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所衍生出的各类产业机会和商业活动,如何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一夜风行,“低碳经济”光芒万丈。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但与此同时,近年来,“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继兴起,概念丛生,口号泛滥。
在关注碳排量的人群中,有的是担当社会责任,有的附庸风雅,有的别有用心,有的是人云亦云,可谓泥沙俱下。而“低碳”理念也在喧嚣之中面目模糊。
真伪低碳,到底如何?
西南大旱背后的碳困境
让我们先从当下的特大干旱说起。此时,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袭击西南五省市,又一次震惊中国。
为什么要说“又”呢?——实在是我们已经震惊很多次了。
一直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沙化等新闻报道,不断充斥各大媒体。在中科院院士马宗晋看来,干旱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长远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正在像慢性病一样蔓延,如果不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必将危及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又有谁在吸取教训,想一想这场大旱之后,接下来的会是什么?
单就旱情来说,最近十年可罗列出的中国特大干旱就有:2000年北方多省市连续干旱,2003江南华南夏秋冬连旱,2004内蒙古和东北太早,2005湖南12州市干旱,2006重庆四川特大干旱,2007湖南罕见大旱宁夏连续干旱,2008昆明持续干旱,以及,从2009年持续至2010年的西南五省市特大干旱。
所谓的“50年一遇”或“百年一遇”似乎成了讽刺之语,这几年全遇上了。
从更大范围说,这些年来,这个脆弱的中国所频频遭遇的干旱、洪水、地震、冰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哪一次没有震惊中国?“特大洪水”与“特大干旱”两个词语,也总是在中国交替出现。细心观察即可发现,南旱北涝、北早南涝、先早后涝、先涝后早、旱涝急转的事例,近年来在中国比比皆是,甚至存在一夜之间旱灾突变为洪灾的现象。
如果将这些自然现象放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上来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台风、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往往彼此关联。
关于高温干旱的原因,已有多方解释、分析,甚至争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曾给出相关原因,中国洪水与干旱灾害和降雨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由雨多或雨少引起,中国大陆大部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非常不均,正是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了中国洪水与干旱灾害并存,而且往往交替发生。
但事实恐怕没这么简单。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仅仅是天灾。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最近就直白地指出,这次西南大早与海洋升温有关,而海洋升温的背景则是全球气候变暖。
从定义说来,全球变暖指的是在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这里的温室气体,具体说来主要就是碳排放。
最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人类将越发陷入碳排放困境。
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是不为人所瞩目的名词,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概念盛行,但是,“高碳”现实并非能一日得以改变。直面“公益”与“效益”平衡
有多少人还记得,五年前,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就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GOP核算报告2004》。这份《报告》说,该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0.9亿元,占总成本的1.1%。
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官员潘岳坦言,“中国的GDP增长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在中国,GDP被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当成“政绩”的计量器而加以供奉,水旱不均、旱涝失衡的现状,本来需要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战略思想,但目前的一些生态工程、引水工程和低碳政策,更多的不过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尽管,中国地方政府一直受着“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的告诫,但现实尴尬正在于,这种告诫往往沦为一种空洞的口号。在经济建设中,为了GDP总量的高低,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并不比中国乐观许多。不含糊地讲,这是整个工业文明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碳抉择”。
最近几年,诸如“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相继流行,可谓概念丛生,口号也层出不穷。然而,在社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口号多于具体行动。
不管“2012世界末日”是否到来,生态环境问题都是一张单程船票。“治”,还是“善治”,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说“治”仅仅是一种姿态,“善治”则是带有诚意的实际行动。宣扬低碳,投身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取得的共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则在于有没有实际措施体现在社会行动之中。
再言之,如果说投身“碳减排”活动属于社会公益范畴,那么,“低碳经济”则指向了国家或企业的经济效益层面,同时指向由“低碳行动”所带给企业家们的商业机会。
我们不必讳言“经济基础决定人类行动”这一直白的现实。事实上,只有全社会公正看待“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这些概念背后的经济逻辑,才能真正达成“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
