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吸热器,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指向点设计与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指向点动态调度问题转换为遗传算法寻优问题,
【机 构】
:
浙江中控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杭州 310053;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杭州 310053;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杭州 31002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吸热器,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指向点设计与优化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将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指向点动态调度问题转换为遗传算法寻优问题,建模求解得到的结果在保证吸热器正常使用寿命的前提下,优化了吸热器面板上的能量分布的均匀性,在保证吸热器材料能流密度要求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了截断效率.提出以截断效率和吸热器效率整体作为优化目标的吸热器参数设计方法,将该方法成功应用到某50 MW塔式熔盐电站的吸热器参数设计中,得出该熔盐吸热器最优尺寸为:吸热器受光面积580 m2,吸热器高16.78 m,直径11 m.所得最优尺寸参数在相同的吸热器受光面积下,综合效率可提升1.78%;在相同的直径条件下,综合效率可提升2.15%.
其他文献
以中国某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为研究对象,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对非同步导叶在不同布置方式下的全流道进行非定常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探讨非同步导叶在不
为克服太阳能间歇性对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的影响,针对某350 MW燃煤发电机组,提出带储热装置的槽式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在该系统中,并列设置蓄热装置,白天经太阳集热器加热的导热油一部分进入油水换热器,用于加热火电机组的给水,另一部分进入蓄热装置储存热量供夜间加热给水时使用。以某地春分日的太阳能日辐照度数据为例,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利用EBSILON软件,对该系统的热力性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与原燃煤发电机组相比,系统一天可节约标准煤26.3 t。以17:00对应的太阳辐照度数据为依据,设计填充床储热
基于分布式能源和太阳能联合循环发电(integrated solar combined cycle power generation,ISCC)技术,以某高新科技产业园区域为例,提出一种利用太阳能直接蒸汽系统与燃气-蒸
针对当前发电权交易未充分利用自备电厂调峰潜力、中长期双边置换限制交易规模且易产生偏差问题,提出风电、光伏、水电及自备电厂、关停火电参与的发电权多边多时间尺度交易模式及电量优化方法。为评估各主体置换优先级,基于交易原则构建交易主体评估指标;采用标度扩展法和信息熵法确定各指标主客观权重,基于最小鉴别信息对组合权重赋值;使用相对熵改进理想解法对交易主体进行综合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提出考虑清洁能源消纳的周、日前、日内多时间尺度发电权置换模式及组织流程;建立以绩效最优为目标的发电权置换电量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
针对风电和光伏之间、风电和负荷之间呈负相关,光伏和负荷之间呈正相关问题,在进行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优化时考虑不确定因素间的相关性问题,利用概率潮流中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和Cholesky分解进行相关性样本的采集,将生成的秩相关系数矩阵加入概率潮流计算中,在对配电网网架优化的基础上进行分布式电源的规划,应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在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出电网电压偏差有小幅上升,年综合费用和电能损耗都相应降低,证明了在进行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优化中利用概率潮流计及相关性的必要性。
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的P-U特性曲线呈现多峰现象,此时传统的MPPT算法容易陷入局部寻优而失效。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寻优的MPPT算法。通过对局部遮阴下光伏阵列输出特性曲线进行分析,计算出可能存在的峰值点电压,作为粒子位置的初始值,同时引入状态因子δ对惯性权重、学习因子进行线性调整,以避免粒子陷入局部最优,减小追踪过程的震荡。最后将标准粒子群算法与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Matlab仿真对比,验证了改进粒子群算法的优越性。
建筑表面换热系数是建筑热工与节能及暖通空调领域的重要基础计算参数。为研究实际建筑表面热流与换热系数的波动趋势,为换热系数的取值和边界条件的设置提供合理的实测依据,采用一种新型超薄热流传感器,利用直接热平衡法,实测了西安采暖季期间的某办公建筑外墙,获取了外表面的辐射、对流及总热流,对流与辐射换热系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测试期间外表面辐射与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在2.19~11.32 W/(m2·K)和0.15~6.58 W/(m2·K)之间变化;总热流中辐射热流平均占
为了降低并网逆变器的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和并网电流质量,提出一种L+LCL型双频单相并网逆变器,集成一个低开关频率的逆变单元和一个高开关频率的整流单元,低频单元负责向
针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致使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减小、一次调频能力不足的问题,其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传统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含光伏发电的电力系统频率动态响应模型。以电网频率变化率初始值、频率最低跌落点、超调量和稳定时间作为评估频率调节动态过程的特征量,定性分析了新型的光伏调频控制策略及调频参数对系统频率动态特性的影响及变化规律。最后,在PSCAD/EMTDC电力仿真软件中搭建两区四机仿真模型,通过时域仿真验证机理分析其有效性和新型调频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提出一种可脱离城市电网自行工作的机械通风型平板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进行相应的结构设计、电气设计和性能实验。通过开展实验研究,验证集热器自驱动运行的可行性,并通过对其内部温度分布、光电效率及光热效率分析,获得了其工作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典型气象条件下,集热器的工作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上升阶段、前过渡阶段、准恒温阶段、后过渡阶段、下降阶段),存在一个持续时间约2 h的准恒温阶段,在这个阶段自驱动集热器的出口温度、空气流量几乎维持恒定。在光伏组件45°置于首腔的情况下,集热器的光电转换效率在准恒温阶段达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