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从学生学习的兴趣出发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s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初中阶段,最让教师头疼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学生厌学,不能主动学习,这已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初中学段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社会环境影响,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学习是为了什么?普遍的回答是提高人的素质,改变人的命运。人的素质提高了,但命运改变了吗?学生耳濡目染的是自己的哥哥姐姐大学毕业后依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和没有考上大学的其他人一样在超市打工,接触到的是家长上学无用的言论。环境造就人、影响人,在这样的社会思潮中,教育需要逆流而上,加倍地努力。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不断提高家长的认识水平,进而通过家长去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向学的意识。
  二是诱惑太多,学习毅志力降低。电视、电脑、手机等媒体的普及,大大拓宽了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影视作品、网络游戏、视频小说等虚拟的信息与歌厅、游乐场等娱乐实体都对学生极具诱惑力。书籍、作业与之相比,枯燥,单调,缺乏吸引力。而且初中阶段,没有高中考大学的压力,而且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与高中相比,初中的学生学习意识更加淡薄。
  三是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初中阶段文化课由小学的三门增加到了五门,而且每门功课的学习难度也大大提高,学习占用学生的生活时间加长,学习越发显得枯燥。
  四是课堂无趣。当前,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还是以知识灌输为主,在统一教学进度的要求下,教师依然处于读完、讲完、画完、背完、做完就是教完的认识之中。以学为主的思想没有落到实处,还没有真正做到按照学生的差异去教学,没有根据学情去设计教学。
  总之,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有社会原因,但更为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也没有将自己的课程、课堂做好,没有在这种大的氛围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近年来,教育课程改革主要在音体美拓展课程上下功夫,许多学校,都开设了剪纸、泥塑、武术等丰富多彩的课程,这些课程对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各个学校在语数外理化等国家课程方面所做的有效的探索却很少。模块教学、单元主题教学等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如火如荼,但是这些都是对知识和教法的研究,缺少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的深入研究。正因如此,使得这些研究效果大打折扣。
  樂学、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孜孜以求是学生学习主体的事情,作为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向学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生心理,通过降低学习难度,挖掘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努力提高课堂的生动性,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直接兴趣。心理学认为:“直接兴趣就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外部特征发生的兴趣。”是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或内容在感官上产生的一种新异的刺激。教师每进行一堂新课,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且也较容易激发,但如果安排复习课,学生的兴趣就大不如前,有的甚至随着教学的深入、难度的增加,导致失去兴趣。“这种刺激反应表现为强烈但比较短暂”,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要培养这种兴趣,应使活动本身丰富而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导入、课堂活动设计、课堂评价等方面,不断创新,变换表现形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有趣的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直接兴趣的最基本途径。
  二是间接兴趣。所谓间接兴趣就是人对活动的结果及其重要意义有着明确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兴趣。这种兴趣是由于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而引起了求学的状态,既有理智色彩,又与个人的指向密切连带,既有远景行,又有持久的定向作用,且不会偶遇挫折便轻易悔改。
  三是兴趣相随。兴趣有时是件很奇妙的事情:教师长得漂亮、帅气,学生爱屋及乌,会对这一学科感兴趣;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用到了物理的知识,学生会慢慢地对物理学科感兴趣,会主动学习、钻研;对一个事物,认识越深入,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浓厚;等等。这种现象,就可以称为兴趣相随。
  总之,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把握住需要、认识和情感三个要点。