由此,只有基于生态环境问题所衍生出的各类产业机会和商业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检验,也才能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理念真伪一念间
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理念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虽在大国利益博弈层面有各方争吵,但这一极具社会价值的观念,还是成为了全球主流意识形态。
同样,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然而,在关注碳排量的人群中,有的人担当社会责任,有的人附庸风雅,有的人别有用心,有的是人云亦云,可谓泥沙俱下。
基于周围热闹的低碳气氛,有人调侃:几乎不可避免地,资本市场和物性贪婪的混搭也不会放过“低碳”,于是市场也像茶几,瞬间摆满了“洗具”。
今年“两会”初期,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进行小组讨论,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成为“一号提案”,备受热议。这份“一号提案”提出以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为关键,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发展,应该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号提案”之后,
些人言谈之间动辄“低碳”。但是此提案中“建议对化石能源课以重税,将国家能源局升格为能源部”等具体建议,并没有在接下来的参政议政上得到进一步细致的讨论,颇为遗憾。倒是很多企业,开始在低碳概念上下功夫琢磨起来。“低碳住宅”、“低碳社区”、“低碳汽车”一时间蜂拥而起。
“伪低碳”正有抬头之势。一位媒体观察人士感叹说:“建筑、游戏、食品、旅游、能源、服装、零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蕾万花皆‘低’开,低碳立马成了俏女子,满大街都是追她的人,以至于如果有一天出现‘房内低碳’和‘临终低碳’,我等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国人就是这样的脾性,玩玩就不上路了,自古皆然,于今为烈而已。”
低碳经济不应该是一个筐,什么都能装进去;低碳概念也不应该是顺风车,不需任何成本就能搭上来。在“公益”与“效益”的平衡木上,“伪低碳”应无藏身之所。
两千多年前,思想家荀子逆孔孟之言而提出“性恶论”;在西方,马克思先生也指出资本的逐利本性。以今天的普世价值看来,人性和资本本身并没有对错,关键是如何让企业家身上流出“道德的血液”。
事实上,低碳意识只在一念之间。在深圳,碳足迹咨询公司推出“碳足迹计算器”,从个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分别进行碳排放计算,有心者只需一测,就可知道自己的碳足迹,并随之制定个人碳减排计划。
当然,这远远是不够的,对于碳排放量更大的工厂和企业来说,如何在“公益”与“效益”的平衡木上,能找到可遵循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循序渐进,则是整个喧嚣躁动的社会意识能否走出“伪低碳”歧路的关键所在。
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一夜风行,“低碳经济”光芒万丈。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但与此同时,近年来,“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继兴起,概念丛生,口号泛滥。
在关注碳排量的人群中,有的是担当社会责任,有的附庸风雅,有的别有用心,有的是人云亦云,可谓泥沙俱下。而“低碳”理念也在喧嚣之中面目模糊。
真伪低碳,到底如何?
西南大旱背后的碳困境
让我们先从当下的特大干旱说起。此时,又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袭击西南五省市,又一次震惊中国。
为什么要说“又”呢?——实在是我们已经震惊很多次了。
一直以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而导致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土壤沙化等新闻报道,不断充斥各大媒体。在中科院院士马宗晋看来,干旱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长远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正在像慢性病一样蔓延,如果不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必将危及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又有谁在吸取教训,想一想这场大旱之后,接下来的会是什么?
单就旱情来说,最近十年可罗列出的中国特大干旱就有:2000年北方多省市连续干旱,2003江南华南夏秋冬连旱,2004内蒙古和东北太早,2005湖南12州市干旱,2006重庆四川特大干旱,2007湖南罕见大旱宁夏连续干旱,2008昆明持续干旱,以及,从2009年持续至2010年的西南五省市特大干旱。
所谓的“50年一遇”或“百年一遇”似乎成了讽刺之语,这几年全遇上了。
从更大范围说,这些年来,这个脆弱的中国所频频遭遇的干旱、洪水、地震、冰灾、台风等自然灾害,哪一次没有震惊中国?“特大洪水”与“特大干旱”两个词语,也总是在中国交替出现。细心观察即可发现,南旱北涝、北早南涝、先早后涝、先涝后早、旱涝急转的事例,近年来在中国比比皆是,甚至存在一夜之间旱灾突变为洪灾的现象。
如果将这些自然现象放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上来分析,可以发现,中国的台风、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往往彼此关联。
关于高温干旱的原因,已有多方解释、分析,甚至争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曾给出相关原因,中国洪水与干旱灾害和降雨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由雨多或雨少引起,中国大陆大部受季风气候影响,降雨时空分布非常不均,正是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了中国洪水与干旱灾害并存,而且往往交替发生。
但事实恐怕没这么简单。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国家,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仅仅是天灾。北京大学教授钱维宏最近就直白地指出,这次西南大早与海洋升温有关,而海洋升温的背景则是全球气候变暖。
从定义说来,全球变暖指的是在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主要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这里的温室气体,具体说来主要就是碳排放。
