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来说,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张玉烛,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水稻栽培研究。承担国家水稻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农业科技进步奖4项,出版著作3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上图为张玉烛在蜂—蛙—灯绿色生产现场。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60%以上的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过去一些年,由于面临粮食供给问题的巨大压力,在稻作生产中强调了产量的提高,却忽视了品质的改善。然而,随着我国稻作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品质要求也随之不断增加,稻米品质问题开始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提升水稻品质研究,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稻新品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技术创新成果,该所培育的湘晚籼11号、12号、13号、17号,早籼31号、42号等品种成为南方优质稻主栽品种。
张玉烛自1995年以来,承担了一系列以大面积增产为目标的水稻栽培研究项目,并针对湘北劳动力缺乏和商品大的特点,在该地区开展轻简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九五”期间,张玉烛承担的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成果,有效解决了优质稻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矛盾,促进了优质稻大面积的推广。该成果2001年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我国优质大米足以和国外进口高档大米抗衡,且产量超出他们一倍以上,在优质稻米最难突破的产量问题上,我国已经走在发达国家之前。”
目前国家对优质稻米各项指标规定越来越严格,除外观好、口感佳、加工品质优良等指标外,又增加了一项重要指标—卫生品质。这意味着仅仅达到高产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对优质稻米的要求。此外,近年来稻米污染事件屡有发生,我国农作物普遍面临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等威胁,如何确保优质稻米的品质成为我国科研人员攻关的焦点。与水稻打交道多年,张玉烛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农业”的背景下,水稻生态栽培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不能尽快实现绿色栽培、生态防控,我国稻米产业很难达到优质标准。
湖南省作为我国以水稻为主的产粮大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各种作物首位。但一直以来,该地区生物灾害频繁发生、重大害虫危害不断加剧,已经对湖南水稻高产、优质构成严重威胁。据有关数据统计,湖南省每年因生物灾害减产的粮食高达100万吨以上。张玉烛说:“由于病虫灾害频发,农药使用量便会随之上升,最终不仅导致稻米品质不高,还使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针对病虫害防治问题和农药污染问题,综合考虑病虫与农药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生态调控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从2008年开始,水稻研究所优质稻技术研发团队在张玉烛、赵正洪等专家的带领下,开展了水稻节氮增苗、稻螟赤眼蜂与蛙类人工饲养和田间释放、新型益害虫分离式杀虫灯等水稻生态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技术。张玉烛说:“在示范区应用这一系列新技术,优质稻种植基本可以做到无需使用杀虫剂,就能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大大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和稻米的污染。”
张玉烛介绍,这套“蜂—蛙—灯”集成技术是根据AA级绿色稻米质量标准制定的,充分遵循了水稻虫害—天敌食物链原理。例如,每年5月下旬和8月中旬是湖南螟虫大量产卵的季节,此时农技人员会及时释放赤眼蜂寄生到螟虫卵上,吸收其营养,从源头上阻断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繁衍;而研究人员在稻田间放养牛蛙、青蛙等蛙类,以此抑制稻飞虱的大量繁殖,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虫害的发生率,降低了水稻病害风险,而且在产出生态稻米地同时也产出了生态蛙类,真正做到科学、环保、无污染。此外,张玉烛还带领研究人员,发明了诱虫效率高、不伤害昆虫的扇吸式诱虫灯和益害昆虫分离技术与装置等2项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诱虫效率。
张玉烛说,“蜂—蛙—灯”技术协调了绿色生产产量和品质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水稻重大害虫的控制问题,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了化学农药污染,保证了优质稻米的卫生品质和质量安全。目前这类兼顾高产、优质、环保的综合栽培技术在国内外还没有发现相同或类似的报道,湖南省开创了我国水稻栽培生态防控的先河,为我国建设绿色水稻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集成技术的支持下,湖南省水稻连年取得“质”、“量”双优的好成绩。张玉烛透露,该项技术已在长沙、株洲、益阳、常德等地进行了生产示范,下一步将会在湖南全省大面积推广。
2011年10月16日,在世界第29个粮食日到来之际,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农科院、国家水稻所、湖南农大、省农业厅等单位的专家,对张玉烛等人承担的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结论认为:这一技术在不施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水稻病虫害,确保了水稻高产、优质,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多年来,湖南水稻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以生态调控为主体的多层预防措施和多种生态调控手段研究,并力争将化学农药用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或完全不使用。张玉烛说:“这些研究能够持续有效地控制灾害性病虫发生,对保证我国水稻高产、优质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粮食安全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来说,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在袁隆平院士领导下,超级稻创新团队亩产突破900公斤,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养活13亿人口的信心;在优质稻创新团队张玉烛、赵正洪等一批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优质稻产量取得重大突破,栽培技术大踏步提升,水稻品质和生态栽培技术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一些关键技术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蜂—蛙—灯”绿色生产技术成果,坚定了我们对优质稻米栽培技术的探索热情。2011年袁隆平院士领导的我国水稻产业取得的这两项成果,不仅是对我国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国对全球水稻行业作出的巨大贡献。
