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中心是“读”与“作”。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下水作文”是指导学生写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求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教学理论。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激增的今天,教师这“一桶水”还得经常更新。目前,有相当一批语文教师缺少语文实践,写作理论也有限,所以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不着边际,缺乏实效性,这样岂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教作文,必须自己先下水,写给学生看。就像数学教师不可能不会解题一样,语文老师也必须能写各种体裁的作文。这样做的好处是,一者在讲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指导;二者也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学生充分信任自己的老师,自然也会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教导了。下水作文,这是教好作文的看家本领。只有对写作有了亲身体验,指导学生作文才具体、切实,才能有的放矢。从笔者的亲身感受来看,下水作文比分析范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譬如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赛,一篇《船过水无痕》的作文获省级特等奖。我采用的就是先下水法,写了一篇题为《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练”是作文的核心
叶老的话也强调了要达到能读会作的唯一途径——练习。所以,我们应把立足点放在教会学生“练”上,教师主要在“导”。在讲清有关写作知识与技法后,“练”才是主体。“练”要讲方法,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只有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否则,将会影响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所以最好进行诱导、启发。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写作心理,进行阶段性的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训练向综合运用过渡。
三、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
不少教师对低质量的作文,通常只写上“语病较多”“思维混乱”“主题不突出”之类的评语。这样会严重地打击、压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心理学方面来看,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都期待教师给自己的作文下一个好评语,给一个满意的分数,哪怕是有了某一点进步,都期待教师的肯定与赞赏。在热情洋溢的赞赏性评语中,感到令人烦恼的作文而今能够取得成功,而且有“道”,于是喜上心头,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信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只有学生的期待得到实现,真正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学生作文才有信心,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四、树立享受作文的观念
笔者之所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让学生通过不受文体字数限制的日记周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畅吐心声。为了使学生真正能体会作文是一种享受,我还特意设置了一些题目,使他们一吐为快。如《老师,我想对你说》等,这些题目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同时使积压在心里很久的真言可借此机会吐露,既可达到学生本次作文的目的——或渴求解决某一问题,或反映班上的情况,又可达到笔者本次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认识作文并非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日积月累,写多了,作文就不再是苦事,难事。不过,学生作文不能总停留在这种“不自觉“的状态中,而且,无论参加高考,还是步入社会,不能说什么都行,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在爱写的基础上,让他们知道怎么样审题,怎么样选材,立意,怎么样谋篇布局乃至创造新意……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完成由知到能的过渡,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精美诗文。
此外,指导、组织学生积极投稿,也可让学生享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
一、“下水作文”是指导学生写作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教师在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还要求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教学理论。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在知识激增的今天,教师这“一桶水”还得经常更新。目前,有相当一批语文教师缺少语文实践,写作理论也有限,所以指导学生作文时往往不着边际,缺乏实效性,这样岂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教作文,必须自己先下水,写给学生看。就像数学教师不可能不会解题一样,语文老师也必须能写各种体裁的作文。这样做的好处是,一者在讲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指导;二者也能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学生充分信任自己的老师,自然也会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教导了。下水作文,这是教好作文的看家本领。只有对写作有了亲身体验,指导学生作文才具体、切实,才能有的放矢。从笔者的亲身感受来看,下水作文比分析范文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譬如笔者曾指导学生参加第九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赛,一篇《船过水无痕》的作文获省级特等奖。我采用的就是先下水法,写了一篇题为《漠漠水田飞白鹭》的文章,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二、“练”是作文的核心
叶老的话也强调了要达到能读会作的唯一途径——练习。所以,我们应把立足点放在教会学生“练”上,教师主要在“导”。在讲清有关写作知识与技法后,“练”才是主体。“练”要讲方法,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只有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操之过急,否则,将会影响写作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所以最好进行诱导、启发。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写作心理,进行阶段性的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个别训练向综合运用过渡。
三、作文评语以鼓励为主
不少教师对低质量的作文,通常只写上“语病较多”“思维混乱”“主题不突出”之类的评语。这样会严重地打击、压抑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心理学方面来看,学生每写完一篇文章,都期待教师给自己的作文下一个好评语,给一个满意的分数,哪怕是有了某一点进步,都期待教师的肯定与赞赏。在热情洋溢的赞赏性评语中,感到令人烦恼的作文而今能够取得成功,而且有“道”,于是喜上心头,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信心。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只有学生的期待得到实现,真正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学生作文才有信心,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四、树立享受作文的观念
笔者之所以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此。让学生通过不受文体字数限制的日记周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畅吐心声。为了使学生真正能体会作文是一种享受,我还特意设置了一些题目,使他们一吐为快。如《老师,我想对你说》等,这些题目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同时使积压在心里很久的真言可借此机会吐露,既可达到学生本次作文的目的——或渴求解决某一问题,或反映班上的情况,又可达到笔者本次教学的目的——让学生认识作文并非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日积月累,写多了,作文就不再是苦事,难事。不过,学生作文不能总停留在这种“不自觉“的状态中,而且,无论参加高考,还是步入社会,不能说什么都行,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在爱写的基础上,让他们知道怎么样审题,怎么样选材,立意,怎么样谋篇布局乃至创造新意……更重要的是,通过训练,完成由知到能的过渡,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写作功底,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精美诗文。
此外,指导、组织学生积极投稿,也可让学生享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