其他文献
小学班集体管理是一项繁琐又富有挑战的工作,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中热爱教育事业,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通过真诚的情感交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爱的力量感染学生,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修养,引领班集体和谐发展  小学班主任,如果不注重自身修养,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仅会造成师生关系淡漠,更容易激起学生的
期刊
时光像湍急的水流,不断地冲刷着我的记忆。有的记忆会像沙石一样被冲走,而有的记忆却会像磐石一样留在脑海里。在我的记忆中,就有这样一场足球赛。  比赛这天,有10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加比赛。他们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作为观众的我们也激动万分。来到比赛现场,我们的对手4班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在上一次比赛中输给了我们,所以这次他们斗志昂扬,决心收复失地。  比赛开始,我方的前锋一马当先,且攻且防,一下
期刊
“回奶奶家啦!”我欢天喜地地呼喊着奔向汽车。爸爸总是不紧不慢地放好行李,上车、启动、背安全带……  “爸爸,你能不能快点啊!”我催促着。  “别急,你也把安全带扣好!安全第一!”爸爸转过脸来微笑地对我说。  “不要嘛,我坐后排,扣了安全带就不能动了,多不自在啊!”我嚷起来。  “坐好!扣起来!”刚坐进汽车的妈妈一脸严肃地命令着,并顺势拉下安全带,把我“绑”在后座上,直接坐在我边上。  不敢和妈妈顶
期刊
一盏台灯,一本心爱的书,便能陪我度过一个美妙神奇的夜晚。读书最有滋味。  读书的滋味很美。一篇清新飘逸的美文,读起来琅琅上口,悟起来意境深远,评起来击掌叫绝,忆起来回味无穷,真是美不胜收。这种美感决不亚于欣赏一幅名画,倾听一首名曲,品尝一道佳肴,享受一场酣梦。书中的字句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散发着油墨的清香,字里行间洋溢着炫目的光华,实在令人爱不释手。总想再多读一遍,再多看一眼,直至熟读成诵,倒背如流
期刊
古人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语感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只有培养好语感,语文学习才会熟能生巧,语文写作才能左右逢源,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十年语文课程改革,十多年的教学过程,都表明: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夯实基础知识,提升素养——重积累  基
期刊
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师生双边活动时的心理相容,高明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独特的开场白来活跃气氛以达到师生心理相容的目的。好的导入语可以明确目的,导入情境,沟通情感,激发兴趣,有不可忽视的教学功能。所以,“善导”的教师,在教学开始时,总是能千方百计地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自然与不自然间被“导入”到课文之中。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入策略教授新课。 一、情感激
期刊
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苹果、橘子、柿子……全都被秋姑娘用画笔染上了美丽的色彩。  秋天,是一个忙碌的季节。大雁急急忙忙收拾好行李,准备飞向南方;小老鼠仔仔细细地检查储备的粮食,还时不时探出头来,心想: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山上,开满了数不清的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其中,野菊花开得最鲜艳,微风吹来,野菊花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轻轻摇动着她的裙摆。  秋天,是一个温馨的季节。大树妈妈伸
期刊
暑假回到妈妈的故乡小住了几日,妈妈说,回到故乡的那种感觉就仿佛重生了一般。那些日子我们像妈妈小时候那样,晨依鸡鸣起,晩傍落日归,让久违的亲情与乡情将自己从头到脚满满地浸润。 父母篇  还没到村口,远远地就见到了姥爷那苍老且佝偻的身躯,如同一株古槐般等在那,迎接着他的女儿和外孙女。  一进家门,见堂屋过道地上放着不少蔬菜,妈妈开玩笑地对迎出来的姥姥说:“您要卖菜?”姥姥摇摇头说:“这是我从你三姑那里
期刊
语文作业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批改语文作业是检验教学成果、反馈教学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但作为中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写作业凭心情,交作业靠压力,学生的语文作业大部分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的作业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把赏识艺术引入高中语文作业批改当中应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之一。所谓的赏识,就是以尊重和鼓励为原则,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用赏识的方
期刊
父亲昔日种玉米时总是“满天星”,认为这样玉米才搬得来,才能增产,勤除草,按时施肥,但都是“蜜蜂型”玉米,周而复始,年年如是,始终没有达到种时的丰收愿望。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农推站介绍“夹二行”,选风向,因地制宜。父亲不完全相信他们的说法,就在一块土中做实验,一半仍按他往昔的种,另一半按“夹二行”,选风向种,最终他相信了“夹二行”种植法。“满天星”种植法强调的是苗多,望在丰收;“夹二行”种植法主张苗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