张玉烛,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水稻栽培研究。承担国家水稻科技攻关项目、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研究专项、省科技攻关项目等多项国家省(部)课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农业科技进步奖4项,出版著作3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上图为张玉烛在蜂—蛙—灯绿色生产现场。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我国60%以上的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过去一些年,由于面临粮食供给问题的巨大压力,在稻作生产中强调了产量的提高,却忽视了品质的改善。然而,随着我国稻作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品质要求也随之不断增加,稻米品质问题开始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一直致力于提升水稻品质研究,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稻新品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技术创新成果,该所培育的湘晚籼11号、12号、13号、17号,早籼31号、42号等品种成为南方优质稻主栽品种。
张玉烛自1995年以来,承担了一系列以大面积增产为目标的水稻栽培研究项目,并针对湘北劳动力缺乏和商品大的特点,在该地区开展轻简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九五”期间,张玉烛承担的优质食用稻“三高一少”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成果,有效解决了优质稻产量与品质关系的矛盾,促进了优质稻大面积的推广。该成果2001年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我国优质大米足以和国外进口高档大米抗衡,且产量超出他们一倍以上,在优质稻米最难突破的产量问题上,我国已经走在发达国家之前。”
目前国家对优质稻米各项指标规定越来越严格,除外观好、口感佳、加工品质优良等指标外,又增加了一项重要指标—卫生品质。这意味着仅仅达到高产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对优质稻米的要求。此外,近年来稻米污染事件屡有发生,我国农作物普遍面临农药、重金属、化肥污染等威胁,如何确保优质稻米的品质成为我国科研人员攻关的焦点。与水稻打交道多年,张玉烛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农业”的背景下,水稻生态栽培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不能尽快实现绿色栽培、生态防控,我国稻米产业很难达到优质标准。
湖南省作为我国以水稻为主的产粮大省,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各种作物首位。但一直以来,该地区生物灾害频繁发生、重大害虫危害不断加剧,已经对湖南水稻高产、优质构成严重威胁。据有关数据统计,湖南省每年因生物灾害减产的粮食高达100万吨以上。张玉烛说:“由于病虫灾害频发,农药使用量便会随之上升,最终不仅导致稻米品质不高,还使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针对病虫害防治问题和农药污染问题,综合考虑病虫与农药对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研究生态调控技术显得非常必要。”
从2008年开始,水稻研究所优质稻技术研发团队在张玉烛、赵正洪等专家的带领下,开展了水稻节氮增苗、稻螟赤眼蜂与蛙类人工饲养和田间释放、新型益害虫分离式杀虫灯等水稻生态栽培技术研究,集成了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技术。张玉烛说:“在示范区应用这一系列新技术,优质稻种植基本可以做到无需使用杀虫剂,就能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大大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和稻米的污染。”
张玉烛介绍,这套“蜂—蛙—灯”集成技术是根据AA级绿色稻米质量标准制定的,充分遵循了水稻虫害—天敌食物链原理。例如,每年5月下旬和8月中旬是湖南螟虫大量产卵的季节,此时农技人员会及时释放赤眼蜂寄生到螟虫卵上,吸收其营养,从源头上阻断螟虫和稻纵卷叶螟的繁衍;而研究人员在稻田间放养牛蛙、青蛙等蛙类,以此抑制稻飞虱的大量繁殖,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虫害的发生率,降低了水稻病害风险,而且在产出生态稻米地同时也产出了生态蛙类,真正做到科学、环保、无污染。此外,张玉烛还带领研究人员,发明了诱虫效率高、不伤害昆虫的扇吸式诱虫灯和益害昆虫分离技术与装置等2项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诱虫效率。
张玉烛说,“蜂—蛙—灯”技术协调了绿色生产产量和品质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水稻重大害虫的控制问题,从源头上有效地遏制了化学农药污染,保证了优质稻米的卫生品质和质量安全。目前这类兼顾高产、优质、环保的综合栽培技术在国内外还没有发现相同或类似的报道,湖南省开创了我国水稻栽培生态防控的先河,为我国建设绿色水稻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集成技术的支持下,湖南省水稻连年取得“质”、“量”双优的好成绩。张玉烛透露,该项技术已在长沙、株洲、益阳、常德等地进行了生产示范,下一步将会在湖南全省大面积推广。
2011年10月16日,在世界第29个粮食日到来之际,湖南省科技厅组织中国农科院、国家水稻所、湖南农大、省农业厅等单位的专家,对张玉烛等人承担的水稻绿色生产“蜂—蛙—灯”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行了鉴定,专家结论认为:这一技术在不施用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有效控制了水稻病虫害,确保了水稻高产、优质,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多年来,湖南水稻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以生态调控为主体的多层预防措施和多种生态调控手段研究,并力争将化学农药用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或完全不使用。张玉烛说:“这些研究能够持续有效地控制灾害性病虫发生,对保证我国水稻高产、优质和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粮食安全对我国乃至世界各国来说,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在袁隆平院士领导下,超级稻创新团队亩产突破900公斤,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养活13亿人口的信心;在优质稻创新团队张玉烛、赵正洪等一批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优质稻产量取得重大突破,栽培技术大踏步提升,水稻品质和生态栽培技术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一些关键技术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蜂—蛙—灯”绿色生产技术成果,坚定了我们对优质稻米栽培技术的探索热情。2011年袁隆平院士领导的我国水稻产业取得的这两项成果,不仅是对我国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的巨大贡献,也是中国对全球水稻行业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