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率。所以教师要提高重视,主动创新朗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掌握到更多、更牢固的语文基础知识。对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一种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部分占据着较大的分量,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学习,通常在课堂中进行,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例如:在课文《桂林山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音乐与情景结合起来,合理导入。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下,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人们荡舟漓江的情景,学生在欣赏完这些美景之后,会由衷赞叹桂林山水之美,并产生想去桂林看一看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诵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在以图示境、以声传情后,学生学习兴致浓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尽情地享受桂林山水带来的美的体验,也实现了朗读教学的目标。
二、正确示范,传授技巧
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不仅要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转换成有声有色的画面,还要在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情感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如语气、快慢、轻重、停顿等。例如:在古诗《春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重音和节奏。在朗读到“晓、鸟、少”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应适当延长字音,这样才有吟诵的味道,从而更好的领略古诗的节奏感。在这首诗里面,前两句是作者清晨看到的景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要用舒缓、柔和的语调,后两句是作者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叹息院子里的花又落了很多。朗读时要重读“落”字,“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要逐步减轻,更好将作者惋惜花落之情体现出来。
三、品读感悟,启发升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朗读,确保读中有悟、以悟促读、相辅相成,增强课文的感染力,让学生接受更好的熏陶[1]。例如:在课文《荷叶圆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并说出理由。此时学生都会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第二自然段,理由是小水珠躺在荷叶上不断翻滚,显得十分有趣。”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第四自然段,理由是我仿佛听到了荷叶上的小青蛙唱歌的声音。”如此一来,表明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四、多种形式,合理运用
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每节课都有新意,都可以维持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文《坐井观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由男生扮演青蛙,女生扮演小鸟,朗读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之后教师让学生扮演小青蛙和小鸟的角色进行对话交流,前者的语气是愚蠢无知的,而后者的语气是着急的,急于和小青蛙讲道理,这样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朗读效果很好。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提示语导读的方法,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添加提示语,如在第三自然段中,可变为: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周瑜(不怀好意地)说:“我们就要和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不动声色地)说:“用弓箭最好。”周瑜(一拍大腿,笑着竖起大拇指)说:“对,先生想的和我一样……”利用这种提示方法,学生朗读时更容易表现出当时的情景。
五、互动评读,巩固提升
一篇课文朗读结束以后,教师应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朗读的技巧,让其朗读能力得到提升。一是师读生评。通过师读生评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朗读了战象“庄严归去”段落以后,学生会出现疑问“战象将要死去,朗读中要尽量放缓语气,用激昂的语气不太恰当”“在朗读到战象身体滑下坑后,语气应是敬佩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完成教学目标;二是生读师评。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其中精彩的地方,合理做出评价,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有些学生朗读效果不佳,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朗读热情的保护,巧妙点拨,及时纠正与提醒;三是生读生评。在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教师可采取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合理评价[2]。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切实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心理特点和素质,从教材内容出发,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层次的感悟,并逐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为将来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碧珠.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2]胡欢.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5).
(编辑:李艳松)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朗读是一种传统语文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部分占据着较大的分量,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学习,通常在课堂中进行,所以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教师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学习效果才能得到提升。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精心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整个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例如:在课文《桂林山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音乐与情景结合起来,合理导入。在美妙的音乐旋律下,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人们荡舟漓江的情景,学生在欣赏完这些美景之后,会由衷赞叹桂林山水之美,并产生想去桂林看一看的想法。此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诵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感受。在以图示境、以声传情后,学生学习兴致浓厚,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尽情地享受桂林山水带来的美的体验,也实现了朗读教学的目标。
二、正确示范,传授技巧
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不仅要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转换成有声有色的画面,还要在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文字、情感内涵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朗读技巧的训练,如语气、快慢、轻重、停顿等。例如:在古诗《春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示范朗读,要求学生注意其中的语气、重音和节奏。在朗读到“晓、鸟、少”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应适当延长字音,这样才有吟诵的味道,从而更好的领略古诗的节奏感。在这首诗里面,前两句是作者清晨看到的景物,学生在朗诵过程中要用舒缓、柔和的语调,后两句是作者想起了昨夜的风雨,叹息院子里的花又落了很多。朗读时要重读“落”字,“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要逐步减轻,更好将作者惋惜花落之情体现出来。
三、品读感悟,启发升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课堂内容进行朗读,确保读中有悟、以悟促读、相辅相成,增强课文的感染力,让学生接受更好的熏陶[1]。例如:在课文《荷叶圆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之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段落,并说出理由。此时学生都会踊跃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第二自然段,理由是小水珠躺在荷叶上不断翻滚,显得十分有趣。”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第四自然段,理由是我仿佛听到了荷叶上的小青蛙唱歌的声音。”如此一来,表明了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思想上得到了升华。
四、多种形式,合理运用
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出发,合理选择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保证每节课都有新意,都可以维持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课文《坐井观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由男生扮演青蛙,女生扮演小鸟,朗读中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之后教师让学生扮演小青蛙和小鸟的角色进行对话交流,前者的语气是愚蠢无知的,而后者的语气是着急的,急于和小青蛙讲道理,这样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朗读效果很好。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提示语导读的方法,例如:在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对话中添加提示语,如在第三自然段中,可变为: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周瑜(不怀好意地)说:“我们就要和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不动声色地)说:“用弓箭最好。”周瑜(一拍大腿,笑着竖起大拇指)说:“对,先生想的和我一样……”利用这种提示方法,学生朗读时更容易表现出当时的情景。
五、互动评读,巩固提升
一篇课文朗读结束以后,教师应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总结朗读的技巧,让其朗读能力得到提升。一是师读生评。通过师读生评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例如:在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朗读了战象“庄严归去”段落以后,学生会出现疑问“战象将要死去,朗读中要尽量放缓语气,用激昂的语气不太恰当”“在朗读到战象身体滑下坑后,语气应是敬佩的”。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完成教学目标;二是生读师评。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其中精彩的地方,合理做出评价,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有些学生朗读效果不佳,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朗读热情的保护,巧妙点拨,及时纠正与提醒;三是生读生评。在学生朗读结束以后,教师可采取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朗读做出合理评价[2]。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还切实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信任感,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六、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心理特点和素质,从教材内容出发,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层次的感悟,并逐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为将来的语文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碧珠.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
[2]胡欢.有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6(5).
(编辑:李艳松)