,刘更另开始研究如何使土壤磷素活化、增加磷素。最后他总结出了“冬干坐秋,坐秋施磷,磷肥治标,绿肥治本,以磷增氮,加速土壤熟化”的规律。刘更另带领科研人员在田里种紫云英,使田中的泥巴山硬变软,泥团变少了,泥脚也变浅了,有效磷多了,终于,“鸭屎泥田”不再“坐秋”了。
在双季稻绿肥制度下,刘更另研究发现,新的物质循环会导致土壤中钾、锌元素亏缺,引起水稻“僵苗”和籽粒不饱满以及棉化“黄叶枯病”等问题。对症防治,上世纪70年代他首次研究出钾肥,提高绿肥田稻谷产量:80年代研究提出硫酸锌防治水稻“僵苗”,揭示业砷酸银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为改良“砷中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90年代提出“水平浅沟、沟沆相连、分散蓄水”的工程措施,解决了红壤地区旱坡地季节性干旱缺水问题。
大山深处创办科研点
刘更另知识丰富,思维开阔,治学严谨,勇于实践。他善于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从地理学与生物学的连接上发现和解决农业上的重要问题。他非常重视在农业生产前线和科学实验第一线工作,大范围调查、多点实验、定位研究是刘更另从事农业研究的特色。
1989年9月,年逾花甲的刘更另在河北迁西县整整考察了7天,看了几十万亩“围山转”,看了各式各样的土壤、地貌、生态类型。考察过程中,长期在南方红壤地区办点的刘更另逐渐产生了在北方燕山地区办点的想法,并提出了“关于建立河北省燕山科学试验站”的建议,且得到河北省政府批准,最后选到迁西大黑汀水库西侧建站。
在试验站建设过程中,走边建站边科研的路子,技术上主要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依托,承担了“燕山东段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研究”、“燕山区水资源科学调节和生态重建”、“高效果品示范园区建设”等项目研究,形成了集科技集散、成果展示、技术培训、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研基地,成为燕山地区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为了给地方培养科技干部,刘更另殚精竭虑,先后请来了工程院院士沈国肪、卢良恕、任继周、张子仪、范云六及中科院院士陈文新和自己一起给迁西县级干部和科技人员讲课、座谈和进行其他咨询活动。此外还邀请了一批博士、博士后和研究员来迁西讲课、考察。许多农户通过学科技、用科技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累计受益群众超过10万人。
在迁西,刘更另先后推广应用农业技术16项。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刘更另的倡议下,栗磨的人工栽培技术在迁西开花结果。他带领几十名课题组人员风餐露宿,实验一失败一再实验一再失败……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上千次失败,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最高生物学转化率达到了128.5%,实现了国内外科技人员把栗磨变为人工栽培的梦想。
“镀金”院士眼里的
水稻有7种颜色
多年以来,刘更另东奔西走给农民传授研究成果,跟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还记得当初刚刚创建祁阳红壤站时,条件非常艰苦。“那时我们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乡亲们有什么好吃的总是首先想到我们红壤站的科研人员。”刘更另感慨万千地说:“如果没有当地乡亲们的关照,也许我们的科研人员很难在那样偏僻的山村干下去。”有一次,刘更另从长沙开会回来,晚上11时才在离实验站两公里的火车站下车,村民们到火车站接他。更有村民们心疼他,把家里母鸡下的蛋,自己不曾舍得吃一个,却硬是要塞给他。
在祁阳的20多年里,刘更另扎根农村,最长的一年驻点时间超过了342天,春节的晚上还是在火车上过的。刘更另扎实、苦干的精神在官山坪的乡亲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这样形容刘更另:“晴天一顶帽,雨天一身泥,赤脚一双走田间,春夏秋冬不得闲。”虽然是留苏归来的博士、从北京来的知识分子,但乡亲们从没见过刘更另穿皮鞋,总见他穿着双草鞋在地里,脸晒得黑黑的,因此老百姓都开玩笑说刘更另脸上“镀了层金”。
对生活不甚讲究的刘更另,对科研却异常地严谨、扎实。多年来,他走访农户,召开调查会,做实验,写报告,丝毫不得马虎。在祁阳站工作期间,为了改良低产田,刘更另和科研人员深入几百户农家进行调查,分析了无数份土壤样品,试验了几十种肥料。没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就自己动手一个个数据分析: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就租用农民家简陋的牛棚;没有自己的试验田,就利用当地农民的水稻田。
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普通人看来都是绿色的水稻,在刘更另眼里却有7种颜色。“我每天都到田里坚持观察,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照,施不同的肥料,水稻颜色都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水稻生长的规律,从中我发现很多科学成果,也锤炼自己细致观察的能力。如果留在大城市,可能只是在电脑上看看水稻的照片而已。”他说,“认真严谨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态度就是这样慢慢培养出来的。”“没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我就没有今天的成绩,科研能力、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在基层得到了很大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