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教育对象,大都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的“太阳”、父母的“宝贝”,“四二一”式温床培育出来的“宠儿”。同时他们又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要建设者和生力军,这些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我国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成败。这些人的成长正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关注。
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可塑性大,生理的发育成长日趋成熟,意识和理智正处于朦胧期,而这一切又被应试教育这张大网套住。那么,面对这一现实的中学生的精神状态怎样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当代中学生的精神状态主要有如下特点:在政治上具有探索性,观点上带有偏激性;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人格上具有尊严性,理智上具有否定性;理想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意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具有自私性;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情感上带有冲动性;学习上具有积极性,方法上带有盲目性。生活在改革逐渐深入、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转型的大境中,他们也有自己的欢乐和苦恼:物质条件的优越、学习的成功、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钦佩、家长的关爱等等,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欢乐;反之,思想的贫乏,情感的饥饿、信仰的困惑、生活的单调、家庭的孤独、个性的压抑、管教的束缚、作业的重负、升学的困扰等等,也给他们制造了苦恼。有时他们觉得苦不堪言,心力交瘁。如果引导不当,还会误入歧途,如出走、轻生,酿成人生悲剧。除此之外初中生的学习心态也很复杂,他们学习心态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矛盾,简言之就是:智力优势与学习态度差的矛盾;单科独进与全面发展的矛盾;过高的理想和愿望与学习习惯差;知识底子薄的矛盾;方法不当与急功近利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矛盾;家长望子成龙的过高要求与孩子不愿意勤奋刻苦、贪图享乐的矛盾;重点学校招生人数少与千军万马争名牌的矛盾。这些矛盾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他们健康的成长。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重新审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引导教育。我认为,首先,要健全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转变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合力。具体地说: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切实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转到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面向全体学生,为一切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良心、爱心、责任心去感化学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学生在一个教学班中是几十分之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们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在教学和管理中不能放过每一个学生。在与学生谈心时,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都表示希望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好老师,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好评,在老师的教育下获得较好的成绩。例如:我教过的学生罗某是个弱智儿,她多次向我表示想考上大学,当然她的愿望是不容易实现的,但这个要求却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心是一样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一切,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分等次,要给他们均等的教育机会。
学校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要增加家访次数,经常与家长沟通,同时也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新的教育方法,逐步使家长和教师形成共识。不把学生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尺,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和完善对学校的评价方式,不能单纯地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工作,要使学校真正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教育者要为中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层次全方位地对中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在充满关爱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其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五大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进行五大教育,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的影片,到烈士陵园,革命圣地参加一些纪念活动,这是做人的基础和动力;进行传统教育,请老领导、老红军来校作辅导报告,使中华民族的美德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灵;进行理想、信仰教育,使之具备强大的精神动力,可请当地杰出的青年,本校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谈体会,现身说法,为他们的成长指明道路;进行挫折教育,为今后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还要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使他们在劳动中心、智、体得到锻炼,当他们尝到了劳动的甘苦,才能自觉地珍惜劳动成果,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
总之,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健康成长是国家兴旺的保证。让我们每个人伸出自己的双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他们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可塑性大,生理的发育成长日趋成熟,意识和理智正处于朦胧期,而这一切又被应试教育这张大网套住。那么,面对这一现实的中学生的精神状态怎样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当代中学生的精神状态主要有如下特点:在政治上具有探索性,观点上带有偏激性;思想上具有进取性,认识上带有片面性;人格上具有尊严性,理智上具有否定性;理想上具有时代性,需求上带有享乐性;思维上具有求异性,心理上带有逆反性;意识上具有自主性,处事上具有自私性;行为上具有独立性,生活上带有依赖性;性格上具有开放性,意志上带有脆弱性;交往上具有广泛性,情感上带有冲动性;学习上具有积极性,方法上带有盲目性。生活在改革逐渐深入、竞争日趋激烈、社会转型的大境中,他们也有自己的欢乐和苦恼:物质条件的优越、学习的成功、老师的表扬、同学的钦佩、家长的关爱等等,给他们生活带来了欢乐;反之,思想的贫乏,情感的饥饿、信仰的困惑、生活的单调、家庭的孤独、个性的压抑、管教的束缚、作业的重负、升学的困扰等等,也给他们制造了苦恼。有时他们觉得苦不堪言,心力交瘁。如果引导不当,还会误入歧途,如出走、轻生,酿成人生悲剧。除此之外初中生的学习心态也很复杂,他们学习心态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矛盾,简言之就是:智力优势与学习态度差的矛盾;单科独进与全面发展的矛盾;过高的理想和愿望与学习习惯差;知识底子薄的矛盾;方法不当与急功近利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矛盾;家长望子成龙的过高要求与孩子不愿意勤奋刻苦、贪图享乐的矛盾;重点学校招生人数少与千军万马争名牌的矛盾。这些矛盾如处理不当就会影响他们健康的成长。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必须认真思考,重新审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引导教育。我认为,首先,要健全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转变观念,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合力。具体地说:学校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更新办学理念,切实从应试教育的误区转到素质教育的正确轨道上来,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面向全体学生,为一切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良心、爱心、责任心去感化学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学生在一个教学班中是几十分之一,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他们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在教学和管理中不能放过每一个学生。在与学生谈心时,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他们都表示希望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好老师,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好评,在老师的教育下获得较好的成绩。例如:我教过的学生罗某是个弱智儿,她多次向我表示想考上大学,当然她的愿望是不容易实现的,但这个要求却反映出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心是一样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面向一切学生,面向学生一切,不能人为地把学生分等次,要给他们均等的教育机会。
学校还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要增加家访次数,经常与家长沟通,同时也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办学理念,新的教育方法,逐步使家长和教师形成共识。不把学生成绩的优劣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尺,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和完善对学校的评价方式,不能单纯地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工作,要使学校真正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教育者要为中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多层次全方位地对中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使他们在充满关爱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其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五大教育,以提高自身素质。进行五大教育,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的影片,到烈士陵园,革命圣地参加一些纪念活动,这是做人的基础和动力;进行传统教育,请老领导、老红军来校作辅导报告,使中华民族的美德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灵;进行理想、信仰教育,使之具备强大的精神动力,可请当地杰出的青年,本校优秀毕业生来校作报告,谈体会,现身说法,为他们的成长指明道路;进行挫折教育,为今后的成功创造有利条件;还要进行生产劳动教育,使他们在劳动中心、智、体得到锻炼,当他们尝到了劳动的甘苦,才能自觉地珍惜劳动成果,学到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
总之,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健康成长是国家兴旺的保证。让我们每个人伸出自己的双手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