最近几年,全球极端天气不断增多,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人类将越发陷入碳排放困境。
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前,“低碳”是不为人所瞩目的名词,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概念盛行,但是,“高碳”现实并非能一日得以改变。直面“公益”与“效益”平衡
有多少人还记得,五年前,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就联合发布了《中国绿色GOP核算报告2004》。这份《报告》说,该年全国环境退化成本(即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3.05%。其中,水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862.8亿元,占总成本的55.9%:大气污染的环境成本为2198.0亿元,占总成本的42.9%: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50.9亿元,占总成本的1.1%。
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官员潘岳坦言,“中国的GDP增长中,至少有18%是靠资源和环境的透支实现的。”
在中国,GDP被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当成“政绩”的计量器而加以供奉,水旱不均、旱涝失衡的现状,本来需要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战略思想,但目前的一些生态工程、引水工程和低碳政策,更多的不过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尽管,中国地方政府一直受着“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的告诫,但现实尴尬正在于,这种告诫往往沦为一种空洞的口号。在经济建设中,为了GDP总量的高低,一些地方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并不比中国乐观许多。不含糊地讲,这是整个工业文明面临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碳抉择”。
最近几年,诸如“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相继流行,可谓概念丛生,口号也层出不穷。然而,在社会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口号多于具体行动。
不管“2012世界末日”是否到来,生态环境问题都是一张单程船票。“治”,还是“善治”,这是一个问题。
如果说“治”仅仅是一种姿态,“善治”则是带有诚意的实际行动。宣扬低碳,投身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取得的共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则在于有没有实际措施体现在社会行动之中。
再言之,如果说投身“碳减排”活动属于社会公益范畴,那么,“低碳经济”则指向了国家或企业的经济效益层面,同时指向由“低碳行动”所带给企业家们的商业机会。
我们不必讳言“经济基础决定人类行动”这一直白的现实。事实上,只有全社会公正看待“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这些概念背后的经济逻辑,才能真正达成“公益”与“效益”之间的平衡。
由此,只有基于生态环境问题所衍生出的各类产业机会和商业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进行检验,也才能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理念真伪一念间
去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低碳理念成为炙手可热的流行词汇,虽在大国利益博弈层面有各方争吵,但这一极具社会价值的观念,还是成为了全球主流意识形态。
同样,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升在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中地位的战略选择,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然而,在关注碳排量的人群中,有的人担当社会责任,有的人附庸风雅,有的人别有用心,有的是人云亦云,可谓泥沙俱下。
基于周围热闹的低碳气氛,有人调侃:几乎不可避免地,资本市场和物性贪婪的混搭也不会放过“低碳”,于是市场也像茶几,瞬间摆满了“洗具”。
今年“两会”初期,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进行小组讨论,九三学社中央提交的《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成为“一号提案”,备受热议。这份“一号提案”提出以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为核心,以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机制为关键,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低碳发展,应该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号提案”之后,
些人言谈之间动辄“低碳”。但是此提案中“建议对化石能源课以重税,将国家能源局升格为能源部”等具体建议,并没有在接下来的参政议政上得到进一步细致的讨论,颇为遗憾。倒是很多企业,开始在低碳概念上下功夫琢磨起来。“低碳住宅”、“低碳社区”、“低碳汽车”一时间蜂拥而起。
“伪低碳”正有抬头之势。一位媒体观察人士感叹说:“建筑、游戏、食品、旅游、能源、服装、零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蕾万花皆‘低’开,低碳立马成了俏女子,满大街都是追她的人,以至于如果有一天出现‘房内低碳’和‘临终低碳’,我等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国人就是这样的脾性,玩玩就不上路了,自古皆然,于今为烈而已。”
低碳经济不应该是一个筐,什么都能装进去;低碳概念也不应该是顺风车,不需任何成本就能搭上来。在“公益”与“效益”的平衡木上,“伪低碳”应无藏身之所。
两千多年前,思想家荀子逆孔孟之言而提出“性恶论”;在西方,马克思先生也指出资本的逐利本性。以今天的普世价值看来,人性和资本本身并没有对错,关键是如何让企业家身上流出“道德的血液”。
事实上,低碳意识只在一念之间。在深圳,碳足迹咨询公司推出“碳足迹计算器”,从个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分别进行碳排放计算,有心者只需一测,就可知道自己的碳足迹,并随之制定个人碳减排计划。
当然,这远远是不够的,对于碳排放量更大的工厂和企业来说,如何在“公益”与“效益”的平衡木上,能找到可遵循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循序渐进,则是整个喧嚣躁动的社会意识能否走出“伪低碳”歧路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